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感
昨天半夜枕边电话突然响起,以为出什么事情了,拿起电话才知道是儿子。
儿子:“妈妈,不好意思,打搅你睡觉了。”
我:“是不是想家了?”
儿子:“我刚才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吃到小核桃了......”
我:“妈妈去的时候帮你带些去,还想吃什么,能带的妈妈都带去。”
儿子:“没了。”
其实,我知道这孩子,他就是想家了,还有就是担心我们,才找了个小核桃的借口,其实我们彼此都很思念,好在很快就可以团聚了。
今天开始淘宝小核桃,呵呵。
×××××××××××××××××××××××××××××××××××××××××××××××××××××××××××××
前几天,有个男家长特别凶悍地找到我,说是他的儿子需要加快学习速度。
当我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从孩子的眼神中看到了茫然。
父母要拔孩子助进度,孩子内心很痛苦,因为孩子本身不是非常自律,还很不自信。
强悍的爸爸,造就出了内心虚弱的儿子,我的内心很不是滋味啊!
接手这个孩子,开始帮他“提速”,一个多星期过去了,我和孩子每天在一起,不停地鼓励他,孩子昨天刚刚开始有了点自信。
结果,昨天晚上,孩子的父亲当着我的面打了儿子一个巴掌,因为看了儿子的课堂作业本,发现他粗心做错了一个句子......
看到孩子眼神中的再度虚弱,我感到我自己也很虚弱,快虚脱了......
真的很希望这个孩子是我的儿子,这样我就能保护他了。
那孩子的爸爸在临走时再三叮嘱我:“要严格管教!”
昨夜,几乎失眠,很放不下这个孩子......很想抱抱他......
都是儿子,可是儿子和儿子也会有不同的处境和成长历程......
恳请全天下的父母不要打孩子了,别打了!!!
眼眶湿了......
吃中餐的时候,幸福爸爸安慰我:“改变一个家庭的教育观念很难!”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20-6-2012 15:51 编辑 ] 幸福妈妈的教育经值得学习。其实给孩子上文化课的补习班,多数是父母的心态作怪。另外核桃能带吗? 懂事的儿子!小核桃,呵呵!母子连心,其实大家都是心照不宣而已,都惦记着彼此!
欢迎幸福妈妈归来,我们期待着更多的米国和澳洲的pk
谢谢!
带小核桃
原帖由 乐高 于 20-6-2012 13:04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幸福妈妈的教育经值得学习。其实给孩子上文化课的补习班,多数是父母的心态作怪。另外核桃能带吗?
买小包装的,入关时走红色通道,诚实接受检查,让带就带,不让带就扔海关,也算尽了对儿子的爱心。
淘到了(都说好吃呢):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1.1000386.0.27&id=5881442276
我觉得应该可以让我们带进去的。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20-6-2012 15:31 编辑 ] 对的,只要是熟的;有密封包装的,都可以带的,谢谢幸福妈妈:good http://www.hioz.net/ibbs/space.php?2318/mythreads
以前有个MICKEY到澳洲搞礼品店 04年的帖子 她10年后少来论坛了 纽约就是脏、乱、差!其他城市好些。 感谢幸福妈妈的回复,我花了三天时间看完您的故事,真的是不吃不喝(夏天,减肥中)。到了痴迷的程度!当然了,精彩的故事还在继续……,幸福妈妈是真正领悟到了幸福的真帝啊!请问一下您的QQ号是多少啊?我有些事情要请教您,期待您的回复。谢谢!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20-6-2012 14:57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买小包装的,入关时走红色通道,诚实接受检查,让带就带,不让带就扔海关,也算尽了对儿子的爱心。
淘到了(都说好吃呢):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1.1000386.0.27&id=5881442276
234044
...
小核桃和小核桃肉都可以带的
我带了很多过来,记得申报:D
地球人都熟悉的“曼哈顿”
纽约因为有了曼哈顿而被地球人熟知,曼哈顿也是纽约最繁华的一个小岛,岛虽小,却聚集了太多著名的建筑和机构。当然还有很多历史的痕迹,比如自由女神像。
一家人怀着太多的憧憬登上了开往曼哈顿的大巴......
