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nando 发表于 1-4-2010 03:09:26

原帖由 ubuntuhk 于 1-4-2010 03:16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先到烧友家里听煲熟的器材,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器材是否符合自己的喜好。
千万别
平时吸吸毒就算了,千万别主动上贩毒的家里去

ubuntuhk 发表于 1-4-2010 03:52:40

回复 #61 Fernando 的帖子

我投降,毒死我吧:tk_01 :tk_01 :tk_01

cutemouse 发表于 1-4-2010 06:20:51

原帖由 ubuntuhk 于 1-4-2010 03:16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确实如此, 我这个测试也就是一个初哥测试,DG这套CD,我也是这两天才开始听(已经开始入迷了),这次的评测,我选了一曲比较短一点的,反复听,然后再比较。

买器材带自己听熟的CD是个好提议,不过更好的办法,我 ...


一般现在新出的器材, 煲一个小时, 就可以达到98%, 以后的变化不会太大的.

除非你买的是古董机器, 20,30年前的, 里面电容什么还没激活, 需要比较久点时间来褒.

喇叭耳机需要比较久的煲机时间, 最起码200个小时, 否则声音出不来.

KOSS的低音丰满, 而且好推, 缺点是分析率差. 如果你喜欢低音, 千万不要买AKG, 你会失望的. 可以买森海塞.

cutemouse 发表于 1-4-2010 06:25:28

原帖由 ubuntuhk 于 1-4-2010 02:31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晚上把X200的破声卡、mini usb dac和Roland UA-25外置USB声卡(http://www.rolandus.com/products/productdetails.php?ProductId=704)做了一个对比,耳机用的还是Koss PP。

即便是mini usb dac和UA-25没煲开,但 ...



你应该再配一个独立耳放, 不要用DAC内置耳放.

cutemouse 发表于 1-4-2010 06:28:50

原帖由 ubuntuhk 于 1-4-2010 04:52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投降,毒死我吧:tk_01 :tk_01 :tk_01


说实话, 按照我老公的说法, 不光要米, 要耳朵, 还要时间!

你知道我老公除了上班, 下班到家就在折腾这些, 搞了几十年了.

你没有时间的话, 是搞不好的;P

eguan88 发表于 1-4-2010 08:51:46

原帖由 cutemouse 于 31-3-2010 22:11 发表 http://www.freeoz.biz/bbs/images/common/back.gif


胆机管子一定要进口的, 不过进口的也不一定好, 最好买NOS(NEW OLD STOCK)欧美管子, 国产看不都要看, 声音太粗.

不要买AKG501, 这个要推好很难. 而且这个早就停产了, 你买的是二手还是新的啊?

胆机慎入, 要 ...

K501就比森海600/650之流难推一点点, 不过和自家的600欧抗阻的K240DF, KK比还是好推些. 要选好推的顶级耳机就买铁三角, 清音,体柔,易推倒

[ 本帖最后由 eguan88 于 1-4-2010 10:26 编辑 ]

eguan88 发表于 1-4-2010 09:30:09

原帖由 ubuntuhk 于 31-3-2010 18:58 发表 http://www.freeoz.biz/bbs/images/common/back.gif


看来eguan88兄也是资深烧友。

我这两天听DG公司的111周年那套CD(VeryCD拉来的Flac文件),有点入迷,所以先从古典烧起吧:lol :lol


http://2358.gnway.net/liuxingjingdian/index_33.html

这里有很多FTP下载, 几千张发烧CD.

zzoz 发表于 1-4-2010 09:40:53

去年底买了个behringer ms20监听箱,150袋鼠币内置解码器,用本本的spdif输入,结果是128k的mp3越来越不入耳,硬盘里的ape迅速膨胀,由俭入奢易啊

eguan88 发表于 1-4-2010 09:55:02

原帖由 ubuntuhk 于 1-4-2010 04:52 发表 http://www.freeoz.biz/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投降,毒死我吧:tk_01 :tk_01 :tk_01

你中了三笑逍遥散...而中此次毒药的人在笑了三声之后立即致命;P ;P ;P

[ 本帖最后由 eguan88 于 1-4-2010 10:59 编辑 ]

ubuntuhk 发表于 1-4-2010 13:48:47

原帖由 eguan88 于 1-4-2010 10:55 发表 http://www.freeoz.biz/bbs/images/common/back.gif


你中了三笑逍遥散...而中此次毒药的人在笑了三声之后立即致命;P ;P ;P

:mk_15 :mk_15 :mk_15

ubuntuhk 发表于 1-4-2010 13:49:40

原帖由 cutemouse 于 1-4-2010 07:25 发表 http://www.freeoz.biz/bbs/images/common/back.gif

你应该再配一个独立耳放, 不要用DAC内置耳放.

