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22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丽江古城图片 《红楼梦》中宝钗言宝玉天下难得者富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2-5-2011 08:1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又难得者闲散,此两样再不能兼有。况衣食忙碌,更不得其一。想我辈少年都有壮志,及至年长,世事渐明。虽少有空闲,亦大都怀其真情,呻吟世情。李笠翁志其毕生传《闲情偶寄》,言释道儒,终不脱人情,余素喜之,遂有此记。
  余幼家贫,幸居于村舍,喜触红楼,西游及诸侠义。待至年长,于学无成,外出打工,虽悲时命,亦乐于壮志。几年碌碌懵懂,志于经济,不涉儿女,后终知经济不可得,儿女亦如梦幻,遂寄情山水,受儒触释。然我等无富无闲,举国若然,虽曾莽撞解围,见之则悟同等观,嘻嘻然。
  吾素无甚恶好,是为无才,对家国也无损益,是为无德,此身不富亦不知穷焉,是为无能。以此无才、无德、无能之身居之京广;游于流柳公之地,慕其华才;寓之泉城、星城,登舜耕、岳麓,仰其泰、衡之德能;交有江南、西北,少有欧美,感其世界;然终见闻泛泛,不为世容,迁于香山,盲之四野,梦于芹溪。又不为容,回复京中,渐有所化,淡于其中十月有余,寄情于诗,想可平平吾生,不意此身顽劣,一朝梦醒,思飞回山,化归清风,无有栖处。一日正茫茫,蒙友不弃,来到此地暂居。想前十余月是吾有生外出最平平庸淡日,不期又二月余,是最清清悄悄天,是感福报自由。
  想此仲春,思有余味,居之玉龙仙境,受之本师圆教,有朋言:人生三万六千日,哪比汝等半日闲。余虽不喜善文笔,亦无所求其利,遂有此篇,以愉君情。
  佛国路上昂首是,凡尘闹市有新枝。
  一 门路随观
  离京望平川,心已入云天。
  夕阳终始见,余晖梦醒还。
  --去云南
  彩云之南,早就心往已久。打点好去丽的行装,心情甚好,固然北京正值夏至,但前晚住在香山塔后村,有诗为证:“深夜清风起,犬吠鸟鸣急。惬意不知处,返屋入梦席。”顶着烈日,乘车至建外大巷一朋友处饯行,酷暑难当,不外“人生半世轻,一杯浊酒重”,罢了。还好下战书到西站时,天遂人愿,下了点小雨。一路经冀、豫,过鄂、湘,入黔至滇,甚喜无话。只是遇“过桥米线”之乡蒙自一友,言云南人素喜吃它,为此云南人多不出乡,即出未几亦归,甚至有人驱车至乡,一饱正宗。到昆明尚早,携吾至站前一店,名“桥香园”,为云南名店,北京中关村花园酒店南好象亦有一家。有滚烫高汤一大碗,粉单放,并各样生拼一盘,入碗食之,吾感正常,偶记之。
