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南瓜羹
LG特别喜欢喝我做的南瓜羹,所以,这道羹汤成了我们家的“幸福羹”。 今天中午有家宴,特地拍了照片给大家。忙了一个上午,客人大呼:“比酒店的菜好吃啊!”(幸福妈妈臭美;P )
每次在澳洲吃饭,感觉蔬菜都不是很水灵,吃得很将就,一点都不过瘾啊! 这张是中午的蔬菜色拉,感觉蔬菜水灵,新鲜,色彩也诱人,做成糖醋的,加入花生米,特别爽口~~
Cherries是美国加州产的,味道和口感很一般,但是卖相不错,很漂亮。(朋友送了两大箱,每公斤要150人民币,好贵!不知啥时才能吃完)
下面是南瓜羹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南瓜切片(随意,不要求美观)
第二步:加入新鲜牛奶(淹没南瓜就够了,别放太多牛奶,太稀了不好喝), 客人不大敢喝中国牛奶,所以买了特别昂贵的德国牛奶来宴请客人,不过这牛奶确实非常好喝。
第三步:加入新鲜橙皮(削出橙子最外面的那层,别切到白色部分,下面看到的分量是我做给10人喝的,做的少可以放一,两片,放太多了,喧宾夺主,南瓜的美味就不浓了)
第四步:加入少许洋葱 (少量,10人喝的我加了十片左右)
第五步:加入两大勺黄油,怕发胖的朋友可以放一勺,加入黄油是为了使羹比较滑润,口感会好很多。 实在不想放黄油也无妨,但是口感会差一些。
第六步:上火煮,滚锅之后,小火慢炖10分钟,南瓜基本也烂了。 把锅子端离火(记得锅底要垫好垫板,别烧坏了厨房台板),用电动搅拌器(Big W和Kmart有卖的,是一种组合的厨房料理机,可以绞肉和粉碎坚果。我在上海东方商厦买的,人民币200元)直接放入锅内搅拌,直到南瓜变成羹状即可,一般我就搅拌三、五下就OK了。
第七步:再次放到火上煮沸,大功告成了 :victory:
这是我刚刚喝下去的南瓜羹。鼠标和键盘是专业的,为了玩游戏才买的,老太太很另类吧? 也正是这个键盘敲出了幸福妈妈的这篇帖子,它也是FreeOZ的好朋友了,呵呵~~
南瓜羹非常好喝,而且营养(糖尿病人尤其需要),招待客人又非常雅致,很好的家庭主妇汤羹(给孩子们做afternoon tea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推荐给大家。
饮食是生活中一种美的享受,生活的幸福也离不开美味的伴随。 舒服而典雅的生活品质能让我们一天的心情都非常惬意......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4-3-2012 01:48 编辑 ] 感谢分享!又学到了一手。
我以前只烧南瓜粥,下次一定要试着做一做这个南瓜羹。 这个南瓜羹真救命啊, 正苦闷孩子最近不爱吃饭呢,零食吃的多了些, 明天试试这个, 希望他买账
回复 #1804 angeljx151 的帖子
很精致的生活,很难想象,还有那么强烈的愿望,去澳州开拓新生活。 幸福媽媽,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是幹教育的,以你的專業背景,客觀的說,美,英,澳,加,紐哪個地方的教育更好點呢?生活的强者
记得幸福妈妈开篇的时候,有一个“愣头青”三番五次跟帖,言语之间总是让人很不舒服,换着平常人,早就不客气地一遍数落,让他站一边去了,而幸福妈妈却总是惋言回复,显示出的大度和包容,确实让刚读帖的我感觉此人不同寻常。当越往后读,也就释然了,幸福妈妈的如此经历、品位和修养,有如此行为也就不让人觉得奇怪了。不象有的帖子,通篇下来,总是一直伴随着纠缠不清的相互指责、争吵甚至漫骂,这个帖子,一直很和谐。今天是春节后的第一个上班日,生活重新回到它固有的轨道。节日只是浮云,尽管您想一直地节日下去。我说过,读幸福妈妈的帖子,总是让人心生感慨,有想说的冲动。想说什么呢?我们这个岁数的人,看过好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电影电视,看幸福妈妈的帖子,总是让我联想起日本电视剧《阿信》,虽然年代背景不一样,国度不一样,但觉着应该有什么相近的东西在里面:生活的强者。我在这里心生感慨,不知有没有和我一样心生感慨的同道中人,如果有,欢迎一起来共同探讨这个话题。我觉得,我一个人好象很难说清楚。
中西教育
原帖由 sdcmc 于 29-1-2012 03:23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幸福媽媽,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是幹教育的,以你的專業背景,客觀的說,美,英,澳,加,紐哪個地方的教育更好點呢?
