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aprilpoo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疗健康] 澳洲才是真正病不起的地方

[复制链接]
301#
发表于 26-12-2009 14:55: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uigua 于 26-12-2009 14:01 发表

快个P!我就是等不起排队1周的直肠镜检查,才马上飞回北京去检查的,北京门诊当天就做完了,5分钟无痛苦,不必预约



原来这位直肠有问题,难怪动作比P 快。买机票飞回去没有一周也有半周了吧。1周都等不起,只能看p了。。
原来归根结底不是快不快的问题,是沟通上的问题。你自己在其它帖子里说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2#
发表于 26-12-2009 15:02: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atchmouse 于 26-12-2009 14:55 发表



原来这位直肠有问题,难怪动作比P 快。买机票飞回去没有一周也有半周了吧。1周都等不起,只能看p了。。
原来归根结底不是快不快的问题,是沟通上的问题。你自己在其它帖子里说的啊。

哦?不记得了,反正现在谁说澳洲医疗好,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3#
发表于 26-12-2009 15:14: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uigua 于 26-12-2009 15:02 发表

哦?不记得了,反正现在谁说澳洲医疗好,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可以理解,直肠非同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4#
发表于 26-12-2009 15:26: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atchmouse 于 26-12-2009 15:14 发表


可以理解,直肠非同一般。

是呀,不疼不痒,但每天4趟厕所,便出来的是脓和血,当时慌神了,从没这样过呀
二龙路一检查,轻度直肠炎,无大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5#
发表于 26-12-2009 23:54: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atchmouse 于 26-12-2009 14:55 发表



原来这位直肠有问题,难怪动作比P 快。买机票飞回去没有一周也有半周了吧。1周都等不起,只能看p了。。
原来归根结底不是快不快的问题,是沟通上的问题。你自己在其它帖子里说的啊。



这位说话怎么这样啊。

从我做起,让freeoz多一点温暖和关怀,少一点冷嘲热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
发表于 1-2-2010 00:15: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ubbycat 于 12-11-2008 23:40 发表
公立医院病人过多 非正常死亡年约1500
【正体版】   【打印机版】 【字号】大  中  小

【路边社11月12日讯】(路边社记者琅琅编译报导) 澳洲医生协会(AMA)12日要求联邦政府为全国的公立医院额外拨款30亿元,以解 ...

作为一个国内医生,我最在意的就是这里没有像国内一样把这一切推在医生身上。让医生为政府和社会背黑锅。可惜了,国内的医师资格是不被承认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7#
发表于 1-2-2010 00:24:26 | 只看该作者
无论如何,请相信医师的专业性,不要太过质疑医师的判断,很多很多病人自己以为很严重的问题,在医师眼里根本就P都不算,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小孩子一发烧就算只有38度,家长也会担心地好像世界末日到了一样。即使在国内这种只看钱而不看医学原则的地方,很多稍稍正直的医师都不会对这样的的小孩子开点滴。(家长要求除外,因为没那么多时间跟家长罗嗦。况且对要求打点滴的家长就算是花了半小时讲明原因,绝大多数的结果是得到一句:“这医生2b,不会看病”。)
当然,作为一个还在国内苦苦挣扎的医师,我是很理解大家的这种心态的。大家不过是把国内的互不信任带到了国外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8#
发表于 1-2-2010 00:56: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onty 于 18-11-2008 21:28 发表

如果并不是只有他们“快死了”呢?我是想说即使是潜在的“快死了”,病患至少应该能够受到诊断的服务吧?楼主这种情况,连诊断都要这么久,更不要说治疗了!!我并没有否认他人接受治疗的权利,我只是认为我自己也 ...


疾病重不重是医师来判断的。病人嘛,说真的,就那么一点点的道听途说的“经验”,还是不要拥有十几年专业知识积累的医师的判断比较好。就算在国内这种速成机制的培养下,从开始读医学院到可以单独看急诊,至少也要10年的积累啊。这十几年的积累还看不出一个病人真的是不是要死了?除了突发的恶性心律失常和大面积脑梗死,大量脑出血,大面积心梗导致的猝死目前医学还没有办法预测(但是这些都是有明确的长期的原发病,所以病史和平时的健康体检非常重要)之外,病人会不会很快死,我这个刚工作5年的速成型中国医师都一眼能看出来!
至于潜在的要死了,这个必须通过平时的严格定期的体检才能不那么准确地预测一个概率,比如说同时又高血压和糖尿病又不治疗的,未来3年有30%的可能中风或者心梗,还要详细那就不可能了。我只能说您的要求太高了,远远超过了人类医学的发展。
还有一点,医疗行业真的是一个宁缺勿滥的行业,因为水平低下的医生不止会误诊,更大的问题是他们会在人群中普及错误的医学知识,导致更大的灾难,举个例吧:儿童38.5一下无特殊情况不许处理,但是现在的中国,社会形成的普遍看法是儿童37度以上不管怎么样都必须处理。这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发表于 1-2-2010 00:58:54 | 只看该作者
网络不好,连点了2次....