  丽江2002年始撤地设市,现正修大丽铁路(大理--丽江),所以需坐客车8小时左右,经楚雄、大理方至此。一路大都高速,前段昆明至大理“。地道较多,不下湘西,然而风景迥异,高天厚地,绿林湖泊,处处桃源。本想一睹滇池之美(后听宣科先生言传染甚重正在管理,切夏闷热)未果。经下关城(大理新城)所感个别,出城想睹古城遗韵(后知早就拆了又新修,且周围建造混杂),亦未果。只见有三塔,遥遥无趣。到是长长洱海亮眼,因气象闷热,烟笼苍山,终不似金庸胜景,至洱源,见多有回族饭店(后知乃当初忽必烈征此所遗)甚奇。倒是白族衣饰美丽,家家户户多花,名终不虚。至丽江界,路况突高凉快,大有李太白“云傍马头生”之胜,张望大好河山,牛高人低云柔柔。
  至丽江高快车站已是傍晚,周边景致不甚清楚,友人来接,出城半小时至住地,叫白沙(倒是跟白沙烟贴切,已许久未抽喽)。正是月初,黑呼隆咚,一夜无话。
  二、首触玉龙村
  来此之前,尚对滇西北不知,倒有前诗“黄昏的玉龙雪山,晚霞带走我的悲痛,静静消失在云海”,不知为何。至天明观察,方知已到玉龙村,号称“雪山第一村”,因值雨季,处所又陌生,缓缓来吧。
  朋友告之,原到此游览,渐有终居之意,辗转找到此居。房东姓杨,纳西人,祖上迁此,似乎隋末时间,莫不是扬广之后,未考。房子是其大哥、三弟的,都在城教书,久不居此,东西二院中有一门相通。西院虽旧,框架还清,典范的纳西修建,三房一照壁,都是二层木砖构造(亦有木土,木石),上覆旧时青瓦。正房多坐北朝南,或随路货色无碍,其它亦无定制。倒是不管门楼、房舍,两边都垂有避火木,或鱼形,或几何,各族少有,通观大有古风。普通二楼放食粮杂物,马、牛棚亦是上堆草料,照壁旁有晒架,都是原木的,甚高,为放播种的麦、豆、油菜、玉米等之用,以防占地或堆放发霉。院中都有花木,以梨(黄皮有均点),含笑(当地人叫十里香、斑白香浓,夏秋开花俗有缀以作饰的,甚爱)山冬青、青梅、苹、木本海棠、桂、橘、竹、桃、棕树、向日葵、杜鹃、大理菊、灯笼花,茶花、月季、芭蕉居多,以及其它藤类、热带花木,亦有野花草等多不着名。
  玉龙村口有一石碑,言96年大地震之纪念,李鹏曾到此观察等等。丽江没有产业,自96年地震后方始发展,以旅游为重要。
  玉龙村地属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乡,古城(大研古镇)、束河古镇划出归古城区,现玉龙县的景点大多属于此村范畴。
  咱们住在东院,只一栋高低三间的房子,门前皆有廊,居东北角。院中遍皆种草,房东的女儿逐日割以喂马,屋前有苹果树一棵并青梅三棵,苹居西北呈四方,旁有一株枯干,间有一块若昔日武二郎所举青石。门口东西称有花池,尽生杂草,种有金桂及一不知名者花木,偶有无色、无味,花肉厚者之朵。房西齐廊一砖径通西院,径南有竖三横二青梅,靠西墙也有一梅一苹一桃树,径北有小苹果树,其它诸树皆十岁有余,周遭土墙覆瓦。
  一日晨起,有诗一首:
  乱梦消未醒,窗外梅雨静。松鼠檐上走,雏鸟巢中鸣。
  每日闲闲,喝茶聊天,次日天晴,院中走动,树下望梅:
  青梅压枝弯,红映霞云天。蝶鸟其间乐,香润骑竹颜。
