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PORCELA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ccccc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11-3-2011 01:03: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PORCELAIN 的帖子

你过奖了不是什么成功人,只是工作之便看过很多行业罢了,是学财务出身,就是这个出身害得我做什么事前都用悲观(谨慎)的态度去算呀算,弄得到现在也没有自己做,要不是这个出身估计有很多机会都去实践了,呵呵
以下问题讨论下:
1、澳洲全国的人口也就相当于现在北京的人口(2K多万),家庭日用餐具应该不是一个损耗很大的日用品,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呢?况且是在一个城市做,虽然像悉尼这样的大城市人口众多,但是28楼小胖说的问题可能会出现,楼主是怎么考虑的?
2、如果批发(经销)要给账期的话,会产生一个流动资金周转时间延长的问题,目前资金成本比较高,这部分占用的资金机会成本也要考虑
3、MARKET的进入问题,进到里面是否产生费用?我不了解那里的环境,如果是国内的话,像我们这样的小生意可没有能力进入的
4、发宣传品到哪里去发?我理解这个产品定位是在中低端的家庭,是去社区发么?有没有会产生法律问题?或者产生什么成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11-3-2011 09:23:22 | 只看该作者


是要从悉尼开始。人口相对比较多。对日用产品来说,人口就是市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11-3-2011 11:30:11 | 只看该作者

cccccccccc

ccccccccc

[ 本帖最后由 PORCELAIN 于 10-6-2012 20:5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11-3-2011 14:31:5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WOOLWORTH

WOOLWORTH的采购公司在香港,好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11-3-2011 18:26:51 | 只看该作者
恩, 这个帖子质量挺高的, 无论楼主的开放程度还是大家的建议理性程度, 都很到位, 受益很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dofach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11-3-2011 21:3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1 ice4444 的帖子

过去我们对财务的理解只是简单记帐,但现在才明白,提到财务想到的就是融资,跨国并购,风险投资,并且现在叫CFO了吧,要进高管的。

几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
1.        该产品虽不是消耗很大的产品,但国外的消费习惯和我们还是略有不同的。尤其西餐讲究的是就餐环境,氛围,就包括精美的餐具。我们仔细看下我们自己家里的餐具时就会发现,用了一段时间的碗和盘子就不象新买的那么亮了。原因是上面的釉会掉的,影响了美观。如果是比较高档的瓷餐具当然可以用相对长些,有时即使暗淡了也可以凑合用。但普通的餐具这样,老外更新的速度会比我们快得多。就象过去我们家里一双筷子用三年,可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过年前全家换副新筷子很正常。

悉尼四百万人口对瓷餐具市场不算少。请看这个数据:利比亚人口大约600万,每年经我手出口的瓷餐具超过50个柜。欧洲小国荷兰(人口没查)经我手每年不少于20个柜。但全国出口该产品以及该国进口这个产品的肯定不止我们。商参处的领导发布过,日用陶瓷产品在澳洲市场中国已经占了八千多万美圆的份额,这应该是中国离岸金额统计。这个份额对我来说,已经是个很大的市场了,就看能否挤进去了。

28楼小胖说的销售缓慢问题,应该是澳洲这个市场的特征,确实个难题。下面再谈。

2.        帐期占用资金并增加风险确实是个难题,这就是这里的通常做法或者是零售业面临的问题。本人确没有零售经验,感谢您的提醒。之前简单有所考虑,就是把帐期和价格挂上勾。当然缺点是直接减少利润。希望有零售经验的同仁能不吝赐教。

3.        悉尼有几个MARKET还是不错的,可惜多以蔬菜水果为主。日用品也有部分。门槛及费用并不高。周日一个摊位120左右,周五或六60-80。如果月付,每天平均30刀。说到这里就怀念国内的环境,哪里都有个批发城,很集中。可这里分散的很,但这就是这里的消费习惯。有识之士在这里开个大市场应该是个不错的生意,招商应该不成问题。但能否打破这里的习惯,达到国内大市场的效果就不太好说了。要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尤其是老外的,确实不是个简单的问题。

4.        宣传品基本就是印的样本。在这里每周各大超市给每个人家的邮箱都是塞的满满的。没考虑到是否涉及法律问题。肯定要全体出动或再雇个售货员兼发传单了。但这个不是重点,是面向零售的。重点是向华人或其他便利店去送,甚至花些费用上他的架寄售。这是期望能带来略大的批发生意的,同时如果货好价格好,会把相应的分销商逼出来的。