[ 本帖最后由 civimagic 于 1-2-2010 01:0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0#
发表于 1-2-2010 10:49:1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好帖,一个好的技术指南贴。每人在国内境况不同,不好以己之好恶评判他人。我从北京一高校来,没有觉得澳州福利全面胜出,我想国内体制内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问题是这样的人只占国人十分之一不到,而在全民福利的澳州,即使小老百姓也能享受到国内只有高干才有的住院待遇。国内体制内也不是全民福利,那些救命的进口特效药一般老师负担不起,又不能不用。澳州看病确实有贵的一面,尤其是当你得了是病又不是病的病。我曾经因踢球膝盖受点小伤,折腾来取花费不少,包括照片子,看专科,还斗胆按摩了一回(再也不敢去了,可是我发现有很多local在让理疗师按摩),不过在我坚持活动下这个花了不少费的毛病似乎消失了。大家既然选择来澳州,就有想/不得不想来的理由,还是把这个贴当技术贴讨论下去,教教怎么看病,医疗福利的优劣还是放到政治版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发表于 1-2-2010 13:19:32 | 只看该作者

国人青霉素耐药性达99% ZT

本报讯 (记者朱丰俊)在昨日的分组讨论上,省政协委员、珠海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蔡越秀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临床40%的抗生素使用不合理,而住院更是超过60%的抗生素被滥用。她认为,这数据仍属保守,青霉素耐药性已经高达99%。

  蔡越秀说,让人担忧的是,这些药物还被大量使用于畜业、渔业和农业,排出物仍有活性,可转移。目前人畜之间的耐药菌在传递,人体各方面机能也受到影响。

  “医院在与供应商的博弈中永远处于下风,医生总倾向于不良因素的影响。”蔡越秀称,控制抗生素滥用,还是得以政府为主导,把基本药物目录与合理用药同时推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
发表于 1-2-2010 13:28: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uigua 于 11-11-2008 00:05 发表

支边,为澳洲GDP做贡献


这么高尚,
就表抱怨医疗费贵了。
就当支援边疆的医生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
发表于 1-2-2010 14:16:10 | 只看该作者
澳洲的上层有钱有权阶级,或者西方任何国家的有钱有权阶级,有去中国就医的吗? 水平差远了。

其实楼主的问题主要是两个:
1)不买私人保险,待遇实在是有分别。我们买了私人保险,从来没有排队,私人医院私人病房随便去,条件绝对好过国内的高干病房(我进出过上海高干病房多次)。
2)楼主的不是真正的大病。等到生癌这种大病,特别是癌症前期中期这种情况,或者心脏中风大病,中国的药基本全靠进口,器械也是,很多保险计划都不包,一定要自掏腰包。

不过话说回来,最重要是自己身体健康,什么保险都不及得自己的身体健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关毅仁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4#
发表于 1-2-2010 14:55:32 | 只看该作者
在上海,今天收到了太平洋保险拒赔的通知
说CT检查结果没有问题,所以拒赔
俺是外企500强的小员工,已经拒赔两次了,生病了基本自给掏钱,医保卡里的钱难道不是自己的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5#
发表于 7-3-2010 13:20:5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个学习贴,旁观ing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男咕噜 + 10 恭喜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6#
发表于 7-3-2010 18:47: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高寿财 于 1-2-2010 13:28 发表


这么高尚,
就表抱怨医疗费贵了。
就当支援边疆的医生好了。

说错了,我是在澳洲工作为澳洲税收做贡献,生活在国内刺激中国GD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7#
发表于 7-3-2010 18:57: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nly 于 1-2-2010 14:16 发表
澳洲的上层有钱有权阶级,或者西方任何国家的有钱有权阶级,有去中国就医的吗? 水平差远了。

其实楼主的问题主要是两个:
1)不买私人保险,待遇实在是有分别。我们买了私人保险,从来没有排队,私人医院私人病房 ...

