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2409|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2-12-2006 12:57: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看到GONGXG在呼吁元老们回来.本来想跟贴说说我的看法.但怕很多老朋友看不到,所以就另开一贴.<br>
<br>
其实论坛的管理,总要有新人去不断地完善,不可能让老人们一直占着.这样才能进步,再呼唤老人回来管理或支持老ZHT继续参选是没有必要的.虽然我们有老经验,但社会在进步,我们脑子里的条条框框可能阻止了论坛的长期发展. 就我个人而言,论坛中的确有我不喜欢的人.或者说不愿意合作的人.但出门在外大家都是兄弟.就象在社会上一样.逃避不了的.我只是相信论坛上会有更多我喜欢的人.还有更多需要我帮助的人.所以常来看看而已.<br>
<br>
<b>在这里我想呼吁老朋友们多回来看看. 尽一点力帮一些后人.</b>(尽管我们可能帮不了多少).<br>
<br>
我知道有很多老人都在看热闹, 只是不发言.尽管我知道该回来的总会回来,不愿意回来的再叫也回不来,没有时间回来的你写在这里也看不到.但我还是想借这个贴子以及一位兄弟的比喻老着脸呼吁一下: 就象夫妻吵架,分了就分了.再婚是不可能的.但无论如何孩子是无辜的. 再看你老婆不顺眼总要回去看孩子们的. 这里有很多新移友兄弟姐妹需要听我们的经验.需要分享我们的经历.论坛有门户之分,但身在海外的华人是没有界限的.所以请大家即使不再参加管理,也常回来坐坐.看到自己能回答的问题顺手回答一下.不为别人表扬,也不要怕人拍砖,只是把所有的移友当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随便聊聊.<br>
<br>
说实话,讲这些大道理很容易,但真要做到并不容易.我也曾经一气之下拂袖而去.直到现在还是不愿意出面宁可胆怯地做缩头乌龟.不过不管怎样,还是想为后人尽一点力.大家有多少做多少吧. <br>
<br>
又说了这么多,GONGXG妹妹又要来捧场了,一些老朋友也一定会回贴支持.也会有老朋友们笑我幼稚天真不合时宜. 在这里再说一次.拍砖欢迎(只要你不再潜水) 捧场或支持就算了,<b>有这点时间多出去写点贴回点贴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吧.</b> 这个版面里的空谈和坐而论道已经太多了. 从001到FREEOZ, AUSTEPS. 网站有门户之见,但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到哪里都是一样的. <br>

--------------------------------------

我从来不认为自己做过什么大老, 只是有比较长的网龄而已. 从01年初开始上001到现在, 已经快6年了. 看到了一代又一代的移友奔向新生活的故事.有欢笑也有眼泪. 在这之中, 也看到了很多人性, 看到了诸多善良和丑恶的事情. 本来在来细腻读MBA后就渐渐地上网少了, 但当年001上的一场风波把我也推到了浪尖上. 后来一起参加了管理. 尽管已不能保证长时间地上网,但还是想尽力扶这个当时还很脆弱的网站走上一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这是我当年犯下的一个错误. 对于后来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投入管理造成的后果我感到很内疚.

在两次分家的过程中我的行为不同, 有客观的原因,也有我主观的原因. 做缩头乌龟是我根据我所看到的所能够分析到的做出的决定.我觉得一个人要有敢言的勇气,但也要保持冷静不妄言的理智. 第一次大家有清晰的敌我概念, 有共同的目标和敌人.为争夺网站的管理权并不让网站成为某些中介的附庸, 我站出来号召大家斗争了. 第二次吵架的时候我正在日本街头卖烟, 上网很少, 并不能关注每一个贴子分辨每一个人说的每一句话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所以与其妄言, 我还是选择了沉默.等我从上海回来,家已经分了. 你们也走了, 更有什么好说的了.正如当年我在FREEOZ发的第一个贴子所说的, 我觉得事情都发生了,没有必要去追究谁对谁错, 埋头做好该做的事情才是真理. 有人曾经希望我出来说句公道话,但说实话即使从主观上我也不愿意支持任何一方, 在现实中我与其他的管理者并没有太多的接触, 不知道每个人的真面目. 我知道网络中的人际关系远比现实中的要复杂, 很多人戴着面具. 我们无法辩悉他们说一些言论背后的真正目的. 但我总把人往好的地方想, 我始终觉得当时的争吵并不是恶意的,只是管理理念上的不同,大家对于建立自己家园的目的是一致的. 虽然我从来没有支持过那些过去和现在叫嚣着民主的言论和做法, 但我始终认为, 大家都是在无私地想把一个网站搞好. 这只是我们内部的矛盾.  有人告诉我AUSTEPS数次受到攻击,并怀疑是留在FREEOZ的人干的. 但我却至今不信当初的兄弟中会有人这样用心险恶, 为了一个慈善的事业这样不惜手段.

