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已经是这家医院的正式职员了,而且就是在我实习的科室CCU(Coronary Care Unit)/CSU(Cardiac Step-down Unit)--心脏科。我想我可以留在这里,第一当然是科室缺少注册护士,还有就是因为我实习表现还可以吧。我知道自己的英语实在是烂的可以,同他们澳洲本地的实习生没得比。特别是一开始的时候,在听力压力最大的第一周过去之后,基本上可以听懂一半加猜一点,要是突然听见有一个新名词蹦出来,就先大致弄懂是什么用的,是物品还是药名,再强记住发音,转身换个人请她拿来我看一下。这样三番五次的,就基本上知道一些常规用品和药名了。不过,口语能力还是差的太多。短一点的就不管语法了,几个单词放在一起就行,句子长了可就痛苦了,口音奇怪更本不是问题,问题是说到一半连自己想说什么都不记得了。现在想想还是很有意思。而且,听的人也很痛苦,很多时候,明明早就知道你想说的是什么了,但是你在那里唔唔啊啊的使劲想单词,她也就使劲微笑,点头的鼓励你(她们的习惯就是这样,感觉很支持的样子)。所以,我个人认为,再外国做护士,语言还是最最大的一关。不过,如果有希望出国的护士不用害怕,只要坚持,语言关一点也不难过。因为语言的作用就是让大家相互理解。我觉得,因为有我给与的磨练,我们科室澳洲同仁的中国式英语的理解能力也大为提高。呵呵呵。
而且,据我的经验,这里的护士医生大多很敬业,她们(特别是护士)对病人的态度真的很好。她们觉得如果是有paid的,就应该付出相应的劳动。不过大家放心,这里的工作绝对绝对比中国大多数医院的护士工作量少,而且管理也很人性化。嗬嗬,所以我现在上班下班都很高兴,对病人的态度也很好唉,大家客客气气,开开心心,多做一点也没关系。(当然最高兴就是发工资的时候,哈哈)作者: jessie_he8021 时间: 17-2-2008 17:20
还有,我刚进科室的时候,发现这里的护士都叫病人叫得很亲热,听得我毛毛的。现在我也一样了,每个人都叫honey, sweat heart, sweaty, my dear, my gorgeous, darling, my lady, Mr.gentleman. 想到什么叫什么,嗬嗬,给中国人听一定肉麻翻了,还好外国人很习惯,大家都这么叫来叫去。就是不叫名字,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读不出,记不住。这里是从不当面叫床号的,背后么,有的时候名字太难念了(这里也是移民国家,什么样的名字都有)就叫Mrs. 13 或者Mr. 6.嗬嗬,不过如果在国内,打死我也不会对病人叫这个的(你敢叫,人家也不敢听哎。)
告诉大家,在这里做护士的地位是很高的。几乎我遇见的所有人一听我是护士,就一脸遮也遮不住的羡慕表情。因为护士就意味着极小的失业率,稳定中高等的报酬,6周带薪休假,最最牛的就是,如果你是护士,找工作几乎没问题。特别是专科有经验的护士,人人抢着要。这也就是我选心脏科的原因,是专科哎。我现在还在课余时间参加心脏专科培训,明年还准备读一个心脏科--post graduated course, 如果是--part time 的要两年,如果是--full time 的要一年。等我读完了以后,我就打算背着包包到世界各地去旅游,走到哪儿,做到哪儿,英国,美国,加拿大,这些英语国家几乎没问题,工作好找得很,欧洲国家就有些麻烦,语言障碍。不过我也准备先学学各国语言,然后到医院里练习一下。嗬嗬。这只是我的小小梦想,未来还很远呢。
OET全称为Occupational English Test, 是一种专门为非英语国家医生护士准备的综合医学英语听说读写的一种考试,与雅思比起来,有具有专业性以及可以分开考试的优点,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四门考试有一门或两门没有达到标准,下次只要考这两门就可以了。但是,我本人是不推荐OET考试的,因为第一,考试费用和学费实在太贵,而且由于不普遍,所以教材,老师和应考方法远远没有雅思课程来的有针对性。第二,周期实在太长,一年只有两次(据我所知)不象雅思每月两次,于是就可能浪费大把时间等待。第三,不是澳洲所有的洲都有统一标准,据我所知,大多数洲只接受OET四门为B的成绩,有些甚至不参考OET的成绩。最后,也就是本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OET实在太难啦,我的雅思A类6.5分来得澳洲,又在学校里上了十几周的课,然后考OET,听力居然只考了30多分,汗啊~~~ 不过我的英语比较薄弱于单词拼写,听得懂但拼不出,或者拼得慢,OET听力需要大段大段的听写,我当然不行啦(都怪当年懒,不高兴背单词,呜~~~~)不过这只是个人意见,只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