你给幸福妈妈出了一个极其浩大的题目!
我知道其实你内心有自己的答案,因为一直以来,从你的回帖中,我都能感受到你的智慧。既然你出了题目,幸福妈妈就得解答(很不情愿啊:'( )。
说到教育,是个非常大的范畴,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可能看到和感悟的都只是星星点点,很难涵盖面上的东西,而且只能代表个人的看法,说的不对的地方请,还请朋友们谅解。
一、中国学校教育
1、中国的学校教育在走“高考”独木桥,所以一定会因为这座奇特之“桥”而不断走向弊端。要改变这样的现状,就必须改变社会,改变传统的观念,甚至社会体制。就目前来讲,这是个非常难展开的话题,因为要涉及到的可能不仅仅是教育,很可能是政治。
2、中国教师待遇太低,造成了目前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师资水平的差异是惊人的。有机会的各位去中国的幼稚园看看吧,有多少科班出生,得到过专业幼儿教育训练的教师在幼稚园工作? 有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根本没有机会去上幼稚园。
从90年代开始,很多境外机构就看到了中国幼儿教育的弱点,大量进入中国开办所谓的贵族式幼儿园,收取高额学费,吸纳大量钱财,引起囯民哗然。其实,即便是非常老道的教育机构,在中国遇到的瓶颈依然是合格师资(不敢谈优秀师资)的匮乏。
昨晚好朋友请吃饭,同为老师,席间难免聊到待遇问题。好朋友1961年出生,从教小学30多年,如今待遇:月薪3000元左右,年终奖7000元。全年收入(含各类奖金)不到5万元人民币。据她说,大学刚刚毕业分配到小学的新老师月薪1800元人民币。
对中国的小学老师肃然起敬,这么低的工资待遇,相比非常高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小学生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体力劳动去照顾孩子们)付出和不断上涨的物价,真想面对天安门痛哭一场。
3、文革十年浩劫,加上解放后和改革开放初期的那几年(愚民政策),整整毁掉了一代人可以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数十年教育断层的后果,使得整个国家需要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付出,才有可能得以缓解教育资源曾经的窒息,复苏谈何容易?就如一个脑缺氧过度的病人,要恢复曾经的思维能力,有多难是一个道理。
4、“计划生育”的恶性贯彻,导致大量农村儿童辍学。因为超生,因为不能报户口,因为罚款等等原因,这些家庭根本无法供养孩子读书,有些因为是黑人(没有户籍)而不能上学。而城市独生子女则享受到了过多的溺爱(小皇帝,小公主开始步入当今的社会),包括良好的学校教育。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学校教育不仅仅是师资的匮乏,甚至根本没有老师(有小学毕业文凭的就可以教小学生,悲剧啊!)。所以,同是中华子女,城乡教育的差距之大也是很惊人的。
5、中国高等教育集中了大量精英人才,本应该是个非常好的学术基地。但高等院校论资排辈,包括职称评定的一系列达标要求,使得学术研究变成了“职称”拼搏。有些非常有才华的年轻讲师,为了副教授,甚至教授的头衔而拼搏,失去了大量宝贵的可以脚踏实地潜心科研的时光。其实,我很想说,没有太多阅历和实践经验的年轻人,非常难有自己在某个学术领域的独到建树,抄袭乃至剽窃是必然的结果。好端端的学术研究也走了样,谁之过?一个没有大量高水平创新能力和独特学术研究水准的高等教育是徒有虚名的。
说了半天,好像幸福妈妈很“反动”。其实,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幸福妈妈,这个话题真的本来不想写,写一次伤心一次,内心越写越不幸福。因为深切明白,“变革”必须惊天动地,而惊天动地付出的代价会是什么?