我把两方面都看成是自己的朋友. 有些兄弟姐妹有很强的善恶是非观念. 喜欢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 对不喜欢的人坚决不与之共舞. 甚至以此为耻. 我的想法有些不同, 在我的人生观中没有那么明确的极端. 虽然我也亲君子,但我也亲小人.每个人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一方面是君子,另一方面就可能是小人. 我只是尽力与每个人好的一面交往而已. 这是我的处世哲学. 如果我的这些话让你感到不屑,不愿意与我为伍,那也没有办法.

第一次分家的时候,我曾傻傻地一次次跑回001去回答问题,去告诉那里的新人有个叫FREEOZ的网站. 被那里的新版主骂我不识时务. 第二次分家后, 我也傻傻地去AUSTEP问聚会的组织者是否能把聚会的召集贴贴到FREEOZ去, 又被耻笑的一顿. 本来我总希望出门在外都是兄弟姐妹, 大家以帮人为重, 在现实社会中不要有门户之见. 但渐渐地认识到原来天下大同一起献爱心是不可能的. 在我们管理者中也有不同. 大家当初建立家园的目的并不一致,或者说大家上网的目的并不一致.有些人只是人生道路中一段路上的需求, 想奉献也更想通过奉献来索取,(就想我当初在上海办上海移友会一样.)对于有些兄弟姐妹来说,他们爱整天泡在网上,需要一个日常灌水的地方, 他们也愿意奉献,但更在乎是否有志同道合的灌水一族以及一个良好的环境给他们奉献. 有些人则可能把论坛还看作了民主或管理的试验田. 而对我来说网络不是一个日常社会, 我也不会老是泡在网上, 网站只是一个让我结识新朋友以及奉献一些经验的地方, 帮助别人对我来说是责任感也是一种自我满足. 我并不在乎到哪里, 只要有朋友在一起, 能让我学到东西或奉献一些东西. (所以我没有门户之见, 现在也上AUSTEPS,偶尔也去001.) 网上的争论不象现实中, 有什么不对可以马上纠正.更多地是记得争论的结局而不是过程中的每一句话. 网上的每一句话都白纸黑字地留着, 伤人的话会伤人很深后才被收回. 更有很多好事者看到只字片语不明就里地攻击或起哄助威. 一个想实行民主管理并由一些管理目的和手法并不一致, 事实上相互间不了解的人们管理的网站结局一定是分裂. 分家是必然的, 迟早的.

这是我第一次对分家这件事做评论, 我想也是最后一次. (我曾经想过把我自己的网络生涯写出来, 资料提纲什么都有了, 但每每提笔总觉得话题是那么沉重.一想到一帮做好事的人在一起会是这样一个结局.就写不下去了. 很心痛).我想我也说得够多的了. 既然天下大同是不可能的, 那我就尽力多号召几个和我有同样想法的兄弟姐妹来做一点奉献吧. 既然你来了,就希望你不要在这里看热闹, 有空也在其他的版面回答一些问题. 帮助后来人是没有界限的. 并不是说你在别的论坛帮了就可以到这个论坛来看热闹.也不是说这里有那个你不喜欢的大老就不用再顾及那些需要你帮助的人. 用你的真名也好, 用马甲也好. 只要你诚心奉献了, 总有人会感谢你. 哪怕你贴个LINK说其他的地方有他的问题相关的回答也好. 网站有门户之见,但帮助人是没有门户之分的..前几天我刚在AUSTEP上帮一个兄弟策划成功地找到了工作, 分享他的喜悦也让我足足开心了好几天.

