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忙于搬家,搬完后没网络,之后回国过年。。。
所以。。。春节前是更新不完了:yct_46 21号后继续:yct_57
又跳票了。。。:yct_12
回复 #259 Viola 的帖子
出了峡湾到Tasman Sea吗? 有阳光这色彩太不一样了:zan回复 #262 Viola 的帖子
我们当晚的节目是这样的,先上前菜 - 汤,然后船长开到Tasman Sea,大伙儿涌到甲板去看海豹,船那个颠啊~ :tk_42 总之,那晚的晚餐我对着满桌自助餐的好料是一点也吃不下去了。。。:tk_23 那个直升机坐的时候会晕吗?:tk_17要过两道桥,虽然都是有铁栏杆,但都是铁索桥,还很长,中间摇摇晃晃的,再加上大风,非常担心被吹下桥。。。
怎么没有照片~~~ 原帖由 stellahie 于 2010-2-20 06:58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那个直升机坐的时候会晕吗?:tk_17
怎么没有照片~~~
应该不会晕,这个直升机好像很大唉! fox glacier 和joesf glacier哪个好看? 原帖由 Viola 于 20-2-2010 01:09 发表 http://www.freeoz.biz/bbs/images/common/back.gif
[逆风而行,亲近Mt.Cook]
HOOKER VALLEY的徒步线,来回3个小时,是亲近MT COOK的最经典路线。在那里我们也经历了从未碰过的大风,凄厉的风声让人害怕,而因为逆风而行,几次都差点被吹得站不稳。要过两道桥,虽然都 ...
HOOKER VALLEY的徒步线 is the excellent track in rainy and windy day, and two bridges ...... 原帖由 dennis1983 于 21-2-2010 19:30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fox glacier 和joesf glacier哪个好看?
差不多,但是fox能走得更近,不需要跟团也可以触摸到冰川。joesef水多不容易过去。 谢谢:) CHRISTCHURCH好像还是秋天比较漂亮:) 原帖由 Viola 于 1-3-2010 19:47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同意!特别是河旁的那两排树,一片金黄时一定很漂亮!
特别是划一叶小舟,荡漾在蜿蜒的雅芳河里:loveliness:
鸭鸣桨声中,秋的姿彩历历在目。。。。。 原帖由 Viola 于 1-3-2010 15:0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2010年1月1日,Lake Tekapo
[狂风湖边行]
逆风走完HOOKER VALLEY后,依依不舍离开MT COOK,向LAKE TEKAPO开去。入住后研究了一会怎么玩LAKE TEKAPO,中间有一条环湖路线(3个小时)我很感兴趣,无奈同伴们都不太 ...
看来在lake tekapo很不容易看到山上有雪啊.我上次是一点都没有,你这个季节也没多少 原帖由 微风细雨 于 1-3-2010 19:2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CHRISTCHURCH好像还是秋天比较漂亮:)
看来基督城是人类痕迹占主导了。不过新西兰的确是这样,看似自然,但是原生境已经受到很大破坏了。 原帖由 Viola 于 1-3-2010 16:42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105068
105069
105070这个羊的种类好像跟之前的不同,好像就是GOULBURN那只大羊的LIVE版吧?反正它们不怕人,看到镜头就呆呆地看着:yct_4
澳洲和新西兰养的都是美利奴吧? 原帖由 ozbird 于 2-3-2010 13:27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看来基督城是人类痕迹占主导了。不过新西兰的确是这样,看似自然,但是原生境已经受到很大破坏了。
新西兰我觉得没剩下多少很原生境的地方,在澳洲出了城树木基本就是桉树,在新西兰却只要有人住的地方就有杨树之类的。有些世界遗产区原生态保护得还可以,不过整个环境也很有公园的感觉,不像在真正的荒野,这种感觉有些像中国的九寨沟。 可能是新西兰地方小,气候又和英国接近,容易被人连锅端。有表面上的美丽,但是内在已经不行了。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2-3-2010 17:00 编辑 ] 原帖由 Viola 于 2-3-2010 17:49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要住几个月才能感受到内在吧?
