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12-13岁的孩子怎么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savusavu    时间: 16-5-2010 11:14
标题: 12-13岁的孩子怎么教育?
我们一家技术移民来澳洲快一年了,经历了预料中的风风雨雨,工作、房子都搞定了,女儿也从语言学校换到了本地据说是最好的公立学校(特意买的学区房),朋友们都说我们一家在移民当中是很幸运的了。可最近一直为孩子的教育烦恼,和孩子的关系也越发紧张,前二天孩子要离家出走,气得我浑身哆嗦,寝食难安,家丑不怕外扬,贴出来请大家给出出主意。
说起来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孩子来澳洲后,英语水平进步很大,特别是口语和听力,但阅读和写作提高不大,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建议她多读一些初级的英文小说,为此我还和校长联系,让老师推荐了一些书目。对于词汇量,我建议她避免死记硬背,碰到常用的词就记在小本子上,不常用的词有印象就行,慢慢地积累,逐渐提高。现在的问题是孩子对阅读没有兴趣,说选的书不合适,生词太多看不下去。说好到图书馆陪她一起选书,去了后就上网聊QQ玩游戏。学校根据她的情况给选了书,放在家里没见她翻过。和孩子交流,她说没有孩子愿意伤脑筋看书,她更喜欢看英文影碟或电视,好,影碟看了不少,每天晚上我们陪着她看英文电视频道(为此我们特意没装中文电视),应该承认孩子听力进步不小,在学校听课、跟同学交流没什么大问题,我们感觉很欣慰。学校的数学等课程非常简单,但英文阅读写作,以及一些对词汇量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像科技、地理、历史等,孩子学得似懂非懂。孩子的年龄本来可以上8年级,和校长沟通后决定还是从7年级上起,主要也是考虑让孩子打好英文基础,调整好心理。最近我发现孩子对英文越发没有兴趣,放学回来从不提学校的情况,倒是对中文发生了浓厚兴趣,整天泡在网上研究方文山的歌词,郭敬明的小说,自己在网上写小说。你说学中文我们还用跑到澳洲来吗?她和原来语言学校的几个中国孩子一直保持密切联系,每天上网打电话,聊些乱七八糟,就是不谈学习。前几天和一个男同学视频聊天,说她几句,孩子火冒三丈,声称侵犯她的人权。说到语言学校,我真的建议如果有条件最好不要去上,大部分是亚洲人,孩子在一起根本不说英文,学生礼仪很差,倒是早恋什么的很是普遍。孩子来澳洲后性情大变,非常的执拗自负,对父母的教育指导非常抵触反感,我怀疑和她交往的同学有关系。和孩子做朋友,好说好道,她根本听不进去。要求严了,就抵触抗拒,丝毫不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难道这是刚进入青春期孩子的通病,还是我们做家长的大惊小怪吹毛求疵?
人生道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没人能够替代,现在不努力以后要付出加倍的代价。带孩子来澳洲是为了让她有个健康快乐的品性,但澳洲孩子的学习生活方式目前并不完全适用于她,没有坚实的英文基础,不认清差距迎头赶上,将来的路会越走越难。看着孩子每天随心所欲的疯玩,真不敢想象她的未来是什么。
如何教导12-13岁的孩子,如何把握管理孩子的尺度,真的让我很头疼。
作者: guigua    时间: 16-5-2010 11:33
关注,这年龄段的孩子在国内都不好教育
作者: savusavu    时间: 16-5-2010 12:08
呵呵。。

