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长登前的纠结,我们适合移民吗?[欢迎大家来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ddwwhhkk    时间: 19-6-2010 20:38
标题: 长登前的纠结,我们适合移民吗?[欢迎大家来讨论]
先说下为什么开这个贴,就快要长登了,一直都是个坚定的移民派,但是这两天看到澳洲房价从2006年到2010年之间大幅度的上涨,和父母探亲签证5年内只能有1.5年之后,忽然有些动摇了,有点怀疑自己为什么要过去,有点郁闷。反正郁闷也是郁闷,就想干脆按照自己的情况,详细地比较一下澳洲和中国的生活,帮助自己做出决定。发个帖子在这里,请大家帮我指点一下,同时也做为一个记录,提醒自己如果接下来生活遇到挫折,也是自己当初慎重选择的结果,不应该也没有理由去抱怨。

我们家夫妻两个人在上海,国内收入税后有20w多,如果不移民的话随便跳槽之后现在能到税后30w(家庭总收入,不是个人收入),如果去了澳洲的话,虽然找工作不会很容易,但是因为专业背景,英文能力和学习能力还可以,坚持下去估计1年内找到工作,家庭总收入达到税前10万澳币应该还是可以的,去澳洲找到工作2,3年后家庭总收入大概能达到13万的样子。因为一直想移民,所以一直没有在国内买房子,也没有要小孩。

接下来是两边生活的比较,这个只是针对我们自己的情况来说的,可能不具有普遍性,非常欢迎能提出修改补充,非常感谢。我把重要的放在前面说,按照顺序来。

比较:
1. 工作
对我们这样的工薪阶层来说,工作是一切的前提条件。假如不考虑未来投资,自己创业的因素,只是就工资而言,如果假定澳洲的生活成本换算成人民币大概是中国的两倍,汇率是6的话,中国工资数字上是澳洲工资3倍的时候,两边生活水平大致相等:
a. 5年内。家庭收入税后30w. 澳洲即使两个人都能在一年内找到工作,差不多最多是税前一年10w澳元,家庭收入税后差不多8w澳元。纯数字比例差不多3.75 : 1,大于3:1,所以中国工资高。假定5年内澳洲家庭税后收入涨到9.5w澳元,纯数字比例差不多3.15:1. 这时候两边工资已经一样了。
b. 10年后。中国税前大概家庭收入能达到48万,税后40w。 澳洲税前18万,税后大概13万。纯数字比例差不多4 : 1.3,差不多等于3:1,两边工资一样。
c. 40岁以上:中国可能会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做技术的人在这个年纪会面临来自年轻人的巨大压力,未来比较不确定。澳洲因为福利好,社会相对稳定,应对不确定能力强,这方面的压力估计会相对小一些。这部分假定是澳洲工资高。

2. 买房
比较了一下,以上海和墨尔本为例,如果要买7,8十平米的公寓房,上海差不多是160万(税后家庭收入30w),墨尔本差不多是40万澳元(税后家庭收入8w)。墨尔本的压力稍微小一些,但是:
a. 中国有公积金政策,这部分公积金没有计入收入,但是两个人的公积金可以cover相当一部分房贷。
b. 有了孩子之后,在中国父母可以很方便地过来帮忙带孩子,家庭收入不变。而在澳洲,因为有父母探亲签证5年内只能有1.5年(虽不绝对,但可能性很大),等于到时候有很长时间孩子基本要自己带,家里只能一个人出去工作。这段时间,一个人的收入只能勉强付房贷和日常生活开销,不会有任何结余。

所以,如果买同种等级的房子,两边的压力基本一样。但是,说真的,很希望这个方面在澳洲生活的时候品质能高些,比方说能买个中等区的house等等,这样的话压力就会大于上海的压力。