咱们说的内在不是一回事儿呀。
我和cello说的内在是基于对新西兰的过去和现在的比较而言的,而不是个人对新西兰的感受,也不是新西兰和别的地方的比较。是说新西兰的生态在外人看来可能还是原始自然的,因为还是到处都是青山绿水,风景优美,生活惬意。但是实际上真正的原始已经受到了很大的破坏,虽然同样是青山绿水,但是现在的和过去的大不一样,而这个变化不仅仅是个中性的变化,而是过去的那个世间绝无仅有的东西已经消失了很多。现在新西兰的保护工作很好,但是这个保护主要就是对残留下来的原始进行的保留而已,并非是将真正的原始大部分保留下来了。其实澳洲也有这样的问题,不过远不如新西兰严重。其实从美学角度看,现在的新西兰比过去的更美,不过虽然更美了,但这个美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新西兰了,而是把别处的美部分的搬过来而已。新西兰现在很美,而且过去的新西兰虽然所剩不多,但是毕竟不是荡然无存,所以新西兰仍然是很值得一去的地方,只是感觉上有了很多遗憾,特别是新西兰本来是距离世界其他部分最遥远的地方,受其他地方影响最少的地方,因此新西兰变成了别的地方的照搬之后,这种改变,相对别的地方的改变,更令人遗憾。
而是否能了解到这种内在的消失,也就是过去和现在的区别,和是否住几个月没关系。多很多人住一辈子也未必知道,因为一方面生活多长时间,都只能感受到新西兰的现在,不能感受到新西兰的过去;而另一方面,这也主要是知识问题,而并非感受的问题,就算有人可能活好几百年,过去和现在都能感受到,但是如果并不关心这类知识,也还是意识不到这种差别。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4-3-2010 14:16 编辑 ] 原帖由 Viola 于 2-3-2010 17:48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原来MERINO的中文是这样译的:yct_4
全名叫美利奴细毛羊,最初是西班牙培育出来的(所以我也在一些片子中见过称为“西班牙羊”的),是非常优秀的毛用棉羊品种,因此1798年被澳洲从西班牙引进并得到广泛饲养,而现澳洲80%的羊都是纯种美利奴羊,而全世界70%的纯种美利奴羊则都在澳洲。此外,世界上还有不少从西班牙的美利奴羊不断培养出来的其他细毛羊品种。比如德国美利奴,苏联美利奴,新疆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等等。 原帖由 ozbird 于 4-3-2010 12:51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那或许我N年后再去会有类似的体会了 4-3-2010 17:53
这个N年后估计是不够的。新西兰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几千万年的隔离造成的,在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时候就已经和其他大陆分开,是冈瓦那古陆中较早分离出来的陆块之一。新西兰的隔离超过世界上其他所有地方,包括澳大利亚,隔离程度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过去和新西兰有联系的就是澳洲东部的另外一个小岛新喀里多尼亚,这个小岛和新西兰之间的海洋也曾经是陆地,这片陆地曾经共同组成西兰古陆。后来西兰古陆的大部分陆地沉入海底,新西兰是这片古陆残存下来最大的一片陆地,而新喀里多尼亚则是残存下来的第二大陆地。这两片残存的陆地分别保存了一些从恐龙时代遗留下来的古老物种。比如说新西兰的楔齿蜥是一类恐龙时代的原始爬行动物,这一类动物在别的地方都在恐龙才有。而新喀里多尼亚则拥有现存种类最多的南洋杉,而这是恐龙时代南半球最重要的树木之一。BBC拍摄与恐龙同行,其中就选择了这里当作外景地之一。几百年前波利尼西亚人到来之后给原始生态带来了一些破坏,让一些大动物逐渐消失了,不过并没有带来太多外来的东西,所以整个生态还是新西兰的,只是少了点儿东西而已。英国人来了之后则是把英国等外来的东西大量带来了,而新西兰原有的被挤入角落,所以现在山水格局是新西兰的,但是生态则只是新西兰和欧亚大陆的混合体。
顺便介绍一下冈瓦那古陆。在介绍澳洲和新西兰的书里面经常会提到这个词。在恐龙时代刚到来的时候,地球上由各个陆块组成了一个单一的盘古大陆(泛大陆)。在盘古大陆之前,各大陆和现今完全不同,比如北半球并没有欧亚大陆,而是有相当于现在东亚的华夏古陆,相当于现在北亚的安家拉古陆(西伯利亚古陆),相当于现在东北欧的东北欧古陆等,这些大陆后来逐渐拼合,成为了盘古大陆的一部分。在恐龙时代早期,地球上只有一个大陆,相应的是海洋也只有一个古太平洋。但是不久之后则分裂成了北方的劳亚古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古陆,两个古陆之间相隔着忒蒂斯洋(古地中海)这两个古陆的生物分别演化,有了很大差异。在恐龙时代后期,这两个大陆又进一步分裂,分裂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大西洋的诞生使得现在大西洋两岸的陆块相互分离,这个分裂同时影响冈瓦那古陆和劳亚古陆。一个是冈瓦那古陆分裂的各陆块逐渐远离南极大陆,这也印度洋的诞生。大西洋的诞生把劳亚古陆分裂成了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也把冈瓦纳古陆一份为二。不过在劳亚古陆分成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之后就没有再分裂,而冈瓦纳大陆则继续分裂,并导致印度洋的诞生和古地中海的萎缩。除了地中海的萎缩之外,太平洋也随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诞生而逐渐缩小,只是太平洋实在太大了,虽然缩小了,还是远比其他大洋更大。而现今陆地上的所有雄伟山脉都是伴随着古地中海和太平洋的萎缩而出现的。比如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都和古地中海萎缩有关,而安第斯山,落基山,日本,台湾,新西兰等环太平洋山系则和太平洋的萎缩有关。
