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come back from interview, my heart is bad [打印本页]

作者: mi_tu2010    时间: 26-8-2011 15:13
标题: come back from interview, my heart is bad
Maybe, coming back China is a good choice, i don't want to continue this boring situation.

[ 本帖最后由 mi_tu2010 于 26-8-2011 20:26 编辑 ]
作者: aussie.blackdog    时间: 26-8-2011 15:34
老兄登录多久,有没有做过本来的工作。我看到这里是否找到专业工的调查后下了一跳,原来我属于最差的20%,几乎一大半人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这对我打击不小。我在IT行业很久了,这就意味着我不做细的事情也很久了。我来了快半年了,连专业工作的影子都没见过,发出去的简历全部石沉大海,最多就几个狗屁不通的代理的电话,那根本跟工作没关系。现在看到那些工作描述都晕了,基本没有一个适合的。不过,没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中国和澳大利亚真是差太远了。中国公司的工作描述都是随便写的,谁会一条条跟你对啊,神经病啊,会这么多,得拿多少钱啊,这里就不一样,他一条条问你啊。慢慢习惯吧,不行tafe,还找不到工作,读个硕士回去也有个交代。我觉得一层窗户纸蛮难捅破的,真的很难,可能是牛肚子做的吧
作者: Carrie-TXY    时间: 26-8-2011 15:38
LZ的心情可以理解,其实谁都不比谁容易,更可况是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

像我们163移民,面临投资生意的巨大压力让不少拿到签证的TZ临阵退缩,绝非道听途说,我身边就有活生生的例子,是非常熟悉的朋友。想当初花了不少的精力和财力,
到后来因为觉得自己吃不了苦(能办163的在国内至少也是企业高管级,甚至是老板级的),或者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随便给自己找个借口就放弃了。

难道做这个重大的决定(我指得是移民)前,都没有考虑过后面的事情么?我总认为,做任何事,结果固然重要,但前提必须是我们要认真对待他。比如我,目前拿得是163签证,我的最终目的是拿PR。我不能保证我一定能拿到PR,但是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即使最后失败了,我也无怨无悔。

大家一起加油吧
作者: ginobilis    时间: 26-8-2011 15:44
说说面试经历啊  让后来人借鉴下
作者: 新生活主张    时间: 26-8-2011 16:09
要回去也要有所收获再回去,什么收获也没有就撤了,太可惜了。过来人都非常理解你的心情,但不经历风雨又怎么见彩虹,不要轻言放弃。
作者: sashawang    时间: 26-8-2011 17:00
一起奋斗
作者: uniwg    时间: 26-8-2011 17:35
标题: 回复 #2 aussie.blackdog 的帖子
IT行业混久了,在国内通常就是靠嘴巴了。到这里往往要重新做coding (国内都是小于25岁的人在做),是比较痛苦。另外,如果国内的平台不错,到这里会好很多。
作者: uniwg    时间: 26-8-2011 17:37
标题: 回复 #3 Carrie-TXY 的帖子
国内办163的大多做假,真是到一定资产有财务有不作假,都可以办132天才签证了。
作者: blackfencer    时间: 26-8-2011 18:42
安慰一下,也有过类似的阶段,几次面试回来情绪都很低落,不过别放弃,总结经验,好好修改简历,有空可以考虑做志愿者(工作相关的),这个也算本地工作经验的。祝好运。
作者: Carrie-TXY    时间: 26-8-2011 19:01
原帖由 uniwg 于 26-8-2011 16:37 发表
国内办163的大多做假,真是到一定资产有财务有不作假,都可以办132天才签证了。


别人是否作假我不知道,至少我身边办了163的都是很真实的,呵呵。

本人也很清白

132对个人资产的要求更高,而且在澳洲要求投资经营的生意要雇佣10个人吧,不知道我有没有记错,它的好处是不用做移民监,直接获永居.
作者: xincheng    时间: 26-8-2011 19:12
我的面试也是相当不顺利的,其实很多找工艰难的人并不在论坛里发表看法,有些比较顺利的人就发成功贴了,就造成了工作比较好找的假象,所以楼主还是要有信心的,特别现在是经济危机时期,工作机会本来就很少的,即时调整心态吧。

其实人都有失落感的,毕竟中国这些年的IT水平提高很快,已经将澳洲远远的摔在了后面,我来了也是很不适应的,国内做微软产品的都白菜价了,这里还像宝贝疙瘩似地;但是没办法,这里不是美国,必须接受IT第三世界国家的现实!现在国内IT确实很火,原先单位的几个同事都跳槽去了国际知名公司,薪水至少翻翻,比较澳洲的惨淡经营,确实让人感慨!
作者: nowaybutgo    时间: 26-8-2011 19:22
原帖由 uniwg 于 26-8-2011 16:35 发表
IT行业混久了,在国内通常就是靠嘴巴了。到这里往往要重新做coding (国内都是小于25岁的人在做),是比较痛苦。另外,如果国内的平台不错,到这里会好很多。