3. 孩子
a 经济压力:如果只是要一个孩子的话,我觉得两边的经济压力差不多。幼儿园都很贵,小学初中好学区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澳洲都上不起(如果只考虑买房而不是租房的话),两边都只能上中等的学区。上海这里会多一些艺术之类的课外班的费用,但是这些费用相对于年收入应该不是太大问题。
b. 精神方面:我们非常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国内的应试教育。希望孩子能够健健康康,快快乐乐成长。这个方面,澳洲完胜。
c. 在中国只能生一个孩子,在澳洲可以生多个。但是孩子多,也会带来经济压力增加。这个方面,澳洲略胜。

4. 医疗
a. 如果不生大病,只是小病。上海看病速度快,而且有医疗保险,不用花钱。上海完胜。
b. 如果生了大病,国内如果一直都在买更多高端的医疗保险,估计也能付得起,但是一定会有压力。但是澳洲的医疗条件应该好些。这部分,澳洲大胜。
c. 如果致残,在国内很难过下去,工作也会没有,生活会完全变样。而澳洲完善的福利制度会使残疾人也能相对正常地生活。这部分,澳洲完胜。

5. 父母养老
如果把父母接下来分为两个阶段的话,一个阶段自己可以照顾自己甚至可以帮助我们。第二个阶段是生活不能自理阶段。
在第一阶段,父母有不错的退休金和医疗保险,除非付费移民,否则国内生活好。
在第二阶段,父母生活不能自理,国内可以请保姆,国外如果已经付费移民过来,有养老金可以养老院。这部分一样。
所以在父母养老问题上:我们不移民>付费移民>排队移民>我们移民但是父母不移民

6. 环境
新鲜的空气,无农药的蔬菜,蓝天白云…不多说了,澳洲完胜。

7. 精神生活
如果两边都衣食无忧,依我们夫妻二人的性格,更喜欢澳洲悠闲的生活。不喜欢复杂的人际关系,钩心斗角,违心地说话,跟机关的人打交道等等。所以,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这部分澳洲完胜。


总结下来:
如果生活中没有遇到什么意外,一直顺利:
前五年小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一定是中国好。经济压力小,中国的工作轻松高薪,买房压力两边一样,生小孩有人照顾,和父母可以生活在一起,一般不容易生大病。上海完胜的部分基本集中在这几年。
5年-10年小孩上幼儿园之后:两边经济压力差不多,澳洲比中国还多了一个精神生活,环境,孩子不用接受应试教育可以健康快乐成长的部分。如果父母愿意,可以在这时候付费移民过来。
10年以上:澳洲好。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

任何时候如果生活中遇到意外:
澳洲好。

分析:
1. 移民的话,前五年要相对吃苦,但是后面会越走越好。
2. 相对国内,澳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说house, 比如说可以生多个小孩等等。但是这些比国内优越的部分是要额外付出努力的,但是,在国内即使想付出相应的努力得到这些也得不到。
3. 澳洲的生活对抗意外的能力强。相当于为自己生活中的任何意外都买了一份保险。不必担心无法工作了怎么办,得了大病怎么办等等。
4. 在国内把孩子生完到上幼儿园再过来可以部分但是不能完全解决前五年的问题。好处是不用担心生孩子后一方无法工作问题,坏处是去澳洲的时候,国内的经验基本没用,在澳洲找到的工作和5年前能找到的基本一样,英语什么的也要从头适应。换句话说,如果生活状态按照从好到坏分为A,B,C等级的话,生孩子之前就过去会让自己接下来5年的生活状态是C, 5年之后变为A. 在国内把孩子生完到上幼儿园再到澳洲的时候生活状态是B。就一辈子吃苦的总数来看,在国内把孩子生完到上幼儿园再到澳洲吃苦少。但是就我们自己而言,5年之后那个时间点上,生孩子之前就来澳洲这时候的生活质量更高,因为把人家后面的苦放前面一道给吃了。

结论:
准备选择生孩子之前就来澳洲,5年之内,预计中自己生活质量会比国内严重下降,自己的选择,绝不抱怨!

这是base在我目前所了解的情况的一个估计,也许有很多和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或者没有考虑到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也给后来的人做决定提供一些参考。先谢谢大家了!