大巴行驶在通向曼哈顿的高架路上,可以看到锈迹斑斑的栏杆,远处曼哈顿林立的高楼大厦,还有不知道是不是在等待拆除的建筑群(有Sold字样),幸福大姑很幽默地说:钉子户!;P
路经正在重建的“世界贸易中心”时,看到道路也在维护,因为施工的原因,“世贸”周边都被围栏围护着。2009年我第一次到曼哈顿时,这个地方还是一片狼藉,现在依然在施工,看来911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恐怖事件,而是太多之后的故事,和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故事。
正在施工的“世贸”,可以清晰看到吊车在运作。听说还要三年才能全部竣工。曼哈顿天空中的电线也像蜘蛛网:
工地周围有大量的警车和警察严阵以待,围墙死死包围了整个建筑工地:
曼哈顿到处都是需要仰视的大楼:
渡轮码头的建筑,有一个很像锚的室外灯:
通往码头的道路:
渡轮码头奇特的木桩:
游客开始走向游轮,都是亚洲面孔,而其中大多数是中国人。水位不是很高,水底不是很干净,有明显被污染的痕迹:
我们乘坐的游轮:
纽约港的轮渡是这样的(远处的两艘),感觉很像悉尼港的轮渡,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悉尼港和达令港要漂亮。
一直都有直升机在头顶盘旋,幸福爷爷说是:灰烬(飞警);P
纽约港美丽中的复杂含义只有靠对这座城市的理解和熟悉去解读了,这些故事和传奇是悉尼港所无法取代的:
游轮经过“爱丽丝岛”,岛上的“移民博物馆”,非常特别的建筑,19世纪这里曾经是最繁忙的移民检查站,每一个移民首先都要到达这座大楼,而移民们的命运也大不一样,对于那些被拒之门外的移民来说,爱丽丝岛也成了他们的“希望之岛”和“眼泪之岛”。突然想起在美国将近30万(数据也许不准确)的中国移民中,19世纪有多少中国人曾经迈出了这座红色喜庆的楼房,踏上了自由国度?20世纪又有多少犹太人因爱丽丝岛而逃离纳粹的魔爪?宋氏三姐妹是不是也曾经在这里驻足过?:
正在修复的自由女神像(铜像,远看是蓝色的):
象征自由的火炬,18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打碎的锁链:
游轮上的游客各种姿势拍照留念,举单反的有,举卡片机的有,举iphone的有,举ipad也有:
远处叫不出名字的水边建筑:
布鲁克林大桥(连接布鲁克林区和曼哈顿岛),这座桥的历史在亚历山大老师的教材《新概念三册》中有详细描述,所以每次看这座桥,都会有特别的感触,因为那篇文章写得很优美,很散文:
游览结束,中国游客也会跟美国工作人员说:Hi,five!
告别了美丽的《自由岛》和《爱丽丝岛》,我们的大巴驶向下一个景点:华尔街......
纽约街头的旅游观光巴士,此路通往华尔街:
夜了,今天就先写到这里,大家晚安!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21-6-2012 01:33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angeljx151 威望 +20 老麦,真是喜欢死你了,这个帖子我要好好读 ... 20-6-2012 21:20
====>
MICKEY类似04-05年的您 有N多粉丝的
她的年纪也和你差不多吧
也是2夫妇创业 有很多帖子 我昨天顶起了几个
可惜2010年后不来了我想是事业 生活上了正轨 .。。。
借此 祝福她 真厉害,好佩服!:)
移民前的又一个作品
今天全校职员集体劳动,因为我们的多功能活动厅建好了,大家快乐地为孩子们洗碗,擦窗户,不亦乐乎......
自助餐区老师们贴的玻璃贴纸:
洗了一半的餐具:
十年前从上海拍得的油画: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中的七个小矮人)
给孩子们学习做西餐用的餐具:
希望我离开之后,孩子们能比我在的时候更加快乐!