国人爱内耗, 并有强烈的黑白善恶之分以及不合作精神. 一样的慈善组织在细腻就有N多个, 还互相勾心斗角. 但我总希望我们新一代的移民能走出这一圈子. (说这句话时又想起青山兄弟对民主的梦想和无奈).在网上, 在现实生活中,希望我们能多求同存异, 互相帮助. FREEOZ背负着太多的历史包袱, 至今还有很多未被解决的问题.反映出的人性可以说是海外华人的一个缩影. 就目前的情况, 说实话我也还看不到此网站能够长期良性发展的可能性. 但不管网站是谁当家, 走向何方或持续多久. 我都会为自己在这里曾经做的奉献感到自豪, 为在这里结交到朋友感到庆幸. (就象我们在细腻庞大的上海移友会永远记得是001把我们联系在了一起, 每每聚会还谈起当年的网站和当年的人一样).  同时, 我也感谢兄弟姐妹们给了我这个让我实现自我满足的地方.

事已至此, 再对自己的行为做解释是没有意义也没有必要的.被人笑话也好, 拍砖也好, 我还是我, 我还会按照我自己的人生观走下去. 更希望能有更多和我有共同想法的人来和我一起走!!

[[i] 本帖最后由 老大卫 于 27-3-2007 13:12 编辑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12-12-2006 13:09:46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支持!不要泛政治化!象台湾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2-12-2006 14:25:47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有道理,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2-12-2006 14:36:30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大实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2-12-2006 14:47:28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谢谢老大卫!从老大卫的发言中,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当年开创者们的思想境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受良好教育而得益于一生的优良品格,不论他们行迹到哪,都一样会折射出灿烂的光芒。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他们为着一个善意的理念,通过网络走到一起,组建了这种少有的公共服务平台,何等高尚!在此也同样得感谢麦大仙,是他在改选前夕,将前人的杰作重翻出来,让后人认识。让后人记住了,这群可敬可佩的前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2-12-2006 15:12:04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感到我们在一个论坛呆了一年就成了“老人”。<br>
<br>
老大卫是FreeOZ的第一届ZHT成员之一,已经整整三年了,那就更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12-12-2006 20:24:20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老大卫说得很中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2-12-2006 23:03:45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哎,者番话终于有人说出来了,不容易呀,大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2-12-2006 23:12:15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楼上马甲说得有些道理,不过有所指呀,不失为忠言吧,宽容永远是公益性团体最需要的。<br>
<br>
给以后的ZHT们也敲个警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2-12-2006 23:06:13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table width=100% bgcolor=#cccccc cellpadding=5 cellspacing=1 class=TBone><tr><td bgcolor=#f7f7f7 class=TBBG9><b>下面引用由<u>老大卫</u>发表的内容:</b><br>
<br>
看到GONGXG在呼吁元老们回来.本来想跟贴说说我的看法.但怕很多老朋友看不到,所以就另开一贴.<br>
<br>
其实论坛的管理,总要有新人去不断地完善,不可能让老人们一直占着.这样才能进步,再呼唤老人回来管理...</td></tr></table><br>
<br>
<br>
说的好!<br>
<br>
老人们的真正回归,只怕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友好的氛围。<br>
建议留下的老人也要放开胸怀,好好反思一下,拿出气度来,不要再纠缠历史。<br>
不要再丑化任何已经离开的老人,也不要再把众多的过错归咎于已经放弃为自己辩护的人们。<br>
<br>
多少纷争与误会可以用一句话说清楚的?<br>
但我相信,决不是留下来的人就是真理的把握者,就可以以胜利者的姿态来解释历史。<br>
离开的老人们听凭历史只作一种解释,已经是一种宽容,何苦再丑化他们呢?<br>
<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3-12-2006 06:53:52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敢问lz,凭什么肯定那些元老回来之后不会再被那些恶心的人气/赶走呢,那些元老们又都不傻,受了一次伤,而且在新地方玩的好好的,还会回来准备第二次受伤?若是再出现2帮人互相吵架攻击的局面,你是不是还会悄悄的遁去,然后等风平浪静了再回来继续做大佬(名曰扫地)?老大为,当年你的那种振臂一呼群雄皆起的局面已经不在了,你的几次缩头乌龟让很多人对你的信任度大大下降,我劝你还是真正的扫你的地去吧,让我们对你的尊敬再保留的多一些吧.还有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似乎是自001时代就开始的,照着这个互帮互助的理论,在哪里都是帮,为何一定要来freeoz帮?<br>
<br>
