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进口莓果的食安风波持续扩大,周三,西澳出现首例因食用进口莓果而罹患甲肝的病例。卫生厅周三上午证实了这起感染病例,并预测将会出现更多涉及被召回莓果的病例。
农业部长乔伊思周三承认,澳洲当局并没有对冷冻莓果进行对人体有害的病原体检测,尽管欧洲和北美曾经大范围爆发过进口莓果导致甲肝疫情的先例。
去年九月,冰岛和欧洲大陆各地出现了多起甲肝病例,据信与冰冻莓果有关。被污染的包装莓果产品在爱尔兰、意大利、法国和挪威均有销售。
国内种植者周二表示,当局竟然没有把这种在全国各地的超市冰柜里十分常见的人气产品列为“高风险”进口产品,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他们和中立议员联合起来要求监管机构对此展开重大审查。
乔伊思说,周三上午他听取了他的部门汇报,得知进口冰冻莓果并未进行检测。他承认,可能需要对面向此类产品的检测体系进行审查。
他说,澳纽食品标准局可能需要对所有的冰冻莓果产品进行检测,以确保甲肝疫情的爆发范围没有超过最初的预计。
乔伊思敦促澳洲人购买本地制造的产品。“买澳洲货,省得自己受苦。”
迄今为止,已经有11人在食用过被召回的冰冻莓果产品后甲肝检测呈阳性,受害人数可能进一步增长。确诊病例有5个在昆州,3个在维州,2个在新州,1个在西澳,据信他们都曾食用过来自中国的冷冻莓果。
律师正准备代表那些受到影响的消费者发起集体诉讼,并建议消费者保留食用了该款产品的证据。红十字会对食用过受污染莓果的人实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献血禁令,担心他们的血液被甲肝病毒污染。
该慈善机构已经确认了300名食用过可疑莓果的献血者身份,正在考虑是否销燬这些血液。“在当局设法找出感染的确切来源和范围之时,这纯粹是预防性措施。”
甲肝的症状最长需要七周才会出现,症状包括虚弱、发烧、恶心、腹部不适、胃痛、尿黄和黄疸(皮肤与眼睛发黄)。但卫生厅敦促食用过被召回莓果的民众除非感到身体不适,否则无需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