斗胆面对天安门建议:
A、提高教师待遇,尤其是幼儿教育和基础教育师资的待遇。
B、 师资待遇提高到一定水准(教师不会再为“红包”所动心时),开始着手拆除“独木桥”——改革高考制度。
C、正视农村教育的薄弱现状,缩小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一个国家的教育只有全民提升才是真正的提升。
D、加大高等教育科研创新力度,抛弃论资排辈,职称条款限制等等陋习,还高教一片学术天空,给有学识和才华的年轻人更多实践的机会,在学术实践中不求虚名,但求脚踏实地写出更多更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来福及后人。
二、西方教育
你所列举的那些国家的学校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以英式教育为根本的教育体系。虽不能说十全十美,但相对比较合理。对于西方教育,幸福妈妈没有“痛之入骨”或者“爱不释手”的切身体会。所以无法说出个一,二,三来。
唯一想说的是:翻阅中国的近代历史和现代史,可以看出点端倪:
1、宋氏家族三千金远渡美国留学(公子也去了)
2、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欧洲留学
3、国共内战期间,中共派遣大量精英留苏(其中就有毛主席夫人)
4、当今中国高官子女大量留美(高官子女首选美国)
5、如今中国富商大面积送子女留洋
6、平民百信砸锅卖铁送子女留学
7、中国历年都有高考状元弃清华北大而投奔港大
8、阿拉伯有钱国家的富人用金钱把子女砸进哈佛
9、全球许多有能力的人都渴望送子女去接受英式教育
10、为了孩子的教育,太多中国家庭拆散两地,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一代又一代移民踏上了异国他乡,寄人篱下,只求得给孩子们一席更好的教育机会
这一切不是空穴来潮,从某个角度验证了英式教育的相对科学和先进,是人们所不得不承认的。
渴望中国这个具有千年文明的大国,能如曾经唐朝那样辉煌,希望有一天全世界有能力的人都渴望到中国来留学,来学习中国文化(需要有全球的认可度)!幸福妈妈也愿意为了这样的一天而付出自己的劳动,拿澳洲PR并不是想放弃曾经为之付出了几十年的中国教育,希望一生一世都能有机会为中国教育的辉煌而做点什么。
sdcmc你让幸福妈妈在大年初七倍感伤感,犹如写一部悲剧那样完成了这个话题的阐述,痛心的泪水滴落在键盘上,再一次触摸了我的好几个启蒙老师如今因为和幸福妈妈有同样的悲伤而侨居异国的悲凉之心。所谓臭知识分子只会流泪,做不成什么大事,但懂的流泪总比麻木更可以让人信服吧! 谢谢sdcmc给的话题,再次的痛切也是一种洗礼。
PS:中国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与西方国家相比的话题更是浩大,以后大家一起出题探讨,今天幸福妈妈就暂时不涉及这些方面了。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4-3-2012 01:49 编辑 ] 幸福妈妈介绍下搅拌器的牌子呢?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29-1-2012 13:2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你给幸福妈妈出了一个极其浩大的题目!
我知道其实你内心有自己的答案,因为一直以来,从你的回帖中,我都能感受到你的智慧。既然你出了题目,幸福妈妈就得解答(很不情愿啊 ...
謝謝幸福媽媽如此大智慧的回貼,不容易啊.................:yct_56
回复 #1810 angeljx151 的帖子
人大代表里,象幸福妈妈这样的人多了多好!这句话绝无搞笑的意思... 认真看完了全部,LZ对于孩子的教育以及为人的豁达睿智,使我获益良多,冒泡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我是个为了孩子的教育踏上163的准移民,还希望以后能向LZ多多讨教:)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29-1-2012 13:2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你给幸福妈妈出了一个极其浩大的题目!
