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Viola 于 28-12-2011 17:42 编辑 ] 啊,课代表又点名要小L背书,好惨啊啊啊啊啊...:mk_42 不被咬怎么有资格加入本帮啊~~~这就是入门考试:lol 小L对于一切数字都不太敏感,所以具体时间、高度、经纬度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半山上某条铺满潮湿落叶的小径上,众人正在匆匆而行,突然听到一MM撕心裂肺地一声惨叫……
天哪,不是有人被蛇咬了吧?今天上午才和蛇蛇狭路相逢,难道下午又这么“好运”??!!
回头一看,尖叫MM身旁的好友正在拼命拍打其小腿,隐约看到一顶白帽子成为了捉蚂蟥的工具... 一时间,人心惶惶,大家都在翻查自己的裤腿、鞋子... 第一轮“蚂蟥惊魂”,让几乎所有带了insect repellence的筒子都对着自己腿部狂喷,纷纷嘟囔着“此地不宜久留”,加快步伐向前赶——原来蚂蟥也能成为加快步速的动力!
估计剩余最后2公里的时候,遇上“人生交叉点”了——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两边都是“大”路(相比今天走过的很多“路”而言),左边被一些树枝挡住,右边畅通无阻,而头顶上的指示牌已经被山火烧得不见我们目的地的痕迹
经历我等小队伍“错路”回归“人生交叉点”之类的曲折,大部队又再次站在潮湿的小径上等待几位手持GPS以及探路大哥的指示。突然看到Peter大哥放下大包,脱掉上衣!!他的颈间竟然有一抹血迹!!!
这是否传说中的“擒贼先擒王”?蚂蟥们也越来越厉害,知道谁是team leader了...
最终,Peter身上的蚂蟥失踪,只留下那一抹猩红的血迹,作为今天的蓝山留念 小L身边的“营长夫人”一看就是有形有款(不好意思,好像是粤语词汇)惯常在山野中行走之人,看到Peter找蚂蟥,她说:刚才吃完饭刚一上道,马上就有一只蚂蟥弹上了她的左小腿内侧,不过她穿的是短裤,一眼就看到了,马上把它撕下来扔掉,只留下了一个不见血的“唇印”。
久经奋战,好不容易,大队人马终于回到了Car park,以为“一天都光晒”(黎明前的黑暗过去了),谁知Xiaoyumen换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也“中招”了。而最早“中招”的MM又找到了第二个伤口...
其实,一条两条蚂蟥也没那么可怕的,大不了就让它们吃顿饱饭,然后自己就会掉在地上。“中招”的人其实除了失一点血以外,基本上没什么特别的负面影响。多少次说了进山要带点儿盐,始终记不住,看来真要记在手机上才行。 小巫婆写的好生动 原帖由 Laura.CN 于 28-2-2011 00:38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小L身边的“营长夫人”一看就是有形有款(不好意思,好像是粤语词汇)惯常在山野中行走之人,看到Peter找蚂蟥,她说:刚才吃完饭刚一上道,马上就有一只蚂蟥弹上了她的左小腿内侧,不过她穿的是短裤,一眼就看到了, ...
盐焗蚂蟥? 这是否传说中的“擒贼先擒王”?蚂蟥们也越来越厉害,知道谁是team leader了...
顶这句,很有才! 估計昨天應該是螞蟥的饕餮盛宴。
徒手拔除6只,目睹N只。
ps:睹蛇1只,長約一米,頭非三角。 :tk_09
回复 #11 half 的帖子
Brown snake?Carpet snake?头是不是三角不能做为毒蛇的判断标准。Brown snake可是数一数二的剧毒! 原帖由 half 于 28-2-2011 09:34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估計昨天應該是螞蟥的饕餮盛宴。
徒手拔除6只,目睹N只。
ps:睹蛇1只,長約一米,頭非三角。
以前讨论过,澳洲的蛇很少有三角头的。毒蛇之中只有death adder是三角头。倒是无毒蛇中的蟒蛇类接近三角头的多一些,只是蟒蛇没有death adder的三角明显。三角头只是蝮蛇类(蝰蛇类)毒蛇的特征,澳洲的毒蛇都是眼镜蛇类,眼镜蛇类的头型和大多数蛇没什么区别,只有death adder这样极其特殊的长成蝮蛇样子的眼镜蛇才会有三角头。
之所以过去很多宣传说三角头是毒蛇的特征,是因为北方的毒蛇(欧洲和华北、东北等地)只有蝮蛇类(蝰蛇类)的,没有眼镜蛇类的。特别是英国,只有极北蝰一种毒蛇。这个规律是北方的人提出来的。而这个规律到了中国南方已经不适用了。中国南方是两类毒蛇都有。而到了澳洲就更加不适用,因为澳洲只有眼镜蛇类,没有蝮蛇类,只是有一种长的像蝮蛇的眼镜蛇而已。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28-2-2011 10:37 编辑 ] 哇,这次的登山好惊险刺激 :funk:
不过相信爬的时候气氛一定很高~
Peter 老大好像不是招蚂蝗,而是对蚂蝗过敏吧?不知这次老大是不是又要拜访医院了,希望没有什么大碍。
”螞蟥的饕餮盛宴“ ?我看是不是前短时间热的太厉害,蚂蝗饿晕了,这两天凉快又有这么年轻体壮的爬上帮的TZ们送到家门口,唉,中招的就当做贡献吧;P
据说健康人捐点血反而更健康!(献血广告上说的) “放蛇(圖)”,以供各位參考
本人灰常怕這種動物,逢蛇圖必躲:mk_4
此帖俺不太敢進來了...