[ 本帖最后由 savusavu 于 16-5-2010 11:11 编辑 ]
作者: saffronsjs    时间: 16-5-2010 12:17
这个年龄段是叛逆期,再加上环境的彻底改变,孩子做出家长难以理解的行为也是正常的,这也不是什么家丑,倒是替LZ有些担心,朋友都说这边的孩子和家长的关系和国内完全不同,是家长求和请孩子怎么 怎么样。不过我相信遗传很重要,家长不走偏,孩子是不会入歧途的,即便是叛逆期有些反常,过了这个阶段也会步入正轨的。家长不能逼得太紧,反而适得其反。
作者: 冰翡翠    时间: 16-5-2010 15:25
楼主的孩子和我家孩子的年龄接近,没准还是同年,看了你的贴子发现他们俩有些共同之处,同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共同之处就是过来以后英文的听、说进步很快,读、写存在问题,不太喜欢看英文书;
不同的地方是他不喜欢在QQ上和同学(不管新旧)聊天,离开语言学校以后交往的关系比较好的同学都是LOCAL,前一阵子感觉有点小刺头的样子,最近好象又正常多了,呵呵。

针对他不喜欢看英文书,我的方法是在开始的时候尽量借一些有趣的,不要太长的小说给他,我们家是男孩子,可能更没有耐心去看太长生字太多的书,慢慢地现在也肯去看了,当然是在我的要求下看的,呵呵。他看完我还会让他讲一次书里面的内容,而我自己也会去看,一来可以知道他到底有看没看,二来也可以和他交流。
如何提高孩子的读写能力,有的孩子父母辅导和教育就可以了,但有的孩子更适于由“外人”来教育和辅导,有句古语叫“易子而教”,所以我在外面报了个提高读写能力的班,一周才上一次,一个半小时,更重要的是他所在的学校针对他们这种情况的学生每周额外多上四节英文课,叫"RAP“,一段时间后孩子主动对我说他的读写进步很大。

开始孩子回家绝大部份时间是在玩,或者看中文书。适当看一些中文书我是很赞成的,但在英文学习还没有达到基本要求的情况下花大量时间去读我就不同意了。可是你想要一个12、3岁的男孩回家就定定地读英文书那基本是不可能完全的任务,所以我让他选择要么看本地电视,至少可以练习听力和知道更多澳洲的生活,看影碟也只能看英文的,放假才能有节制地看中文影碟,要么就是乖乖地看英文书(这是故意设个他难以完全的目标,二选一的情况下他肯定只会选容易的,但毕竟是自己选的,一定要去做),于是他选择了看电视,睡前看一小会英文书,一周数次上网做学校给的做数学的数学网,周六周天如果我有布置些练习,他也会去完成。
作者: savusavu    时间: 16-5-2010 17:46
孩子是好孩子,品性没什么大问题,这个我们有自信。但她确实没遗传我当年读书的劲头,我们那时哪还用家长督促啊,考了99分都要不开心好几天的。这不,今天在家写作业,阅读学校发的小说然后回答问题那类的,我们这位可好,书一共翻了几页,上网找到中文译件,迅速浏览,找准目标,快速完成作业!真让我大跌眼镜!让她认真地从头通读小说,这位开着QQ,翘着二郎腿,根本沉不下心去。我告诉她读书一开始有点苦,慢慢地就能体会到乐趣,但现在的孩子只要一开始不能吸引住她,再怎么引导也不行。我想冰版说的有道理,应该从方法上改进一下。另外孩子大了,自尊心极强,用家长权威逼迫确实不太好用,我慢慢改进吧,呵呵。
作者: Dreamhouse    时间: 16-5-2010 19:25
这个年龄的孩子是比较有主见
一个小大人
很想证明自己刚刚理解的世界
和父母的争执原本就比较大
加上移民的生活改变
如果楼主是一个人带着孩子在澳洲
那就更辛苦了

翡翠的建议不错
可以试试看
慢慢来
不要着急
作者: JOJOBA    时间: 16-5-2010 19:39
我是过来人,孩子中学来澳,高中读家附近的普通公立,刚以HSC96.5分考上理想的大学,尽管分数不算最高,但对于新移民学生,我们也满足了。下面分享下我的体会。