我知道其实你内心有自己的答案,因为一直以来,从你的回帖中,我都能感受到你的智慧。既然你出了题目,幸福妈妈就得解答(很不情愿啊 ...
你贴的后面那两张图片,让我有很深的印象,我读小学时学校就是只有外墙是砖,内墙全是这样的土泥砖,每间教室之间也都是用这样的土泥砖砌成的,课余时间有调皮的同学在后面墙上挖一小洞,可以看到另一个教室。我小学毕业很多年后,学校就成了危房,有次我爸爸偶然回家(爸爸一直在城里打工),听到学校广播催堂妹缴学费,他就去学校代堂妹交(我叔婶为了生儿子躲计划生育去了),去到学校看到学校真的快要倒蹋,就找村干部发动起全村人捐款重新建校,并向政府申请补贴建校款。可是那乡政府工作人员说现在申请建校的很多,要给他多少回扣才帮申请,否则一切免谈。天啊,一个基层的政府工作人员,本来是他的本职工作,可是却狮子大开口要回扣,让我知道这个现实心是很痛,也很无奈。想想国家拨下来的教室危险改造款项被一层层的吃了,真正到了乡村学校还有多少,我觉得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现在还有像幸福妈妈贴图学校的原因吧。 好久没有来了,LZ姐姐新年快乐:)
南瓜羹看上去好美味的呢,我也要去试试,呵呵
不知道能不能放在多功能豆浆机中去做:P 改天试试。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28-1-2012 17:47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LG特别喜欢喝我做的南瓜羹,所以,这道羹汤成了我们家的“幸福羹”。 今天中午有家宴,特地拍了照片给大家。忙了一个上午,客人大呼:“比酒店的菜好吃啊!”(幸福妈妈臭美;P )
每次在澳洲吃饭,感觉蔬菜都不 ...
国内的水果皮我大多是削掉不敢吃的。:Q 幸福妈妈,那个搅拌机是什么牌子的?想买一个呢,准备到淘宝搜搜。:)
回复 #1818 太阳的痕迹24 的帖子
原帖由 太阳的痕迹24 于 30-1-2012 13:21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幸福妈妈,那个搅拌机是什么牌子的?想买一个呢,准备到淘宝搜搜。:)
这个食品料理机我家阿姨用了快十年了,依然非常灵光。
下图是机器的所有部件:一共两个组合,一个是食物粉碎功能,一个是食物搅拌功能。
这个是机器的电动部分,有商标和型号,可以参考。
这个是食物粉碎机:可以绞肉末,虾末,花生末,等任何东西,太坚硬的我没有试过。 绞肉等非常非常方便,真是爱不释手,绝对是家庭主妇的厨房极品帮手,好清洁,一点不麻烦!
这个是搅拌部分,也是神器啊。 可以搅拌豆沙泥,绿豆泥,蚕豆泥等等,好用,好清洁,很喜欢。
我家里买过很多各种料理机,有很复杂的,但是都不好用,只有这个使用率最高,我还用这个搅拌器打鸡蛋做蛋糕,也很神~~~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4-3-2012 01:50 编辑 ]
to candy_tang1123
原帖由 candy_tang1123 于 30-1-2012 03:21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好久没有来了,LZ姐姐新年快乐:)
南瓜羹看上去好美味的呢,我也要去试试,呵呵
不知道能不能放在多功能豆浆机中去做:P 改天试试。
我买过各种豆浆机,感觉很失望,主要是做出的豆浆浓度不够,口感总是有欠缺。 多功能豆浆机不能做南瓜羹
后来我买了飞利浦的果汁机做现磨豆浆,浓度可以自己掌握,唯一麻烦的就是需要下锅煮沸,但是现煮的豆浆味道很香浓,比豆浆机做出来的好喝很多。
用来磨豆浆的咋果汁机
这个是过滤豆浆的漏斗(只有麦德龙有售,网格比较密),当然还得配上过滤布(用做豆腐的那种白色棉布就可以了,纱布太稀不好用)
幸福妈妈家装修时,都是LG设计的,我只设计了两个厨房,一个是做中餐的厨房,另一个就是做西餐的厨房了。 厨房里各种机器全有,连切羊肉片的大型电动刀都有,还是跑去上海买来的,喜欢做美食就得付出很多 ;P
