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找工十日谈之第一日-问天
记得小时候看电影时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 男主角或女主角遇到人生的挫折, 面对苍天仰首高呼: “为什么啊!” 于是群山间回响起一片 “为什么啊…为什么啊…” 或者瞬间狂风暴雨大作. 每每看到这样的场面我就觉得非常有趣.
长大了, 为人夫为人父了, 走南闯北经历的事情多了, 才逐渐地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 也对这种 “问苍天”的行为有了理解. 每天忙忙碌碌地没有空遐想, 偶尔有闲暇到空旷处抬头看苍天, 突然会问自己: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据说常问自己这样问题的人不是智者便是愚人, 不知道自己是否属于后者, 但可以肯定自己一定不属于前者. 其实智者和愚人之间只是一线之差. 而成功的愚人和失败的智者的例子在世间比比皆是. 有时做做愚人也无妨.
在这些年做找工和职业发展咨询的生涯中, 也常常问我的客户: “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 你要到哪里去, 你为什么要找工.” 得到的回馈常常是迷茫和不解的眼神: “我从中国来, 我要住在澳洲, 找工为了生活啊.” 事实上他们并没有理解这些问题的真谛. 找工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部分, 职业生涯是决定人生之路的关键所在,所以在开始动作之前先想清楚自己有什么, 自己要什么是所有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这就是我在十日谈的第一天要讲的话题: “问天”.
问天的第一个问题是 “我是谁”. 也就是说, 要明白你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清楚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事物. 人的一生, 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大概是10年到12年, 几乎占人生除睡觉时间以外的1/4. 所以做合适自己的工作最重要. 大家都知道, 如果要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去做销售, 那一定做不好. 要一个粗心大意的人去做会计, 那也是不可能的. 但这些只是粗线条的分析, 很多公司会用专业的软件详细测试你的性格, 看你是否合适某一个工种. 各位如果有兴趣, 也可以在网上找找类似的自测题, 比如MBTI性格测试. 看一看自己的性格合适什么. 找到符合自己性格特点的职业, 做起来无疑就事半功倍了.
至于职业定位中分析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事物, 则要小心分析. 一般来说很多人都是干一行怨一行. 在我咨询的客户中, 几乎80%想转行的人都会说: “这一行我做够了, 我不喜欢继续做这一行.” 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喜欢和不喜欢, 这只是你每天接触的工作有点让你厌倦而已. 喜欢和不喜欢要相比较而言, 同时要客观地全面地评价. 看到自己工作中的难点, 望着别人工作中舒服的地方, 就想着要转行, 这样是不会成功的. 因为你根本不了解自己对于职业的爱好在哪里.
在了解喜欢和不喜欢事物的过程中还会发生一种现象, 就是想把自己的爱好变成自己的职业. 很多初出茅庐的人, 喜欢梦想把爱好和职业相结合. 比如喜欢旅游的想去做导游. 然而人生往往是现实的, 一旦把爱好变成了职业, 那么往往爱好就不再会是爱好了. 做一行爱一行固然难, 爱一行做一行也不容易.
第二个问题是 “我从哪里来”.如果第一个问题是立足现在, 那么这个问题就是回顾过去, 明白你过去有什么经历. 所谓的经历, 并不是简单地说我做了5年的会计, 或者说我做了3年的程序员. 而是明白你在过去的职业经历中具体做了些什么, 有那些成就, 学到了哪些技能, 所有的成就和技能是否能用具体的事例来back up.面试的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用过去的经历来证明你对未来工作的胜任, 而要做好这一点, 清楚地回答 “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是很必须的.
回答清楚自己做过什么, 学到了什么还只是回答了这个问题的第一层. 更进一层, 更要回答的是 “什么是你有而别人没有的经历?” 有什么经历或特长能把你和其他众多的人区分开来. 这则是你求职成败的关键.
第三个问题是 “我要到哪里去”, 无疑这就是要弄清楚长期来说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 对于新毕业的大学生来说, 弄清楚自己要在什么职业道路上发展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因为他们没有在professional的环境中工作过. 不知道每一个行业是什么样的. 有时候入错了行就意味着要多走好几年的弯路. 对于新移民来说, 要搞清楚自己在一个新得地方能做什么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知道自己在海外能做什么, 在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多远. 甚至对于那些已经在职场中打拼多年的人来说, 这道题目也是不容易回答的. 因为只在一个行业上做, 并没有看到其他的行业或职位, 不能做全面的比较. 回答这个问题, 需要的是不断的探索和平日的积累. 多看广告, 多问周围的朋友, 多留意公司中同事的工作. 找到的信息越全面, 那么做出的判断就越客观.
