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55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证券外汇] 巴菲特说,妈的,你国会也有责任.房地美是你们管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4-6-2010 21:1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转帖]巴菲特说,妈的,你国会也有责任.房地美是你们管的.   Post By:2010-6-4 8:26:11

“股神”巴菲特卷入评级调查风暴 接受国会听证 2010-06-03 09:56  中国新闻网   我说两句(加入讨论)
6月2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CEO、股神巴菲特参加了在纽约召开的一个国会公开听证会,与他一同向国会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作证的还有穆迪公司的CEO雷蒙德-麦克丹尼尔(Raymond W. McDaniel)。图为两人在作证前宣誓将如实提供证言,左为巴菲特。图片来源:路透
“股神”沃伦·巴菲特周三在纽约出席美国国会的一个听证会,以帮助调查诸如穆迪、标准普尔等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期间,是否利用自己特殊角色做出“错误判断”,从而导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与他一同参与听证会的还有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穆迪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雷德蒙·麦克丹尼尔。
美国国会正对国际评级机构展开严厉调查,作为穆迪公司最大的股票持有人之一,股神“巴菲特”也被牵扯进这场风暴。
巴菲特周三向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作证时表示,穆迪和标准普尔公司与次贷危机有关,但不该对此负责。“不要责怪穆迪”,巴菲特说,“他们做了错误判断,而我也犯了错”。
他认为,在当时情况下,房地产市场上的所有人——房地美、房利美、美国国会、媒体、投资人和购房者——无一例外地相信了住房抵押证券这个“有谬误的模型”。与其他许多机构一样,穆迪、标准普尔等信用评级服务机构不过是错过了信贷危机的预警信号。
巴菲特坦白承认,他自己也没能预见住房市场泡沫将会破裂,“如果能预知次贷危机会变得这么严重,我早就会选择卖出穆迪股份”。
此前巴菲特也曾为评级机构辩护,但这是他首次就此参加国会听证。 中新社纽约6月2日电 (记者 魏晞)





奥巴马说,对啊...但上一届国会不是我管的,哈哈...



给我斗...  经济的手是拧不过政治的脚的...

幸亏巴菲特平时比较低调,又每年捐几十亿,应该没啥事的..


总之,不懂政治搞不好经济的..在哪里,搞经济的人都要讲一点政治,不要搞政治,要讲政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4-6-2010 21:12:57 | 只看该作者
芒格还是比巴菲特聪明..赚太多钱也招人嫉妒..   Post By:2010-6-4 8:15:10