正规的软件开发也要写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光嘴巴说说,底下人就能写程序?那这个工作也太好做了,说错了可以不承认。
作者: ginobilis    时间: 26-8-2011 19:27
澳洲就是这样  .NET在澳洲那个吃香啊
作者: y2kgo    时间: 26-8-2011 19:27
楼主咋啦?
表轻言放弃嘛

作者: mi_tu2010    时间: 26-8-2011 20:10
不管怎样,希望能从失败中成长。
谈谈今天的面试:
昨天晚上7点菜收到中介的电话,今天上午10去面,职位确实匹配。但遗憾,有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语言,有几个没怎么听懂,也不好意思sorry,就猜,结果猜到马腿上了。
第二个是行为面试题,问review时,老板说有哪些需要加强的,我实在也没想起来有啥,实际上也没啥,但没事找事的说领导要我学新的技术(发现那director听到这答案后,直接在问题列表上打了个大叉),回来的路上自己想,这种问题应该是自我表现的好机会。
第三,行为面试问题,如果跟同事意见不一致,怎么处理,要我举例子,前面部分我说了,例子因为没准备,说了个项目上的,但有点语无伦次,比较糟
第四是技术问题,题目比较基础,但也有几道没做出来,脑子短路,下楼就想起来了,这个也有些遗憾,在技术方面也需要在加强一下。
作者: wolf    时间: 26-8-2011 20:35
唉。。澳洲
继续努力
作者: ma16661    时间: 26-8-2011 20:35
标题: 面试是一次表演考试
安慰一下! 我的心情和你一样, 你这是第几次面试? 我到这里五个多月,雇主面试也有5-6次了, 可没一个成的. 第一个面试感觉表现还行, 等到第二次,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公司面试, 回来后我也大哭了一场, 我知道肯定没戏, 大公司问的问题都是事先写好的, 有些词都特别绕的那种, 而且每个问题都要你举例. 我上次面city council的时候把我事先准备的4-5个故事都用完了, 结果只好临时搜肠刮肚的想故事出来, 而且有些问题等面完了就都想起了更好的答案. 不过后来几次,倒是越来越好,而且我发现我感觉我电话面试的表现比见人要强. 也许越急于表现, 反倒不容易表现好吧.
另外, 我们老师跟我们说, 面试就是一次表演考试, 首先要表现出你的自信, 然后再把你背好的台词说出来. 至于决定,就在于听众觉得你是否演的好, 是否还想再看你的表演.  
中国人不擅长这个, 多练练, 与你共勉!
作者: wolf    时间: 26-8-2011 20:39
这跟雅思口语考试有麻区别,考官明明知道俺们在背事先准备的台词,他还假装继续听,然后。。
作者: ColdHouse    时间: 26-8-2011 20:49
你们好,要怪只能怪,大项目,好项目都外包了,。我SAP的没进,现在进1小单位,.net,本来好不容易来了个好点的项目,技术程度挺高的,直接给外包印度了,,,可惜啊,我都1年多没有碰过.net了,
作者: ColdHouse    时间: 26-8-2011 20:50
如果美国,澳洲,欧洲的项目不送到中国做,中国怎么可能技术比这里高那么多?如果没有那么多项目,估计中国的IT民工都饿死了。。。
作者: ColdHouse    时间: 26-8-2011 20:51
外包是把双刃剑
作者: jerryzh    时间: 26-8-2011 20:55
用C的頂一下C++.
作者: 李大锤    时间: 26-8-2011 21:43
不要气馁,为你加油~~~
作者: ginobilis    时间: 26-8-2011 22:01
原帖由 mi_tu2010 于 26-8-2011 19:10 发表
不管怎样,希望能从失败中成长。
谈谈今天的面试:
昨天晚上7点菜收到中介的电话,今天上午10去面,职位确实匹配。但遗憾,有下面几个问题,
一是语言,有几个没怎么听懂,也不好意思sorry,就猜,结果猜到马腿上 ...

其实我觉得你还是没准备好啊
那几道行为面试题 可以说是猜猜都能猜到的题目
澳洲面试行为问题是很重要的
回去好好准备下
下次加油!!
作者: woailvzi    时间: 27-8-2011 23:35
楼主加油!
作者: icyriver2010    时间: 27-8-2011 23:49
楼主加油,不要气馁。肯定越来越接近成功的。现在大形势不好,很多项目都暂缓,可能对招人有一定影响吧。
作者: cdcdcdcdcdcd    时间: 28-8-2011 10:31
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没有一个好的心态,很难把握好机会!
作者: aussie.blackdog    时间: 28-8-2011 11:27
原帖由 nowaybutgo 于 26-8-2011 18:22 发表


