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OZ论坛

标题: ☆ the 2nd life ☆(第10页276楼2011第三季,更新近期规) [打印本页]

作者: shell    时间: 11-11-2008 14:40
标题: ☆ the 2nd life ☆(第10页276楼2011第三季,更新近期规)
【摘要】

    聚会聊天时发现很多筒子对未来都没有长期的规划,结果澳洲变成围城,城里的想出来城外的想进去。但从总体上看,登陆的轨迹像人生的成长,还是很有共性和规律的。

    现提炼总结下,以年龄为横坐标,以单纯的物质利益为纵坐标,画个参照图,如果再赋予个人因素、特殊情况予以调整,希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是那个发展点。

    引句名言“饮奶有风险,投胎需谨慎”


第二篇  在第5页

第三篇  在第10页

[ 本帖最后由 shell 于 1-5-2011 02:07 编辑 ]
作者: shell    时间: 11-11-2008 14:41
标题: [目录]
[目录]
第一季  理想篇

第一章:聚类:移友的共性特征
第二章:焦点:20后你必须慎重考虑的几件事
第三章:对比:选择另一片大陆,你的得与失
第四章:规划1:30岁前常规最佳选择
第五章:规划2:30岁后常规最佳选择
第六章:异常:三级事件
第七章:终极:两个大陆之间价值最大化
第八章:祝愿:不错过、不放弃,走好每一步

第二季  现实篇

第九章:彻底搞清楚入籍那些事
第十章:澳洲宝宝国内登陆及回国的N个手续
第十一章:国内邮寄攻略
第十二章:两岸最佳性价比必带的物品清单
第十三章:最低成本最安全向澳洲注资
第十四章:飞来飞去订票小技巧
第十五章:详谈国内计划生育
第十六章:我们的淘宝店(做做广告)

第三季  实践篇   在第10页

第十七章:澳籍娃娃国内培养:幼儿园、签证、户籍、教育方案....
第十八章:左右逢源:国内是冒险家的乐园,OZ是最宜居的花园
第十九章:离岸必须办的几件事
第二十章:追求的,终究会实现,关键是想要什么?
(编码ing)

续1:两地孩子培养成本对比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本帖最后由 shell 于 1-5-2011 02:08 编辑 ]
作者: shell    时间: 11-11-2008 14:41
标题: 前言:
前言:
     随便抽个年份作个社会调查,好像无论哪个大陆都一堆社会问题:

     红色2008:雪灾、瘟疫、群众上访、三氯氰胺、虫橘子、kappa女、交通部高官、哈尔滨警察…….

    蓝色2008:金融危机、裁员、种族歧视、大选…….

    有时我们希望改变环境来改变心境,但也因为更多的选择面临更多的切换之间带来的困惑。

     但我们做出了选择,无论未来成功与否,至少足够闪亮,可以不愧对几十年的人生,不愧对自己的子孙,至少我们努力过



[ 本帖最后由 shell 于 11-11-2008 19:41 编辑 ]
作者: shell    时间: 11-11-2008 14:42
标题: 第一章:聚类:移友的共性特征

    接触了这么多FREEOZ“在移或刚移”的移友,每个至少具备以下十大要素中的7个以上:

1、30岁以下。         ——以27、8岁的最多,再高,就要扣5分了
2、受过正规教育。     ——以本科学历的最多,专科的英文水平也相对弱点
3、英文水平良好。     ——以烤鸭6左右的最多,这个标准已经很高了
4、有或曾有正当职业。 ——以3年工作经验最多,没有工作经验不行,工作太久了更不想动了
5、小有积蓄。         ——10W-50WRMB左右的为多,买不起大都市的楼,过日子也要讲究品质,所以没啥大积蓄
6、性格较愤青。       ——以部门中低层职员为多,逆来顺受的性格比较适合在国内发展
7、有梦想。           ——喜欢折腾的为多
8、有亲友在澳洲。     ——移友也算,获取信息方便,否则就去USA CANADA
9、出生中产阶级。     ——以城市为主,农民兄弟来到城市发展已经消耗了太多的能量了
10、身体健康。        ——没啥大病,否则也过不了体检关,也没有这个精力去研究IMMI

    为什么这样呢?其实是必然,是澳洲移民政策标准和国内移友双向选择的最佳结果。
    如果您处在社会高层、有钱有势、或有个有权有势的父母,要么不移;要么通过中介移,没必要关心这样的帖子。
    如果您有3项以上的要素不具备,要么移不了;要么就是有特殊条件,不在本帖的讨论之列。

    如果您在这个要素圈里里,则必然也具备同样的困难与困惑,所以才有FREEOZ上这么多雷同的问答。但我们如果纵观移民前后的10年,就会发现,只要好好规划,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情,很多问题是可以化解的。

共性的问题:
   1、工作:申请时要不要知会现有的公司?登陆后能否找到工作?要不要过去读书?如果失业怎么办?……
  2、家庭:要不要两地分居?要不要孩子?要几个孩子?孩子谁来带?要不要父母过来?孩子如何教育?…..
   3、生活:没有那么多娱乐生活好吗?生活成本是否太高?降息后是否能买房了?要不要换部车子?登陆带哪些最值得?……
   4、社会:现在的工作不错要放弃吗?国内的人脉很广要放弃吗?…..