  其情然然不可语。走向西院,东墙晒架之下荒草丛生,旁有一株二十岁的十里香并橘一株,少有花果,并旧房廊下堆有豆秸,西南门楼周边亦遍布杂草,已掩石径,旁有堆放干草之马棚,凄然之情顿生:
  含笑门前十里香,青梅窗外旧样子容貌。
  寒橘耐得三九苦,荒草离离复年长。
  三 居家之初
  至住地已晚上十点了,凑乎休息,次日朋友带我进城添置被褥,门口就有车,丽江至白沙的,北延至玉龙村,还可上行至玉峰寺,玉水寨等途上各景点,甚是便利。至城中仅二十分钟,村庄前行两公里即白沙乡,站旁即是“白沙壁画”。路上一派田园,玉米地中遍植向日葵,衬着一畦畦的油菜,煞是难看,村边舍旁又各种花儿隐现。距城边西一千米即是束河古镇,入城有一笔挺的南北单向六车道公路即是城中主道“香格里拉大道”。两旁尽是些新建的花园酒店并别墅区,过此入城,两边遍植竹木花草,车至金甲商场即是终点。因来时天晚,这是第一次进城,感到甚好,想此偏地,竞如斯清新,偶尔问及并观察其城,知城不大,横竖也就三五里。此道中段路东即是七星街新城,直出即可到古城大水车北进口。因今日事多未及逛古城,到见巷边路旁常有一三轮车,上有煤炉,置一元朝帽盔形金属锅,凹处有油(此地多食菜籽、葵花籽、豆油),煎炸、土豆片块(此地土豆中多蓝圈,似小薯),饵块(也即年糕、粑粑)卷火腿肠、豆干、臭豆腐等不一,后见古城亦多有,仍当地特点小吃不疑。
  回来时,见路旁大门上多贴有凶事对联,不解,想居中歪路亦有,后知此地风气很好,多守丧三年之期并多留念,联句亦好,大胜北地,如住院中有:岭上翠柏含孝意;或翠竹白梅含孝意;父逝三年忽马过,深恩如泽悠然存;制期唯望白云飞,报仇不知红日升;容我庭前三年礼,任他门外非常春等等多多不一,见此感钦之情顿生,国人早大多无此古风矣。后知泸沽湖摩梭人亦纳西一支,祖来母制,人谓最后一个母系社会、女儿国,文革虽强改,后亦复。此地之风也是母妻掌家治财,男人只管劳作,念及我孔孟之乡,婆媳二心,思及伯父,中年早丧,始因儿女家务,痛彻心扉,今春清明有诗怀之,
  “日近寒食哀,清明百花开。伯侄堪早去,世风难释怀。”
  四 初游玉龙村
  “黄昏急雨至,闪雷深夜迟,起烟山欲掩,浴露果更鲜。小暑着春衣,院中秋草齐。花尽鸟鸣远,蝶蜂愈勤恳。”
  正值梅雨节令,但此地并不阴森,雨过即晴,迟早如春,只在午后日头甚烈,但温度亦如暮春初夏。雨后日出,周山烟雾起浮,一如瑶池仙境,早饭后心境甚好,遂出门游玩。
  玉龙村中上首公路边即是北岳神庙,乃南诏封,一名玉龙祠,后忽必烈特经此敕封为大圣北岳安帮景帝,实是唐时修筑为丽江最古。上行未及见庙,入目几棵古枫,二人不得围,其中有一树干中枯,小儿穿上爬下嘻戏。庙门口有平坦广场,为二月八日祀“三朵神”,六月二十四日火炬节运动之地。”哂幸还攀鞑⒁桓咴既装资倒攀鼻既艘恢ù耍窗资磺嗄晟街屑话资跚幔е链说厥鄙允毙菹?偬г虿欢煸涫恚窬褪侨嗌瘢晌髯灞;ど瘢笪窳笥治臼献嫦日髡街蠼隙弧O纸衲晌鞫退屯隽橹廖鞅保庞泄徘贾纭C硐治锼挛奚稳吮刂链恕T褐星嗤笙懵蚶臼纤瑁笥幸恢攴惆睾仙攀鳌