再进一步进入批发渠道的通道是增加预算参加当地的贸易展会。比如REED GIFT FAIRS还是比较专业的。也可以是在零售有些眉目赚了些钱的情况下再投入参加。另外,我这个产品定位是高中低端都有。


关于这里销售缓慢的问题,也希望有识之士能多提办法和应对之策。我谈下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或一点感触和看法:
澳洲实际上是一个以农牧矿业为主的初级国家,连卫生纸都要进口的国家,要不是和老牌资本主义英国挂上关系,这里很可能是个在世界经济领域里受剥削的第三世界国家。所以我有时经常想它是怎么挤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呢?这里的人工贵,第三产业发达,和发达国家基本相同。我有时和朋友讲故事调侃,这个国家有两个人,一个是修水管的A,一个是浇花的园丁B。B的家里要修水管,A要价50刀一小时,可B并不嫌贵。因为他知道A也会经常要他去他家浇花,而他的收费也是50刀一小时。这样他们每人分别给对方干完活刚好撤平了,实际上谁也没花大价钱。但他们却给这个国家创造了100刀的GDP。这要是中国,这么样的两个人顶多会创造10块人民币的GDP,也就是1.5刀的. 但当A和B去到中国买东西,买服务时就合适了, 他们一个小时的产值可能会买回中国100个小时产值的东西或服务. 他们当然会成为中国人眼里的富翁了.
这是一个小插曲,个人的一个小感受。谈到这里销售缓慢的问题,我想是和这里的消费习惯有莫大关系的。这里是发达国家,各种制度健全。表面看风平浪静,下面暗流涌动。就是一切事都是按部就班,按规则行事,按既定规则习惯来,轻易不会改变。
我们发现,每个SUBURB都有个类似的SHOPPING CENTER或VILLAGE。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就是每周或每几天去到哪里买够他所需要的一切就可以了,然后每个周末能去BBQ,去SURFING,去放松就好了。这就是生活。他可能不会去关心或者懒得去关心,在离SHOPPIING CENTER不远处有个小店,那里卖的一个盘子要比他在SHOPPING CENTER里刚买的便宜1块钱。他去你小店那是专程去买一个东西或几个。可他在MALL里买更省事,更习惯,这里实际是他生活的一部分。这个习惯是轻易改变不了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看到相隔不远的两个店卖我成本不到0.7刀的一个盘子,一个店卖3.99刀,一个店卖4.99刀了. 前面我提到如果有时之士在这里开个市场来招商是个不错的生意,但这很可能是个损招。你招商不成问题,但恐怕成问题的是你的业户怎么把顾客招来。它恐怕很难能达到国内市场的效果。
所以我有个感觉,经营地点实际上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或者如何准确定位自己的客户,并如何把他们拉到你的生意面前是个说着容易,做起来超难的大问题。因为多数SHOPPING CENTER里面的业户销售一般相对来说并不很缓慢。有时候简单的人流多,并不代表买家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dofach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11-3-2011 22:14:3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精神很好。但困难要估计足,澳洲市场很小不说,关键是建立你自己的销售渠道,是漫长而且无利益的过程。这边的市场和渠道已经非常成熟,要是硬挤进去,一定要考虑清楚你的特点在哪里,你能打败竞争者的地方时哪里。没有这些,光靠低价冲,很难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dofach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11-3-2011 23:36:14 | 只看该作者
你好,想问几个问题
1 请问你在中国是某个工厂的外贸业务,还是贸易公司做?
2 你的优势是日用瓷能拿到最好的价格,还是你充分了解国外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或者都有,
3 你是在国内做贸易,好像没有在澳洲开展生意,为什么每年至少一半时间在悉尼?
另外我想说的是,租一个仓库,做零售很难很难,你也知道客户基本上是在SHOPPING CENTER或VILLAGE里买货,就算知道你的仓库也不会因为便宜些,而花费时间到你仓库。除非你的产品在SHOPPING CENTRE买不到。如果做批发,看看老顽童和超级奶爸的帖子,他们两个的产品感觉应该都不错,他们对市场了解程度很高,但是进入批发市场还是不易。
抱歉,算是泼冷水,见谅。
也许有机会合作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顽童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12-3-2011 00:4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6 PORCELAIN 的帖子

