“国际不再恐同日”:潘基文呼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人群不受歧视
2013年05月18日10:14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联合国新闻)2013年5月17日 5月17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潘基文秘书长发表声明,强调反对歧视的重要性,并呼吁全世界各国政府采取切实措施,保护同性恋、双性恋以及跨性别人群的权益。
潘基文在为“国际不再恐同日”发表的一份书面致辞中指出,长时间以来,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在世界所有地区都因其性取向和性别认同而遭受可怕的暴力,饱受轻蔑、嘲笑和歧视。结束对同性恋的恐惧情绪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安全和尊严,而且可能涉及到无数人的生存。
潘基文表示,国际社会已经知道结束对同性恋的恐惧需要采取怎样的措施用与国际人权公约相一致、保护个人不因其性取向和性别认同而遭受歧视的新法律取代将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犯罪化并予以惩处的旧法律;加强对公众的教育等措施,以改变人们对同性恋、双性恋以及跨性别人群的看法。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新西兰前总理海伦 克拉克也于“国际不再恐同日”当天发表声明指出,上个月新西兰成为全世界第19个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在美国大多数民众认为同性婚姻应当合法化。尽管国际社会抗击与恐同情绪和行为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根据开发计划署的统计,全世界仍有78个国家将同性性行为非法化,同性恋面临着监禁,乃至处决的种种严厉处罚。
海伦 克拉克强调,开发计划署支持对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的权利予以更多的重视,并已在该署设有办事处的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以尊重所有人权利和尊严为重点的项目。
近年来,联合国在倡导有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权利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2011年6月,第一份反对基于性取向进行歧视的决议获得通过。同年12月,联合国发布了第一份有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的报告,人权理事会也第一次正式就这一问题举行辩论。
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将 “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册中去除。2005年,加拿大大学教授和社会活动家路易斯—乔治 汀发起倡议,设立“国际不再恐同日”,以期实现一个没有同性恋恐惧、也没有跨性别恐惧的世界。 http://img.hexun.com/home/hx.gif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