  沿路上行一里过东巴王国未入,穿旁边高坡草甸可至玉龙山下玉水寨,其后山高碧,顶如坐椅,而雪山犹未窥一,甸上有水下贱左右各一支。左边一支乃山溪,景如画中苍山大峡谷--清碧溪,水垂直五六米瀑落一潭下流,溪谷两侧草矮花缀,几匹马儿安闲其间,林下有一别院,院前亭、柳,一如陶公野居。其右水大乃玉龙山水,自玉水寨下,一支流至东巴王国,一支入渠流经田间浇灌。
  至寨向里行,墙边摊铺林立,尽是些玩意药材,其左层层碧水,卵石柳影清映见毫,房舍叠立,似入江南之境。前面几步即有名的“神龙三叠水”有一金黄柱子在旁,上立三朵神,甚大,五里外亦见之,里面即是寨子,原仍东巴祭奠之地。未入右出见一松岗甚翠,远瞰丽江全貌,环山围平野,恰如世外,此周遭广阔无景,入山无望,正迟疑间,见一汉子面熟,至近召唤方知是房主,言本日不排到牵马,晃荡呢。此地乃是退耕还林之地,下行即可到洛克旧居玉湖村,道路“东巴万神园”皆是木像,《一米阳光》《春景残暴猪八戒》等曾去此拍摄,“东巴王国”乃是今年新建皆是石像。
  稍聊几句,知村中人家皆有马在此,顺客轮流牵马,一人一日一马可得百元左右,可到此山之阴,望雪山顶,山下有寨有湖,车不得行,尽是些山道马径。说正好无事,带你去玉峰寺遛遛,于是沿公路返行,有三里路。路上闲谈,知未开发旅游时,只此一景,青年时曾在此工作一段,多有熟人。知马场治理正规,不可擅自惹人入山,如有危险产生,一年都白干了。知国中景点古玩大多仿造,云南大都从昆明进货,年轻时曾贩卖等等。
  入得玉峰寺,先观其万朵山茶,号称“环球第一树”,一次开有二万朵,甚是壮观,不是花季无缘得见。但仅见一花树能有此巨,周遭五六围,高约四五米,可知不虚。传说此树值于明,而寺则建于清康熙,文革期间,幸有一喇嘛保护得以顾全,今已九十多遐龄,堪与护大雁塔之僧成双,美谈矣。院中有宏大百合树,其右侧有十里香院,乃二株含笑合而成门状,亦有二百余岁,其左侧有一本师卧像,因殿小不得入。寺正殿有“白沙壁画”4铺,为白教寺庙,有三五喇嘛,相请门口座而饮茶,见寺前有塘,周围古柏松林立,幸哉!
  及出寺,公路南有一景点姊妹湖,天晚已无人售票,步入二里,见有一园,入门游之二湖,旁有阴阳泉。此为高原湖泊,隐于林间,言古时二女逃婚至此而化,泉水则饮一而逝世,饮一而生,甚奇。傍晚下林静湖幽,其水下山入野中二塘,甚巧,丽江橡树园客栈。高岗之上有一阁,知其乃是于林中日日观望之景,上有画传,言纳西先祖东巴什罗生三日而被鬼捉,又炉中炼三日鬼开炉其则大步而出,遂降鬼伏魔,后入天修炼。又言古时三兄弟,乃藏、纳西、白族祖先,原一家哉,等等不一。下山至公路天已黑,巧者正逢月圆,彩云周遭,山泉哗啦,背地青山若仙,村寨微灯,远者田园幽幽,又及远城光映彩,思及在世亦如城光所映之霞,虽辉如月,然终是幻影,黯然何寻,不若月笑浊掩,悠然返家。