对有进入反叛期的孩子家长,应该需要去改变,去适应的是家长自己。孩子长大了,大道理已经听了千万遍了,倒背如流了,现阶段最需要的是陪伴和鼓励他们去尝试自己独立的良师益友,不是监督员。所以家长最需要学会的是“忍声吞气”,学会耐心地静看孩子在成长中大多数要经历的经验教训。适当的时候给点意见,建议,但是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强逼孩子执行。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了,不用责怪孩子,平心静气给点总结,孩子自然知道是自己错了。家长的权威就在孩子的每次错误的选择中真正地建立起来了。所以不要怕孩子走了弯路,很多弯路越早走,孩子越早成熟。家长抱着这种心态,舍得让孩子走弯路,浮躁,紧张的心态就少了,与孩子的关系自然会和谐多了。


不要责怪孩子的反抗,那是孩子成长必然的阶段,不要以为孩子是故意挑战自己的权威,目中无长辈。反而要常常反省自己,孩子长大了,自己是否依然管得太多,剥夺了孩子最佳尝试独立的机会了?换个角度想想,假如孩子都按长辈的意愿行事,他们还有自己的主见吗?没主见的孩子有可能超于长辈吗?这样想多了,跟孩子的冲突自然会少了,自己也没那么多气生了。


家长改变好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努力适应和改善与反叛期的孩子新关系,那么其它的事情也容易办多了。新移民起初都遇到英语的问题,补习英文是让孩子快速进步的很好手段。选什么补习学校除了听口碑外,一定要征求孩子的意见。至于读小说,中国新移民的孩子起初大多不习惯的,只能慢慢引导,不能操之过急起反效果。还有那么多年的学习时间,英文迟早能赶上的。而且你小孩喜欢中文,说明是有语言天份的,完全不需要太紧张。

我孩子刚来时也给降级了,后来反思降级是最错误的选择,因为对孩子的心理负面影响太大,孩子觉得太没面子了,特别是对在中国是尖子生的孩子,更是心凉透了。降级后,数学对他们是太简单了,上课一点意思都没有。上英文课又太难,总之对上学一点提不起兴趣,在学校还没有可以随心交流玩耍的好朋友,所以上学只有一种感觉--无聊难受。假如回家还给父母逼着看那些看不懂的英文小说,好不容易能跟同声同气中国来的学生交流发泄下,又给家长给拒绝了,想闷死他们吗?换着你,你不也会去反抗吗?多点换位思维,跟孩子又亲近了一步。

我觉得现在要鼓励说服孩子建立跳级的奋斗目标。只要把英文追上去,跳级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孩子就在10年级的时候经过考核成功跳级的。孩子有了跳级的目标,怎样学英文进步快孩子自己自然有办法。假如跳级能让孩子参加HSC时没达到到澳洲5年时间,那么英文是作为第二语言考的,分数自然容易高。

祝好运!
作者: tianhao810    时间: 16-5-2010 20:06
我的孩子还没有这么大,不是很了解。不过这么大的孩子逆反心理肯定很强,父母还是要多赞扬一些好,有点儿进步就夸奖,即使批评,也最好慢慢讲道理,不要着急,否则就欲速而不达。
感觉这时候孩子没有什么观念,都是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要慢慢地用我们的观念影响他。
我家的孩子虽然是一岁多来的,他却抱怨为什么他不是生在澳洲。我就说你生在中国,也就是你在两个国家都呆过,可是别的小朋友却只在澳洲呆过,别的国家都没去过,多遗憾呀,你这么小,都去过两个国家了,多幸福呀!他就点头称是,感觉很自豪。
最近还看了一部美剧“绯闻少女”,感觉做父母的很不容易,不只是中国的父母,任何国家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我们除了多爱他们一些,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还有这么大的孩子,在澳洲已经不算早恋了。我们除了希望他们能够对我们诚实,还能希望什么呢。让他们诚实,就只能接受他们的一切,好让他们说实话。
对他们的未来,我们能控制的并不是很多,只要他们幸福,是一个正直的孩子就足够了。
另外,在方法上很赞成翡翠的建议。
作者: laoganma    时间: 16-5-2010 20:52
看似孩子十一二岁来OZ有点晚了,不知多大了比较合适?可能小一点适应的更好一些。
作者: tina-go    时间: 16-5-2010 20:56
从语言角度来说:听说,13,14岁,是最好的年纪,中文忘不了,英文也可以说成native speaker。我童年的好朋友,小时候14岁去了加拿大,现在英文和我这个23岁来澳大利亚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完全是LOCAL。我们之间说中文,她也一点障碍都没有。对国内的事情,还都挺清楚,那些新新人类的新名词,她都知道。骨子里,她到底是什么成分占的多,我就不清楚了。不过,做派说话思维绝对是西人的感觉,中文也丝毫不比我差。
作者: tina-go    时间: 16-5-2010 21:00
相比之下,我一个表弟10岁去了美国,现在25,6岁。中文就有些障碍。我们那些中国的表妹表弟一起说话,或者和他说话,他基本跟不上语速,也不知道怎么表达。譬如,我表妹问他,学经济学如何?他说,“嗯,我认为很有用,很好,很棒,很*****”,这些高深的形容词,他已经不能怎么表达了。我表妹问:那你觉得就业形式呢?他说,听不懂。