  有时没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往往错过了好多最佳时点。被移友问多了,自己也反省了下,总结一下共享,希望对未来的移友有所裨益。

   下章预告:焦点:20后你必须慎重考虑的几件事


[ 本帖最后由 shell 于 11-11-2008 15:41 编辑 ]
作者: shell    时间: 11-11-2008 14:42
标题: 第二章:焦点:20后你必须慎重考虑的几件事
     很多20岁的孩子还很幼稚,这是国情决定的,因为那时的我们还在读书,不读书就没有出路。而鬼佬的孩子多已走上社会,在实践中成长。所以我们的孩子高中之前总是领先于鬼佬的,但高中之后就开始严重落伍

     送四个字:凡事趁早

一、如果不考虑移民的事情,我们的发展轨迹大概是这样的
19-23岁:读大学        
          如果有以下情况,就要日后的岁月补课了:
         1、只读了中专、大专
         2、读的专业不够好
         3、大学辍学
         4、没有打下扎实的外语、高数等基本课的基础
         5、非重点大学毕业

23-26岁:通过转换1-3次及以上,终于找到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拍拖1-3次及以上,终于找到个还算合适的伴侣
          如果有以下情况,就要日后的岁月补课了:
         1、工作太忙等官方原因、性格太差等内部原因引起长期找不到另一半
         2、工作不停转行,没有积累
         3、地点不停变更,没有稳定的环境
         4、身体出现病态,早早的和医院结缘
         5、长期无法融入和接受社会的阴暗面,愤世嫉俗

27-29岁:结婚准备生孩子,工作进入常态,社会圈子有一定 的积累
          如果有以下情况,就要日后的岁月补课了:
         1、丁克一族。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孩子不是要不要的问题,是什么时候要的问题
         2、超过30岁要孩子。早要好过晚要,因为父母年纪还轻,身体还好,可以帮很大的忙;自己年纪轻,身体好,早生早恢复
         3、如果30再要已经算晚了,因为等孩子大学毕业,你也53、54了,社会小宇宙能量已经减弱到基本无力的状态。再晚,帮孩子带孙子的精力基本没有,下一代会更辛苦
        4、创业。这像买彩票,中了当然好;但如果不中,机会成本是相当高的。这个年龄可以试下,但要条件充分,不要盲目

29-35岁:家庭稳定,追求事业晋升
        如果有以下情况,就要日后的岁月补课了:
       1、没有稳定的伴侣
       2、没有值得奋斗的事业/工作
       3、招惹官司
       4、在社会中树敌
       5、吃多了三氯氰胺之类的东东,中招

35岁:社会平台基本搭建,稳定发展
        这个年龄之后,像离弦的箭,方向、爆发力度、射程、风向等主要因素已定,当总统的苗子、创业的精英、慢慢爬的蜗牛……
       基本上都有定数,只要不要出现异常,人生的轨迹就这么下去了


(二)移友的人生主要增加了的变量:选择

当你选择移民,你就在上述轨迹形成的关键十年面临时刻改变的状态:

19-23岁:不仅要读大学,更要读好英语、最好读个好专业
23-26岁:尽量找个知名的公司,积累工作经历的同时也掏到第一桶金
27-29岁:关键的3年,未来因为你的选择而彻底改变
          因为移民,你要选择是否要结婚和孩子,是否要放弃目前的工作,是否要离开家人,是否要放弃国内的积累

30-35岁:克服登陆初期的困难,稳定发展
         举家南迁的困难时显而易见的,如果尽快的融入新的环境是关键。
          您的机会成本是:如果在国内,有更好的发展

下期预告:对比:选择另一片大陆,得与失


[ 本帖最后由 shell 于 11-11-2008 19:45 编辑 ]
作者: shell    时间: 11-11-2008 14:43
标题: 第三章:对比:选择另一片大陆,得与失
我们站在35岁的时间点上来看:

              蓝色大陆   VS     红色大陆
一、社会
1、食品       安全      VS   污染严重
2、人脉       窄        VS     广
3、基本教育   简洁,免费 VS     昂贵或免费
4、辅助教育   补课费      VS    赞助费
5、氛围        和谐       VS    竞争或恶性竞争
6、官司        公平或相对公平  VS 特权
7、生活成本    居中        VS    要么简朴,要么奢华
8、旅游        免签        VS    处处签证
9、环境        好         VS    不好甚至更不好
10、社会稳定   稳定       VS     隐患太多
11、归属感     弱          VS    强
12、福利      好           VS   没感受到