此圖由Peter提供:
[ 本帖最后由 Laura.CN 于 28-2-2011 10:56 编辑 ] 蚂蟥雨 ! 这次参加爬山活动很开心,蚂蟥没咬我,只是路滑跌倒了,希望以后蚂蟥碰到了我继续绕道走,还有走路要坚实点,不要再跌倒了。 这次中招的人不少,但是最严重也是最奇特的应该是营长,请营长出来说说! 偶们都被蚂蟥叮过,melb有一著名蚂蟥山,每次去都被叮惨..
下面是某鸟被叮后鲜血淋漓的裤子...
http://gallery.onmyroad.org/main.php?g2_view=core.DownloadItem&g2_itemId=2206&g2_serialNumber=1 Namu, How are leeches in Wilsons Prom?
回复 #23 bushwalker 的帖子
No idea, I ve never been there before! 晚上8点多,你们都不吃饭么?还泡网站。。偶做饭去了。 穿这样的衣服鞋子,被咬是很正常的。 有没有蚂蝗,其实看看植被就知道了,天上掉下来的除外。俺也在JUNGLE里呆过,至今没碰到过蚂蝗。 估计跟我们穿裤子和绑腿的方法有关。 还有进丛林前你们身上都不抹东西的吗?
[ 本帖最后由 mk82 于 28-2-2011 20:34 编辑 ]
回复 #25 namu 的帖子
哇,那木同学好居家啊果然出得了厨房打得过蚂蝗啊
:yct_4 俺吃饺子,虾肉饺:mk_51 让那木做一桌“蚂蟥宴”吧! 原帖由 Viola 于 27-2-2011 11:47 PM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刚刚才知道今天有人中招了?请目击者LAURA现身说法!:yct_49 :yct_49
还有听说了营长的经历更奇特,等待补充!
营长来了!
话说昨天回到起点,在park小憩,觉得肚皮有点痒痒,下意识撩起衣服一看,一条蚂蟥就叮在肚脐的右边,一头吸住,一头还在恶心的蠕动!NND一巴掌把它送入西天。此话不表,晚上回家洗澡,脱袜子的时候吓我一跳,左脚小半个袜子全是血,中间已发黑,这么多的血,第一反应是脚受伤了,可是好奇怪呀,受伤我怎么会不知道呀?!赶紧脱下袜子用水冲,才知道是被蚂蟥叮的,原来这家伙吸饱后爬不出来了,被鞋子挤死在袜子里面,根据血量,估计不是小家伙,它是怎么进去的?下次出去,得用上脚套了。 原帖由 营长 于 28-2-2011 21:58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营长来了!
话说昨天回到起点,在park小憩,觉得肚皮有点痒痒,下意识撩起衣服一看,一条蚂蟥就叮在肚脐的右边,一头吸住,一头还在恶心的蠕动!NND一巴掌把它送入西天。此话不表,晚上回家洗澡,脱袜子的时候吓 ...
这两个蚂蟥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原帖由 bushwalker 于 28-2-2011 20:08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Namu, How are leeches in Wilsons Prom?
队长也有顾虑了。;P 途中遇到的蛇,当时我在最前面,发现的时候,它就在路中间,似乎是它先发现了我们,头弯曲着作攻击状,我们赶紧后退,紧握登山杖,万一它窜起来,可以用登山杖打它7寸,其实蛇咬人也是自我保护,这时候正确的方法就是让它觉得我们没有攻击性,不会威胁它的安全,我后面的兄弟就用树枝,小石块分散它的注意力,过会它就乖乖的游走了,照片中它已放下了攻击状的姿势,往路边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