这和个人也有关系,不过,就我所知,他们两个家庭,都是正常的家庭,愿意让孩子去保留东方文化,也希望她们融入西方社会。在家讲中文的家庭。
作者: 西皮二黄    时间: 16-5-2010 23:17
大家讲得都很有道理啊
进来学习了!
作者: 冰翡翠    时间: 17-5-2010 00:30
原帖由 tina-go 于 16-5-2010 20:00 发表
相比之下,我一个表弟10岁去了美国,现在25,6岁。中文就有些障碍。我们那些中国的表妹表弟一起说话,或者和他说话,他基本跟不上语速,也不知道怎么表达。譬如,我表妹问他,学经济学如何?他说,“嗯,我认为很有用 ...


这个应该还是因人和家庭而异的,有的家庭担心孩子英文赶不上本地的孩子,于是在家也不讲或者少讲中文;相反有的在本地出生的华人家庭的孩子听说中文却很好,这种家庭是要求孩子在家只允许讲中文的类型,我亲戚家的小孩就是如此,带他回中国玩的时候,听他讲中文很多人根本不相信他是在国外出生长大的。
作者: 冰翡翠    时间: 17-5-2010 01:01
通常我希望孩子去做某件事或者达到什么目标的时候我会给他做“选择题”,从小就如此。
例如最简单的,我希望他停止看电视,马上去做功课或者洗澡的时候,我不能说“你马上去做什么什么!”想想自己小时候也是最讨厌听到父母这种命令式的口吻,而且当一个人正在很有兴致地做某件事情,让他象个军人接到命令一样立刻抽离是很难的。于是我会说:现在是洗澡的时间了,你再看五分钟就去洗澡好吗?又或者说“你现在该去洗澡了,是马上去还是再看五分钟?”这种情况下孩子都会说“好”或者说“再看五分钟再洗”,然后过五分钟左右就会自动去洗澡,即使到了五分钟后你再提醒他的时候他也不会那么抗拒,基本上能乖乖地去做了。
到了现在他已经形成了这种习惯,在我让他停下当前的活动去做另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他觉得他不能马上去做,他会主动说“请给我X分钟时间。”如果不太离谱我都会答应,如果太离谱的话我就会说“不行,最多给你X分钟。”而这时我要做的就是留意一下,到了X分钟他还没动静的话就语气温和地提醒一下,如果他还在拖拉,那么提醒的语气就会加重。我的孩子一般到了这种时候就不敢再拖拉,马上该干嘛干嘛去了,呵呵。

