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5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tip] 95后小伙夜跑猝死, 周猩猩身体出现这些症状就别跑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31-5-2018 21:3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95后小伙夜跑猝死,身体出现这些症状就别跑了!(图)
文章来源: 都市快报 于 2018-05-31 02:57:1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3057 次)

  29日晚11点多,杭州钱塘江江堤上,一名正在跑步的小伙子突然倒地不起。市民发现后,叫他没有反应,打120叫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时,小伙子已经没有生命体征,最终人没能救回来。



小伙子只有20岁,据说平时身体还不错,家里经济条件也挺好。

参与急救的杭州市急救中心的钟医生回忆说:我们是晚上11点11分接到指令的,五六分钟后到了现场,已经有很多人在围观了。有一个人在帮倒地的小伙子做心率复苏,但动作不太标准,应该是路人。倒地的小伙子身材匀称,不胖不瘦,戴着耳塞,穿着看起来就是在跑步的,当时头上有伤口,鼻子也出血了。他的脸色很苍白,我一看就觉得有些麻烦了,心电图接上后,就是一条直线了,瞳孔已经放大了,下巴也僵硬了



钟医生一边介绍一边感叹:真是太可惜了。当时我就和边上的一些人说,年轻人也要注意身体,现在一些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很不健康。滨江这边很多年轻人都是做IT的,经常熬夜和叫外卖,所以身体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为什么会有年轻化的趋势?

20岁的小伙子在跑步中猝死,为什么猝死有年轻化的趋势?

浙大一院心血管内科的王齐齐医生说:猝死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冠状动脉疾病,有些年轻人动脉里已经有了斑块,在高强度运动下斑块破裂了,就有可能引起猝死。

而疾病年轻化的罪魁祸首,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王齐齐说:现在年轻人经常熬夜,这对身体的损害是很大的。还有就是饮食,很多年轻人吃得太油,经常喝饮料,这些都会引起疾病,所以现在心脏方面的疾病也是年轻化了。



胸闷头晕停跑

常听到自己心跳最好去检查

在高强度运动前,身体出现了哪些预兆,就需要停止运动,以防出现意外呢?

王齐齐说:在觉得胸闷的时候,就尽量不要去运动了。

美国心脏协会主任导师李永生表示:如果有头晕和胸闷的情况,就要注意了。一般这样的胸闷就是5-10分钟,很容易被忽视。另外在正常的情况下,人是不太会很清楚地听到自己心跳声的,如果经常能听到,有可能就是心律不齐,就需要去检查了。



不同里程马拉松各有高危区间

突然加速最容易出意外

李永生还用数据解释了什么时候最容易发生猝死,这也是跑者需要注意的地方:跑步速度方式变化的时候,是最容易发生猝死的。我做过138场马拉松的急救工作,救活过10名跑者。半程马拉松,16-20公里时最容易发生猝死,全马是在37公里左右,10公里的小马则在7.5公里左右,跑者在这些距离开始冲刺了。一些跑者有心脏疾病,突然加速是诱发因素,它会加快心率,增加耗氧量,这时候就容易出现问题。

李永生补充说:所以我建议在跑步的时候,心率不要频繁超过170-年龄这个数字,比如那个猝死的20岁小伙子,跑步时心率就不应该经常超过150次每分钟。

体检不要忽视心电图检查

浙大一院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助理研究员谢天胜不仅在医院工作,自己也是一名跑步爱好者,他觉得不应该因为有跑友猝死就不去跑步锻炼了,更重要的是做好检查和预防工作:像杭马就严格要求体检证明,这虽然增加了组委会的工作量,但对选手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护,也能督促跑者做好体检工作。

谢天胜说:体检是非常重要的,心电图是基础检查,有些人在体检的时候放弃这项检查,这非常可惜。另外就是心脏彩超和平板实验,以及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这些都能进一步查出心脏存在的隐患。

见义勇为救人有几个动作要做到位

在这名小伙子倒地的时候,有一名路人过去帮忙做心肺复苏,但医生看了觉得不太标准急救的动作应该怎么做呢?

李永生说:人倒地之前心脏就不能正常工作,已经颤动了25秒左右,颤动2-3分钟人就不能喘气了,颤动4-5分钟后,心脏就可能停止跳动了。所以这个时候要用外力尽量让心脏保持跳动,第一步就是打120,询问附近哪里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找到除颤器和救护车赶到之前,则要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人工抢救。



李永生说:首先要让患者躺平,患者的背部要贴着硬的东西,这样急救才能用得上力。急救者要跪下,而不能处于蹲着的姿势。然后手要在患者双乳的中点,按的时候要尽全力,不要担心会压坏被急救者,如果你的体重不超过200斤,再怎么用力往下按,都不会按伤患者的。还有就是要一直按,而不能按按停停,这样就没什么效果了。

锻炼身体是应该提倡的

但锻炼时一定要注意自身的状态

循序渐进、科学健身

希望类似的悲剧不再上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31-5-2018 21:38: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6-10-2025 14:21 , Processed in 0.01176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