  越日晚又复至“东巴王国”,门口有一大墙,尽是些分门别类的东巴文,很是森严。入里有一五谷桥下即所引玉龙山下玉水寨之水,上行长长石雕,两旁图腾柱林破,旁边等于三十三层天,至上半里一台乃祭天之所,后有一巨蛋乃人间之初形,高高阴阳托举,远三二十里外于城中亦明显。从旁下来,园中花木未成,一片荒漠,其下乃新建的一组古纳西民居,偶有人居,沿路而返略记之。有诗:
  “饭罢出门岭上行,南地日长余辉早。
  夜黑寻水穿寨返,山含星火天地遥”。
  五 茕居之乐
  青梅枝间残红卧,雨后荒庭杂草错。
  暑日气闷蝶飞静,烟笼苍翠云天遮。
  起初本有苦行一想,从滇入藏,然自欺自娱尔。村中青梅大都自熟自落。一日闻友仁兄,将访藏归歇,喜甚,想此地有青梅酒风俗,遂购得本地自酿五斤。来至树下,已半落叶疏,算算已大暑之日。院东是一荒庭,无房,及至后院遍种青梅几十株,间有海棠,果小甚红,毛桃棕树数株,间有其它,门口处有一排凤尾竹甚密,旁有大槐,清翠之上常有不知名杂色之鸟往来。外则临溪,再外则是田野,油菜初花,并向日葵,其黄甚显。院中苹果亦有小红果,莫言滇地春,恍惚秋日近。遂拿筐来至树下拣余青之梅摘至近满,也大都半红,煞是喜人,洗毕铺至西院大箩筐之中晾晒。
  这日雨后放晴,阳光遍洒,遥望山云缭绕而上,山头渐露,及至午后,见山全显,飞鸟翔碧蓝之间,此心早已会于万里,遂奔至街上,喜见雪山之貌,想徐霞客当年早春来丽十五日不得见山,掐算吾亦来近月,始得一见。看那玉龙雪山一排铺去十几峰,很是奇险绚丽,想前日所见玉水寨后山虽巨,比之亦小矣,观雪线周边其翠若藤,丝丝环绕,中间一峰之顶临阴之处犹有雪迹,午后渐小,其它若雪之白皆是冰川。喜极拿手机拍之,又有一诗发送仁兄:
  西入雪山仰,东踏湖鸟翔。霞云昼可卧,碧波夜能躺。
  昔曾千杯饮,眼前孤雁航。随顺天地外,同观四时常。
  次日天色又好,就把青梅置酒泡了,当地人谓需冰糖三斤,别无它物。这几日无雨,午后日烈气闷,错草残梅,蝴蝶都显的少了些赌气,远山云遮雾笼,只盼仁兄快至。
  傍晚至村边郊野走了一遭,这些日子除有事进城,到上面景点走了二次,其它时光都在院中度日,读经作诗。忽想在高处望此,有一小湖,遂去找寻。穿过田间,忽有桃源之境,茵茵绿甸,马儿、狗儿安逸其间,水映花木远山,有人垂钓,塘边丛生不著名者红、黄、白、蓝等各色野花,及至塘下,溢水流经。问一白叟乃知东大公路,西延山脚,南北方近千亩草坪皆已有人买去,他在这里看管,此处多有湿地,年龄各异,夏冬稍逊,然则四季有花。遂放纵野中,畅快淋沥,并有一诗:
  一塘清碧岸树高,渺渺草甸野锦娆。 云浮苍山千尺外,天更离地万仞遥。
  又过几日,仁兄忽至。相逢甚喜,少不得谈禅问净,受益非浅。一昼夜里正在楼上饮茶,室中轻烟细乐,忽然狂雷骤雨,冰雹击瓦如鼓,苍茫间居此危房,世人相视一笑,待至雨停,下楼摸黑触地皆有冰铺盖,奇哉!
  是日天晴,至白沙古镇闲逛。过野穿村,见家家庭前流水,花柳之上蝶舞雀歌,背倚青山,似亘古仍旧,一派自然。
