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来源和你一样,呵呵.不过我个人觉得岩土机会很多,如果能在大城市赚到不错的收入那何必去矿区呢.
你说的是你们这种高收入的人群,可在这里有很多低收入的人群,如果有机会去当矿工话,我想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去的,毕竟工资不低。 我原来工作的一家大型央企, 也牛逼哄哄的收购了澳洲Queensland的一家电力公司, 结果碰到同样的问题. 公司的内部报刊还讨论为什么澳洲员工 "没有牺牲精神". 所以有些人和中资企业国内高高在上管了, 现在活该挨整.
[ 本帖最后由 eagerbeaver 于 10-1-2012 12:04 编辑 ] 国内用人成本逐年增加,马上出500的了,等着吧。 :L 只看,不敢出声 有些行业的Local的工作态度的确不咋地,澳洲矿业的local工人的工作态度就类似国内的以前的国营单位内工人的工作态度,很多local在这个行业里已经呆了很久,只按照他们自己club的习惯,长时间的单一行业和无竞争,使他们的眼光短浅,变成了井底之蛙。澳洲将安全问题已不仅放在了第一位,有时候反而大大的束缚了正常的工作开展和增加无谓的生产成本。有很多担任安全控制的人员根本没有实际地生产经验,所谓的安全控制很大程度上已经演变成了Cover my ...。
国内的无视安全和对安全的无知需要和这里的过分不实际的安全防范综合一下就好了。
回复 #125 sunnu 的帖子
只能說你的想法很中國,願意在 ------- 工作开展 & 生产成本 的問題下與 環境,工安等問題妥協。相信你也不是在澳洲MINING INDUSTRY 工作,所以~~看法有些偏頗。
你的 ( 过分不实际的安全防范 ) 其實是業界的 ( 基本要求和標準 ),澳洲礦業傷亡人數一年是個位數,不是喊喊口號就可以達成的。
澳洲挖礦有百年歷史,人家也不是傻瓜或是井底之蛙,環境&工業安全都是要付出代價的,而每一項安全措施的背後,都有它的道理和實際基礎在背後,不是憑空想像的繁冗規定,而且大多都已經放在MINING ACT裡面,硬性規定與強制性的要求每個人遵守著。 原帖由 michaelchin 于 29-4-2010 20:57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靠,挖矿都要4个7吗?
你别说,还真要4个7
在矿洞当中,你需要打交道的都是local,而且各种口音各种俚语啊!
如果出现紧急状况,你需要同地面联络,你要准确汇报地下出现的问题,情况,人员伤亡,并且同地面沟通,如何处置,接触各种机构,各种口音各种俚语各种术语各种难懂啊
同时,在厚厚的各种手册各种要求面前,你需要了解内容,操作规范和操作规程
真的八是拿把铁锹大跃进的干活啊
:$ 同意樓上的,我當初4個6還真真的深覺得不夠用啊~
雖然已經工作了兩年多,語言還是在水深火熱的掙扎之中,無線電裡的通話,是讓我最覺得挫折的部分,常常聽不明白他們的意思,還要一再詢問。
所幸同事都還蠻有耐心的,並未出現惡言相向,或是譏笑嘲諷的情形。
而編寫操作手冊,更覺得自己的肚子裡擠不出幾滴墨水,語言和專業知識都是不可或缺的硬性要求。 我拜读过海豚很多的贴,非常佩服你的热心。其实我所指的工作态度不是因为是哪里人就会是啥态度,所以本土人中有正常工作的,也有故意拖拉,耗时挣收入的。说到安全,我不知道你所在矿有没有遇到过安全员让手指贴了创可贴的工人当天不要上岗继续工作,这不是过渡安全防范?还有,别太认真,这是从local那道听途说来的。
回复 #129 sunnu 的帖子
需要看他的工作是否接觸化學物品? 我不敢說,礦上有HSE人員專門負責評估。不過,我在一個礦上倒是有見過酒精檢測器,早上上班前要吹一下,如果檢測車酒精成分,主管會要求員工停工一天。
持續如此就恐怕工作不保----------
安全防範有無過度的問題? 也是HSE的份內工作,他會就工作性質,強度,時間,器具,操作方式,流程做出適切的建議與規範。
主管也會尊重與遵守HSE提出的建議與改善方式,舉個例子來說。
前一陣子,公司的GEO會把礦物樣品帶進辦公室,我提出安全建議。主管就下了道規定,禁止所有樣品進入辦公室內,一律在外面的SHED工作。
對凡事認真是我的個性之一,改不了~~ 對生活或工作不認真,是一件我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 据说 miner 的语言要求也是挺高的,技术是可以培训的,交流有障碍的话,那是大忌,特别是跟安全紧密相关的环节。。建议 那些国企在当地招收培训有pr身份的华人,成本就低了:P
[ 本帖最后由 随梦 于 29-3-2012 20:4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