正规的软件开发也要写需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光嘴巴说说,底下人就能写程序?那这个工作也太好做了,说错了可以不承认。


我觉得吧,就是没方向了,职业生涯是一路走来的,如果25岁开始做,到30岁还在做基础工作的话,别说你自己受不了,其实公司也有想法的,他每年给你涨工资,其实就是为了让你负担更大的责任,创造更大的效益。到了这里以后,职业生涯突然断了,赖以生存的价值没有了,重新回到25岁,真还是不容易。从我自己角度说,我比较熟悉java和linux管理,但很久不亲手做了,难免生疏。要从头开始,谈何容易,不得其门而入。经验是没问题,但是时间长了,边边角角总不会象10年前那么给力了,而且年纪大了,记性和学习能力也下降了。说白了就是以己之短博人之长,难。但说白了,生活也就这样,哪里不是难,都一样。
作者: aussie.blackdog    时间: 28-8-2011 11:35
标题: 回复 #3 Carrie-TXY 的帖子
那你现在生意找得怎么样了,还是打算买啊
作者: ginobilis    时间: 28-8-2011 16:55
原帖由 aussie.blackdog 于 28-8-2011 10:27 发表


我觉得吧,就是没方向了,职业生涯是一路走来的,如果25岁开始做,到30岁还在做基础工作的话,别说你自己受不了,其实公司也有想法的,他每年给你涨工资,其实就是为了让你负担更大的责任,创造更大的效益。到了 ...

这里我觉得也未必,很多公司都给予员工职业选择权
希望走管理的从项目管理开始往管理方向走
喜欢技术的可以走架构师的路
像我对管理没兴趣,走技术路线公司也不会有啥意见。
国内外IT公司对技术架构师的需求还挺大的
作者: gnefoaix    时间: 28-8-2011 21:17
标题: 回复 #15 mi_tu2010 的帖子
一是语言,有几个没怎么听懂,也不好意思sorry,就猜,结果猜到马腿上了。
第二个是行为面试题,问review时,老板说有哪些需要加强的,我实在也没想起来有啥,实际上也没啥,但没事找事的说领导要我学新的技术(发现那director听到这答案后,直接在问题列表上打了个大叉),回来的路上自己想,这种问题应该是自我表现的好机会。
第三,行为面试问题,如果跟同事意见不一致,怎么处理,要我举例子,前面部分我说了,例子因为没准备,说了个项目上的,但有点语无伦次,比较糟
第四是技术问题,题目比较基础,但也有几道没做出来,脑子短路,下楼就想起来了,这个也有些遗憾,在技术方面也需要在加强一下。

一:没听懂,一定不要猜,要是猜错,人家会觉得这人沟通很有问题,不明白就继续;
二:哪方面要加强的问题,基本每次面试必问,是必准备的问题。 一般的诀窍是,找一个看似缺点,实际上是优点的地方来说;比如我是说,我对于知道的所有技术都想上手试试,我以前老板说我不应该在操作细节花太多时间。我是做具体系统管理员的,这样的答案,雇主应该会喜欢
三:意见不一致怎么处理也是常见问题,要是我,会回答说,先理解他的观点,想是不是合理,能不能和我的观点结合形成一个更好的办法,如果不行,我能不能就事论事,让他理解我的想法之类的。

我面试也不是一帆风顺,所以我上面所说,也肯定不是最好的答案,但我希望有所帮助。
作者: cluo    时间: 29-8-2011 00:31
我也是刚到SYDNEY,在国内也做到部门主管了,很久没碰技术了,现在过来语言和技术都是必须要提升的啊!苦恼~~
作者: aussie.blackdog    时间: 29-8-2011 15:26
标题: 回复 #32 cluo 的帖子
郁闷很久了,其实语言不是最大的问题,你的经验和他们的需要不契合才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国内30+的真正潜心做技术,全力投入考证书的应该不是很多了。说不好
作者: phome    时间: 29-8-2011 22:23
俺目前是刚着手看工作。没什么这边的经验,但觉得其实还是心态。
在国类,如果见到一个30+的还在coding,一上吃惊,二是奇怪。因为大家都觉得,奋斗那么多年了,也该有个归处了。但其实在老美(这算是典型了)40+coding的也很多。这就象国内的科研,都说有点浮。真正做基础研究的,认真做的,太少。其实静下心来,如果你是喜欢CODING的,那你做一个牛的CODING:),年龄大点,也未常不可。如果你志不在此,但就象你在国内做Manager,是从CODING做上来一样,在这边也大致需要这么一个过程(本来就在外企,又是牛人系列的不在当中),长短不同而已。基实经验就是对文化的认同和领悟。
最老最土的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共勉!
作者: ljbit    时间: 29-8-2011 22:42
到这里心态一定要好
没工作时enjoy自由自在
有工作了级别低时enjoy不用负多余的责任,到点就回家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