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treme谈澳洲Camping野营的装备-兼回答各类Camping的问题
本帖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均为Extreme原创,请勿转载。Bushwalking装备介绍请见拙作:
Bushwalking,你准备好了吗?-Extreme谈澳洲Bushwalking的装备
在澳洲,Camping是最普及的户外活动,每逢周末、节假日,城市周边各个大大小小的Camp site总是人头攒动。不同于国内,这里的Camping很大一部分是家庭活动,一家老小,或者几个家庭、亲朋好友,带上帐篷、野营用品,大人去钓鱼、冲浪,孩子们扎堆一块儿玩;喜欢探险的,背上背包,登山远足,在青山绿野间露营。相应的,澳洲的Camping ground也分两种:
1、 Caravan Park
Caravan Park在澳洲是遍地开花,很多小镇可能没有Hotel,没有Motel,但是一定有Caravan Park。相对Bush Camping,其设施较为完善,有热水淋浴、厨房、洗衣房、Internet Service等等。费用在每人$10-20之间,也有的是按照Site收费。
2、 Bush Camping
Bush Camping不靠公路,只有靠两条腿才能到达,设施简单,但是照样干净,一般有厕所,但没有热水淋浴。也因为偏僻,Bush Camping的地方都非常漂亮,人也少,可以更好的享受野趣。
Whitsunday Islands,有些小岛上,一个岛只有两三个Camp Site,每个Site最多只允许2人,想象一下,碧海蓝天,椰影婆娑,你就是这个岛的岛主,可以发呆、可以裸泳,可以做爱做的事情,多自由,多浪漫。
我下面的介绍也分成两部分,开车Camping和徒步Camping。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29-1-2010 18:00 编辑 ] 目录
1、帐篷
2、睡袋
3、防潮垫
4、炉具和餐具
5、...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21-1-2010 01:44 编辑 ] Whitsunday Islands :tk_31 1、 帐篷
帐篷的作用是挡风、遮雨、保暖,帐篷就是你野外的家,把瞬息万变的大自然隔离在外面,给你一个温暖、安全的空间。举个极端的例子:在登山的时候,外面是白雪皑皑,狂风呼号,而搭在雪地上的高山帐篷里,只要点一个炉头,就可以把帐篷里面变得温暖如春,高山帐篷良好的隔热性和抗风性在严酷的气候条件下为登山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庇护所。
在登山界,有个惯例,在撤营时,如果有人尚未归队,是不允许把所有帐篷拆掉带走的。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有一次攀登雪山,从顶峰返回3号营地的路上,发生小范围雪崩,受困在某个地方,其他队员在等候无果,不得不下撤时,留下了一顶帐篷,他后来回忆说,我想要是还有一顶帐篷,那我就能活命,等他好不容易脱困,挣扎着回到营地,看到那顶队友留下的帐篷,内心的喜悦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因为他当时已经是筋疲力尽无力下山了,在高海拔的残酷条件下,没有帐篷,是不可能渡过一夜的。他一头栽倒进去,睡了一晚,恢复了体力,第二天依靠自己的力量顺利下山。
所以说,在户外运动中,帐篷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装备,越是艰苦、越是极限,帐篷的重要性越是突出。对于狂热的野营爱好者来说,帐篷可能比家里的床还舒适。
目前的主流帐篷都是双层帐,由内帐和外帐组成,之所以要有这样笨重的双层结构,是因为我们在帐篷里面会呼出大量的水汽,接触到温度较低的帐壁后,会凝成水滴,沿着帐壁流下来,经过一夜的积累,足以浸湿你的睡袋,有些防潮垫的设计,专门有导流槽,就是为了对付帐篷内的积水。所以,双层结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露水。大家在搭帐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让内外帐之间留一点间隙,不要贴在一起。
当然,单层帐也有,一些顶级的高山帐为了减少重量,采用单层的防水透气材料制成,结构简单、重量轻,但是价格不菲。
Mountain Hardware的单层双人高山帐,由防水透气材料制成,三杆,高强度,超轻,用于高海拔探险,零售价:640美元