其实和你讨论问题使我学习了很多,希望你不要介意这么多问题,和凉水,呵呵,其实很多好的模式都是讨论出来的。
那就现在反应出的问题,我认为在生意初期不可能靠实体店铺产生很大的销售额,初期的实体店铺很大的功能是储存,和进行洽谈的场所,所以我建议你不妨先把这一块最大的成本减除,先不设立和租用这么个实体店,而是先去在你认为有市场的社区周围,花些小钱租用该商圈内的一些店铺的寄售位置,多铺些这样的点,然后过一段你认为够长的时间去看每个点的出售情况
同时可以去和大一些的经销商去谈供货的问题,不过让他们给你留出充分的采购时间,这样下来其实你做的事情和你初期想的是一样的,但省去了很大的成本
不过这样去在很多商圈和社区铺点,要求你的货和其他同类产品不一样或者有区分,如果基本相同的话,你给铺货经销者的价格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但面临着你初期很多货都要占用你的流动资金,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租个店,在店里卖也是一样占用你的资金
至于你和那些铺货点是采取什么方式分账,可以结合澳洲的做法来考虑,比如是否可以按照比例分账,宗旨就是让对方能感觉到卖越多你的东西他的获利越高
等一段够长的时间过后你会看到哪个地区销售额高,哪个地区不高,然后去分析高的原因低的原因,哪里的经销商喜欢进你的货,再有如果可能请店铺人员帮你做个统计,买你不同货的人是哪种人性别男女等等
我感觉这样如果可以做起来那你应该比之前那种设想做起来的要扎实,到了一定规模了你可以租一个店,当然这个时候你的店的位置,你肯定能选的更准确
我很愿意和你这么有经验的人来讨论,虽然我基本上是纸上谈兵,不过可以和你学到很多东西,呵呵谢谢,别嫌我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dofach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12-3-2011 08:35: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ORCELAIN 于 11-3-2011 12:30 发表
您所提到经历过的产品“瓷”,从描述中可以知道应该肯定是花瓶,陈设瓷等。


9成是碟子、碗、煲汤的盅、勺子、牙签架等餐具瓷器,1成是花瓶。没有摆设用的。
餐瓷中碟子、碗又占到8成多,各式各样的。
有带彩色花纹的,鬼子不爱,不好走。反倒是白瓷肃静,相对好销。
这点您动手之前就敏感的发现了,洞察力还是很强滴。

去年一年,我的前老板,进了至少30个柜子,仅到墨尔本。但之前那柜子瓷,还剩20-30个立方,在仓库最深处长眠。
他从不做零售,只做批发。
零售的话,贡献的销售额度是相当之有限的。很简单,品质、品牌、性价比没到一定程度的话,最多辐射周围几公里居民,其他人不下车啊。

[ 本帖最后由 二胖 于 12-3-2011 09:3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13-3-2011 10:46: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c.world 于 11-3-2011 23:14 发表
楼主的精神很好。但困难要估计足,澳洲市场很小不说,关键是建立你自己的销售渠道,是漫长而且无利益的过程。这边的市场和渠道已经非常成熟,要是硬挤进去,一定要考虑清楚你的特点在哪里,你能打败竞争者的地方时哪 ...


确实,困难一定会很多。尤其是如何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要有自己的特点。所以现在很纠结,是要做这种瓷餐具的专卖店呢,还是最后要发展成象这里“二胖”所提的做杂货或2元店呢。以他或他老板的实践来看,是做杂货才有了成功。这也和我前面分析的差不多,就是杂货或2元店经营的品种更全,更比较适合澳洲的消费者购物习惯吧。还请各位给帮分析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13-3-2011 13:03:45 | 只看该作者
[cccccc

[ 本帖最后由 PORCELAIN 于 10-6-2012 20:5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老顽童 + 20 你太有才了!
dofach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13-3-2011 16:43: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ORCELAIN 于 13-3-2011 11:46 发表


确实,困难一定会很多。尤其是如何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要有自己的特点。所以现在很纠结,是要做这种瓷餐具的专卖店呢,还是最后要发展成象这里“二胖”所提的做杂货或2元店呢。以他或他老板的实践来看,是做杂货 ...