走之前该做的事情快接近尾声了,心里越来越轻松了,等过完这个暑期夏令营,我们就可以回澳洲的家了。
突然发现,我们内心已经不把中国当成是家了,觉得家已经在澳洲了,澳洲才是我们的家,呵呵。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21-6-2012 18:30 编辑 ] 幸福妈妈把家安在了布里斯班还是悉尼?我下个月去布里斯班。方便的话去拜访您。 终于看完了,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慢慢的咀嚼,慢慢的品味,不想错过一丁点的细节。这期间有欢笑,有眼泪,有希望,有动力,谢谢幸福妈妈的辛劳,完成这么美好的人生教材,至少对我而言。从小到大,从没崇拜过谁,因为对你的崇拜,让我对去澳洲更加有了信心。我和你同样属鼠,但比你小一轮,也感觉你是处女座,所以做事情是那么的细致完美。我们的163签证2015年8月就要到期,但现在还没有打算做什么呢,虽然我无数次说,我可以在澳洲做点什么,但老公就是不同意,当然,因为他的工作关系,他正在积极的申请着另外一种拿PR的签证,希望3个月以后有好的结果。坚定不移的跟着你,呵呵 !!! 提前祝端午节快乐!!
通过人物看纽约
在出发去美国前,我在家里跟大家上课——《关于美国》,哈哈,听课总归是听课,没有切身体验。加上我家大姑的老公是特别铁的GD分子,特别仇恨帝国主义,所以原本对去美国就没什么好感。可是,美国回来,他最感叹的一句话就是:“先进,人性,礼让,不看不知道啊!”
出国观光,每个人关注的角度不同,我喜欢观察生活,无论是哪个城市,生活代表了一种幸福度,所以通过百姓的生活,可以了解更多这个城市的实质,今天就让幸福妈妈把在纽约看到的各色人物展现给大家。
骑在自行车上的女人:看小腿上的刺青:幸(Lucky or happy?一个包含了太多意义的汉字)
街头警察和警犬(真正感悟在中国做警察比在美国做警察轻松,起码不用牵狗,不用如此的武装到牙齿;P 澳洲警察也这样吗?澳洲很少看到街头警察):
纽约街头的平民,也有保留塑料袋的习惯,生活就是生活:
大排档和中国的有什么两样?但不知道他们需要交什么费用,会不会被城管驱赶(全是made in China的商品,好廉价啊!)?
街头小杂货店,卖各种零食,但好像甜食偏多,这个很像澳洲,到处可以买到格式糖果,口香糖,杂志和报纸:
体型比较魁梧的警察,这个是开着警车的,所以没有带狗?
街头听歌成了全世界的专利,坐在水管阀门上听,走在华尔街上听......
这个是比较发烧的听客:
携手行走在华尔街上的两口子,老伴手背上有刺青,人到一定年岁了,也许再也没有年轻时的那种疯狂的爱,但老了可以这样相携才是我们结婚的真正意义:
旅游观光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看这对街边情侣,男生很照顾女生,所有行李都自己扛了,爱一个人就应该为她付出,尤其是在这样的场合,小姑娘很幸福!
一个很干净的女孩,打扮如此朴实,戴在小手臂上的唯一装饰品也佩戴得如此不一样,气质不凡。看到她,我就在想:简单的生活就如这个姑娘,只要略加一点与众不同,一样可以很舒服。
很认真的摄影师,可见纽约的高楼有多高,脖子都快仰断了吧?;P 一种认真的生活态度!
只知道这种辫子是新疆姑娘的专利,其实非洲姑娘的细辫子更让人觉得不容易编成,只有耐心的姑娘才能做到。讨个这样有耐心的姑娘(蓝衣女孩,不过项链有点太张扬了)回家当老婆一定不会错的;P :
琢磨了半天也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那狗是谁的?华人也喜欢在纽约街头遛狗吗?
喜爱摄影的游客,估计挎包里装的都是镜头吧?年轻真好,很羡慕他,因为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就不可能背这么多镜头去旅行了。
经常看中国女性佩戴饰品,尤其是手镯,感觉大多数时候都看着别扭。这个街头女士佩戴的手镯就很协调,一直以来都觉得佩戴首饰不是一件随便的事情,不是随便抓一个首饰戴上就是美丽(我不爱戴首饰,是因为觉得自己不会搭配)。就像不会喷香水的女人一样,拿起香水就往胸前狂喷,额......
