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3026|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书论文] 假如你走来-陈敬容,一首最细腻的情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3-2010 01:5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3-2010 09:59:08 | 只看该作者
不懂,细腻得没有逻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3-2010 10:57:03 | 只看该作者
是不是发错版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0-3-2010 19:48: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y2kgo 的帖子

提醒的是,我到情感版也发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3-2010 19:58:22 | 只看该作者
介绍一下陈敬容:

陈敬容(1917年-1989年),原名陈懿范,原籍四川乐山。1932年春读初中时开始学习写诗。1934年底前往北京自学中外文学,并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中文系旁听。

第一首诗《十月》作于1935年春, 1946年在上海《联合日报晚刊》上发表。1938年在成都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5年在重庆当过小学教师,1946年当过杂志社和书局的编辑。同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星雨集》,并到上海,专门从事创作和翻译。1948年参与创办《中国新诗》月刊,任编委。她是九叶诗派的一员。1949年在华北大学学习,同年底开始从事政法工作。1956年任《世界文学》编辑,1973年退休。


九叶诗派,又称九叶诗人,是指20世纪中国的一个现代诗流派。于1940年代末创办《中国新诗》,在新诗写作中追求现实与艺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美。

成员有辛笛、陈敬容、唐祈、唐湜、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杭约赫、方敬、莫洛、金克木、王佐良、徐迟、李白凤、马逢华、李瑛、方宇晨、杨禾、吕亮耕、曹辛之等。

其中曹辛之、辛笛、陈敬容、郑敏、唐祈、唐湜、杜运燮、穆旦和袁可嘉九人于1981年出版了《九叶集》,因此而得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3-2010 20:00:42 | 只看该作者
转:陈敬容的《假如你走来》赏析:

陈敬容的《假如你走来》全诗刻画一连串无声的动作,是蕴含丰富的心理戏剧片断。他们的咏物诗在写实层次上建构象征空间,如郑敏的《鹰》、《马》,辛笛的《月光》等等,通过暗示来曲折表达。九叶诗派的语言意象是多样化和富于现代感的,他们从现代日常生活中锻造语言,融注主观意志使之成为智性化的心象结构,在穆旦诗中常见“八小时的工作与房屋”、“成人世界与父母”、“学习”等语句,文字明晰,但语意颇为隐晦,业已构成诗中的“主题性意象”。九叶诗派采用自由联想的方式来组合语言意象,使现代知识分子的口语具备了诗歌艺术的表现功能。

九叶诗派的反叛色彩和异端性质,使他们的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在当时并未获得较大反响,但包含着丰富的价值与启示。“这个诗人群,不论在诗情与现实的融合上,还是在对诗艺的执着追求上,似乎可以说是‘五四’以来某些现代派诗歌在向现代生活的突进中合理而健康的发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9 收起 理由
stellahie + 39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3-2010 20:01:03 | 只看该作者
雨后
陈敬容


雨后的黄昏的天空,
静穆如祈祷女肩上的披巾;
树叶的碧意是一个流动的海,
烦热的躯体在那儿沐浴。

我们避雨到槐树底下,
坐着看雨后的云霞,
看黄昏退落,看黑夜行进,
看林梢闪出第一颗星星。

有什么在时间里沉睡,
带着假想的悲哀?
从岁月里常常有什么飞去,
又有什么悄悄地飞来?

我们手握着手、心靠着心,
溪水默默地向我们倾听;
当一只青蛙在草丛间跳跃,
我仿佛看见大地在眨着眼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3-2010 20:29: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3-2010 20:36:1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年代诗人们所写的诗,还是能懂的。后来很多现代诗就实在难懂了,倒不如回头刨古文,品味那字字珠玑的诗舞悠扬。

如此沉静而平实的情感,在如今的社会里如何幸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3-2010 23:2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Laura.CN 的帖子

是,其实正因为现在的社会……,才更需要这样沉静而平实的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3-2010 23:24:04 | 只看该作者
很巧,纪实频道正好在放另一位“九叶诗人”-穆旦的纪录片。

贴一首穆旦的名作:《赞美》

《赞美》节选

走不尽的山峦和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
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3-2010 23:24:54 | 只看该作者
再介绍一下穆旦:

穆旦(1918年 - 1977年),原名查良铮,出生于天津,祖籍浙江海宁,与金庸同一家族。他是中国著名诗人和翻译家。天津南开中学读书时,他开始诗歌创作。1935年进清华大学,先入地学系后转外文系。抗战爆发后在西南联大求学,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后作为随军翻译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前线。抗战胜利后自费留学美国,获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硕士。1951年后回到大陆,任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他作为诗人时,使用穆旦的名字,他的诗歌《赞美》、《诗八首》有很大影响。对于穆旦诗歌特点,公认的有这样几条:意象新颖新奇;语言特点新颖,具象与抽象相结合;融入西方诗歌语言特点。穆旦是九叶诗派成员之一。