对,我老板就是做的给两元店供货的批发。他这个批发部弄了3年不到,已经从163成功转成了892,全家3口人在本地接受医疗、教育都已不成问题。钱也算是挣到了,虽然和他们在国内的生意比不是一个数量级,但对比其他在这里开拓的华人163,应该已经算是非常不错。

以我这一年多批发部销售的经验来看,我个人觉得,做专营店几乎无可能成功,原因就在于销货慢,打开门店以外渠道的难度也是相当之大。
做两元店批发呢,缺点是老板非常之累,他曾有过连续6个半月一天不休的纪录:回国进货、卸货、整理仓库、搭货架、准备展销会、参展、展后发货、圣诞进货、圣诞的准备工作。老板娘倒是可以每周休息2天。

我对比您二人不同:您比他年轻,他半点英文不会,和老外交流时,即使在有很好的翻译的情况下,有时也只能理解字面意思,始终无法理解文化里的差异。但我老板的优点在于非常非常能够吃苦,其体力绝非一般没有经历上山下乡之人可比。而且非常聪明,在他眼里,没有什么不能干的活,仓库里的任何事情,他指挥数个有一般体力之人,也都能应付个七七八八,这一点我是非常只佩服。这两点极大地降低了他的经营成本。

[ 本帖最后由 二胖 于 14-3-2011 13:0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顽童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13-3-2011 21:42:13 | 只看该作者

回 ccccccccc

ccccccccccc

[ 本帖最后由 PORCELAIN 于 10-6-2012 20:5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13-3-2011 23:21: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3 二胖 的帖子

看样子经验主义要不得,没想到您提及的多数还真是日用瓷器。您一年进30个柜还真不少啊。但不知道这个日用瓷为什么不好销呢?这个产品按道理应该是家用比较多的啊。也不太可能是差价率太低的缘故。据我测算,一个盘子到店价成本在0.4刀左右,零售卖价从1.99到2.99不等, 批发最少也要0.8到1块.。而每个柜差不多能装5万个左右,应该有足够的空间.

不知道他做批发的生意配置是什么样的?只用仓库吗?只做批发,每次的货量多吗?是客户到仓库自提?

从您的实际经验看,做专卖店的成功性不大,我几乎现在非常倾向于你的经验了。2元店应该是从义乌进货吧?不知您是否有些相关经验相授?
1.        销售渠道稳定吗?
2.        都是送货到门,还是客人上库自提?
3.        其他同仁提到的帐期如何?
4.        雇人的成本到底有多大?

实际上我在这里还没发现有比我岁数还大的生意人呢。不过吃苦耐劳确是我的一大缺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14-3-2011 01:3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4 PORCELAIN 的帖子

看了您设立生意的原因,很钦佩,感觉您是个懂得生活的人,作为您的家人一定感觉很幸福。其实一直都是我在向您学习,我基本上是纸上谈兵,也希望这里有做过这样生意的人来和您讨论,从而我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呵呵
您有关投资给孩子上学的投入与小孩毕业后的“产出”问题,我之前也和朋友讨论过,这真是一笔无法按照回报率来计算的“生意”,呵呵,只不过我儿子现在还小才1岁9个月,不过花给他的“教育”费用已经不少了,不妨现在就把这个记下来,挺有意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14-3-2011 07:14:59 | 只看该作者
本人5月初将登陆悉尼,我感觉这个生意风险相对小些,楼主听听是否有道理:
1、在论坛里看了很多登陆所带物品清单里几乎没有发现有瓷器和玻璃的字样,也就是说所需要的日常餐具一定要从澳洲本土购买,我想其他国家去澳洲登陆的人应该也一样吧;(我昨天装箱海运的行李里贰佰多公斤没有一件瓷器 ,到了当地很重要的是去买碗和盘子)
2、楼主本人从事外贸出口这么多年,应该非常清楚澳洲市场热销的款式,从而避免了盲目进货造成的销路不对这种事;
3、瓷器属于没有保质期的东西,费用压缩了,基本不赔;
4、楼主这种坦诚的性格,是生意成功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我只是去澳洲旅游过,对怎样在澳洲销售没有经验,也看到本贴子里的热烈讨论,怎么处理好销量和售价的事非常重要,个人认为薄利多销不是一个好的竞争方法。设立一个展示的地方这种做法也很危险,弄不好只会给同行做嫁衣了,楼主多调查研究后再决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14-3-2011 11:25:27 | 只看该作者
坐等“老玩童”同学来发表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14-3-2011 12:04:41 |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了,二胖同学是实战经验啊. 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14-3-2011 12:11:10 | 只看该作者
LZ公司可以往国内进口澳洲红酒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14-3-2011 12:32: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ORCELAIN 于 14-3-2011 00:21 发表
您一年进30个柜还真不少啊。但不知道这个日用瓷为什么不好销呢?这个产品按道理应该是家用比较多的啊。也不太可能是差价率太低的缘故。据我测算,一个盘子到店价成本在0.4刀左右,零售卖价从1.99到2.99不等, 批发最少也要0.8到1块.。