手指头也可以展示一个女生的柔美,这个道理是从澳洲干女儿那里学到的,她每天变着花样戴戒指给我看,白种人女孩的手指很纤细和长,比中国女孩子有更多戴戒指的挑选余地。看这个女孩如此戴戒指,蛮有趣:
生活和生存对有些人来说是残酷和不公平的,但是他们依然顽强地生活着。这个不是乞丐,是街头擦鞋工,即便体残了,也要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还有身边那条心爱的狗狗。
华尔街上的乞讨者,很纳闷猫猫怎么可以这么乖巧,可以静静地蹲坐在主人的身边。
暂时失去了工作能力的人在寻求帮助,并写出自己的困难,乞讨变成了寻求帮助,很有创意,容易别接受(发生在联合国总部外的事情)。
这个男人怎么了,也许需别人的帮助?不过不愿意让人家看到他的脸,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见识了!
年轻伴侣可以这样行走,他们虽然不需要相互搀扶,但是可以品味一样的美食,品味一样的甜蜜,感受一样的健康体魄。其实如此美好的日子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只有短短的20多年,之后就要开始衰老了。好好珍惜最华丽的岁月,和自己相爱的人一同承担生活的酸甜苦辣,那也是我们结婚的真正意义!
洛克菲勒大厦里的女保安,不过她是专门看管电梯的。在中国好像没有这么专业的看电梯工,还这么乐呵呵的摸样(中国的电梯工一般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可爱!
中央公园里的电视女主播,骨感,有点像蜡像,不过一口飞速的美语倒也特别能显出她的工作经验:
哇!一家人的车队!房车还有狗狗车,还有......只有对生活充满了热爱的人才会这样生活吧?
哈哈,美国也有三轮车呢,街上和公园里都有,但不是处处都能看到(车夫需要佩戴胸卡,好正规啊!):
我们害怕把白皙的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还总愿意买美白产品。看这个姑娘,这么好的皮肤,非要晒晒黑,不知道晚上回家会不会脱皮?有时我们很难走进白人的世界里,不知道他们内心在想什么,需要什么,觉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坐在小车棚里观看海鸥和鸽子的景点摄影师,从表情中可以看出她并没有因为每天在这里陪伴这些飞禽而感到厌倦,反而对它们充满了感情。
中国商家喜欢把小广告强迫塞给行人,尤其是培训学校;P 美国街头的人肉小广告。从一个侧面可以感悟一种“非强迫”(在中国尤其害怕把修车名片赛进车窗玻璃的行为)的广告艺术。懂得尊重别人,才有可能有生意做?这个道理在中国好像行不通!
都说美国警察不够严肃,看这两个交警,聊得正开心呢。难得偷闲聊两句,交通高峰期想聊也没门了!
公园里读报的老人,有点像咱们中国的老人,一起去买菜,一起带孙子。在公园里读报,比在家里读报更有益老人家的健康,很会生活的一对老人。
洛克菲勒大楼顶层的游客倒不过时差,就地睡着了,睡着的有好几个,还打呼噜呢。
等公车的女人们。现在的人好像一刻都不愿意浪费时间,电子产品成了人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这个情景和中国很类似,在澳洲也有,但好像澳洲人更愿意感受自然,而不愿意把大把的时间留在玩电子产品上面,不知道我这个观察对不对?
有一个带狗狗的保安,这个是在联合国大厦执勤的保安,这条狗是猎犬吗?
联合国大厦外的警察,天气太热,帽子也摘了,看来军纪不是很严。
在西点军校附近看到的美国大兵,军人就是军人,很威武。
洛克菲勒广场上一个坐着轮椅的老人,但衣着讲究,很干净的样子,一定是有非常爱他的家人在照顾着他吧?