外帐的面料由防水材料制成,防水强度由单位面积耐水压标识,商店里售卖的帐篷应付一般的雨都是没有问题的,有些帐篷还有透气孔、透气窗设计。
内帐的面料则较为轻薄,特别是三季帐,为了减轻重量,大面积应用纱帐。
帐杆是帐篷的支撑部件,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玻璃纤维杆和铝杆两种,玻璃纤维杆成本低,但重量重,强度差,用在低档帐篷和某些车用帐篷上;铝杆重量轻、强度大,但成本高,用在中高档帐篷上。
根据帐杆的多少,可以分为单杆帐、双杆帐和多杆帐等等,单杆帐用于超轻的单人帐,缺点是必须打地钉才能支起来,遇到坚硬的地面或者水泥地就比较麻烦。多杆帐强度高、空间大,但重量相对较重,用于高山帐篷和车用帐篷。双杆帐是目前最流行的,因为其结构简单,所以大量用于普通帐篷上,但强度相对差一些。
根据帐篷的形状来分,可以分为蒙古包式、隧道式、多角式等等。以蒙古包式最为普遍,也最为简单。
根据帐篷应用的季节,可以分为三季帐和四季帐,三季帐较薄,内帐多用纱网,而四季帐相对较厚,保温性好。
开车Camping,车用帐篷:
车用帐篷主要以舒适为主,选择范围很广,从几十块澳元到几百澳元,应有尽有,我见过不少巨大如活动房一样的帐篷,足以容纳一个大家庭。对一般人来说,买3人帐或4人帐就可以了,不用太好,几十元到一百多元足矣。
如果可以,最好买带门厅的,平时可以遮阳,下雨的话,可以在厅里做饭,还可以放杂物,一举多得。
Coleman Lakeside 三人帐,带一个门厅,空间充足。Coleman专注于休闲市场,产品设计、质量是非常不错的,一般的休闲旅游,足够了。
另外注意买帐篷的话,尽量买大一点的,标称三人帐的,其实两个人睡最舒服,真要睡三个人也可以,但就比较挤了。
车顶帐和车侧帐请油饼补充。
徒步帐篷:
徒步帐篷是越轻越好,帐篷的轻量化是衡量各家厂商研发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厂商实力的体现,在帐篷上,你可以看到各种高科技的运用,从面料到涂层,从帐杆到连接件,好的帐篷,是一个艺术品。
MSR得过《Backpacker》大奖的著名帐篷:Hubba Hubba,采用创新的Y型铝杆,超轻,才2.1kg。我在Ulurau的营地看到有个日本人用这款帐篷的单人版本。
在澳洲,如果要求不是很高,单杆或者双杆的三季帐就够用了,帐篷的面料都是防雨的,在防雨指标上略有差异,应付一般的雨量都是没有问题的,唯一可能漏雨的地方是缝合处,一般在缝合处都会做压胶处理,购买的时候注意检查压胶是否完好。
帐篷最脆弱的地方是帐底,特别是有些高档帐篷,为了追求轻量化,选的高科技面料,可以做的非常之薄,这个时候就需要在帐篷底部铺一层地布,来保护帐底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21-1-2010 12:27 编辑 ] 早读。:tk_40 好贴,:zan :zan :zan :good :good :good 目前的主流帐篷都是双层帐,由内帐和外帐组成,之所以要有这样笨重的双层结构,是因为我们在帐篷里面会呼出大量的水汽,接触到温度较低的帐壁后,会凝成水滴,沿着帐壁流下来,经过一夜的积累,足以浸湿你的睡袋,有些防潮垫的设计,专门有导流槽,就是为了对付帐篷内的积水。所以,双层结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露水。大家在搭帐篷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让内外帐之间留一点间隙,不要贴在一起。
这个情况确实很容易出现,除了在上述情况之外,还有一些别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水滴。以前我们在西北澳的八十英里海滩附近露营,那里日温差很大,白天很热,晚上就凉快了,虽然没有人呼出的水汽,但是温差足以让外账都湿湿的,如果是单层的基本上没法睡了。 澳洲的户外,多数是开车游,所以在户外店基本没见到徒步型的帐篷,都是又大又笨重,价格还贵。上次看个kovea的炉头要80多刀,香港只要200多点港币,所以我都在香港买或者美国网站买,加上运费还便宜。
另外澳洲的户外品牌除了moutain design外就没什么好牌子了,很多本地品牌质量一般,但能卖到国际一流牌子的价钱,比如随便一个小背包就要6,70刀,都可以买到美国Gregory的包了。像lz贴的msr,mountain hard wear这些大牌我在澳洲都没见过,coleman见过床垫和油灯系列,总之感觉很难下手买东西。。。
随带出两件刚买回的好东西,lafuma的鞋和SD帐篷,东西在ad ^_^