[ 本帖最后由 ddwwhhkk 于 19-6-2010 21:17 编辑 ]
作者: jetjeep    时间: 19-6-2010 21:10
我个人感觉:像楼主这么理性、喜欢比较、细致而又犹豫不决的,还是不适合在澳洲呆着

其实来不来澳洲甚至要不要移民,只是个人价值观的问题,和硬件条件的关系不很大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19-6-2010 21:14
你这帖子发准备登陆版估计得到的回答不如在澳洲生活版的多
作者: ddwwhhkk    时间: 19-6-2010 21:15
原帖由 老大卫 于 19-6-2010 20:14 发表
你这帖子发准备登陆版估计得到的回答不如在澳洲生活版的多

谢谢老大卫,不过我好像在生活版没找到合适的子版块

[ 本帖最后由 ddwwhhkk 于 19-6-2010 20:20 编辑 ]
作者: 牧马人    时间: 19-6-2010 21:20
这类贴应该发到签证申请版,不是澳洲生活的话题发到生活版是属于发错版面
作者: kevinwolf    时间: 19-6-2010 21:27
呵呵, 数据不是生活,太理性了也不适合生活!
作者: fatfish_cc    时间: 19-6-2010 21:41
用这种方式计算,看似理性,其实都是瞎计算。

就象去计算股票的涨跌,足球比赛的胜负。
作者: ericlgq    时间: 19-6-2010 22:31
哥们,申请都申请了,先来了再说吧。
实在不行咱还能回去不是?
作者: lawrencehuang    时间: 19-6-2010 22:59
在上海两个人加起来才这点,又没在上海买房
有什么好考虑的,有什么好比较的
作者: emily99    时间: 19-6-2010 23:04
同意二楼的说法,楼主对物质层面想得很细致,但忽略了最根本的精神层面人文方面的不同。你应该先到生活版多看看,体会一下。再说已经快长登了,现在考虑这些问题,有点矫情了。
作者: emily99    时间: 19-6-2010 23:06
同意二楼的说法,楼主对物质层面想得很细致,但忽略了最根本的精神层面人文方面的不同。你应该先到生活版多看看,体会一下。再说已经快长登了,现在考虑这些问题,有点矫情了。
作者: lilac227    时间: 19-6-2010 23:30
这个楼主不用问其他人,其实自己应该最清楚自己合不合适/
自己的日子总归要自己过的,自己做决定好啦
作者: ziqimiss    时间: 19-6-2010 23:33
选择是没有对错的,如果决定了就去做吧,别再患得患失的了。未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好的。
作者: philowen    时间: 20-6-2010 02:24
楼主的想法和现状基本和我们差不多,而且楼主的分析非常仔细而且全面,赞一下。澳洲房价和经济压力的问题一直是我夫妇俩特别纠结的一点。我长登日期也定了,反正是骡子是马,都要出来溜了。

在哪个国家生活,其实是很个人的事情,要不要去还是得问自己。不过有时候世间的事情就不可能非黑即白,当你硬要选择一个的时候,肯定会非常纠结。我现在的想法是:1. 未来如何,谁都不知道。但是如果有机会去做一件事情但是没有去做,这可能会是一个终生不可承担的后悔。2. 未来如何,其实又事在人为。如果自己努力,说不定会拼出一片蓝天。
作者: ddwwhhkk    时间: 20-6-2010 02:31
原帖由 philowen 于 20-6-2010 01:24 发表
楼主的想法和现状基本和我们差不多,而且楼主的分析非常仔细而且全面,赞一下。澳洲房价和经济压力的问题一直是我夫妇俩特别纠结的一点。我长登日期也定了,反正是骡子是马,都要出来溜了。

在哪个国家生活,其实 ...