现在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父母都不舍得孩子做家务,真是遗憾啊。 烹饪是一种艺术,也是生活中绝对少不了的可以用来沟通感情的艺术,很多人不喜欢做饭,那是因为你没有找到烹饪给人的创意思维和视觉,乃至口感的享受。 我家LG在30岁不到时就不想再跟我比烹饪技术了,以至于他现在只会吃,不会做了。 儿子从小受我这个老妈的熏陶,对美食情有独钟,也烧得一手好菜,现在他做西餐比我做得好了,臭小子很拽啊 ;P不过以后他能给老婆孩子做饭吃,也是一种享受啊!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4-3-2012 01:50 编辑 ]
回复 xpgly 的帖子
原帖由 xpgly 于 28-1-2012 23:59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很精致的生活,很难想象,还有那么强烈的愿望,去澳州开拓新生活。
儿子年前返回澳洲,突然很想家,尤其想家里的美食。不过昨天他非常啊Q地对我说:“老妈,澳洲的食品更安全,所以不再想中国家中的美食了...”
说到生活的精致,其实在哪里都一样可以很精致。渴望去澳洲生活,那一定是一种更加精致的生活,所谓精致可能不应该仅仅指物质的精致,还有精神层次方面的精致。
我们一家在中国经常被某些有特权的人“欺负”甚至“凌辱”,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做到精神上的精致和享受,又不愿意去攀附权贵,所以,很渴望去澳洲的乡村过一种没人强权恶意打搅的生活,自食其力,以后带带孙子,以享晚年。
很多时候,年轻人不大理解我们一家要去澳洲生活的想法,也许更多的人看到的是物质的精致,而忽略了精神精致的需要吧。
非常感谢xpgly的回复,你让我想起了年轻时非常喜欢看的电视剧《阿信》,那部电视剧好像是继《血疑》之后最受欢迎的日本电视连续剧。那时幸福妈妈还很年轻,很是喜欢阿信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也一直把阿信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阿信对我们这代女性有很深远的影响,她作为日本妇女的典型代表,我们不再难理解为什么日本女人那么懂得持家,那么善于付出了。 再次表态:很喜欢很喜欢阿信,一个好女人的代言词。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4-3-2012 01:51 编辑 ]
to mialeegx
原帖由 mialeegx 于 30-1-2012 01:56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你贴的后面那两张图片,让我有很深的印象,我读小学时学校就是只有外墙是砖,内墙全是这样的土泥砖,每间教室之间也都是用这样的土泥砖砌成的,课余时间有调皮的同学在后面墙上挖一小洞,可以看到另一个教室。 ...
没想到mialeegx童年时期有这样的经历,也可以算是一笔人生财富了,肃然起敬!
我和几个朋友几年前去过云贵川,看到了太多让我流泪的场面。那里的人们(很多是少数民族)几乎生活在没有文明的世界里,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没有电视,没有手机信号......村里人都这么说:“夜不闭门,无需警察,夜无光明,日无盼头...”
所谓“夜不闭门”是因为家中一贫如洗,没有值钱的东西。
所谓“夜无光明”是指夜间没有电灯,很早很早家家户户就上床睡觉了,所以也不断地造出后代,而后代们又读不起书,甚至没有足够的衣物和粮食......
所谓“日无盼头”指的是生下来就等死,因为没有什么渴望要做的事情,孩子们基本都不读书,一群一群在山上野玩。 记得那年我们看到一个小姑娘(七、八岁的样子),大大的眼睛,楚楚动人,但是穿的非常单薄,她一个人在路旁买竹筒饭,两只手和脚都冻烂了,看到我们的时候,她抱着我的腿求我:“阿姨,带我去外面吧,我想上学读书!” 后来我们几个人带着孩子去了她的家,家里真是一贫如洗,母亲病在床上,父亲已经去世了,五、六个孩子骨瘦如柴......那天我们几个把带去的所有食品全给了这家人,还留下了包包里仅有的现金......