"股神"巴菲特听证会上耍太极 绕着弯儿硬挺评级机构
时间:2010年06月04日 07:00:49 中财网


享有"股神"美誉的美国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与评级机构穆迪公司首席执行官雷蒙德·麦克丹尼尔2日一同现身由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FCIC)在纽约举行的听证会,就信用评级机构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角色接受质询。
  巴菲特此前三次拒绝FCIC邀请,但一纸传票,他不得不站在了听证席上。令许多期待"股神"语惊四座的人失望的是,听证会上的巴菲特颇有些打太极拳的味道。年迈而睿智的"股神"激励了穆迪首席执行官麦克丹尼尔。后者的证词同样透着一个"滑"字,既表现了态度万分诚恳,又强调了责任全无。
  就在同一天,欧盟委员会提议对将于今年年底生效的《信用评级机构管理条例》进行进一步修订,并建立一个专门机构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提高信用评级机构运作的透明度。大西洋(600558)另一端,美国国会也紧锣密鼓地推进着加强金融监管的新法案。完美风暴即将来袭,获得"股神"声援的评级机构挺得过去吗?
  "我不知道谁会支付费用,反正我不会"
  巴菲特为评级机构辩护:很多美国人都犯了忽视危机预警信号的错误,评级机构的错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应被孤立出来接受指责
  此次名为"信用评级的可靠性、基于这些评级的投资决定以及金融危机"的听证会,目的在于探究信用评级机构的游戏规则,那些质量低劣的次级垃圾证券究竟如何获得信用AAA的最高评级,这些评级行为又怎样推动了金融危机。
  巴菲特此前三次拒绝FCIC邀请,但一纸传票,他不得不站在了听证席上。令许多期待"股神"语惊四座的人失望的是,听证会上的巴菲特颇有些打太极拳的味道。
  作为穆迪公司最大的股东,他为评级机构辩护说,很多美国人都犯了忽视危机预警信号的错误,评级机构的错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应被孤立出来接受指责。
  在听证会前,巴菲特曾对媒体表示,穆迪对一些次贷产品给出的评级并不是欺诈,而是错误。"我更倾向于把责任归咎于那些需要政府救助的金融机构高管们,而非和3亿美国人犯了同样错误的穆迪管理层",巴菲特说,那些金融高管们才"应该下台而且倾家荡产"。
  巴菲特的看法是,穆迪和标准普尔公司与次贷危机有关,但并不意味着应该对此负责。评级公司用来评估许多抵押证券的模型"存在巨大瑕疵",但房产市场中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这个"有缺陷的模型",房地美、房利美、美国国会、媒体、投资者和购房者,无一例外,"这是泡沫心理的一部分"。
  这位被无数投资者仰慕的投资神话人物坦称,自己同样没有预见住房市场泡沫的破裂。"这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大泡沫,极少有人会觉察到这个泡沫,而这就是泡沫的本质。"按巴菲特的理念,他购买的公司股票,都具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完善的管理机制。"如果我能预知住房市场危机将如此严重,那么我早就会选择卖出持有的穆迪股份。"巴菲特认为,价格上涨是一种麻醉剂,影响了上上下下每一个人的推理能力。
  在被问及评级机构是否需要改变现有商业模式,即是否应该让投资者而不是证券发行者向评级机构支付费用,以避免出现评级机构因利益驱动而袒护证券发行商时,巴菲特说,穆迪的商业模式没有问题,而且消费者不会为此支付费用。"我不知道谁会支付费用,反正我不会"。
  有听证会委员质询巴菲特,作为穆迪最大股东,他本人是否应当对穆迪的失误承担一定责任。巴菲特表示,自己在多家公司都有投资,对每家公司的运作并不十分清楚。"我从未去过穆迪公司,甚至不知道它的地址,我只知道它的商业模式很好。"
  这种回答自然不会被理解为他的无知,更像一种搪塞。听证会委员继续追问--作为最大股东,巴菲特怎么可能对穆迪的运营一无所知?"股神"以他所持有股份的强生公司为例进行反驳。关于近来该公司召回产品一事,巴菲特表示他本人对制药企业实验室的工作并不了解,只是信任公司的良好管理会衍生出良好的信誉。
  年迈而睿智的"股神"激励了穆迪首席执行官麦克丹尼尔。后者的证词同样透着一个"滑"字,既表现了态度万分诚恳,又强调了责任全无。
  麦克丹尼尔说,此次住房价格下跌以及此后的经济大规模下滑"是我们过去无法想象的",也承认穆迪在过去几年中对担保债券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以及住房抵押债权(residential mortgage securities)的评级"非常令人失望"。公司对这些评级非常不满意,这有损于穆迪的声誉和长期价值。他还表示,公司正采取步骤改善其评级程序。
  不过,麦克丹尼尔也提到,投资者应该用评级作为一种工具,"而不是购买,出售或持有的一种建议。"
  巴菲特和麦克丹尼尔的证词显然并不能令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满意。这个由美国国会成立的跨党派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并报告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今年12月15号之前,该委员会须将调查结果及报告送交国会和美国总统奥巴马。