非常有道理,共勉
作者: 熊猫阿三    时间: 20-6-2010 23:13
五年内只能探亲1.5年的说法出自何处?
作者: MAX076    时间: 21-6-2010 00:18
太长了,算的也太清楚了。

初步看,和lz情况差不多,不过上海有2套房,但是均有贷款。小孩还未出生

去年拿到的签证,拖到今年6.17过期前2天短登。

登陆的感觉是:买房压力很大,工作未知。拜访了不少亲友,即使全家拿救济,都过得很幸福(至少在我看来)

结论是:给自己两年时间,不行的话,再杀回上海
作者: MAX076    时间: 21-6-2010 00:24
又看到一点,关于教育:
这边孩子也是一直都补课,并非我们之前想象那么开心。我所接触到的学生都学习很好,基本上后来都上了悉尼大学或者新南威尔士大学,要么现在读精英高中的优等生,全额讲学金。双休日都在外补课的大有人在
作者: 熊猫阿三    时间: 21-6-2010 00:32
原帖由 MAX076 于 20-6-2010 23:24 发表
又看到一点,关于教育:
这边孩子也是一直都补课,并非我们之前想象那么开心。我所接触到的学生都学习很好,基本上后来都上了悉尼大学或者新南威尔士大学,要么现在读精英高中的优等生,全额讲学金。双休日都在外补 ...


补课也是自己去补的...
作者: MAX076    时间: 21-6-2010 00:36
没办法,澳洲读书竞争很厉害,如果无所谓能不能进好学校,不补课也无所谓,当然上海也是这样
作者: 熊猫阿三    时间: 21-6-2010 14:05
原帖由 MAX076 于 20-6-2010 23:36 发表
没办法,澳洲读书竞争很厉害,如果无所谓能不能进好学校,不补课也无所谓,当然上海也是这样


为什么我见到的小孩补课也很开心啊...
作者: laysman    时间: 21-6-2010 14:09
能承受几个月没有工作不?
作者: my_dream    时间: 21-6-2010 14:44
看完之后的感想是:已经长登的人都说不值得纠结,还没准签的人(比如我)觉得lz的帖子很有意义

我比lz更纠结的地方还在于,我lg不准备和我一起长登,前几年的艰苦岁月只能我一个人承受了;但是小孩(现在快两岁)和爸爸还是和妈妈,还没有定论
作者: auatb    时间: 21-6-2010 22:11
一个带够几年生活费的人这样评价澳洲:“好山好水好无聊。”,另一个生活有压力的人说:“好山好水好无奈。”
作者: hellas    时间: 22-6-2010 17:23
原帖由 熊猫阿三 于 20-6-2010 22:13 发表
五年内只能探亲1.5年的说法出自何处?

同问…
作者: 依然逍遥    时间: 22-6-2010 18:33
太长,太拗口,不太明白
作者: 依然逍遥    时间: 22-6-2010 18:36
主张在国内赚够澳洲买房子和车的钱,再有个一年半载的生活费。过来先买房子,再慢慢找工作,这样比较没压力 实在不行,租两间房间出去也饿不死了,两年后政府有失业金了也不会饿死
作者: Dreamhouse    时间: 22-6-2010 18:41
楼主的帖子对很多人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毕竟世界上的人很多种

比较纠结在经济的考量也不是错的
人生在世,原本过得还不错
移民了,却得靠政府养
好像也不是太好
至少对孩子没有太好的启发性
作者: mandyyogurt    时间: 4-7-2010 18:25
想太多,那就真不要来了。
有时候,糊涂一点,冲动一点点,生活需要这样。
作者: thomas680102    时间: 4-7-2010 21:07
有纠结的人不妨看看我写的这个帖子。

移民澳洲有什么好处?http://www.freeoz.org/ibbs/thread-897328-1-1.html
作者: VictorWei    时间: 4-7-2010 21:37
楼主的分析真NICE啊!
作者: yun_yun    时间: 5-7-2010 16:05
我是觉得人有的时候是需要一点点冲动的,考虑太多了,反而更下不了决心。