每天醒来,我都会告诉自己:生活对我已经非常恩赐了! 所以我每天都是怀着感恩的心,非常满足地去生活,生活也因此更加幸福和值得珍惜了!
Mialeegx,你之所以如此善良,那是因为你经历过苦难,我现在理解了。 好在Mialeegx的两个双胞胎宝宝可以过上比妈妈更加美好的童年了,祝福宝宝们! 也祝福Mialeegx全家人在Cold Coast生活幸福美满!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4-3-2012 01:51 编辑 ]
to xpgly
原帖由 xpgly 于 29-1-2012 13:19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记得幸福妈妈开篇的时候,有一个“愣头青”三番五次跟帖,言语之间总是让人很不舒服,换着平常人,早就不客气地一遍数落,让他站一边去了,而幸福妈妈却总是惋言回复,显示出的大度和包容,确实让刚读帖的我感觉此人 ...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不和谐都是人为的。有些时候,我们会因为一点非常小的事情而弄出了人命。
开始写这个帖子的时候,非常幸运地遇到了不同意见,让幸福妈妈早早就开始适应了这样的喷法,现在很免疫了。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比这个还厉害的都遇到过,所以帖子里这点喷真的不算什么,都能适应。
我以为,无论有理无理,谩骂,吵架,人身攻击,人格侮辱,乃至打架都是没有必要的,很伤人。 我说的伤,是内心的伤,说得严重点,心伤的次数多了,估计能折阳寿。 所以,再大的“侮辱”(不伤及生命)都可以嗤之以鼻,绝不去理论,越是理论越是劳神,何不离开,躲进家里听听音乐,看看书呢?
其实沉默是最好的表态,有时能让侮辱你的人跳脚,想跟你吵架的人更是会因为你的沉默而发狂,何不让他们自己去折阳寿呢? 反正,这辈子就没学会吵架谩骂和打架,也不想去学,累!
这几天看到FreeOZ有朋友因为吵架和打架来求助大家出主意找律师,我觉得真的好累啊! 为什么要因为一点点事情而非要争个高地呢? 弄到最后还得打官司,真心太累了!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4-3-2012 01:52 编辑 ]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30-1-2012 15:16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买过各种豆浆机,感觉很失望,主要是做出的豆浆浓度不够,口感总是有欠缺。 多功能豆浆机不能做南瓜羹
后来我买了飞利浦的果汁机做现磨豆浆,浓度可以自己掌握,唯一麻烦的 ...
有道理,所以我现在做饭调馅料,都会让孩子参与,让她尝味道、帮忙搅拌,她现在还会自己琢磨着添加些佐料,只要不特别大的影响,我都会支持她!
谢谢幸福妈妈分享!由衷感谢!
前几天正月事情多,没来得及看帖子,在家反复咀嚼回味您的帖子,还是受益颇多。但是,又一个小细节还是想不明白:以您的阅历和经历,应该理所当然的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希望他出国啊,可是记得开篇您写到,他自己提出要出去读书,你们感觉很突然、很意外,立刻匆忙联系各路朋友,搜集各类信息等。按理说,您平时都是激励自己班上的孩子,要出去开拓事业的,想必应该很早就盘算自己的孩子才是呀?
谢谢幸福妈妈分享,祝您全家早日在澳洲团聚!
to wee2012
原帖由 Wee2012 于 30-1-2012 18:23 发表 http://www.hioz.net/ibbs/images/common/back.gif有道理,所以我现在做饭调馅料,都会让孩子参与,让她尝味道、帮忙搅拌,她现在还会自己琢磨着添加些佐料,只要不特别大的影响,我都会支持她!
谢谢幸福妈妈分享!由衷感谢!
前几天正月事情多,没来得及 ...
首先感谢回帖,并祝福全家龙年幸福!