  街上闲逛,风景一如古城,石头铺路,溪水穿街过户,柳树婀娜,花缀其间,知此乃木氏发祥之地,街西临芝山者即岩脚村乃首居之地,村中有石刻旧迹,皆明朝前遗。山上有宴徐霞客七日之所---福国寺,乃当时丽江首刹。
  相聚旬日,仁兄要去鸡足山,言师慈法乃善常识,不如一道皈师揽胜,再行分辨,甚喜。鸡足胜山早就心往,地在大理宾川县,乃本师座下十大弟子之首,禅宗祖师大迦叶道场,近代虚云巨匠亦出于此。遂前往,不想在丽为春,宾川县中则是伏夏,而入山逢雨则如秋矣,一日三季,有生首遇。山中特色冷菌、鸡枞独鲜,报佛鸟响彻林间,师之所居甚特,有诗为证:
  “朝山寻师至鸡足,云南丽江特产,缘道穷水拜慈处。
  室落林壑险峰顶,磐陀石上尽如如。”
  有心亲僧几日,时不相待而返略记之。
  回丽正值七夕之日,束河正举行首届中国情人节,是夜游逛。束河古称十和,乃纳西人以农转商时茶马古道上一驿。游之过四方街有打跳之人围火而乐,上行至村头九鼎龙潭,其水甚清,灯下水草卵石见诸毫厘,鱼戏其间,安静之美胜古城数倍。
  第二日复至束河,得其全貌。其背靠元宝诸山,青龙河穿镇而过,青龙古石桥横架,明时徐霞客即经此至福国寺,桥下水流潺潺,一派乡野,没有一点古城的拥挤。经西岸往南行,一支溪水穿堂过户,水草轻柔,徐志摩笔下亦不能尽,半刻之时即至石莲寺,站在岩上,村居房瓦鳞毗,近望象山、狮山、蛇山点缀其间,远睹西芝山、北玉龙、东虎斑、南文笔,周遭缭绕,东南缺口即古丽江进出独一之关隘,寺中和盘托出。
  六 郊野之行
  立秋已过,闻京中仍炎炎,而此地一如往昔,又喜见院中星星点点野花初开。一日无事,想已来此月余,对这渐生家感,又甚喜此居,遂除庭前圃中杂草,并修整荒径,于枯木旁将院角土砖碎覆于周围。至房东家,取了一些菜籽种于其土,中铺一三二米六角砖径。不须几日便都长至二三寸,与园中过膝茂草相衬,引得群蝶至前。有诗为证:
  园中蝶飞闹,箩遮新菜苗。功罢坐清风,山雾炊烟绕。
  一日晨饭后,又去村外塘边漫步,见景与前并无二致。于是穿野西行至山脚,沿松下小路向北穿行,见有一流水,遂逐至源头乃林间一坡下出。下有三石筑一穴,或可天然,汩汩而出,阳光透林而洒,有三个村姑采菇经此,吾仰头惊的一叫疑为野怪,嘻嘻而散。又北行见有坟地,绕而下出一农家至村路,又向前行至野,及一里遇一大石,站上一望即到山下松林。
  至路出口突然阔朗,有一草地大概五六亩置于林下。观察狂喜,站在中间西、南皆林,有溪水流经,松柏有如武土驻立成行,其北田野之上即是玉龙雪山,无物遮蔽尽览全貌,其东村外万顷田野,油菜遍黄,其趣盎然。林下有一大石,顶平,近观一松一柏左右侍之,真乃道修之所。想起京中初夏一诗:
  苍天一何碧,清风尽绿茵。偶有花装点,还嫌白云垂。
  忽至临水渊,追慕范蠡天,老君演教处,遥望青松前。
  莫不是天公作美为尔作乎?当前遂常到此,盘坐于石上静座读书(后几经周折,与友人长期购租此地)。
  天晚下山,穿村过野至居,路遇一溪,视察此乃上方姊妹湖流出至田野二塘之水。寻思有诗一首:
  “玉龙雪水何始流?几人几过几多求?