二、家庭
1、心态       平和    VS      浮躁、肤浅
2、孩子    一个5岁,一个1岁OR更多   VS  一个9岁
3、父母     不在身边     VS     可在身边尽孝心
4、亲戚      远离         VS    常走动
5、稳定性     高        VS    一般
6、子女未来教育  省心    VS   常期敦促
7、生活成本    较高     VS    低,也可以很高


三、事业
1、资产       一般         VS   N多或较少
2、发展机会    少          VS   很少或很多
3、创业        环境较好       VS    看背景
4、稳定性      较差         VS    较好
5、专业性     较差          VS    较好

       可以比较的指标还有很多,关键是哪个指标是自己最关注最在乎的核心指标。

       这里比较的过程不是要分出谁更好,而是如何在两个大陆,两种制度之间找到最好的平衡点。

      (纯利益比较,不谈政治,不谈感情,不准笑话贝壳,否则出口在窗口的右上方,不送啦)
   
      个人觉得:孩子、环境和心态,这三个是最关键的。

下期预告:规划1:30岁前常规最佳选择


[ 本帖最后由 shell 于 11-11-2008 19:45 编辑 ]
作者: shell    时间: 11-11-2008 14:44
标题: 第四章:规划1:30岁前常规最佳选择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开始作图。
如果不在这个点上,只能说错过了最佳时机,日后要追而已。没有十全十美,只要不错过太多就好了。

19岁:大学一年级
1、        考大学,一定要考重点院校。
2、        最好是北京、上海、广州等离领事馆近的大城市,氛围好
3、        选个实用的好专业
4、        开始锻炼身体,消除独自生活引起的卫生、安全等隐患

20岁:大学二年级
1、苦练英文,不止要考过4、6级,更要提升口语、听力、写作等实用能力
2、收集阅读所有关于澳洲大陆的信息,对其风土人文有感性认识
3、努力追自己喜欢的人
4、交志同道合的朋友

21岁:大学三年级
1、        如果能修第二专业,就选外语
2、        争取机会学点修电器、汽车、盖房子之类的实用活,最好考个证、打份课外工
3、        放弃考研的想法
4、        考虑去知名企业、大城市工作
5、        多和师兄请教
6、        多上FREEOZ

22岁:大学四年级
1、        努力找份好工作,知名外企为首选
2、        将英语作为一门实用语言,基本能应用
3、        考驾照,因为有时间有精力
4、        有个稳定的GF BF

23岁:工作第一年
1、        低调,多学多做,少说话
2、        确认你工作的是值得奋斗终身的行业
3、        学会生活自理,懂得理财
4、        懂得吃亏,懂得与你接触的所有人交往,不管是好是坏
5、        如果工作不顺心,尽早跳槽
6、        让父母安心,你是可以独立生活的
7、        多交朋友
8、        保持学习的习惯,每天留出1小时看书。杂志也算

24-25岁:工作第二、三年
1、工作基本得心应手
2、有至少5万元的支配收入,可以申请移民用:)
3、有稳定的BF GF,如果可以,就结婚吧
4、找到关心了解自己的老师、长辈、上司
5、找到喜好相似的朋友圈子
6、不再做愤青,学会宽容和忍耐(对登陆后的生活很大帮助)
7、懂得社会运转的规则和潜规则
8、熟悉移民申请的程序和条件

26-28岁:工作第四、五年
1、加上工作经验分,够打分标准,可以申请移民,尽快准备并递交材料
2、如果有孩子,就要。能在国外生就在国外生
3、有10-50万可支配收入,以便登陆时期使用
4、多交移友
5、不要招惹不该招惹的人,不要犯不必要的错

29-30岁:登陆
1、能尽早登陆就尽早登陆
2、尽快渡过语言关、租房关、思乡关
3、登陆稳定下来半年内可以考虑要第二个孩子
4、努力找份工作,无论是专业工还是兼职工

如果选择了离开这里,就不要犹豫,毕竟你可预见的机会收益(机会成本)还不大,一切可以重来。

下期预告:规划2:30岁后常规最佳选择


[ 本帖最后由 shell 于 11-11-2008 17:42 编辑 ]
作者: shell    时间: 11-11-2008 14:44
标题: 第五章:规划2:30岁后常规最佳选择
如果你在30岁还没有登陆或没长登的打算,一般都是有特殊原因的。无外乎:
1、还没批。——说明你觉悟相对晚了,申请晚了
2、孩子小。——生孩子晚了,如果26就生,现在4岁,最好带
3、国内条件好。——这个值得探讨,也是后文主要探讨的对象
4、生病。——无论自己还是家人生病,都是应该平时尽量避免的,属于下章讨论的内容
5、没有合适的工作OFFER。——说明前期修炼差了点点,回国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一般而言,如果30以后基本上无需逐年去计划了,主要考虑下之前的补课就好

