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德媒:中国汽车来了,并留在德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30-12-2021 08:49: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德国《世界报》12月28日文章,原题:中国汽车制造商来到德国,并留在这里  曾在德国市场折戟沉沙的中国车企现在回来了,并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

凭借“诱人的价格”及“更多的装饰”,日本和韩国车企分别在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在德国汽车市场上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然而,中国车企在本世纪初类似的尝试却惨遭滑铁卢。如今欧洲市场上的中国汽车越来越多。2022年将有更多的中国汽车品牌进军德国。


“(中国车企)新的攻势遵循了具有长期目标的循序渐进战略。”汽车专家杜登霍夫教授说,“2022年,中国人在德国的成功不会长成‘参天大树’,但这将是具有战略意义、赢得声誉的重要一年。”凭借其更具吸引力的电动汽车和智能销售模式,中国车企这次有望在德国“站稳脚跟”。

回想起来,中国车企本世纪初的初次尝试显得非常笨拙。双环汽车把车型“CEO”带到德国,但行驶几万公里后钣金表皮就出现了缝隙;陆风和华晨汽车在德国ADAC的碰撞测试均告失败。

自那时起,中国汽车的质量显著提高。通过合资企业的技术转让,中国制造商学到了很多东西。许多面向全球市场的车型开始在中国研发。一些中国制造商在德国等国设立研发和设计中心。

中国制造商除了用上欧洲技术,有的还买下欧洲品牌。吉利集团通过收购瑞典车企沃尔沃获得了欧洲市场的入场券,并共同打造了极星品牌,未来还将使用从戴姆勒剥离出来的“Smart”品牌,而其子品牌领克则具有纯粹中国特色。今年跃居世界500强第60位的上汽集团比吉利还早几年打着欧洲品牌的旗号进军欧洲。长城汽车明年肯定会依靠旗下“欧拉”和“WEY”两个子品牌参与德国的竞争。


图源视觉中国

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今年已在挪威开设门店,明年将大幅扩张到德国市场。小鹏汽车也把挪威作为其2020年开始的欧洲冒险的第一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8-10-2025 00:04 , Processed in 0.01239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