冈瓦纳大陆最终分成了以下几个陆块: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印度古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西兰古陆。此外有些更小的陆块比如马达加斯加岛。印度古陆较早分裂出来并且迅速向北移动,而在印度和冈瓦那之间则诞生了印度洋。最终印度古陆在哺乳动物时代撞上了欧亚大陆,导致青藏高原的诞生,印度和欧亚大陆之间的古地中海完全消失,变成了青藏高原,只能从青藏高原上的鱼龙化石和菊石化石找到痕迹。而地球上所有8千米和7千米以上的高峰都是在这一地区(除了南美洲可能有一个最高峰将将到达7千米)非洲因大西洋的诞生和南美洲分来,此外也和南极洲分离像印度板块那样向北接近欧亚大陆并最终和欧亚大陆连接。不过非洲大陆向北的速度远不如印度,虽然本身距离欧亚大陆比印度更近,但到目前只有部分和欧亚大陆连接,而另一部分则有残留的地中海相隔。非洲挤压欧亚大陆造成的阿尔卑斯山等山脉也不及青藏高原诸山雄伟。印度和非洲不仅较早从冈瓦纳古陆分离出来,而且都和欧亚大陆连接,因此现在的生态更接近于欧亚大陆而并非是其他从冈瓦那分离出来的陆块,特别是印度,基本上和亚洲完全一体,非洲则还保留相对较多的冈瓦那的痕迹,特别是在好望角附近保留有一个独特的植物区系,而现在的很多花卉比如君子兰、鹤望兰等都是出自于此。
南美洲、澳洲和南极洲则彼此分离的时间较晚,大约都是恐龙时代结束之后才彼此分开,而在这几个大陆又长期和其他大陆没有连接,因此生态比较独特,也保留了较多的冈瓦那成分,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有袋类。可以认为,南美洲、南极洲和澳洲是在有袋类大扩张之后才彼此分开的,而印度和非洲则可能在此之前就分开了。澳洲和南极洲一直自从分开之后一直未和其他大陆相连,但是南极洲后来被冰封,有袋类和所有的陆地生态系统完全都消失了。南美洲则最后和北美洲相连,因此现在的南美洲生态带有南北美的混合色彩,不过南北美相连的较晚,而且两个大陆大体相当,因此南北美大陆彼此间仍然有很大区别,不象印度和非洲那样和欧亚大陆有很高的一致性。西兰古陆大部分沉在水下,不太好研究,不过应该是在哺乳动物包括有袋类扩张到新西兰之前就和其他大陆分离了。在人类到达新西兰之前,哺乳类中只有蝙蝠到达了新西兰。 原帖由 ozbird 于 5-3-2010 12:57 PM 发表 http://www.freeoz.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N年后估计是不够的。新西兰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几千万年的隔离造成的,在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时候就已经和其他大陆分开,是冈瓦那古陆中较早分离出来的陆块之一。新西兰的隔离超过世界上其他所有地方,包括澳大 ...
晕,喝高了吧??? wow,才女原来是这样成长的。。。才女我爱你。。。:) 那您想叫啥子蛮。。。 原帖由 Viola 于 14-1-2010 00:14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Tongariro Alpine Crossing Track号称新西兰最佳一日徒步路线,全长18.5KM,爬升1000米,下降1300米,需时7-9个小时。这里是详细介绍:http://www.tongarirocrossing.org.nz/
...
I may go to this fine track on Dec 12-14, 2010.
回复 #28 Viola 的帖子
LZ 的照片都是 经过 处理的, 太用心啦。。辛苦啦。。:congra 原帖由 Viola 于 24-2-2011 20:24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在09年圣诞新年的新西兰之旅,基督城这个宁静的小城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翻看报纸看到的都是满目仓夷,加上傍晚听到说死亡人数急剧上升,我只能诚心祈祷小城能尽快走出黑暗。
也许这种痛心只有曾经到访,被 ...
是啊,前年环南岛游的时候,深深为基督城的宁静美丽所打动,尤其喜欢市中心那一大片浓浓林荫下,河水环绕花园。第一次动了如果将来老了,可以在这里养老的念头。
地震损失惨重,到目前为止已死亡超过100人,失踪230多,伤无数。刚刚看了ABC24hr BIZ news,经济上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光是再保险业的直接损失目前估计已经超过了400亿美元。
基督城有很多华人,祈祷他们的平安。
还好我的小侄子因学校放假还在中国。 Markkkkkkk
love your blogs and photos:) 呵呵,好贴又被翻出来了:good 景色美,相机好,技术高 原帖由 ozbird 于 5-3-2010 12:57 PM 发表 http://www.freeoz.org/i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N年后估计是不够的。新西兰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几千万年的隔离造成的,在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时候就已经和其他大陆分开,是冈瓦那古陆中较早分离出来的陆块之一。新西兰的隔离超过世界上其他所有地方,包括澳大 ...
至于么~~~~东南亚很多地方都很原始,没听说过“美丽“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