还有楼上JAJABO说得很有道理。我的孩子虽然在小学四年级就过来了,但他的数学还是比同年级的要好,加一向喜欢数学,到了中学以后他们教学就会因材施教,不同级别的学生分不同的班上课,也就是说虽然有编班,但一到上具体科目的时候就不一定是整班同学都在一起上课了。我的孩子报读中学时刚从布里斯本搬回墨尔本,所以没有机会参加什么精英班的考试,不过在我的鼓励之下,他现在数学已经升了几个级别。我就经常用这个来表扬他,同时也督促他不要骄傲,一骄傲就容易落后啦!偶尔还装作很不经意地在聊天的时候提到朋友家和他上相同年级的孩子在学校的一些良好表现,小孩其实都挺要面子的,所以他自己也很自觉,生怕落后,呵呵。然后我又说,光是数学好还是没有用的,化学、物理等等很多科目都很有意思的,可是如果你英文不好,半解半不解地,学不好,那多遗憾啊!于是,他又上当了,乖乖地学英文去。。。 只是人总会有惰性,特别小孩总是贪玩的比较多,这种念叨过一段时间看他有松懈了,就又要象唐僧一样再念念 总之要给孩子目标和期望,但不要太大、太远,一步一步来,大得孩子觉得难以实现的时候干脆就选择放弃,这样就麻烦咯。
作者: 乘船看鲸    时间: 18-5-2010 01:49
原帖由 冰翡翠 于 17-5-2010 00:01 发表
通常我希望孩子去做某件事或者达到什么目标的时候我会给他做“选择题”,从小就如此。
例如最简单的,我希望他停止看电视,马上去做功课或者洗澡的时候,我不能说“你马上去做什么什么!”想想自己小时候也是最讨厌 ...


这个方法好
作者: qzd163    时间: 29-5-2010 23:16
冰斑的教育方法无疑很民主,很科学,不过看你所描述的情形来看,你儿子或许还没真正进入反叛期。

[ 本帖最后由 qzd163 于 1-3-2011 22:00 编辑 ]
作者: Albert    时间: 29-8-2010 01:09
标题: 回复 #1 savusavu 的帖子
給你的孩子找一個 顧問吧 (Mentor)
一個懂得澳洲學習情況的顧問吧
作者: whitesnow    时间: 29-8-2010 02:32
好帖呀!
作者: ycrb    时间: 29-8-2010 10:44
也是努力学习中
作者: bghome    时间: 29-8-2010 11:19
Jojoba 和冰翡翠都说得不错, 学习了。 我家也有个快12岁的孩子, 在澳上学1个多月。

也不愿多看和写英语, 抱着中文电视不放。  就象楼主一样, 我们也决定下月搬家不装中文电视。

我一直很好奇这边的学校教育, 这里的老师很全材,可以兼上阅读, 写作数学等。 说话也没有教师的样, 前几天我女儿回来告诉我: 一个LOCAL老师问,有没有报名学校的游泳课, 然后突然问, 你有男朋友了吗? 回答当然是否。  我孩子和我都对这个问题觉得莫名奇妙。 作为一个老师, 怎么可以问这种问题? 这在国内难以想象。

小学孩子的书包里不装书, 一天至少1/3时间在操场乱跑;让我不免有些担心。 但这里似乎每天都有阅读课。 这里的孩子应该自学能力强
作者: yuanjs    时间: 8-9-2010 22:47
好好学学。
有没有Melburne的好补习学校推荐啊!
我家的儿子明年也准备到Melbourne读6年级。
作者: yeyiamy    时间: 26-9-2010 02:53
哎...跟我家里的情况一样啊,一样大的孩子,一样从语言学校开始变了.我本来想去跟校长求情让她上7年级,毕竟在国内6年级还没读完.现在想想就上8年级吧,功课压力大看她还有闲心上网,聊天不.
作者: fgyzj    时间: 7-11-2010 20:44
原帖由 laoganma 于 16-5-2010 20:52 发表
看似孩子十一二岁来OZ有点晚了,不知多大了比较合适?可能小一点适应的更好一些。

Yes, you are right. My daughter came to oz when she was 7-year-old. She wants to read English novels only, she is againsting Chinese books. I don't know how to teach her, just take her to go to weekend Chinese school.
作者: ghrong    时间: 7-11-2010 21:05
QQ 是个害人的东西, 不但应该让小朋友戒掉, 家长也应该带头不玩QQ.
作者: yearshappy    时间: 7-11-2010 21:06
原帖由 bghome 于 29-8-2010 11:19 发表

一个LOCAL老师问,有没有报名学校的游泳课, 然后突然问, 你有男朋友了吗? 回答当然是否。  我孩子和我都对这个问题觉得莫名奇妙。 作为一个老师, 怎么可以问这种问题? 这在国内难以想象。    ...