以下是建议:
1、没批的尽快申请批
2、不要考虑在国内买房,至少这两年,房地产的周期一般是3-10年,赶不上了
3、不要提前辞职,没有必要
4、申请后就尽量不要跳槽,影响评估
5、珍惜一切应用英语的机会,因为学了太久,忘了太久
6、要坚持,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
7、不要和别人去比较,同龄人升官发财中彩票都和自己没关系,也不重要
8、利用已有的人脉、经验考虑创业
9、照顾好自己的家人、亲友
10、做好理财计划,实现私有财产的保值增值
11、不要买车、装修租来的房子等消费类大额投资,到时都是负担
12、多上FREEOZ
13、多交朋友。10多岁拼智力、20多拼能力、30多拼关系、50多拼体力

(二)如果国内条件太好,舍不得放弃
1、尽快结婚,好实现“一家两制”
2、尽快要孩子,孩子早日大了,就早日一起坐飞机
3、让另一半登陆做移民监
4、一半宣誓入籍后,另一半拿PR,不断续签
5、入籍的那位可以持蓝本护照回国当外国人:)
6、等到哪天国内不喜欢呆了,再全家搬过去


下期预告:异常:三级事件


[ 本帖最后由 shell 于 12-11-2008 13:34 编辑 ]
作者: shell    时间: 11-11-2008 14:45
标题: 第六章:异常:三级事件
2008年,不知是新闻曝光多、地球变平了?还是社会节奏加速、思想解放?社会异常从百年一遇、十年一遇、到一年一遇、每月都有负面新闻,这样已不是个案问题,而是机制问题、体系问题。任何一个标志性事件的影响到个人身上,都是后果严重,终极一生的。

     中国是一个“树欲静而风不止”的社会。
     如果您想平平安安过日子,那势必受到特权阶级的压迫:考重点被人家子女挤占名额、找工作被关系户捷足先登、看病被安排在人满为患的普通区、开车要看单双号、晋升要看是不是自己人……
     如果您削尖脑袋混入特权阶级,压力也是N大的:饭局多到把家当旅店、喝酒喝到肝肾尽毁、当爷爷前势必当孙子、上面有人也要提防被人黑掉、吃喝嫖赌麻将关牌都要会赢会输…….
    建议看下《一地鸡毛》那本书,写的很真实,书本身很薄,但很经典。

    人生几十年,遇到的所有事情无外乎三级:

    第一级:关键事件,对个人发展产生转折性影响的,能给人生轨迹改道的。例如出生家庭、读大学、工作、结婚、生子、意外死亡等等

    第二级:重要事件,对个人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这类事情没法使人生轨迹改道,只能影响其速度。例如:晋升、成长、9年义务教育、生病等等

     第三级:鸡肋事件,除了以上两种,但又值得纪念的事情。例如:50大寿生日庆祝等等

    如此看来,

一级事件国内的环境还是很严峻的:
一、环境。(影响5-10岁)
    今年几乎是食品安全隐患爆发年,几乎常见的食品都出现了问题,没有出问题的也以涨价体现自身的价值。长期下期,能吃上安全食品,多活几年的算是运气。

二、治安。(影响2-10岁)
身边的人几乎每人都有被偷盗的记录。小则割钱包、大则入室抢劫。因为社会不稳定、流动人口日益增多等缘故,城市的治安越来越糟。
一旦中招,报警、官司等事情引来无限烦恼。

     二级事件相对也不乐观
三、生病。(影响3-5岁)
国内的医疗是保小不保大,小病还可以抗着,大病就一定要买保险,否则整个家族都得搭进去。可有多少人买了保险呢?
澳洲的医疗是保大不保小,小病看起来很麻烦,但大病基本上全免。
推荐看牙医之类的回国看,其他的留在澳洲搞定。

四、教育。
男孩怕变坏、女孩怕受害。因为信仰缺失、竞争激烈、诱惑多多,现在培养一个孩子成为一个比自己有出息的人的成本越来越高。
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按静态现金流计算法粗略估算了下也需要52万RMB(幼儿园1万×3+小学1.2万×6+初中1.5万×3+高中1.7万×3+大学2万×4
=28万学费,生活费每年1万,24万左右)

       三级事件倒是比较好:
      就是大家常见的:饮食、日用品等消费品价廉物美、呼朋唤友吃吃喝喝其乐融融……

      PS一个笑话:新华社消息:为减轻人民群众炒股负担,从即日起,国务院所属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商务部、财政部"四部合为个一部,简称为"劳民商财"部。