这是我前老板。您这个价格算的还真八九不离十,利润率是基本准确的。当然更大的盘子成本更高,批发价也更高,但比例一致。比如0.4元澳币到仓库成本的盘子,一开始就是卖0.8-1澳币,后来对折时0.4-0.5澳币,剩下的都是这个价格卖不出的。

原帖由 PORCELAIN 于 14-3-2011 00:21 发表
不知道他做批发的生意配置是什么样的?只用仓库吗?只做批发,每次的货量多吗?是客户到仓库自提?

对不起,我不是学外贸出身,请问什么叫做批发的生意配置。
他只用仓库,外加展销会。不过展会时,尽量展示平时好走的商品,因而瓷没展。
只做批发,但大多数时候,每次的货量很小。这么说吧,大多两元店的店主,一种碟子,就是买个一打两打而已。他们店有上千种商品,更怕压货。只有超过1成,不到2成的客户,买瓷器在300-400元以上,其中有一个越南客户,我们打对折时,他一买就是300-400元,大概2星期之内,每天来一次,之后就没再来过了。
销货速度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核心,所以我再多说两句个人的体会。大家能看出来,上面说的这些都是小客户,有个别小客户特别会卖成了中等级别的客户,没有大客户。LZ讲过,这边这个瓷器的市场有8000万美金,这个我信。但问题是,主流市场打进去,哪怕是个边,也真的很难。中等的客户(这里我说的就不只针对瓷器了),比如一次订货小几千元的客户,一水儿要求更高的折扣,压缩了一部分利润。而那些真正的大客户,比如Reject Shop等超市,就不是这个级别能够做得到的了。我分析原因呢,1就是你自己平价不挣钱人家也不跟一定跟你做,他大超市本身拿货量大,去中国能要到的价格并非普通人能比,2是楼主讲的生意的派头,给人的印象,在这边,谁能来雇10个人不干活,在city做写字楼撑门面?但你在仓库区一个仅千平米的小仓库,人家大鱼根本不往这游.3也许是保护主义吧。另外我建议楼主去悉尼当地的大批发商那去考察一下,就是那种仓库面积过万的,做两元店都要去进货的主流仓库,一般来说应该非常有启发。



一般是客户到仓库提货,满一定程度免费送货至仓库周围25-30公里吧。对公司信誉认可的客户,可邮寄或者找货运公司用Pallet发货,运输费用由客户承担。

原帖由 PORCELAIN 于 14-3-2011 00:21 发表
2元店应该是从义乌进货吧?
1.        销售渠道稳定吗?
2.        都是送货到门,还是客人上库自提?
3.        其他同仁提到的帐期如何?
4.        雇人的成本到底有多大?


义乌是大部分,广东也有
1.渠道基本稳定。但是,国内批发商,有人有时欺负对澳出口的客户,因为对比欧美,他不怕你这个小市场的客人不回头,有时掺次品和同类便宜产品。国内即使有人验货,还是免不了有少量上当机会。
2.见上
3.不赊账。赊账这个问题,见仁见智。在这里虽说生意信誉普遍高过中国,但并非没有专行骗术之人,抑或拿货时没想赖账,但实际不好销又不着急还钱的主顾。我们为数不多的几次破例信任别人,居然以多数上当告终,于是老板决定,以后再不搞了。
这个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我们曾经见过悉尼的大客户,过来给我们上课,说你不赊账就做不大,最后老板决定“本来利润率就低,做不大也没辙。”
4.我说墨尔本的,合法情况下,你花4万一年,能雇人干40小时一周,节假日要给人放假。
如果老板本人管理技巧和个人魅力基本ok,活不是太累,大家可以干长。
门市要有姑娘接待,也得3-3.5万人/年
悉尼生活成本略高,另外移民多是身怀专业技能之人(如IT、工程等)不知Labor工请人成本是否应该适度上调。
另外,当然也有人通过发cash或者发不合法工资压缩成本,不过这个不太适合163,另外人家到fairworks一讲,这个钱还得吐出来,意思不大。