  千花散尽无一物,溪水有曾来去留”
  所居西院乃外出之径,西北角有厨房暂借而用,后院菜园旷废,有苹棠、鲁梨并青梅,园外有一荒径旁有杂竹,松林。园中野花甚繁,果硕叶红,又有几畦玉米当是喂马之粮,甚杂无实,中间数葵有蝶附蜂飞,是嫌野花小而无蜜哉?时常见有松鼠自松间跃下,穿园上枝,果偶惊落,犹自家田园矣。
  荒园 早秋
  竹密篱杂透园荒, 油菜遍黄野花繁,
  疏林茂草生野凉。 幼橘含笑对相怜。
  松鼠跃枝果时落, 园中果硕惜梅尽,
  蝶绕繁花过危墙。 绿疏更显红叶研。
  一日雨中,偶见窗外白花丛开,又至园中见苹、棠、梨亦有,甚至青梅枝上犹有一朵浅红花儿,甚奇,出门察看村中,尽然,后问及村人始知乃前日下冰雹所致,有诗一首:
  “滇中处暑北地凉,忽见白花满枝上。
  雨里梨硕苹棠红,隐隐花香是果香。”
  遂乐得观花几日,以补丽中三月天。
  感此佳日,心情甚好,余经此月余,思及素日,已漠然矣,复无不平之气。晚常至原野塘边洒脱度日,
  “日落西山照东山,一塘清映两重天,
  明朝花浴今夜露,日升东山照西山。”
  早饭后坐在楼上廊中,丽江古城音乐,观望芝山,忽有云起雾绕,晨山面前生,其后日出再望还同万千层。致学须精进,修道亦然。近则见邻院牵牛并诸它花翻蔷而来,院中水声模糊,飞蝶翩翩,清风送爽。夜中常是蜡尽身倦,抿然而睡,梦如平常,不复心劳思苦。
  夜读
  夜深燃烛读佛经,思入此中梦不醒
  蜡尽身倦泯然睡,眉间仍照火烛明。
   七 偶寄花月
  花开招春月,清风引霞辉。霜露寒星繁,枯枝望雪飞。
  天下本无事,杞人忧天之。一日白沙街中闲逛,无有离奇,置得丽江黄昏四景,皆临水茅舍,无人舟楫,遂提写前人之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心头若无闲事挂,便是世间好季节。置于房中。
  余常无事,座设楼上,听乐饮茶,思千古之容,想百年之意,时有心飞万里而此身定置苍莽之景,斜阳洒金,室中青罗纱帐,一梦春秋。大风摆凤(尾竹),座望远山,寄之花木,书香不觉天地暗,身已坐定花界前。
  焚香之时,思及前日街中所遇。此地仍纳西群居,芝山而西文海偶有彝寨,一日念及吾情,遇一彝族?女,略谈几句而散,后有悔意,再遇不得,想及无痴而慧,罢了。
  “恋恋红尘茶洗心,依依俗世玉照情。”
  一日薄暮,想月当皎洁,饭后闲散,至村边见有雨后一塘,晚霞中,碧映蔚蓝,傍边波斯菊前日还半开,不想现已缤纷异样,遍目皆花。此虽野生然却是吾生见之最美者,并不散见,记有城东北,束河,玉龙多少丛,都甚为壮观,有诗赞之,却是三百首中之最长:
  走过大江我寻找你
  踏遍五湖我等待你
  而伊却悄悄的躺在
  傍晚玉龙的郊野里
  我想三月丽江也就如此吧
  我抛却诗人的头街面对你
  语言已是那样的气虚无力
  更不须要画笔多余的游移
  七月的郊野 是你的天地
  红的 白的
  一样都不须比方
  金黄的油菜,娇艳的月季
  幽香的金桂,馨红的紫薇 样样过剩
  富贵的牡丹,孤傲的寒梅
  高洁的芙蓉,清雅的秀竹 种种无力
  更莫要引喻 ,大家闺秀,小家碧玉
  傍晚我走入你的园地
  一塘清碧似伊的眼睛
  映着无际的涟漪
  红的是姐姐
  白的是妹妹
  玉龙雪水化作清溪
  梳洗你翠碧的裙衣
  清映你无尘的面玉
  我要化风格儿去安慰你
  月下无尽的草甸
  是我们欢娱的牧地
  安静的远山
  因你不再廖息
  天空的云彩
  因你别样清丽
  八 福国寺之行
  何处炊烟起,秋雨沥人衣。静院临旧道,荒寺隐林迷。