下期预告:终极:两个大陆之间价值最大化


[ 本帖最后由 shell 于 12-11-2008 13:34 编辑 ]
作者: shell    时间: 11-11-2008 14:45
标题: 第七章:终极:两个大陆之间价值最大化
移民政策越来越紧,最基本的原则是:能早就早
     如果所有的弯路不走,所有的岔路都走对了

     推荐个价值最大化的方案:
PART 1:

年龄              GG                          ※  MM
19岁:考个重点大学,读IT、电子、土木、会计、护士之类的专业
20岁:学个修电器、汽车、房子、理发、厨师之类的技能
21岁:好好修炼英语各项水平、拍拖,有个稳定的对象
22岁:学好专业课,多交点朋友

PART2-1
23岁:努力找份海关、烟草、航空、电力之类的工作 ※ 努力找份外企
24岁:                    熟悉工作、努力拍拖
25岁:                    结婚、生第一个孩子
26岁:               工作满3年,准备申请移民
27岁:               准签,准备相关事宜,短登
28岁:  晋升到公司中层                  ※    带孩子和父母长登
29岁:  中途登陆几次                    ※    在OZ工作1年
30岁:  工作进入佳境        ※  呆1年移民监、生第二个孩子
31岁:  申请PR RRV                    ※      宣誓入籍,回国

PART2-2
当然当公务员和国企干部的还是少数,一般情况

23岁:努力找份和学历专业一致的工作 ※ 努力找份外企
24岁:                    熟悉工作、努力拍拖
25岁:                    结婚、生第一个孩子
26岁:               工作满3年,准备申请移民
27岁:               准签,准备相关事宜,短登
28岁:                 带孩子和父母长登
29岁: 找份PARTIME工熟悉环境  ※ 在家带孩子先   
30岁:  转份专业工      ※  呆1年移民监、生第二个孩子
31岁:                 宣誓入籍
PART3-2             安心在OZ生活、读书、育子

PART3-1
32岁:   孩子回国后分别读小学1年纪、幼儿园小班
33岁:   孩子分别读小学2年纪、幼儿园中班
34岁:   孩子分别读小学3年纪,准备读小学1年纪(OZ5岁读书)有条件就生第三个孩子(为国家生的,哈)

PART4
35岁:  举家移民,最小的孩子2岁,大点的基本可以自理
36岁:  找工、熟悉环境、创业      ※ 照顾孩子,家庭理财
37岁-42岁:  之后的路看机遇和努力的程度了
              孩子大点读书后,就可以带着全球去旅游,回国探亲

PART5
43岁:  第一个孩子18岁,开始工作
48岁:  第二个孩子18岁,开始工作
52岁:  第三个孩子18岁,开始工作。估计可以抱孙子了
60岁:                           ※ MM退休
65岁:   退休                    

PART6
        退休后每1年回国一次和老友叙叙旧,如果他们还健在的话

[ 本帖最后由 shell 于 16-11-2008 17:32 编辑 ]
作者: shell    时间: 11-11-2008 14:46
标题: 第八章:祝愿:不错过、不放弃,走好每一步
     人生貌似几十年,其实关键的也就十几年,很多机会是可以预期和计划的。像冬天下雪抓麻雀、涨潮捡贝壳…..

    只要我们不错过、不放弃,认认真真做好这个年龄应该做的,不要太贪玩、不要太“无忧无虑”、不要太和社会较真,一定能心想事成!

     很欣赏一个移友的文章,说:西人是袋鼠我们是老鼠。国人太多的设计、太多的考虑、造成生活的负累、思想的桎梏。这个是国内环境造成的,谁不想快乐的殷实的生活?为了让下一代成为快乐的袋鼠,为了让我们自己快乐的转化为袋鼠,再让我们最后好好努力一次,完成那勇敢的华丽的一跳。


[ 本帖最后由 shell 于 11-11-2008 18:09 编辑 ]
作者: 乘船看鲸    时间: 11-11-2008 15:37
直播?看来是个大工程
作者: shell    时间: 11-11-2008 15:46
哈哈,直播,今天心情好,写个帖子共享下
作者: maggiemei11    时间: 11-11-2008 16:46
写的不错啊,搬个板凳好好欣赏。
作者: 肖家太太    时间: 11-11-2008 16:51
Shell好有才!支持
作者: 笑口早    时间: 11-11-2008 16:56
单身节的礼物,有才有才
作者: 肖家太太    时间: 11-11-2008 16:56
27-29岁:关键的3年,未来因为你的选择而彻底改变
      因为移民,你要选择是否要结婚和孩子,是否要放弃目前的工作,是否要离开家人,是否要放弃国内的积累