细节上还有很多不同的, 这就是我前几天发那个帖子的目的

我美国的朋友每次来我家都问我家子有男朋友了吗?还出主意告诉孩子找什么样的。

我想可能你家孩子culture shock了,对督促反感,8年级的一些课,对国内雅思6分,7分的人来说也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的。慢慢来吧,我家孩子逆了一年,慢慢也好了。
作者: hsy12    时间: 8-11-2010 16:01
我儿子喜欢玩植物大战僵尸,该如何教育。。。
作者: 缘圆    时间: 1-3-2011 21:53
标题: 回复 #8 JOJOBA 的帖子
很有道理,我一直以为自己很尽力的照顾儿子,现在反省一下自己还有些地方要改进,特别是自己说话的语气,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是很敏感的。
作者: thewall    时间: 4-3-2011 03:54
好贴啊,刚看到
作者: 兔妈妈    时间: 4-3-2011 17:56
冰冻三尺。

关于teenager一直是教育界、心理学界、生理学界的永恒的话题,而且一直就没有能解决。如果我们看一看,这方面的书铺天盖地,各种个人建议也是非常真诚和热心。回到自己家,一时有点效果,还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于是,要不就是父母放弃,要不就是孩子放弃,而且,等孩子大了,似乎也就过去了。难熬的就是每一个当下。

面对孩子,我也曾经是好多的不满,如果列出“不是”,估计一张纸是不够的。我想,不妨把孩子这些让我们狂怒的问题列出来,然后把孩子换成“我”,或者稍微想一下“我”(孩子的父母)是否也有这样的问题。如果自己有,那问什么要求孩子如何呢?孩子肯定不服气。

关于要孩子学什么,做什么,那是我们要你。。。我们希望你。。。我们是为你好。。。难道孩子想做自己的事情就不能够吗?

当我们想要孩子做什么时,我们有没有先听有一下孩子说什么,而不是一上来就是“我希望你赶紧上床睡觉”。

我说“冰冻三尺”,因为孩子现在的问题不是现在出现的新问题。举个小例子,孩子(3岁多)在玩积木,搭个房子,然后走开了,父母责怪孩子不收,然后把积木收拾了,孩子大闹。父母教训。其实,孩子是给他心目中的一个宝宝做的小房子,或者给他看到的一个无家可归的小猫的窝。而我们把它毁了。而,我们做这个事情时这么想过吗?我们是怎么想的,我们是用大人的世界想的。孩子的世界你了解吗?

这样的事情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多吗?多如牛毛。
作者: 兔妈妈    时间: 4-3-2011 18:02
其实,我们以为爱孩子,但是我们有耐心地蹲在孩子身边,用心体验孩子的心吗?我们有耐心地听完孩子的我们以为幼稚的我们以为错误的不对的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的话吗?

讨论这些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其实,只要我们放弃自己固有的想法,去体会一下孩子,或者我们小时候是否也有过同样的纯洁和天真,事情就会有微妙的不同和转机的。

我有11岁的女儿,也有2岁多的面临人生第一个所谓的“叛逆期”的儿子。我愿意用一生去读懂孩子,因为我已经忘记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我根本不懂孩子。但是我愿意学习,愿意陪着孩子跟着他们学习。
作者: Dreamhouse    时间: 4-3-2011 18:18
和孩子一起成长
是每一个父母的课题
我自己也常常在反省
但是我相信没有最好的
只有最尽力做到好的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

给孩子很多时间去表达,
给自己很多时间去聆听
就是最重要的


谢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罗卜扛大包    时间: 6-3-2011 08:34
原帖由 兔妈妈 于 4-3-2011 18:02 发表
其实,我们以为爱孩子,但是我们有耐心地蹲在孩子身边,用心体验孩子的心吗?我们有耐心地听完孩子的我们以为幼稚的我们以为错误的不对的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的话吗?