http://www.freeoz.org/bbs/thread-879018-1-1.html 双层帐透气性很重要,最好选择内外帐间隙大些的。我曾经有一次用过一个间隙小的双层帐,冬天在山上,夜里零下15度,5、6级大风。睡袋保温好,睡得不错,但早上醒来迷迷糊糊的翻个身,忽然发现,帐篷里下雪了:o我还纳闷怎么外面的雪下到帐篷里来了;P ,清醒后才发现内帐里面表层整个被冰晶覆盖满了:o 我捎一动作,帐篷里的冰晶就象下雪一样落到脸上,呵呵,真也算是一大奇观了!:lol
回复 #9 GZ小虫 的帖子
澳洲也有很多人玩徒步登山的,你去的那些店是不是像Ray's outdoor之类的啊?那种是大众化的户外店,要买好东西,你得去专业的户外店,在悉尼的话,集中在Kent St,靠近Townhall那一段,基本上的大牌你都可以在那里看到。SD是专业帐篷厂商,他的帐篷是很不错的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21-1-2010 16:24 编辑 ] 像这家就不错:
Mountain Equipment:
Address
491 KENT ST
SYDNEY
NSW 2000
Contact
PH: 02 9264 5888
http://www.mountainequipment.com/
回复 #10 tonywaley 的帖子
你这个应该是四季帐,可能为了保暖性考虑,内帐做的比较厚,透气性不是很好,所以热气出不去,碰到冷就容易结冰了。 搬小板凳占座学习:yct_27 还没翻页之前留一个位置:victory:
回复 #9 GZ小虫 的帖子
lafuma的鞋子不行啊,毕竟不是做鞋子起家的我的一双lafuma没走多少路(累计100天左右),两个脚鞋底就相继脱胶了,vibram的鞋底后来也开始打滑
背包倒是经受了考验
排队学习ing
:lol 好帖一定要顶,呵呵 好贴,先顶再看 2、 睡袋睡袋作用,相当于被子和褥子,睡袋的设计理念,以最小的体积和重量,提供给你最大的保暖性能。
睡袋从形状上分,有木乃伊式、信封式。
木乃伊式的保暖性最好,绝大部分睡袋都是木乃伊式的。信封式一般用在休闲睡袋上,保暖性没有木乃伊式好。
睡袋的填充材料有羽绒、人造纤维、棉花等,以羽绒睡袋最为高档,羽绒睡袋又可分为鹅绒和鸭绒,以鹅绒为上品;鹅绒里面又可分为白鹅绒和灰鹅绒,白鹅绒一般用于极限睡袋,我有一款极限温标零下40度的白鹅绒睡袋,用于高海拔登山之用,其余时间是没有办法盖的,因为实在是太热了。灰鹅绒用于一般的羽绒睡袋。
羽绒睡袋有两个重要指标:含绒量和蓬松度,大家知道,羽绒分为羽和绒,羽就是有杆的羽毛,绒就是绒毛,绒的保暖性要大大好于羽,但没有羽也是不行的,没有羽,睡袋就撑不起来,绒会压在一起,保暖性反而不好,高档睡袋的含绒量在90%左右。
蓬松度也是一个很重要性的指标,羽绒的蓬松度是指每盎司羽绒,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所占的体积,单位是立方英寸。蓬松度数值越大,表明羽绒的质量越好。一般睡袋在600-700左右。
羽绒睡袋和羽绒被的不同:
羽绒睡袋和羽绒被的最大不同在于,睡袋是立体结构,而羽绒被是平面结构,羽绒被为了防止里面的羽绒乱跑,有限位缝线,这些限位缝线会导致热量散失,因此在野外,羽绒被的保暖性并不好。而羽绒睡袋的结构就复杂多了,并不是一层,而是两层,中间还有立柱,形成一个立体空腔,保温性能大大提高。
Camp睡袋的立体结构
著名户外品牌Marmot,是顶级羽绒制品的代名词。他们有目前世界上最高蓬松度900的羽绒睡袋。
Marmot Hydrogen, 《Backpackers》Editors’ Choice Award,850蓬松度,舒适温标4度,仅重710g。用压缩袋压缩后,体积非常的小。
重庆四方的羽绒睡袋,原来是给英国品牌Camp做代工的,他的羽绒睡袋质量非常好,性价比高,我以前帮一个俱乐部团购过几十条。
人造纤维填充物目前大量应用于中低端睡袋上,和羽绒相比,性价比高,和传统棉睡袋相比,重量轻。
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偏向于选择羽绒睡袋,因为相同的温标,羽绒睡袋要轻的多,舒适的多。
谈一下温标
选择多厚的睡袋?在什么季节用?这个就要看温标了,每一个睡袋至少都有两个温标:舒适温标和极限温标。
舒适温标是指用这个睡袋,在睡觉的时候,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而极限温标是指用这个睡袋所能抗到的最低温度。值得注意的是,睡袋的温标是以白种人的感觉为准的,白人普遍都比华人耐冻,因此建议买睡袋的时候,在舒适温标上加5度。
那么,万一在野外,睡袋薄了,睡觉觉得冷,怎么办?