儿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有打算送他去英国读书,想一家人一起去的,也征求过孩子的意见,爷爷奶奶也很支持,但是孩子坚决不要出国。所以就放弃了这个念头,一直没再想过。
其实后来才了解到,除了移民家庭的孩子以外,非移民家庭小留学生必须读完初中,拥有初中毕业文凭,方能有资格申请澳洲的高中就读。 儿子初中毕业时突然提出要出国,我们也很惊讶,因为他一直是反对出国留学的。
所以,孩子的想法有时变化很大。 我学校里很多孩子读到高三了突然想出国,父母也是措手不及,其实高三出去,从高一开始读,非常浪费时间。
好在我们家儿子提出的时机还是比较合适的,歪打正着了。
我帮儿子算了下:07年他去澳洲是7月份,直接读了高一下,等于跳级了半年。
09年12月儿子高中毕业,他中国的同学10年7月才毕业。
10年1月儿子读大学(学制两年),现在已经拿到一个学士学位了(本科文凭),整个过程都非常流畅,接下来医科要学好几年,总之还是很合理地安排了时间。
[ 本帖最后由 angeljx151 于 4-3-2012 01:52 编辑 ] 回国过年昨日返回,继续品味幸福妈妈的帖子。很温暖。
问候幸福妈妈好
问候幸福妈妈早上好,图片上的机器我也买有一套,可是一直闲置。我也渴望制作美食,享受美食,我家里的厨房电器什么都有, 就是使用频率太低。我做好了,老公孩子都不爱吃,我也就没有兴趣做了。 谢谢幸福妈妈,刚刚上网搜了一下,找到了,不过现在已经没有400W的,只有450W的,功率增强了一点,价格可是翻倍了,准备入手一个,:loveliness: 。其实一直很喜欢做美食,可是因为工作和忙于儿子的功课,没有多少时间,有时真想干脆全职算了,可总下不了决心。:$ 也许家庭教育的关系,虽然年纪不大,思想一直比较传统,总觉得如果一家人能吃到妈妈做得美味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所以总是不理解身边一些朋友把自己打扮得很光鲜,但不屑于烧菜做饭。还经常炫耀自己不会烧菜,都吃现成的。这样真的就享受吗?呵呵,还是喜欢看到家人吃着自己亲手做的美食,虽然次数也很少。以后要多向幸福妈妈学习新的美食哦!多发些美食制作哦,幸福妈!:zan 原帖由 angeljx151 于 30-1-2012 19:42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首先感谢回帖,并祝福全家龙年幸福!
儿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有打算送他去英国读书,想一家人一起去的,也征求过孩子的意见,爷爷奶奶也很支持,但是孩子坚决不要出国。所以 ...
我也在煩,為了孩仔,到底是去英國,還是澳洲呢...........:yct_80 以游客身份默默看贴2个月余,几乎每天必看。很感动。注册登陆,不知能回贴吗,我不常上网,苯苯的。 :congra :还好回帖成功。想咨询幸福妈妈及在澳洲生活过的朋友们,08年女孩17岁高中毕业,高考成绩上个普通的211学校没问题,但女心高,非要报上海同济的建筑专业,结果落榜。我们是北方人口大省当年参加高考人数1百万人左右,考虑复读又浪费一年时间,孩子学的也苦。正好听说朋友的孩子已去澳洲读书。想应该是不错选择。高考结束不久就考雅思6.5直读澳洲大学会计专业去了,(考虑学建筑要5年出于经济考量)。移民新政实施前4个7过,拿了身份。荣誉学士又毕业了,正在找长期专业工作。现有个学校短期工在做,。好纠结以后是让她回国发展?还是留在澳洲继续读博?还是去英美在读2年书?她年龄还小。她如果永久留澳父母有太多不舍,家里只1个女儿,还有个儿子。她母亲把这2个还子代大很不易,一边上班一般顾家,晚上12点前没睡过觉,早5点前要起床。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孩子上学自己打工补贴不少。孩子暑假打工没回家过年。较懂事。以后让她在哪发展呢?听说会计哪边很难找专业工的。是否换专业在读几年?换什么好呢?请高人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