讨论这些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其实,只要我们放 ...


感觉在养孩子的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很好很难得的自我成长修炼过程。
作者: 罗卜扛大包    时间: 6-3-2011 08:36
原帖由 Dreamhouse 于 4-3-2011 18:18 发表
和孩子一起成长
是每一个父母的课题
我自己也常常在反省
但是我相信没有最好的
只有最尽力做到好的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

给孩子很多时间去表达,
给自己很多时间去聆听
就是最重要的

谢谢楼主的分 ...


顶梦姐这段感悟话语。

很多时候并非孩子做得不好,而是我们为父母的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平常心愿意去与那份赤子保持足够的沟通交流。
作者: Dreamhouse    时间: 6-3-2011 11:08
昨晚和一群朋友谈家庭教育
又是各自表率

发现一个孩子有容易的地方

有些父母明显偏颇
儿子和女儿/老大和老二要求与方式都不一样
不过,也不能完全说是错的
因为孩子还真的个个不一不一样
只是
听到一个妈妈说
儿子是用来教的,女儿是用来爱的
感触很大,为人父母实在不容易啊.
作者: qzd163    时间: 6-3-2011 11:29
儿子女儿都要爱,只是表达的方式方法会有不同。
作者: qzd163    时间: 6-3-2011 11:34
原帖由 罗卜扛大包 于 6-3-2011 08:36 发表


顶梦姐这段感悟话语。

很多时候并非孩子做得不好,而是我们为父母的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平常心愿意去与那份赤子保持足够的沟通交流。

父母光有一腔热情是完全不够的,很多时候是好心办坏事,必须要去学习才知道应该如何跟孩子很好地沟通。
作者: liyuefu    时间: 7-3-2011 22:06
我的孩子刚4岁,还没有到那么大的年龄,但是我可以想象得到。
记得和一个年长的人聊天,他在国内,因为工作忙,把孩子送到很好的住宿制私立学校,希望他能自立,能有好的学习环境。但是他说,还是小孩子好,孩子大了,脑子里想什么,大人都不知道,这个很麻烦。我现在很能体会他的话。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儒家讲,父慈子孝。(对儒家,传统文化有看法的可以打住了)
父慈在前,子孝在后。父就是父母,对孩子要慈。古诗有“慈母手中线”,严父慈母。但是对我来说,我还是想象不出一个慈父的样子,小说里面没有看过,电影电视没有演过。只能根据孔子的话来猜测,“君亲师”。君,领导孩子,亲,关怀孩子(衣食住行等,关心其喜怒哀乐),师,教育孩子(言传身教)。  
没有父慈,哪有子孝? (相应的,对老师来说,好学生,对企业领导来说,好员工)

我习惯于看到孩子房间乱七八糟时说他,而忽略了自己房间也不整洁。
要孩子吃饭时不看电视,自己要先改正(才发现自己毛病真多)。

对于喜欢西方教育思想的同学,我推荐这本书,《优秀是教出来的》。
http://www.freeoz.org/ibbs/thread-935482-1-1.html。 也很有参考价值。
对于认可中国传统文化的,我推荐《弟子规》(我也还在学习中),有兴趣的,希望可以一起学习。
一点感想,欢迎批评指正。
作者: 罗卜扛大包    时间: 7-3-2011 23:37
原帖由 liyuefu 于 7-3-2011 22:06 发表
我的孩子刚4岁,还没有到那么大的年龄,但是我可以想象得到。
记得和一个年长的人聊天,他在国内,因为工作忙,把孩子送到很好的住宿制私立学校,希望他能自立,能有好的学习环境。但是他说,还是小孩子好,孩子大了 ...