嘿嘿,问题多多,不回答也没关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3-12-2006 08:31:04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任何朝代里,缩头乌龟都不会令人尊敬的, 因为它不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13-12-2006 09:08:11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楼主的用意是好的,但效果是微弱的,因为你不是大佬已经很多年,江湖对这个名字己经很陌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13-12-2006 20:04:36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一个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我认为,只要能来此当义工,不论时间长短,都是一种奉献精神的体现。这里只有麦大仙是从始至今坚守阵营的元老,其他的都不见了踪影,这是很不正常的。如果是健康的运作,应该在这里会见到元老们的言谈,feeoz是他们昔日劳作的结晶。我上来后,见到老大卫的一篇文章,赞叹后经过麦大仙的介绍,才知道其是当年的创始人之一。言谈是心灵的反映,在他的文章中,还有麦大仙翻出的历史人物的发言,使我看到创始群体当年的精髓。但事至今日,在feeoz这个公益网站里,为何看不到第三张元老的面孔?尽管老大卫属游离再回到此当游客,发表些见闻都是可贵的,因为可让人看到精华贴,这是要花时间的。在这里,能让后人看到元老们在澳洲的所见所闻,是最有意义的。但在这里却不易见到。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谁想讲真话,往往会扬言:不怕拍砖!乌呼唉哉!为什么会这样?每个人畅谈个人见解,应该是自由的,如果你认为其观点有问题,也可以谈出自己的思想,为何非要针对别人的不同见解加以批评使之形成砖块呢?难道就是自己主义真?看来,善于拍砖者都是这里的常客,那些热衷于移民签证的新手们才不会来此针对别人不同的观点而开砖厂呢。言谈可反映人的思维与性格。要想网站健康发展,使之能成为和谐的移民交流的信息平台,来此就不要指责他人,就事论事谈个人的观点意见,就不会令此地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否则,谁还敢随便发言?有经验的人只好不来,来了也不言。这成了啥地方了?所以,现在看来看去,都是那些注册不长的筒子在游荡。所以,希望这里有个和谐的气氛,使新老同胞们能在此共同畅游。那该多美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14-12-2006 12:30:51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很是理解老大卫。<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18-1-2007 14:01:29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有个叫于丹的教授说:洞悉自我,宽容他人。大老卫应该是这样的人。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14-1-2007 08:28:10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支持老大卫!!!<b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14-1-2007 12:25:53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14-1-2007 19:24:38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支持老大卫,希望大家所有的人包括zht都多一些宽容和大度,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求同存异互相帮助共同把freeoz办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15-1-2007 01:40:45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老大卫讲的很实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15-1-2007 09:13:59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17-1-2007 18:21:20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table width=100% bgcolor=#cccccc cellpadding=5 cellspacing=1 class=TBone><tr><td bgcolor=#f7f7f7 class=TBBG9><b>下面引用由<u>老大卫</u>发表的内容:</b><br>
在这里我想呼吁老朋友们多回来看看...</td></tr></table><br>
还是有回来的,尽管用的是马甲,尽管是看热闹,甚至冷潮热讽。<br>
可以看得出,老大卫相比其他几位马甲还是成熟得多,其他人对那些恩怨还是念念不忘。<br>
以上为个人观点,各位马甲别拍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18-1-2007 22:37:06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看到pa12002回应老大卫的这句话:“放心吧,这次一定不能让你们再失望了。”令人感动。是条好汉!众人没有看错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18-1-2007 22:03:58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刚才详细阅读了16楼部分,老大卫是个大实人。<br>
论坛里是可以看到形形式式的人,有热心回答他人问题的好人,也有爱猜疑、挖苦别人的小人。应该学习大卫的处世哲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19-1-2007 12:44:25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在论坛里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移友,每个人观点不可能一致。我们希望遇到的网友,尤其是论坛的版主们都能有老大卫这样的宽容心和热情。能够使用比较文明的词语,而避免使用侮辱人格的词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19-1-2007 13:37:48 | 只看该作者

Re:至老朋友们的一封信

据说天才一般很难与人相处,但是从阿德莱德走向世界的当代华人科学家陶哲轩,却能与拍挡们和睦相处,令他的导师们也为之而赞叹。可见什么都不是绝对的。正如云聚于freeoz上的精英们,是受freeoz的精神而鼓舞,而激励,从中澳两地汇聚一起,让freeoz在网络世界里向世人展示奇迹。“物以稀为贵”,稀少的物种是较难饲养的。正因如此,freeoz这个当今网络世界里确属稀有的产品,就需要大家共同小心呵护才能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5-9-2025 01:06 , Processed in 0.028241 second(s), 42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