[ 本帖最后由 二胖 于 14-3-2011 14:0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dofach + 5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14-3-2011 13:14: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天香牡丹 于 14-3-2011 08:14 发表
1、在论坛里看了很多登陆所带物品清单里几乎没有发现有瓷器和玻璃的字样,也就是说所需要的日常餐具一定要从澳洲本土购买,我想其他国家去澳洲登陆的人应该也一样吧;(我昨天装箱海运的行李里贰佰多公斤没有一件瓷器 ,到了当地很重要的是去买碗和盘子)
2、楼主本人从事外贸出口这么多年,应该非常清楚澳洲市场热销的款式,从而避免了盲目进货造成的销路不对这种事;
3、瓷器属于没有保质期的东西,费用压缩了,基本不赔;
4、楼主这种坦诚的性格,是生意成功的很重要的一部分。


1.没错,肯定要到当地买。但当地已经很大零售和批发部了,竞争其实挺激烈的,做起来就知道了。问题在于怎么能够切进去。
2.我个人感觉楼主在中国肯定是成功的商人,但对澳洲本地的销路未必能做到一针见血。说话有点直,见谅。
3.如果卖得很慢,仓储和在仓库里倒腾,也是一笔不小滴成本啊。
4.没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14-3-2011 19:34: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2 二胖 的帖子

您这里不仅是实战经验,更有理论。受益非浅!以您的经验和见解不该是,也应不是一般打工者。不知我们在悉尼甚至墨尔本是否能有合作的可能?(但说实话墨尔本对我来说还真要多些时间考虑)。合作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您投资,要是赢利您占大头。亏了我们可以按比例分担。要是不想投资,可以按薪酬,干股分红再加提成。我的初衷就是我这里1-2年不亏钱就可以接受,赢利的面能占多少您应该有数。

要是您象我所猜想的不是打工者,权当一想法即可。还请能多指教:
1.这些瓷器来的时候有品牌吗?
2.您讲过做专门店不太可行,是因为2元店的老板每次来一般不会是专门采购一种货吗?
3.参加澳洲的展会比如REED GIFT FAIR,应该是比较大的采购商来订货吧?一般单一品种的采购商多还是综合产品的多呢?以我的想象如果杂货去参加这样的展会效果是不是不太好呢?我没有参加过澳洲的展会,不太了解REED GIFT FAIR面向的是什么样的采购商。要是象其他国家那样的展会,应该是单一的品种,显得更专业,面对较大些的采购商能更好些吧?
4.做批发,只有仓库不需要办公室或门市就行吗?仓库里设展示架就可以?如果开始做需要向各2元店发资料吧?还是做些广告?怎么让这些店知道你的仓库或者说建立业务呢?
5.经营地点(仓库)的傍边有同行吗?就是经销同类产品的库房。
6.这样的批发仓库做批发生意一般需要配置几个人?有何分工?
7.我在悉尼前后半年时间了,但真的孤陋寡闻,无论从哪个渠道都没有打听到哪里有这样的批发仓库,哪位能不吝提供点相关信息?去考察不会被人撵出来吧?

不好意思提了这么多问题。如果涉及到不便答复的,请不必破例。

国内进货确实象您讲的那样,会经常遇到货和样不一致的现象,尤其是义乌这样的市场。实际上在广交会上购货应该更有保证,价格也会更低。但单一品种数量必须大才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14-3-2011 19:47: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qhj 于 14-3-2011 13:11 发表
LZ公司可以往国内进口澳洲红酒不?