深感,虽然年龄未达标
作者: 伊宁    时间: 11-11-2008 17:05
饮奶有风险,投胎需谨慎
作者: flyingdog12321    时间: 11-11-2008 17:08
LZ人才阿!
作者: 渔渔    时间: 11-11-2008 17:19
写得不错啊!顶一个!
作者: cql626    时间: 11-11-2008 17:33
写得好,我也来顶楼主,继续加油!希望下次聚会能见到楼主!
作者: silvialex    时间: 11-11-2008 17:43
还是没能坐上沙发
作者: shell    时间: 11-11-2008 17:44
谢谢哦,突然发现写的太多了,担心没人有耐心看
作者: 西门吹哨    时间: 11-11-2008 17:57
写的很愤青啊,但是还不错
作者: 昨夜如斯    时间: 11-11-2008 18:02
标题: 厉害啊,shell
人才阿,考虑出书吧 rom cc
作者: shell    时间: 11-11-2008 18:13
出去健身,回来再写,见笑啦
作者: kiwi    时间: 11-11-2008 18:37
太厉害了,写的真不错.
作者: CiCi公主    时间: 11-11-2008 18:40
好帖子,我喜欢。
等待续集
作者: Bill_Fish    时间: 11-11-2008 20:24
有潜力,我看好。
作者: jie1cn    时间: 11-11-2008 20:24
好贴,支持。
作者: shell    时间: 11-11-2008 20:27
明天回来填坑,回见看越狱啦啦啦
作者: 妮南    时间: 11-11-2008 20:29
楼主真的可以去报社投稿,太有才了。
作者: reporterma    时间: 11-11-2008 23:09
思辨!逻辑缜密!佩服!
作者: ccen    时间: 11-11-2008 23:12
lz继续
作者: shell    时间: 12-11-2008 00:09
谢谢各位捧场!
谢谢CICI,评价太高了,容俺脸红1秒钟

好,明天继续,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少走弯路,不走岔路,(不喝三鹿),是我们的追求!
作者: ritz    时间: 12-11-2008 02:01
LZ的规划太武断了吧,照这样的人生规划,可能新加坡更适合你所描述的对象...
作者: black_zerg    时间: 12-11-2008 0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我快30了,哭了
作者: shell    时间: 12-11-2008 12:09
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作者: shell    时间: 12-11-2008 12:12
看看名人的选择:
巩俐成为新加坡人了;
水均益妹妹也是美国人;
女足门将高红北美人了;
反美名嘴袁木的女儿也美国人;
马楠美国人,(这个有必要详细说明一下,因为她是当年著名的粪青)
在克林顿总统访问北京大学时,北大中文系94级的女生马楠曾当面痛斥美国人权状况的“恶劣”。马楠两年后本科毕业,很有意思的是,她却选择了到“人权状况恶劣”的美国去留学,后来还嫁给了一个美国人,现在已育有一子。
凤凰卫士阮次山先生,是美国籍。
深情款款地"党啊亲爱的妈妈"的殷秀梅;美国国藉。
陈冠希加拿大人:
李连杰美国;
刘亦菲美国人;
陈恺歌美国;
陈红美国国籍;
宁静美国;
斯琴高娃,瑞士.
郎平美国人了;
张铁林,英国(中国皇上变成英国人了);
许晴日本;韦维德国;
王姬,美国;
蒋雯丽顾长卫及其子美国籍;
徐帆加拿大;
沈小岑澳大利亚(名曲:请到天涯海角来);
蒋大为加拿大(名曲:北国之春,我愿驻守在风雪的边疆);
苏瑾:新西兰.
邓质方美国;
宋任穷之女宋彬彬美国藉。;
童安格加拿大;
外长李肇星之子,美国混绿卡”。
作者: yy0185    时间: 12-11-2008 12:38
很好,写的不错
作者: largo    时间: 12-11-2008 13:31
世界大同从明星开始
作者: oldqin    时间: 12-11-2008 13:37
太强悍了,最近好文好消息很多啊
作者: shell    时间: 12-11-2008 14:03
终于写完了,纯理论建议
作者: jessica_zheng    时间: 12-11-2008 15:18
人生貌似几十年,其实关键的也就十几年,让我们最后好好努力一次,完成那勇敢的华丽的一跳。
写到我心里了。
作者: 熊猫阿三    时间: 12-11-2008 15:39
lz比较理想化,呵呵。
作者: hustwater    时间: 12-11-2008 16:10
美籍华人明星好多呀,
澳籍的只有一个咧~~~~~~

作者: c2j    时间: 12-11-2008 16:16
强帖留名.

另外问lz一个问题.