洛克菲勒大楼顶层很多这样的情侣游客,数码相机自拍成了不求人的一种拍摄选择:
时代广场也随处可见自拍的游客。
纽约街头的马车夫,很像墨尔本的马车夫,很喜庆。
无论是美女,还是并不美的女人,走在街上,挺直腰板都是一种健康的美。在中国,有很多女人觉得自己不美,走在街上没有自信,其实没有自信的女人才是真正不美的女人。
这情景太温馨了,说明人家很恩爱,很懂得share!
这个女孩用的是什么相机?感觉应该是手机吧?我猜她不是中国女孩,应该是日本或者韩国人吧?我的外国朋友经常对我说:中国人一眼就可以辨认出来,怎么是靠什么来辨认的?
我想应该还是从气质吧。
年轻就是本钱,在如此年轻的时候可以去世界各地走走看看,真的比什么都荣幸,我们年轻的时候没有这样的机会,想都不敢想啊!
美国的膀爷,太热了,膀就膀一回吧!;P
携手,关爱家人!相拥,关爱朋友!这就是我梦中的追求!
美国也有这样的购物方式,廉价商品街头堆卖!
园丁在为洛克菲勒广场运送花木。这个很方便,矮矮的车,可以减轻工人装卸的压力。
街头艺人,不是街头雕塑。在之后的旅途中,经常看到,美国什么样的艺人都有,但都身怀绝技。
这个是联合国大厦里的警察,很正规!
这情景让人很感触,男孩不知道在帮女孩子做什么,梳头吗?可是女孩子好像并不很领情呢,不懂得珍惜吗?男孩很爱女孩,但女孩没有真切感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就是这么琐碎,琐碎到让我们无法感悟,无法珍惜!
累了可以在街边坐坐,吸口烟,看会电脑。
累了可以在椅子上坐坐,吃点东西(能如此盘腿而坐,恐怕不是中国人):
累了可以在街边小咖啡馆和朋友聊聊天,这情景和澳洲很类似:
一家人迷路了,一脸的茫然(那男士差点让我以为是普京):
街头反对战争,希望和平的奶奶们:
无人管理的婴儿车,好生奇怪!
宝宝睡着了,爸爸也累,困了;P
地摊艺术,可以定做,生活在哪里都不容易,唯一要做到的就是勤劳!
在纽约拍了很多图片,带回来给学校的孩子们看,所以每一站的行程都加倍的辛苦,孩子们很要看外面的世界。我个人也觉得,给孩子们看这些图片,可以帮助他们更加直观地去了解这个世界和世界上的人类,以及他们的生活态度。累我一个人,充实了这么多孩子,值得!
我感觉我太啰嗦了,花了这么多时间,贴这么些生活图片给大家看。没多少艺术欣赏价值,唉......大家原谅我吧!
上午先写到这里,接下来会贴一些纽约的建筑。比如爱迪生纪念碑,可能很多朋友没有去过,比如二战时期新泽西海边的美军瞭望所......谢谢大家!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22-6-2012 22:57 编辑 ] 非常好看。谢谢
【美国只去过夏威夷; 洛杉矶(只是路过); VEGAS。 上次您前面帖的VEGAS的照片 很亲切】 :zan :zan :zan
谢谢幸福妈妈! 这真是一个非常赞的帖子, 希望一直追下去...:zan 谢谢分享! 很棒的人物描写。辛苦了!
纽约的建筑和去处
对很多人来说,纽约都不是个陌生的地名,但未必真正能感知到它。
就像我知道伦敦,但永远不知道伦敦桥和大本钟长得到底什么样一样,因为我没去过伦敦。
计划明年带儿子和老爷子去英国法国自由行。
即便是第二次走在华尔街上,第二次在第五大道漫步,依然不知道那些楼房里的人们到底在做什么,只知道在华尔街上班的人们都不是一般的精英。
很多中国游客只认得一个地方,那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并不是大家都认识交易所的建筑,而是认出了交易所门头上跳动的道琼斯指数。
我们虽然去过纽约,到过华尔街,但对它依然陌生。
华尔街上最具人气的雕塑:铜牛,真是牛气冲天啊!2009年我第一次去的时候还没有围栏,可以直接过去触摸它,和它亲密合影。现如今铜牛被圈养了,好生可怜!