有些人的理想大一些, 有些人的理想小一些, 但不管怎么样, 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 有自己的奋斗目标. 否则只会走向堕落和消亡.我曾经碰到过很多老一代的移民, 过来以后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做labour 工, 这是他们当初为自己设定的理想, 他们努力做了, 也实现了. 我也碰到过过来后努力奋斗不放弃自己专业的, 成功地使自己的职业发展更上了一层楼. 很难说谁过得更好, 谁过得更差. 因为幸福只是一种自我得感觉. 我要说只要你明确了自己要什么, 并通过努力得到了你要得东西, 那你就是成功的. 最可悲的是你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要到哪里去. 走到哪里算哪里. 直到白发苍苍的时候才后悔自己虚度了光阴.
第四个问题是 “我为什么要找工”. 在明确了自己是谁,自己有什么优势, 自己想在什么样的道路上发展后, 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本次找工的动机是什么. 明确这个问题, 有助于更好地判断找什么样的工作, 接受什么样的offer. 如果说第三个问题是明确长期来说我要什么, 那么这道题就是明确短期来说我要什么, 我能放弃什么了. 比如, 有人找工就是为了赚钱, 或赚更多的钱; 有人并不在乎钱, 找工是为了积累工作经验; 还有人则是骑马找马, 找工是为了职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同样这三种人, 面对同一个offer的判断就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一种人判断是否接受offer的标准是工资收入, 关心的是钱. 第二种人的标准是是否能入行, 关心的是具体工作内容. 第三种人的标准则是该职位的发展潜力以及与自己现职业的相关性, 关心的是职位高低和该职位的可持续发展性. 当然, 要在这些标准中做出选择很难, 有时候回答这个问题就象问孩子: “你是要巧克力还是要棒棒糖?” 孩子总会眨巴着眼睛说: “我都要.” 同样, 工资又高, 又能积累行业经验, 又能职位有所提升的跳槽是最好的了. 但现实总是残酷的, 我们都不是孩子了, 明白很多时候我们要在放弃什么和得到什么中做出选择. 明白对目前的自己来说, 最重要的是什么. 比如明明我在第三个问题中给自己选择的是做财务分析, 我过去的经历和我的爱好也和这个目标所向符合. 但在回答我为什么要找工这个问题上, 我发现我要养家糊口, 最关键的是要快点找到工作赚钱. 于是抱着这个目标我在找工的过程中就不能挑三拣四, 哪怕是AP, AR都接受了. 当然, 笔者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也碰到过非常牛的人. 以前在日本公司的上司, 由于政治斗争被公司炒了鱿鱼. 面对40万USD的房贷, 加上两个孩子的负担, 他愣是不肯低就,足足找了近8个月为找到适合自己职业进一步发展的公司和职位. 结果他是找到了. 现在已经是沃尔马日本的市场总监了. 他能做到这一点, 就是因为他在找工的过程中明确了自己找工的目的, 并于自己的长期发展目标向结合. 如果当时他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赚钱养家活口放在第一位, 可能现在走的就是完全另一条职业发展之路了. 在新移民中这样的例子也有很多. 很多人急着找工, 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或者迫于家庭的压力, 结果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和特长, 为找工而找工. 虽然找到了工作, 但路越走越窄, 想回头已是不能.
以上这四个问题是战略性的,在修改简历和面试过程中, 如何辨别适合自己的职位, 如何突出自己的优势, 如何联系自己的过去经历, 如何判断是否接受offer, 都是从这四个基本问题出发的. 只有弄清楚了这四个问题, 才能真正进入找工的过程. 也才能保证在找工过程中对每一个机会及时并正确地做出判断.
下次大家在悬崖边看到有人振臂高呼的时候, 千万不要误以为他是在感叹人生. 可能他只是看了老大卫的文章在修炼找工内力的第一层: “问天”.
****笔者的话: 一点点经验, 供大家分享. 欢迎大家跟帖讨论自己对这四个问题的理解.
[ 本帖最后由 老大卫 于 15-2-2009 15:1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