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面条儿!
出了科隆就来到了荷兰,游走在欧洲大陆,往往分不清具体的国界,因为实在也没什么明显的标志。就这样一个城市接着一个城市的流连,十几天下来,我们开始想念一些家乡的东西了。尽管我们吃的是团餐,很多顿都是在华人开的中餐馆吃,但是那种中餐已经被改良了,几乎是面目全非,所以我们的胃开时咕噜咕噜的翻腾,犹如一个人不停的在你耳边聒噪,而他说的又正是你可望而不可及的,你说闹心不闹心呢?
好像就是在科隆吧?我们终于吃到了久违了的家乡食物,很正宗的——面条儿。
这是科隆老城区的一个古迹,很有名堂的,具体什么名堂,我说不上来。这名胜古迹的前面还有徳式大字报呢!纯德文,一个字不懂。
我们的午餐就在七拐八拐之后,来到了这里,门脸不大,但是一上菜就让我们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震哪!红烧肉、蛋炒饭,都很正宗,色香味俱正宗!特别是午餐接近尾声的时候,服务员端上来了一盆面条!呵呵!阳春面啊,很漂亮!白白净净的面条,玉体横陈在绿绿的油菜苔上,尝一口,汤很鲜,很有味儿的阳春面。
我立刻懊恼起来,刚才吃得太饱了,特别是那个蛋炒饭,黄黄的、油油的、香香的,我一勺接一勺的可没少吃。还有那红烧肉,毛氏红烧肉,在国内带一点儿肥就不吃的我,也来了一大块呢!现在傻了吧,面对着白生生的面条儿,翠生生儿的青菜,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看看,把俺们这个小老乡给乐的呦~~~~~~~~~跟见了亲人似的!
对面那个穿绿条衣服的男孩子,也是呼噜呼噜的又吃了一大碗呢,最后,连碗里的剩汤儿都捧着喝了个一干二净!那是多大的一个碗啊,您看,跟他的头差不多大了吧?
呵呵,一碗面条儿过了过瘾,好歹的安慰了一下俺那思念故乡的胃。于是,饭足汤饱之后,出门溜达溜达吧!
门外面的小广场上,眼前又摆开了大饭阵。。。。。真不知欧洲人咋那么喜欢扎堆儿吃饭呢?真应该给科隆市长提个建议,搞一个万人大聚餐,冲击一下迪尼斯世界纪录。
一个漂亮的橱窗。黄与绿交集,我最爱的配色方案。
走进去,漫无目的的瞎逛。因为胃里面充实,所以面对这些五光十色的食品,就像面对石头子儿、木头片儿一样没有感觉。
一个红红的、大大的邮箱伫立在街角,很是惹眼。街对面,一老外正端着两杯饮料(也没准是冰激凌)小跑着朝这边走来。到饭点儿了。
晌午时分,休闲时刻。人们坐在街边的小墩子上,就像某个艺术家创作的街头行为艺术品。
这个喷泉池很是令人费解。(在悉尼的情人港有一个和这个很类似呢,可以到我的“悉尼深度游”系列里去看。)泉水是滴落下来的,很少,断断续续的,滴到下面这个犹如西餐汤盘似的浅浅的池子里,水沿着那条螺旋形的沟槽流到圆心处,形成了很有意思景观。再加上周围的地砖图案,更让人琢磨不透这喷泉池的设计内蕴了。
还是这个最通俗,最好懂,也不失为一种艺术形式吧!
又是看不懂的了,仿佛一棵树,一棵铁树。
吃饱了没事干的我们就这样转着,等待上车的时间。
一个青年,落魄的青年,正坐在我们刚刚参观过的科隆大教堂墙根下呢。。。。。我看他像是个背包客,徒步走天涯的那种,或许是身上的盘缠花光了?没钱再继续行走,特要在此地化些缘?(在我看着他的那几分钟里,没有人给他放钱。)
他难道不乐意去打工么?不是,如果他没有许可证,打工是非法的,但乞讨不违法。祝他早日摆脱困窘,一切顺利吧!
美丽的莱茵河就在不远处静静地流淌着,这条滋润了科隆、养育了德意志的母亲河,竟然是那么温文尔雅,沉静贤淑。。。。。。
看着这美丽的河流,不禁想起了我们的九曲黄河,弯弯曲曲的,就像我们刚刚吃过的面条儿,让人想着就那么熨帖,那么舒服。。。。。 咋都没人理涅?5555555 .....所以我们的胃开时咕噜咕噜的翻腾,犹如一个人不停的在你耳边聒噪,而他说的又正是你可望而不可及的,你说闹心不闹心呢.....
lz的文采真是好啊,这不就是我们平时想念家乡食品时的感受么:yct_4 :yct_4 :yct_4 :yct_4
可怜我经年累月都在受这样的煎熬啊!~~ 来碗花师傅牛肉面;P ;P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