一般来说,冷的感觉是从脚部开始的,可以把冲锋衣或者外套,拉上拉链,套在睡袋的下部,另外尽可能穿着衣服睡觉。帐篷里人多的话,也会温暖很多。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选用合适的睡袋。
澳洲Camping,一般都是在常规温度下,很少会到极限低温,因此,对睡袋的要求相对较低,普通的人造纤维睡袋就足够了,需要注意的是看清舒适温标,宁厚勿薄。其实我如果开车去Camping的话,更喜欢带被子褥子和枕头,因为这样更舒服。
Kathmandu人造棉睡袋
如果是负重徒步的话,还是建议买好的羽绒睡袋,因为目前为止,羽绒还是单位重量保暖性最好的材料,好的羽绒睡袋,再配上睡袋压缩袋,可以让你的背包变的更轻更小。
我出外旅行的话,还喜欢带另外一种睡袋-抓绒睡袋,这种睡袋很轻很薄,可以完全拉开,去热带地方,一个抓绒睡袋就够了,如果觉得旅馆的被子不干净的话,这个还可以垫在被子和身体之间做隔离。
Pureland抓绒睡袋
[ 本帖最后由 extreme 于 23-1-2010 00:39 编辑 ] 奇怪,怎么不能上传图片了?
回复 #19 extreme 的帖子
Marmot Hydrogen超贵 :yct_62 我是进来学习的:lol 原帖由 ozbird 于 21/1/2010 09:44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目前的主流帐篷都是双层帐,由内帐和外帐组成,之所以要有这样笨重的双层结构,是因为我们在帐篷里面会呼出大量的水汽,接触到温度较低的帐壁后,会凝成水滴,沿着帐壁流下来,经过一夜的积累,足以浸湿你的睡袋,有 ... [/quote】
我那时候连帐篷都没有,早上起来那个湿啊。 跟下过雨一样。所以就诞生了另一样东西--BIVVY BAG
[ 本帖最后由 mk82 于 22-1-2010 05:13 编辑 ] 嗯, 内陆的温差很大, 以前去那里CAMP 早上起来睡袋都湿了!有条件尽量搞个Caravan 原帖由 extreme 于 21-1-2010 16:16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澳洲也有很多人玩徒步登山的,你去的那些店是不是像Ray's outdoor之类的啊?那种是大众化的户外店,要买好东西,你得去专业的户外店,在悉尼的话,集中在Kent St,靠近Townhall那一段,基本上的大牌你都可以在那里看 ...
是的,专业点的,像moutain design之类的,就是特贵,他的softshell的价格能买到marmot的了。我在阿村,rundle st也就比较集中的。可能习惯了香港的价格吧。刚让人带了些小装备过来 原帖由 Fernando 于 21-1-2010 19:4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lafuma的鞋子不行啊,毕竟不是做鞋子起家的
我的一双lafuma没走多少路(累计100天左右),两个脚鞋底就相继脱胶了,vibram的鞋底后来也开始打滑
背包倒是经受了考验
你要看哪种鞋了,纯徒步的话l确实就差了点,我用vasque的,跑鞋的话lafuma还是可以的,它对大众运动经验还是挺丰富的。你那双我估计会不会是库存货,鞋放久了就容易出现脱胶的问题。很多时候很大折扣的鞋都是这样。 lafuma的包倒只用过个小包,还不错,款式比较好看。大包还是选择gregory了,打半价的时候买的,买不起始祖鸟。 收藏!:classical: :classical: :classical: 布里斯本的同学真幸福
离Whitsunday Islands这么近
:yct_20 原帖由 y2kgo 于 22/1/2010 19:27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布里斯本的同学真幸福
离Whitsunday Islands这么近
:yct_20
毛本里配利浦岛近啊, 阿德的里袋鼠岛近。 lafuma的鞋子原来不行,不过他们收购了一家专业的制鞋公司,应该好一点了。
vasque是做越野跑鞋起家的,所以我只买他的越野跑鞋,不过最近他的有款徒步鞋也得了奖,应该不错。
我对鞋很挑的,徒步鞋,我只买意大利三大制鞋公司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