27岁:               准签,准备相关事宜,短登
28岁:  晋升到公司中层                  ※    带孩子和父母长登
29岁:  中途登陆几次                    ※    在OZ工作1年
30岁:  工作进入佳境        ※  呆1年移民监、生第二个孩子
31岁:  申请PR RRV                    ※      宣誓入籍,回国

拿到签证后回国发展,那rrv的2/5年的要求怎么达到?5年里有2年在澳洲发展?这个意思?
作者: rabbitlittle    时间: 12-11-2008 16:21
有意思!楼主太有才了!
作者: ellenzhiyi    时间: 12-11-2008 17:37
好棒的帖子!
作者: cocaco    时间: 12-11-2008 18:31
厉害,顶一下,慢慢看
作者: 西澳海豚    时间: 12-11-2008 18:54
很好的想法与计画~

但是计画往往都跟不上变化~

每人的遭遇都不尽相同,端视个人如何找出自己的机会点,

与如何实践於现实生活中,乃此一大事成功之关键(纯属个人想法----)
作者: tanshen    时间: 12-11-2008 19:31
工作比国内轻松,生活质量比国内差,生活单调,但和谐

比国内还没机会发展。

语言,文化谈保住工作就可以,谈发展基本没有。
作者: tanshen    时间: 12-11-2008 19:32
医疗说是免费,但比国内还狠,也贵,也治疗不如国内。

国内医疗也有问题,医生开高价钱的药,乱开药。澳洲也不便宜,等死。
作者: shell    时间: 12-11-2008 19:55
标题: 回复 #47 c2j 的帖子
拿到签证后回国发展,

那rrv的2/5年的要求怎么达到?——另一半是CITIZEN就可以申请续签

5年里有2年在澳洲发展?这个意思?——另一半需要花2年的时间在澳洲,读书也行、生孩子也行、呆着做淘宝生意也行
作者: icepeanuts    时间: 13-11-2008 00:13
dingggg
作者: AnaCoppola    时间: 13-11-2008 12:23
太厉害的帖子了,实在没话说了了,就一个字“赞!”
作者: taurusadl    时间: 13-11-2008 13:12

作者: Bill_Fish    时间: 13-11-2008 13:48
原帖由 shell 于 11-11-2008 14:45 发表
27岁:               准签,准备相关事宜,短登
28岁:  晋升到公司中层                  ※    带孩子和父母长登
29岁:  中途登陆几次                    ※    在OZ工作1年
30岁:  工作进入佳境        ※  呆1年移民监、生第二个孩子
31岁:  申请PR RRV                    ※      宣誓入籍,回国

看来我很失败呀,28岁进升到公司中层?大胆问一下这里有几个进升到中层的?中层意味着近百万的年薪,少说也得几十万吧,千万别说你公司就三个人你是老二。在28岁的时候就达到这个高度,太理想化了吧。像ACS的六年工作经验以后大部分本科毕业的都已经接近30岁了,拿到签证就不错了,还有入籍是4年最少在澳洲呆上三年,如果你说的只有一个MM在澳洲的话,我真觉得这只是成功男士的规划,我们普通人不太适合。

[ 本帖最后由 Bill_Fish 于 13-11-2008 13:50 编辑 ]
作者: EricW    时间: 13-11-2008 13:53
我觉得lz说的中层应该是指一线的主管或经理吧,如果是公司老二,那应该算高层了,除非公司不是很大。Anyway,这文章写的挺好,强贴一定要留名啊。
作者: yunduo    时间: 13-11-2008 14:08
有才,善思考总结,且勤奋。鉴定完毕。强帖
作者: shiningruby    时间: 13-11-2008 14:18
lz是个人才哦!!!佩服!!超级有用贴!!
作者: true    时间: 13-11-2008 16:15
LZ很强的说,看来选择去是没错的了
作者: windwalker    时间: 13-11-2008 16:37
赞个,强人强贴~~
作者: 轻挥云    时间: 13-11-2008 20:17
这帖很强!!
作者: purplebell    时间: 13-11-2008 22:19
好有才呀!搬了板凳来慢慢看
作者: 老司机    时间: 14-11-2008 01:22
标题: 相当于人生活了两次
再让我们最后好好努力一次,完成那勇敢的华丽的一跳。(不管年龄多大,不管结果如何)
作者: shell    时间: 14-11-2008 02:19
标题: (续1)两个大陆养个孩子的成本大比拼
继续吹水:

做了一个养孩子的沙盘推演图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没实践过,只是估算了下,就得出这样的差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本帖最后由 shell 于 14-11-2008 15:22 编辑 ]
作者: shell    时间: 14-11-2008 02:26
发个粗略的测算表,供大家讨论下

测算标准按汇率5.00折算为RM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本帖最后由 shell 于 16-11-2008 17:20 编辑 ]
作者: emillyue    时间: 14-11-2008 02:34
弓虽~
LZ工作就是做分析的吧  
作者: silvialex    时间: 14-11-2008 02:36
标题: 回复 #8 shell 的帖子
13、多交朋友。10多岁拼智力、20多拼能力、30多拼关系、50多拼体力

LZ,咋没40呢
作者: fat_square    时间: 14-11-2008 05:07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聚会很大的收获就是认识到把人生作为一个大计划,统筹安排能实现最大效果的shell

确实让我觉得豁然开朗,有机会再向你请教
作者: shell    时间: 14-11-2008 12:09
在跟帖中贴了两个图,不知道为啥删了?
内容敏感?