其实我觉得来了澳洲最大的问题不是物质上暂时的缺乏和困顿,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落差。过得了自己这一关,我个人认为就没有问题了。
作者: anna2010    时间: 7-7-2010 17:57
原帖由 jingtate 于 22-6-2010 17:36 发表
主张在国内赚够澳洲买房子和车的钱,再有个一年半载的生活费。过来先买房子,再慢慢找工作,这样比较没压力 实在不行,租两间房间出去也饿不死了,两年后政府有失业金了也不会饿死

我们家情况和搂主差不多, 不过我们有小孩,上海还有一个贷款的房子。 这个方法不错,可是 新移民过来没有工作是不是不能贷款买房?RMB300万(房子)+RMB15万(车子)+生活费?。。。, 我们都是打工的,这样要在国内准备多久?
作者: pinxinge    时间: 8-7-2010 18: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这样的条件不用纠结,下定就决心好了。一句话,到哪里都是一盘棋,只要定了,就坚定地走下去。
作者: ich_rock    时间: 21-9-2010 16:38
谢谢分享。
作者: joezh    时间: 22-9-2010 00:56
很欣赏楼主的分析比较以及表达能力,最后的结论也很到位。我拿到签证之后也有一段时间很纠结,不知道放弃现有的值不值得。如果只是从经济层面去考量,可能大部分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困惑,因为能拿到澳洲签证的人,大部分都是国内的精英,我遇到过一对国内年薪60W的夫妻,他们当时也在纠结中。

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也许我们的想法会有所改观。移民其实主要不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扩大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想想看,如果你现在就能想象到自己将来30年的样子,生活不是少了很多意义?当我们回头时会发觉生命其实很短暂,移民相当于给了自己第二次人生经历,何乐而不为呢。当然出去也会有很多局限性,比如你如果想创立一番大的事业,可能还是留在国内机会比较大些,当然也可以出去后再回来。

其实之所以我们喜欢比较,也是受了国内气氛的影响。朋友聚会谈的是房子和车子,连章鱼保罗也觉得奇怪,你们中国人问的问题为什么除了房子就是股票。社会上更是充满了浮躁,为了赚钱不惜坑蒙拐骗,地沟油,毒奶粉,乱收费层出不穷。人们的智慧已经超出了小说的想象力。也许我们应该跳出现在的圈子,看看别人都是怎么活的。仅此一点,移民就值得一试。欢迎大家拍转。

[ 本帖最后由 joezh 于 22-9-2010 00:07 编辑 ]
作者: shoiaf    时间: 26-11-2010 02:10
已经在长登前夕了,相信LZ注定会踏出长登这一步的,不然怎么会甘心?所有的比较看似理性,实际也没有多少意义,人生在于体验,等你经历过澳洲的生活后,自然会得出答案,到时候再跟随你心的感受走吧
作者: 湛湛    时间: 26-11-2010 02:42
上周我一家人去墨尔本短登了一下,住同学家。同学7,8年前去的,贷款买的房子,房贷压力也很大。这方面似乎中澳都差不多。
我反而觉得在澳洲是能预见自己30年之后的样子(和现在估计没啥区别)。而在国内,甚至5年之后的情形都无法预料(通胀、天灾人祸、...)正是国内的太多不安定让我产生移民的想法。
短登前就纠结着,短登之后,继续纠结中...
作者: 艾瑞克    时间: 26-11-2010 16:51
有时间纠结,比较,并写完这么长的帖子的人,适合留在国内。
作者: 娜乌西卡    时间: 26-11-2010 17:07
楼主既然打定了主意,就勇敢的过来吧。实在是来了不喜欢,还可以回去。就当是旅游。
我刚到悉尼5个月,也许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但是我的真实感受是,没来的时候其实我还是恋恋不舍的,过来了以后,我现在一想到上海那么多人,和数不清的高楼大厦我就头痛。
作者: retrieve    时间: 27-11-2010 19:59
标题: 回复 #39 ericvan76 的帖子
可不,纠结的人到哪里都纠结
作者: 浮云    时间: 27-11-2010 23:04
原帖由 熊猫阿三 于 20-6-2010 23:13 发表
五年内只能探亲1.5年的说法出自何处?