好象澳洲红酒进口不需要门槛吧?关键的问题是不懂这个,我们还没有零售经验。做贸易的要是做成货主就有麻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15-3-2011 06:29: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ORCELAIN 于 14-3-2011 20:34 发表 您这里不仅是实战经验,更有理论。受益非浅!以您的经验和见解不该是,也应不是一般打工者。不知我们在悉尼甚至墨尔本是否能有合作的可能?(但说实话墨尔本对我来说还真要多些时间考虑)。合作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您投资,要是赢利您占大头。亏了我们可以按比例分担。要是不想投资,可以按薪酬,干股分红再加提成。我的初衷就是我这里1-2年不亏钱就可以接受,赢利的面能占多少您应该有数。



我就是打工的,这点门道,您自己做了,有个半年就摸出来了。
如果过去3年,在这边做批发或者零售,应该有感觉,澳洲的零售一年不如一年,如果不换自由党上台或者不换回陆克文作工党党魁,我是看不出这个趋势可以扭转。个鸟绿党绑架茱莉亚-吉拉德加碳排放税,汽油水电价格年年看涨。个人认为,比如一个西人家庭,一年有1000块钱余钱,这些bill如果上涨500块每年,他们平时在零售店的购物至少得减400块。
看到别的行业有能卖膀子力气挣得更多,我转行了。小老百姓,我的原则就是只打工,不投入。
我能明显感觉到批发这个行业,悉尼比墨尔本竞争激烈得多,给我们上赊账的课和bargain时弄掉下巴的大客户,多是悉尼的。


原帖由 PORCELAIN 于 14-3-2011 20:34 发表 1.这些瓷器来的时候有品牌吗?
2.您讲过做专门店不太可行,是因为2元店的老板每次来一般不会是专门采购一种货吗?
3.参加澳洲的展会比如REED GIFT FAIR,应该是比较大的采购商来订货吧?一般单一品种的采购商多还是综合产品的多呢?以我的想象如果杂货去参加这样的展会效果是不是不太好呢?我没有参加过澳洲的展会,不太了解REED GIFT FAIR面向的是什么样的采购商。要是象其他国家那样的展会,应该是单一的品种,显得更专业,面对较大些的采购商能更好些吧?
4.做批发,只有仓库不需要办公室或门市就行吗?仓库里设展示架就可以?如果开始做需要向各2元店发资料吧?还是做些广告?怎么让这些店知道你的仓库或者说建立业务呢?
5.经营地点(仓库)的傍边有同行吗?就是经销同类产品的库房。
6.这样的批发仓库做批发生意一般需要配置几个人?有何分工?
7.我在悉尼前后半年时间了,但真的孤陋寡闻,无论从哪个渠道都没有打听到哪里有这样的批发仓库,哪位能不吝提供点相关信息?去考察不会被人撵出来吧?


1没有,或者说是有中国商标,西人不认。
2也有专门进一种货的店主,这种情况多是你的价格比市场低出很多,低到不赚钱,他们就来光买这个,一买还买很多。但如果像正常那样加利润,比如0.4成本卖0.8,咱算一笔账,比如说墨尔本或悉尼有10000家售碟子的店,每年有10%来你这采购一次,额度100澳元,你可以算算这个数量能不能撑得下去这个生意。10000/10%/100我这几个数字,估计得其实都偏高了。
3Reed这个东西呢,不用想得太好,也不用想得太差,客户简单说良莠不齐。2010年8月Reed在墨尔本共5天,最后一天基本就是收摊,来访店数,每日7000左右,5天大约30000(这个统计有重复,比如某店周六、周日周一来了3次,就算3次,但周日一天来8趟,也只算1次)。7000家一天啊,所以您想想,自然是有大有小啦。大的大到老板乐得合不拢嘴,小的小到决定明年得设置最低消费。
确实,您说的单一品种显得更专业,而且大多数展位都是那样做的。
4大多是前门市/办公室,后仓库。一般展示架在前面门市里,您让客人去后面上千平米的地方看货样,一边吃土,也累不是。
可发资料,广告比较贵。
另外建立在仓库/批发密集区比较好。这就好比你在北京卖刷墙涂料,如果去十里河建材批发市场支摊子,可以剩下一笔广告费用不是。
5.最好有。我还记得小时,我爸告诉过我“做买卖不怕扎堆儿”,这道理跟这边也适用。
6.您肯定得有个自己人盯店,因为开起来现金交易还是蛮多。这个人如果英语好,打电话,订货都能应付了,头一年门市的姑娘就省了。头一年配一个仓库工就行。以后可以看发展增加。
忙起来仓库工可以支援前面接订单,但门市姑娘不能支援后面拿货,门市不能离开人。
不过往后的组织,我觉得这是一个学问,包括仓库的码放,货品的电脑化管理,这块有的公司做得就非常好,如果你去大仓库一参观,就能体验到他们电脑系统销售的优势。仓库码放这块,我也不懂,也没学到什么,没啥可说的。
7.拿出在国内接触客户的精神头,搞定一个华人做两元店的店主,关系弄好了,让他在某一个月之内,进货全都带上你。