我买了私人保险medibank,含专科医生,但去年头一次看病需要做直肠镜检查,要我排队1周,我等不急了,马上回京检查,当天门诊就检查完了,才5分钟,从此只把澳洲医疗当免费体检,有了问题回京治疗,我在北京自己交社保、商业保险,北京就医环境差,但医疗水平感觉好于澳洲(个人感觉,都是常见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8#
发表于 7-3-2010 19:20: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ivimagic 于 1-2-2010 00:15 发表

作为一个国内医生,我最在意的就是这里没有像国内一样把这一切推在医生身上。让医生为政府和社会背黑锅。可惜了,国内的医师资格是不被承认的。

这个你放心好了,别说背黑锅了,出了事故跟没事人一样,该干嘛干嘛,哪象国内.
好好努力吧,过来当医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9#
发表于 7-3-2010 19:35:52 | 只看该作者
前些日子家里来一美国亲戚,说国内医疗好,进去就能看病,丫说在美国你要是表情平静的进医院根本没人理你,要马上看上病就得在地上打滚乱叫做痛苦状,这情况好像和澳洲差不多,当然他没有谈到费用。霉国尚且如此何况澳洲?
这里还有人纠结是否要入澳籍,那要是给你霉国绿卡呢?还纠结吗?反正我没听说拿了绿卡还要放弃并入中国籍的。
关键是看你移民的目的,你是图澳洲看病方便的那就别来了,又要享受国内医疗又要享受民主又要有蓝天白云又要有物质保障,楼主是在找伊甸园那吧

[ 本帖最后由 shiaojin 于 7-3-2010 19:4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0#
发表于 7-3-2010 20:0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0 shiaojin 的帖子

我‘移民的目的’是脚踩两只船,占尽两边好处
澳洲适合工作、休假、免费体检,国内适合生活娱乐、就医,两边物质生活水平对我来说都差不多,蓝天白云我也不太在乎、可有可无
花同样的钱(全换算成人民币),国内的幼儿园能学到很多东西

[ 本帖最后由 guigua 于 7-3-2010 20:2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关毅仁 + 30 最后一句笑死我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1#
发表于 7-3-2010 20:18: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uigua 于 7-3-2010 20:08 发表
我‘移民的目的’是脚踩两只船,占尽两边好处
澳洲适合工作、休假、免费体检,国内适合生活娱乐、就医,两边物质生活水平对我来说都差不多,蓝天白云我也不太在乎、可有可无


现在知道为什么老墙老数落你了
我原来还为此批评老墙
是我错了
向他道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2#
发表于 7-3-2010 20:26: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kmao2005 于 7-3-2010 20:18 发表


现在知道为什么老墙老数落你了
我原来还为此批评老墙
是我错了
向他道歉

恩,得理解老墙,要是他也能象我这样澳洲工作+国内生活,他也就不数落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3#
发表于 7-3-2010 20:27: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uigua 于 7-3-2010 20:26 发表

恩,得理解老墙,要是他也能象我这样澳洲工作+国内生活,他也就不数落我了



全世界都羡慕你
你太机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4#
发表于 7-3-2010 20:42: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kmao2005 于 7-3-2010 20:27 发表



全世界都羡慕你
你太机灵了

岂敢,苟且一天算一天,争取今年2/3时间在国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5#
发表于 7-3-2010 20:59:45 | 只看该作者
这里的医生水平很次,经验值估计不到国内大医院的一半。
但用药很谨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6#
发表于 7-3-2010 22:02: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kmao2005 于 7-3-2010 20:18 发表


现在知道为什么老墙老数落你了
我原来还为此批评老墙
是我错了
向他道歉


有吗?数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发表于 7-3-2010 22:52: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hewall 于 7-3-2010 22:02 发表


有吗?数落?

就是呀,咱哥俩好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发表于 8-3-2010 01:05: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ivimagic 于 1-2-2010 00:56 发表


疾病重不重是医师来判断的。病人嘛,说真的,就那么一点点的道听途说的“经验”,还是不要拥有十几年专业知识积累的医师的判断比较好。就算在国内这种速成机制的培养下,从开始读医学院到可以单独看急诊,至少也 ...


我完全赞同您的观点,医师的判断绝对高于病患自己的“经验”。

不过好像我们讨论的不是一个问题吧?我说的是病患根本就很难得到被“判断”的机会。而您说病患必须相信医师的“判断”。

就好象您说“不吃饭就一定会饿死啊!!”,然后很多人连“吃饭”的机会都还没有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9#
发表于 28-5-2010 12:26:49 | 只看该作者
澳洲主要看病要等久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发表于 28-5-2010 12:52:1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可从来没什么公司公费医疗的。。。。都是自己生意。所以没这种感觉。不过,有病要这样等法也确实够呛的了 多年以前就听说这里看病是要等的,还有的人等不起挂掉了,也有等不起而回国医的。还一直搞不懂是为什么?澳洲人那么少,医生很短缺么?A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要等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1-10-2025 04:59 , Processed in 0.047111 second(s), 4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