  福国寺早有心行至,丽江古城图片,近日读得一书《徐霞客与丽江》甚好。一日秋雨纷纭无事,遂撑伞前往。白沙街头有一木牌楼,沿此向西半里村口有一桥,河水有如小江。知此是大干沟,丽江的古物,以及白沙人口多在此二侧,桥当是吉利古桥。过野西行二里遇一村当是木氏先祖所居之地----岩脚村,隋前即有。村中北行绕二里有流水甚响,见从山顶而下,再上行即入山道。此路新修年余还未铺柏油,过福国寺翻山可至文海村,村人言路未通时,山西之人来回乡中皆是人背马驮。又行三五里已至山中高地,烟雨蒙蒙,下观白沙诸村,一如江南乡野,坡沟有牛群牧人。又行三五里忽见平坦,有地多荒弃,雨大雾浓,视不迭远,想此当有村舍。至一挂幅前良知到福国寺,然周围好似郊园并不见房舍,幸有一木牌指引,遂步入其间。
  见四周之地有如菜园,有木栏杆挡之,又行始见有一房,认为民居前往问之。楼上有一大哥,彼此招呼走至院前,见上方坡地有一水泥块垒就的屋子,中挂一匾题“福国寺”及一大喇嘛书于元月,甚新,有疑。及至房中,见有一老汉,一幼童,二个少年喇嘛并方才大哥房中围火。
  相问之后乃知,现仅修路,复建当与明年。原来此地在明时为木氏别墅后建庙,盛时有上百户喇嘛,文革时,逐迁山下,山寺尽毁,地步荒凉,只余有几栋破房无人寓居,放牛人常至此休息,后来藏经阁并门楼遗存又迁至黑龙潭内。老汉今年68岁,姓赵,白沙乡上人,分田到户后来此种地。两个小喇嘛去年方到此,为普济寺委派驻守,男子并小儿是老汉儿孙,今来探访,片刻即回了。
  赵大爷很是热忱,捧上酥油茶,方感甚凉,外衣鞋已湿,遂烤火闲谈。及至雨小,就请两个小师傅下楼转转,知是塔城人,出家年余还未受戒,都只十六七岁年事,法名一噶玛登孜,一噶玛罗拼。言原有噶玛罗拼祖父教学藏文,前日有病下山去了,当初并老汉衣食皆有活佛供应。
  此房原乃僧僚,储物之用,南邻新垒简房是正殿遗迹,现稍整供奉佛像,进屋九拜而出。其后即法云阁,现名五凤楼,当年徐霞客即住其南,曾赞极其宏丽,省内罕有,内藏万历所赐大藏经,今已无影无踪。正殿其下即二门,木公曾迎徐公于此。向北行过一破房,丽江性价比高的客栈,内皆牛粪,到一平坦草地,有泉水,生涯用之。下行至山门其间仍有几株古树林立,对面山岗更是树木葱茏,当为先人所植,本来寺门仅剩几块废石。江山照旧,遐想当年翠屏山下,琼楼玉宇,会集吟咏,早不复矣。正想下山,噶玛登孜说已略备了饭菜,遂不推迟。
  赵大爷言相遇即缘,此地人迹少至,早年常有外国人来访,现已未几了,平凡只有放牛之人相伴,幸去年两人到此。见老汉现学英语,书都是本国友人所赠,已半年了。想徐公当年赞此人言戎狄之地,一派清明,皆好客好学,今吾有幸,诚不虚也。饭罢天晚遂要下山,言有明天将来暂居之意,三人怅然。留住老汉,二人送我出门,赠有白哈达并莲师九宫八卦风水图,感谢备至。
  二人谓我不用沿返,山门而下乃古道,可速通山下,送之又送二里有余,已见山下公路始返,且天正有小雨二人无伞,感激备至。又行几十米遥相挥手而去,此古道乃石铺,今已面目全非,沟渠遍尽。至山下又环视一遭,无语而返。
  无 题
  眼前苍茫即宇宙,心无万法求。且就世间行,如来修。
  道自各道各途遥,时雨不润无根苗。
  行至始终一端去,无长无短无低高。
  普贤开示:
  缘聚有情,法法皆同,莫逐空大,不系无小,但得清行,诸心随融。
  观音开示:
  修什么?
  万法归一,唯心是造,相为心用,心为相体。
  所有譬喻,终应舍弃,大相无形,脉脉无理。
  如何修?
  因果常转,不可强求,此心即明,作如是修。
  2006年9月于玉龙村云南旅游网旗下结伴旅游网推荐更多
sf精彩的传奇更多内容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9-10-2025 20:47 , Processed in 0.01221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