同问
作者: xincheng    时间: 20-1-2011 17:40
其实,很佩服楼主的分析能力,但是再好的分析也只是做出决策的参考,实际上我们很多人生的重大决定都是在1个月内做出的,太长时间的思考和纠结只能白白消耗自己有限的精力,最重要的就是一旦做出决策就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我觉得不能把比较的时间点固定在当前,澳洲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往后推10年的变化也不会太大,但是这是一个比较有潜力的国家,从未来30年的发展来说,我比较看好她。反过来,中国正处于一个空前的不稳定时期,类似的过渡时期在中国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多次,但是大多是以悲剧收场,再仔细分析一下目前国内状况,我们的发展潜力在什么地方?我们的GDP来自于哪里?ZF靠超发货币,搞大规模建设搞得经济繁荣能持续多久呢?哪个国家的崛起是建立在房地产、医疗、教育和交通等民生行业呢?可能我有点杞人忧天,但是我觉得未来10年中国真的是危机重重,而且现在看已经越来越产生乱象了,我认识的几个搞实业的老板和官员现在都在疯狂的转移资产并办理移民,这些消息灵通人士口中的参考消息更是利空了。
    说多了,最关键的还是自己对自身状况的准确评估,一旦决定,就坚定不移的付诸实施吧。
作者: janova    时间: 21-1-2011 18:28
楼主长登了没有,近况如何?
作者: woailvzi    时间: 30-1-2011 01:00
很佩服楼主的分析能力!

我赞同后面一面一位同学的说法,人生也就是个经历,太多算计就失去了乐趣。我也在上海,家庭收入跟楼主也差不多。一直也没买房,前两天刚买了套很小的。坦白讲,如果没有能够去oz工作生活一段时间这个想法或希望支撑我们的话,觉得现在的生活很没有意思。还不如去个小点的城市,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住个大房子,悠悠闲闲的。重复过着每一天,就等于只活了一天。那就是浪费生命啊!

去走走看看,只要自己和家人拥有健康,就没什么可以失去的。老了以后,我肯定不会因为去了oz而后悔,如果没去,我到很可能会后悔。5月份的时候跟老婆去巴厘岛自由行了10多天,现在还不时地响起,当时种种有趣的经历呢!这个乐趣,不是2万钱能够买来的!移民oz,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长期旅行。可能是2年,可能是5年,也可能是30年。
作者: cnnworld    时间: 30-1-2011 04:51
数据是不错,可人生是这么计算的么?

等你老了到了60岁,想想一辈子就生活在一个地方,你就会想,年轻的时候早该出去走走。澳洲和中国本来就没有哪个更好哪个更糟糕的问题,你这么算算到死也没个结果的
作者: largo    时间: 30-1-2011 13:22
纠结2年就不纠结了,想我一样,
作者: samanthacwj    时间: 31-1-2011 00:51
嗯,我可以理解楼主,该走的时候反而是纠结的时候,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一切都未知的感觉。
作者: maggie2007    时间: 31-1-2011 09:55
如果专业语言都不错,这里税前20W家庭也是有的; 我知道的一个登陆2个月女的得到一份10W的工作,男的在7个月也找到10W的工作,在第四个月就贷款买个大房子;

跟我们一样因为移民就不买房子。这个决定在物价飞涨的年代感觉是错误的。 在国内没房子,要在上海中环买压力也大呀,听说现在均价在2.5W/平;

这里只是幼儿园贵点,小学以后是免费的! 很多人4岁半就把小孩送小学去了,我现在正在犹豫4岁半送还是5岁半送呢; 收入一般的家庭小孩的补贴也有不少吧??

这是一个机会,很多人想要的机会!我当初出来时想到年老的父母很犹豫,但是短登后就决定了,这里太干净了,我不用天天擦灰了,以前住在上海几天不擦的桌子椅子上都可以写字了
作者: Goodman    时间: 31-1-2011 10:36
中国好,就留在中国好了。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