[ 本帖最后由 二胖 于 15-3-2011 07:4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15-3-2011 21:2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5 二胖 的帖子

非常感谢二胖同学的倾力相授!如果您真是一个打工者,多少薪金能请得动您来打理我所描述的这个工作呢?我的目标不在零售,是批发,并且将来要向较大的零售商批发。切入点就是先以陶瓷餐具专营店面单一为基础,争取低价快速在市场占得一席之地,然后面向较大的采购商并相应扩展产品种类。有一点我是相当有信心的,就是我的陶瓷餐具采购价格,凭多年相关经验,在同等质量下,绝不会高于澳洲任何一个大或小的采购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15-3-2011 21:5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5 二胖 的帖子

有个问题忘问您了。这种批发仓库一般不很集中吧?是不是都是分散在各区里,一般多数是本区的来采购? 不知墨尔本的如何,悉尼的批发仓库,分销商或进口商好象隐藏的非常深,他们不想打出知名度向其他区发展吗?起码在网上我发现了几个想开2元店的同学曾问询进货渠道的问题,但无一答复。要是我开了这样的生意,起码要利用各种机会来推销的。您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

[ 本帖最后由 PORCELAIN 于 15-3-2011 22:5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15-3-2011 22:01:35 | 只看该作者

有魄力的!

做事情确实需要雄心壮志啊。
我有海运的渠道,同时也希望以后能打入MYER的供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15-3-2011 22:5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7 PORCELAIN 的帖子

悉尼最大的批发商要数DATS,不过澳洲最大的批发商都在南澳,如果楼主的价格品质很有竞争力,我们可以合作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16-3-2011 06:20: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ORCELAIN 于 15-3-2011 22:28 发表
非常感谢二胖同学的倾力相授!如果您真是一个打工者,多少薪金能请得动您来打理我所描述的这个工作呢?我的目标不在零售,是批发,并且将来要向较大的零售商批发。切入点就是先以陶瓷餐具专营店面单一为基础,争取低价快速在市场占得一席之地,然后面向较大的采购商并相应扩展产品种类。有一点我是相当有信心的,就是我的陶瓷餐具采购价格,凭多年相关经验,在同等质量下,绝不会高于澳洲任何一个大或小的采购商。

可能要让您失望了。因为老实讲,我认为我和以前老板实际上做的,是“搬运工”,算不上是贸易。我要真跟您干了,您两个月就得失望了。我说这话是真诚的。
另外我得提醒您,这个地方拼的不仅仅是价格和性价比。因为在零售那边,物品的成本仅仅占其整个成本的小部分。
最近我看到一个帖子,我觉得这才叫贸易,这才是方向,不过这方面我经验就是0了。http://www.freeoz.org/ibbs/thread-924449-1-2.html

原帖由 PORCELAIN 于 15-3-2011 22:28 发表
有个问题忘问您了。这种批发仓库一般不很集中吧?是不是都是分散在各区里,一般多数是本区的来采购? 不知墨尔本的如何,悉尼的批发仓库,分销商或进口商好象隐藏的非常深,他们不想打出知名度向其他区发展吗?起码在网上我发现了几个想开2元店的同学曾问询进货渠道的问题,但无一答复。要是我开了这样的生意,起码要利用各种机会来推销的。您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



墨尔本小型的Moorabbin有不少,中间档次和大的的Huntingdale有一堆,好像Dandenong或者再靠外也有一堆比较大的,飞机场有个把超大的,所以还是比较扎堆儿的。来的店主也是全维多利亚州的。有个鬼佬胖子曾经对我说过“People travel for prices.”我觉得这话代表了小零售店和Market摆摊人的利益,小店仅在他本区采购是没法活的。所以只要你价格好,并且被大家知道,就不用担心生意。
开两元店的人,平均每周工作时长也许是各个行业里最高的,可能很少上网。所以这事在网上可能不容易有答案,您还得找朋友,从线下入手更好。

[ 本帖最后由 二胖 于 16-3-2011 07:2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13-9-2025 08:37 , Processed in 0.033406 second(s), 4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