为人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声教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从这个意思上来说,父母要不断反省改正,前进修缮自我。因为,孩子时刻就是我们修身的一面明镜。
作者: 兔妈妈    时间: 8-3-2011 12:43
标题: 回复 #38 liyuefu 的帖子
如果看一看那55条,都可以用《弟子规》里的思想来概括的。

事实上,西方的所有人文是折射东方古老的智慧,也就是孙子和爷爷的关系。这一点清楚了,其实只要看一样就可以了。
作者: 兔妈妈    时间: 8-3-2011 12:45
看来,对于东方文化,我更愿意说是智慧,在关注的人群越来越多,地区已经不是问题了。欣喜。。。
作者: Lee_au    时间: 19-3-2011 00:11
很好的贴子,学习中。。。。
作者: Roadstone    时间: 19-3-2011 01:34
认真学习中!
作者: Ant123    时间: 1-4-2011 13:46
好贴,顶!
作者: sun2000    时间: 10-4-2011 01:18
很好的帖子,学习了。另请问各位妈妈一个问题,我的女儿11岁想上完五年级过去,中文是有基础了,英语成问题。到那边上几年级好,是否需要上语言学校?布市的妈妈们给点建议,哪个学校比较好或者说哪个区的学校比较好?方便我们找房子。请高手说具体点谢谢了
作者: sun2000    时间: 10-4-2011 01:20
补充45楼。我女儿在国内一直练习网球,布市是否有哪个学校有网球俱乐部,可以继续练习?谢谢
作者: doublexu    时间: 28-6-2011 14:28
我也有同感,教育12-13岁的孩子真头痛。我们上的学校,有很多国内来的孩子,(我也是国内来的,说这个,真的很惭愧),家里有钱,对学习不认真,总是谈些明星啊什么的。我们想着转学。但又想想, 如果转到了西人为主的学校,孩子也会遇到其他的问题。 怎么办?
我们大家以后周末聚聚, 交流下吧,也可以让孩子也交个朋友。
作者: anniejiyan    时间: 30-6-2011 20:18
LZ应该是性格很好强的的家长,,这种类型的家长有时候会overparenting。开口闭口就是为你好,你应该。。。。。

其实前面家长讲的,就是要放轻松,适应新环境不是一天两天的,况且小孩和大人不一样。

教育小孩就像种树,浇水松土,然后看看第二天的反应。急不得。
作者: 小糊涂    时间: 30-6-2011 22:31
我也觉得楼主可能性格很好强, 对孩子比较严厉,要求比较高.
在尝试改变孩子的同时也应该考虑改变自己的一些观念,尤其是来了澳洲以后.

12,13岁才来澳洲应该说有点晚,这个时期的孩子在国内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都已经定型了.  以往看过比较专业的分析是小学三年级以前来澳洲才能完全本土化. 否则即使他再用功,英文能力(书面的)再好,也很难真正象本土孩子一样交流. 正是受了那篇文章的影响,我们一年前毅然放弃了国内的事业,赶着在三年级前让儿子入学澳洲学校.

但我们一开始并没有选择好学校,而就是入读小区里的普通学校. 当初的想法是儿子还小,过来也要有个适应过程,所以并不一定要去最好的学校.现在看来我门的选择是正确的,在普通学校他的压力小很多,有助于建立他的自信心. 刚去的时候他还有些听不懂课程,但过了半年后就基本适应了,在班上的表现也越来越好,自信心建立起来了,进步就更快了. 老师说他已经是班里的TOP one or two 了. 下个月就要考OC班了, 老师说他肯定没问题,不过还是希望他留下来.

当然我们这期间有送他去补习,刚开始去的时候,排名才60%, 但现在基本是在5%左右了.

孩子越大,适应期越长,所以楼主一定要有耐心,欲速则不达.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