  在当天的听证会上,委员会主席安吉莱茨说,"穆迪因为给抵押贷款债券评级,近几年来利润飙升,从2000年的6亿美元上涨到2007年的22亿美元,和越吹越大的房地产泡沫是同步的"。据称,这期间穆迪对42625款住房贷款抵押债券授予最高评级,而东窗事发后,又不得不对其中89%的债券予以降级。安吉莱茨称"这些债券许多都涉及欺诈,即使没有欺诈,在现实中对市场也毫无用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4-6-2010 21:13:12 | 只看该作者
"股神"力挺,义也?利也?
  巴菲特传记《滚雪球》作者艾丽斯·施罗德女士曾说,巴菲特其实就是当事人,"只要他是一个投资者,他就必须维护这些投资"。
  在此之前,巴菲特还力挺过身陷"欺诈门"事件的高盛集团。无论高盛,还是穆迪,目前在美国民众当中的声誉都呈日落之势。
  今年4月份,哈里斯网上评估公司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高盛跻身于美国十大最差企业之列,与其为伍的是房地美、房利美、美国国际集团以及花旗等。其他几家入选不足为怪,皆因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摔得鼻青脸肿,得到"贵人"庇佑的高盛安然过关却依旧榜上有名,这只能解释为"群众关系太差"。
  穆迪也在美国政府的金融监管风暴下逐渐暴露出本来面目,很多美国媒体将三大评级机构视为本轮金融危机事件的重要帮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不久前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抨击评级者》一文,他说评级机构其实是个貌似高尚且值得尊敬的行业,实际上却制造了大量的利益冲突。
  这么一对难兄难弟,"股神"仍是不离不弃,真的是义薄云天吗?从经济利益上看,作为高盛、穆迪的大股东,巴菲特自然要维护其利益。
  有报道说,巴菲特30年多年来一直与高盛的互为犄角,"高盛帮助创造了现在的伯克希尔",而后者也时常投桃报李。在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之时,巴菲特果断出手,斥资50亿美元注资高盛,既为当时风雨飘摇的美国资本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也给他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带来了丰厚利润。每年5亿美元的红利,按照巴菲特自己的说法,相当于秒针"滴答"响一声,高盛就要付给伯克希尔15美元。
  至于穆迪,也算是巴菲特掌控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一位"老友",自2000年购入后一直持有,直到2009年7月末,才因其面临运营风险和严格监管才开始减持。目前,伯克希尔·哈撒韦还持有穆迪13%的股份。
  再往深了说,伯克希尔·哈撒韦也好,高盛、穆迪也罢,其实都是华尔街这个庞大金融机器的组成部分,只有让他重新开足马力运转起来,大家才有钱赚。也正是基于共同的利益出发点,"股神"对目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大力推行的金融监管计划没有多大热情,反而是处处提防,以免自己的公司遭受损失。在奥巴马提出向大银行征收"金融危机责任费"的建议后,持有高盛、富国股份的巴菲特公开表示反对,说自己实在不觉得他们(美国大银行)应该支付任何额外税款。
  当然,"股神"力挺高盛、穆迪,也与他对本次金融危机的认识有关。至少在他看来,该挨骂的是无能的政府监管机构,无论高盛还是穆迪,要么无可指摘,要么仅仅是犯了错,绝对与所谓的华尔街原罪无关,并且这些机构固有的盈利模式也不是诱发利益冲突的"温床"。
  巴菲特为信用评级机构辩护时说,相信包括标普和穆迪在内的评级机构"有着相当出色的业务"和"极强的定价权",信用评级机构只不过与他本人犯了同样的错误,高估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程度。在谈到高盛"欺诈门"事件时,巴菲特认为高盛的做法无可指摘,面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民事指控,高盛仅仅是输掉了一场"公关战役"。
  正如巴菲特的老搭档、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主席查利·芒格曾打比方说,高盛就像一只从马戏团铁笼里逃出的老虎,对社会造成某种影响,然而,追根究底,是驯兽师没做好本职工作,"政府监管体系令我们彻底失望。"
  不过,无论怎么说,巴菲特对于口碑二字还是相当看中的。为了盈利落得声名狼藉,绝对不是巴菲特的首选。有报道称,在2010年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开幕影片中巴菲特就别有深意地播放了自己1991年拯救华尔街投行所罗门公司时的警告:"如果让公司亏钱了,我还能理解,但是如果让公司名誉受损,那我将毫不留情。"这话不会是有意说给高盛和穆迪听的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freshfish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1-11-2025 05:10 , Processed in 0.01594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