是否管理员不允许啊?请教
作者: 澳大利亚    时间: 14-11-2008 21:24
标题:
不错/
作者: 教兽    时间: 16-11-2008 14:43
问个初级问题,移民监不是一定要主申请人坐吧?
现在汇率很有利,感觉可以把老婆派去做移民监,自己在国内挣人民币,好象比一头扑到澳洲找工作要稳妥?
作者: RAINBOW_YZH    时间: 16-11-2008 15:48
好问章,我喜欢!
作者: shadow    时间: 16-11-2008 16:43
标题: 回复 #3 shell 的帖子
蓝色2008的事件,红色2008也都有阿
作者: shell    时间: 16-11-2008 16:58
标题: 回复 #74 教兽 的帖子
移民监不是一定要主申请人坐——不一定,谁坐都行

感觉可以把老婆派去做移民监,自己在国内挣人民币,好象比一头扑到澳洲找工作要稳妥?————对对对,很多人就是这么想的

充分发挥“一家两制”的优势啊
作者: mite    时间: 16-11-2008 17:16
※      宣誓入籍,回国

===》


呵呵
作者: shell    时间: 16-11-2008 17:21
老麦是过来人啊

这个也跟国际环境有关

如果OZ还在闹金融危机
如果国内未来20年不动乱

在两个大陆之间跳转是有意义的,值得的
作者: mite    时间: 16-11-2008 18:10
恩 如果有机会的话

但是澳洲不错 能享受那里的LIFE STYLE
真正沉下来 也是不错的选择
看看志趣版面的帖子
作者: pinxinge    时间: 16-11-2008 18: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标题: 不能不顶
高见!
作者: wangpoter    时间: 16-11-2008 20:21
你太有才了
作者: tzg668    时间: 17-11-2008 15:48
标题: shell很棒
写得很有感觉,读来很受启发.
作者: davidl2008    时间: 17-11-2008 16:07
写的好,读了受益阿
作者: taotao63    时间: 17-11-2008 16:13
我好像还没到第2个本命年, 年轻是资本吗?
作者: taotao63    时间: 17-11-2008 16:14
读完,受益匪浅!
作者: migao21    时间: 17-11-2008 17:11
不知所云,好奇怪的东西。
把人生搞的像配台电脑: 用intel的好处多还是amd的好处多。用A卡的好处多还是N卡。。。。硬盘配个多大的。

或者说像编程序: 满足了A和B就去做C, 满足不了A回去准备A去, 到达D岁应该生N个子女, 。。。。。

倘若说这个是lz自己的人生规划, 那是无可厚非。 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很常识的东西, 有些总结的也不错。 每个人都人生都是很独特的, 如果每个人都安排好了走那个“放牛-卖牛-攒钱-娶媳-养子-让儿子放牛”的道路, 那这个世界是很恐怖的。我觉得人生是充满了惊奇和不可预知, 好好享受每个时刻是关键。
作者: chinese    时间: 17-11-2008 17:30
分析得不错呢!
作者: 平平安安    时间: 17-11-2008 17:42
我也要做快乐的袋鼠
作者: tracychen    时间: 17-11-2008 20:37
LZ实在是太有才啦 PFPFPFPF
作者: 萧萧eileen    时间: 17-11-2008 23:58
好帖子,理想化是很多移友的共性,但理想化也是我们勇敢追求的动力来源~
作者: taotao63    时间: 18-11-2008 00:53
lz,你去了吗?
作者: frankliu109    时间: 18-11-2008 03:40
移民这东西,值不值,看个人感觉了。
作者: nickwu    时间: 18-11-2008 16:03
dddddddddddd
作者: jad1222    时间: 19-11-2008 03:17
楼主猛啊。计划得狠详细。
作者: 步生烟    时间: 21-11-2008 12:58
楼主跟我的规划不谋而合阿~~~~
作者: zhangyuanzhi    时间: 23-11-2008 17:49
没看完呢,先顶一个。
作者: men1879    时间: 23-11-2008 18:18

作者: black_zerg    时间: 23-11-2008 18: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这么复杂,这么有规划啊,佩服!
作者: 我是老人    时间: 23-11-2008 18:52
正常人生轨道的效率表达

虽然价值观和LZ不同,

但还是很佩服,强贴.




欢迎光临 FreeOZ论坛 (https://www.freeoz.org/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