一步一步来,慢慢烧才有乐趣:loveliness: :loveliness:

ubuntuhk 发表于 1-4-2010 13:50:52

原帖由 zzoz 于 1-4-2010 10:40 发表 http://www.freeoz.biz/bbs/images/common/back.gif
去年底买了个behringer ms20监听箱,150袋鼠币内置解码器,用本本的spdif输入,结果是128k的mp3越来越不入耳,硬盘里的ape迅速膨胀,由俭入奢易啊

确实,128k的mp3肯定是听不得了,APE/FLAC是我今后入音乐文件的基本要求:P :P

ubuntuhk 发表于 1-4-2010 16:39:27

昨晚听了一晚上mini usb adc(下面称为MUD)+Koss PP,用APE/FLAC文件,感觉听到了更多的细节,以前的X200声卡相比MUD的差别真的挺大的。

不过听MP3文件就没有这么大的区别,即便是320KBps的,难道MP3的压缩真的这么厉害?

cutemouse 发表于 1-4-2010 18:59:38

原帖由 ubuntuhk 于 1-4-2010 17:3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昨晚听了一晚上mini usb adc(下面称为MUD)+Koss PP,用APE/FLAC文件,感觉听到了更多的细节,以前的X200声卡相比MUD的差别真的挺大的。

不过听MP3文件就没有这么大的区别,即便是320KBps的,难道MP3的压缩真的这 ...

当然! MP3是垃圾, 看都不要看, 最好用WAV, 其次APE/FLAC.

江南柴进 发表于 1-4-2010 19:16:34

原帖由 cutemouse 于 1-4-2010 19:5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当然! MP3是垃圾, 看都不要看, 最好用WAV, 其次APE/FLAC.

烧到这种程度,得多少年啊?
320的MP3,盲听的话,要听出来很费劲的的。APE/FLAC格式解压缩以后和WAV文件一模一样。不信试试就是了,不然叫什么无损?

zzoz 发表于 1-4-2010 19:23:42

有个想法请教一下楼上几位烧到高的,从cd抓音轨时,如果先做成iso,用虚拟光驱来抓会不会好点呢,偶的想法是虚拟光驱读的是iso的数据流,避免了光驱的可能的机械上的问题(是不是真的会造成问题呢)

cutemouse 发表于 1-4-2010 19:28:04

原帖由 mohan29 于 1-4-2010 20:16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烧到这种程度,得多少年啊?
320的MP3,盲听的话,要听出来很费劲的的。APE/FLAC格式解压缩以后和WAV文件一模一样。不信试试就是了,不然叫什么无损?


我承认不是每个人都能听出来的,所以我前面建议过只买对的, 不买贵的.

但是不是没一个人能听出来的, 否则怎么会精益求精呢?

我老公天天回来就在鼓捣这些, 谁让咱们没钱呢, 买不起, 只能用最省钱的方法, 自己做. 我每天看他一会拆开, 一会装上, 就看他在折腾, 如果听不出分别, 他怎么来调整呢.

ubuntuhk 发表于 1-4-2010 21:13:14

原帖由 mohan29 于 1-4-2010 20:16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烧到这种程度,得多少年啊?
320的MP3,盲听的话,要听出来很费劲的的。APE/FLAC格式解压缩以后和WAV文件一模一样。不信试试就是了,不然叫什么无损?

320Kbps的mp3,再怎样也是经过压缩的,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听出来区别,但是对于烧到一定程度,连线材、DAC晶振都要烧的烧友来说,肯定是无法接受的。

不过我赞同你说的APE/FLAC和WAV应该是没有区别的,只要解码的软件别出bug:P :P

看出来了,mohan29是实用鉴赏派,坚决不把钱浪费在无止境的器材发烧上:good :good

ubuntuhk 发表于 1-4-2010 21:14:56

原帖由 zzoz 于 1-4-2010 20:23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有个想法请教一下楼上几位烧到高的,从cd抓音轨时,如果先做成iso,用虚拟光驱来抓会不会好点呢,偶的想法是虚拟光驱读的是iso的数据流,避免了光驱的可能的机械上的问题(是不是真的会造成问题呢)

你都已经做成ISO了,那后面再怎么处理都不会有差别了。

不过如果可以强制抓轨软件优先保证无误码,这样直接抓轨和虚拟光驱抓轨没有太大区别(因为如果抓轨有错,那ISO肯定也有问题)。

cutemouse 发表于 1-4-2010 21:23:20

:P 我老公打中文很慢, 所以基本长年潜水. 你有问题尽管问好了, 我可以问了打代打出来.

就象耳机的事也是一样, 我才搞不清呢;P 很久不听耳机了, 现在只在唱卡拉OK的时候大材小用了. :lol

ubuntuhk 发表于 1-4-2010 21:26:36

回复 #80 cutemouse 的帖子

我现在是烧友小学生阶段,问不出有深度的问题啊,你能不能把你们的发烧经历写写,再配点图,让我膜拜一下:yct_57 :yct_57

cutemouse 发表于 1-4-2010 22:00:19

原帖由 ubuntuhk 于 1-4-2010 22:26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我现在是烧友小学生阶段,问不出有深度的问题啊,你能不能把你们的发烧经历写写,再配点图,让我膜拜一下:yct_57 :yct_57

这个真是LONG STORY了, 近30年的发烧路程了:P

不过我简单说说我看到的吧.