华尔街没有华丽的外表,但聚集了世界太多的财富,我们团里的上海人说:没想到,华尔街像啊拉上海的里弄,小来西!
纽约证券交易所:
第五大道上的圣派翠克大教堂:
第五大道的这个地方,感觉非常熟悉,是因为它非常像上海南京西路的一个地段,一模一样的布局。以前经常和幸福爸爸去那里淘宝,淘古董。
街头的地图:
联合囯总部大楼远眺:
联合国总部门前的雕塑:打结的手枪(1988年由卢森堡送给联合国)
中国曾送给联合国三件礼物,一个是描绘了长城风光的巨幅挂毯(1974年),一个是标志着成昆铁路雄姿的象牙雕刻。
1995年,为庆祝联合国50华诞,江泽民送了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可惜这个宝鼎被置放在联合国户外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好冷清。另外两件在联合国大楼里安放着。
联合国门前的万国旗,其中星条旗飘扬在最高处,意味着什么?
联合国历任秘书长画像展览厅(最后一幅画是潘基文):
中央公园的雕塑和湖水:
从中央公园看外面的风景,好多著名的建筑浮现在眼前:帝国大厦,联邦储备银行等
中央公园的建筑有年头了:
洛克菲勒广场最吸引眼球的是巨多的星条旗:
这些星条旗总是那么艳丽,感觉每天更新的一样:
时代广场夜景:非常热闹,人山人海!
从洛克菲勒大厦顶楼俯瞰曼哈顿:远处的帝国大厦和近处正在重建的“世贸中心”大楼:
建筑群包围中的超大块绿地:中央公园
从另一个角度看曼哈顿:好像很多美国大片选了这个外景,尤其是灾难片和科幻片;P
华灯初上的曼哈顿景色:
美丽的曼哈顿夜景:帝国大厦最美,还有天边的星星
从洛克菲勒大厦顶楼拍摄的曼哈顿DV: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E4MTU3NjQ0.html
游览了纽约的大街小巷,领略了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回到中国依旧难忘它那不一样的魅力:一座城市是不是具备吸引力,要从很多角度去观察,单看建筑是不客观的。和上海的浦东相比,感觉浦东也美丽,但是历史太单薄。所以,纽约不愧为真正值得驻足的一个旅游胜地。
建议大家在去纽约之前,一定要做很多功课,尤其是对建筑以及历史的了解,不然去纽约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会感觉没啥看头。
夜了,今天就先写到这里。 明天继续新泽西洲,爱迪生小镇家人团聚和五月角旅游胜地的贴图,谢谢大家!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23-6-2012 01:53 编辑 ]
异样的感觉
这次回来,感觉FreeOZ是不是停办了?
如果真是这样,实在可惜啊!
也许我的感觉是错觉。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23-6-2012 11:41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次回来,感觉FreeOZ是不是停办了?
如果真是这样,实在可惜啊!
也许我的感觉是错觉。
没有啊。
【管理真空最近有一点。 大家目前的看法好像是搁置争议 专心发帖。 您这个帖子就是最好的做法。】
端午节快乐
先祝幸福妈妈和家人以及论坛里和各位兄弟姐妹端午节快乐!几天没来,今天看到幸福妈妈的好多分享,真是很幸福。 FreeOZ被和谐了,国内上不去了。 原帖由 方丽娟 于 20-6-2012 19:59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感谢幸福妈妈的回复,我花了三天时间看完您的故事,真的是不吃不喝(夏天,减肥中)。到了痴迷的程度!当然了,精彩的故事还在继续……,幸福妈妈是真正领悟到了幸福的真帝啊!请问一下您的QQ号是多少啊?我有些事情要 ...
幸福妈妈,,我和这楼的同感,,只是没写出来:$ QQ号我也要。你不知道你的帖子对我有多大的帮助!你对生活的态度,你的帖子给我带来的力量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我是多么惊异的发现竟然有人和我有这么这么雷同的价值观!! 好贴必须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