作为翻译家,他的名声与作为诗人的穆旦一样广为人知。他翻译的《唐璜》被卞之琳称为“中国译诗走向成年的标志之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9 收起 理由
stellahie + 39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1-3-2010 08:54:47 | 只看该作者
不懂诗,正如你说,追求现实,诗中反映的现实,有点凄凉有点悲切,踌躇,不自信,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实在是个人感受阿,畅所欲言。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9 收起 理由
extreme + 49 你挺有感觉的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1-3-2010 17:4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 rainforest 的帖子

诗没有懂和不懂,看了,有感觉,有共鸣,就是懂了,诗人创作时想表达什么东西,谁也不知道,一百人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如果你能感受到什么,可能是一种情绪,可能是一种色彩,那就足够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stellahie + 3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2-3-2010 03:45: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xtreme 于 20-3-2010 02:50 发表
109189

假如你走来
陈敬容


假如你走来;
在一个微温的夜晚,
轻轻地走来,
叩我寂寥的门窗;

假如你走来,
不说一句话,
将你战栗的肩膀,
依靠白色的墙。

我将从沉思的坐椅中
静静地立起
在 ...

太静了吧。

想起beyond的黄家驹,他的歌感情色彩非常的浓烈,结果后来人们说,他发表的那些已经不算浓烈了,真正浓烈的都没有发表呢(大概有点接近神经质的意思)。每个人的作品,应都是这个人的想法的冰山一角,如果你看见10%,那肯定还有90%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stellahie + 3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2-3-2010 03:52: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xtreme 于 20-3-2010 21:00 发表
转:陈敬容的《假如你走来》赏析:

陈敬容的《假如你走来》全诗刻画一连串无声的动作,是蕴含丰富的心理戏剧片断。他们的咏物诗在写实层次上建构象征空间,如郑敏的《鹰》、《马》,辛笛的《月光》等等,通过暗示 ...


呵呵。又想起一则海外消息介绍的,有一个美国母亲,家里收了一封邮件,上面有个字母,“O”打头的。母亲的小孩点着O念“O!”。母亲大怒,告到法庭,说小孩在幼稚园给带坏了,因为在这之前“O”可以是任何东西,但现在O只是O了。幼稚园剥夺了小孩的想象力。。。母亲胜诉,获得赔款。

E版这里也部分地剥夺了我们的想象力啊。。。不管怎么样,还是谢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9 收起 理由
extreme + 49 你太有才了!
stellahie + 30 呵呵~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2-3-2010 15:5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沉沉 的帖子

是的,beyond开始是一支地下乐队,只是在香港这种地方,做地下音乐实在是太辛苦了,后来就改走商业路线了,没见他们有首歌叫《再见理想》嘛。和理想说一声再见,就全心全意赚钱了。

你要听浓烈的,去听听中国的地下乐队吧,包你爽个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2-3-2010 22:44:10 | 只看该作者
任何事物都有懂和不懂,不懂能共鸣么?人接触到大部分事物都会有感觉,例如人看到大便多数感觉恶心,看到鲜花赏心悦目。诗是一种文学载体,表达更高尚的情绪,我只偶尔看些脍炙人口,流传广泛的经典诗,现在明白了有很多诗根本不叫诗,所以流传不下来。
原帖由 extreme 于 21-3-2010 18:47 发表
诗没有懂和不懂,看了,有感觉,有共鸣,就是懂了,诗人创作时想表达什么东西,谁也不知道,一百人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如果你能感受到什么,可能是一种情绪,可能是一种色彩,那就足够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2-3-2010 23:5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rainforest 的帖子

其实,也没有必要强求。说实话人其实是唯心动物,一切围自己转。有些东西就像古典里的“汤里有胡椒”,说透了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距离产生美,单相思使人成功,无一不外乎于此。

唯有人真的很愚笨(其实也是单方面讲,只是你们的想法不同?),也只能“好吃看得见”地画给他了。不过这非常的无趣,而且,他以后只会知道你会跟他这样解释,而不是真的对事物产生这样的感情。还是能避则避的好。否则有人会觉得这是自取其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3-3-2010 00:54: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8 rainforest 的帖子

诗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感觉,很难说是懂,还是不懂。诗也不一定就表达高尚的情绪,诗什么情绪都可以表达,可以表达崇高和伟岸,也可以表达恶心和病态。世界有南北两极,人的情感也有正负两面,只有一面,那是不完整的。

好的诗确实要经过时间的筛选,能流传到现在的,都是精品了。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23-3-2010 01:5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10-5-2025 06:57 , Processed in 0.065264 second(s), 3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