在上海的时候, 主要在功放, 前置什么的专研制作, 来提高声音的表现. 到澳洲以后, 又添加了喇叭的项目.

说到底还是因为没钱给逼的, 所以可以很自豪的说, 老公做的东东最大的好处就是性价比高. 同样的价格, 比人家的效果好多了; 同样的效果, 成本低多了. 缺点当然没买的外观好看.

最新的一套喇叭朋友听了都很喜欢, 赞不绝口! :P不过老公说自己的喇叭, 他很清楚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

一般我老公周围的同事朋友要买这类东东都会问他的意见的. 老公一般都会根据个人的需要来分别推荐. 就象前面的网友说的, 其实很多人听不出差别, 不是发烧的耳朵, 买太贵没什么意思, 因为价格不是和声音同比例增长的.

太专业的东西我不会说, 因为基本我还不如你, 都是老公心情好时, 给我的扫盲教育. :$

不过如果发烧过程中有什么问题, 我可以让老公解答的, 希望你的发烧路快乐!

我自己的心得, 不怕不识货, 就怕货比货. 多听多比较, 耳朵就会不一样.

bg1pdq 发表于 1-4-2010 22:10:43

烧 HiFi 之前,先烧房子吧。

ubuntuhk 发表于 1-4-2010 22:42:52

原帖由 cutemouse 于 1-4-2010 23:00 发表 http://www.freeoz.biz/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真是LONG STORY了, 近30年的发烧路程了:P

不过我简单说说我看到的吧.

在上海的时候, 主要在功放, 前置什么的专研制作, 来提高声音的表现. 到澳洲以后, 又添加了喇叭的项目.

说到底还是因为没钱给 ...

哈哈,看到你这么支持你LG的兴趣,真让人羡慕:moved :moved

ubuntuhk 发表于 1-4-2010 22:43:45

原帖由 bg1pdq 于 1-4-2010 23:10 发表 http://www.freeoz.biz/bbs/images/common/back.gif
烧 HiFi 之前,先烧房子吧。

哐当又一盆冷水浇下来了:555: :555: :555:

不过,没有好的听音环境确实烧不起来,也好,省钱:heihei :heihei

Fernando 发表于 1-4-2010 23:10:00

再给你浇一盆冷水吧

再好的器材,也抵不上现场声。只要演奏别太差,一个普通的城市乐团的音乐感染力要比十万块的音响器材要好得多。要是有条件最好经常去现场听演出,那种感受不是用钱砸堆器材就能获得的。器材再好也只是在追求还原真实的现场,你为什么不直接去听现场演出呢?

当然听现场也可以用“发烧”的方式来听。比如坐在同一个音乐厅的不同位置,你可以获得完全不同的音效。在不同的音乐厅,又能听出不同的效果。我就一直觉得上海大剧院音效很垃圾,远远不及上海音乐厅。同样悉尼歌剧院的音效也比不上city recital hall,当然还是比上海音乐厅好点。
唯一的不爽是我嫌弃上海音乐厅不好,却不能像嫌弃自家扬声器不好一样卖了它 :(

cutemouse 发表于 1-4-2010 23:27:41

原帖由 ubuntuhk 于 1-4-2010 23:42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看到你这么支持你LG的兴趣,真让人羡慕:moved :moved


:$ 谢谢!

人总要有个兴趣爱好的, 生活才会更美好!:P

cutemouse 发表于 1-4-2010 23:38:46

原帖由 ubuntuhk 于 1-4-2010 23:43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哐当又一盆冷水浇下来了:555: :555: :555:

不过,没有好的听音环境确实烧不起来,也好,省钱:heihei :heihei


你想到买耳机, 不是合适自己的情况么! :good

ubuntuhk 发表于 2-4-2010 01:24:50

原帖由 Fernando 于 2-4-2010 00:10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再给你浇一盆冷水吧

再好的器材,也抵不上现场声。只要演奏别太差,一个普通的城市乐团的音乐感染力要比十万块的音响器材要好得多。要是有条件最好经常去现场听演出,那种感受不是用钱砸堆器材就能获得的。器材再 ...

非常赞同,现场时最好的,听演唱会的感觉就比听CD/APE强,但二者也不矛盾,我总不能天天听现场声吧?再者,我还得需要先听CD提高一下音乐素养,再去听演奏会才能听出个丁卯来,你说对吧:lol :lol

ubuntuhk 发表于 2-4-2010 01:25:47

原帖由 cutemouse 于 2-4-2010 00:38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你想到买耳机, 不是合适自己的情况么! :good

对,不过感觉听箱子的烧友有点瞧不起听耳机的,不够烧(对我说的就是bg1pdq;P ;P )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HIFI话题:开始低烧(HD650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