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6612|回复: 8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汽车知识] 求解 为什么二手当地大排量车价格 VS 日本小排量车 便宜很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5-8-2011 13:2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我是准备10月登陆的新移民,打算到OZ后先买一辆二手车。 也注意了部分网站上报价。有如下问题不解

1) 为什么像 HOLDEN 3.8V 这样的澳产车二手价格比小排产的日产车价格要便宜
2)两种车排量如果以后开增碳排税是否价格有差异
3)两种车不计燃油差,只计算日常维护保养的费用,配件呀,维修呀,大排车比小排车也便宜吗

[ 本帖最后由 小明小九 于 5-8-2011 23:5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5-8-2011 14:01:54 | 只看该作者
炭税只对澳洲500家最大的炭排放企业收,还不包括燃料油,所以跟你买车没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5-8-2011 14:33:40 | 只看该作者
相信原因主要就是油耗的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5-8-2011 20:00:17 | 只看该作者
大排量的车是吃油的机器呀!如果不在乎,那当然无所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5-8-2011 20:07:19 | 只看该作者
楼上别乱说,我就是听了你们说去买了辆小排量的,现在悔到肠子都是青了。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180 收起 理由
xitucheng + 20 你太搞笑了!
outofblue + 20 你火星来的, 去买HSV好了
anuo + 20 你太有才了!
nicoleflopy + 20 哈哈!我很赞同!
大杨树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5-8-2011 20:17:54 | 只看该作者
油耗和车的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5-8-2011 20:18:08 | 只看该作者
应该这样说,在本地跑,买菜用,不上高速,不跑长途。排量小的好。如果想到处走,还是大的好。跑高速,油耗相差很少。
这里时速70km的道路很多,小排量的车跑起来吃力。坐了仨人就像老牛拉车。
老外的建议,小排量车一天内不要跑超过200KM。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nicoleflopy + 20 我很赞同!
小明小九 + 20 谢谢,这个和我自己的感觉一样。今年初我租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5-8-2011 20:2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tony.zheng 的帖子

什么样的排量算大排量、什么样的算小排量啊?

2.0 的车算小排量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5-8-2011 20:39:00 | 只看该作者
还是v8

6.0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6-8-2011 08:5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insidee 的帖子

2.0看对应什么车了,要是卡罗拉或是福克斯的话排量不小了,要是suv就偏小了一点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nicoleflopy + 20 我很赞同!
老林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6-8-2011 11:16:17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叫乱讲呢? 都是切身体会。不知道5楼听了谁说的买了什么样的车。我买的1,8排量的小车,动力那是刚刚的 非常好!再结合换档时机,非常好使。当然如果你买的是自动档,又是小排量,那是自己找累。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林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6-8-2011 11:3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 jinjin304616 的帖子

明白了。我的是马三HATCH 2.0,号称在6500转达到最大功率输出,不过现在我只在起步的时候达到过3500转,4000转都没上过呢 目前在城里开感觉还好,拉两个人M4跑90km/h没吃力的感觉,当然用我们同事的话说如果这都感觉吃力那车也就可以砸了。

我有个同事是CIVIC,排量好像是1.8。他说像我们这样的车在城里开没问题,只是如果出去玩的话如果跑110Km/h 的高速再加上大上坡就不行了。但我还没有这个体会呢。现在天气好些了,啥时候应该出去转转感受一下。

[ 本帖最后由 insidee 于 6-8-2011 11:3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6-8-2011 11:54:49 | 只看该作者
1) 为什么像 HOLDEN 3.8V 这样的澳产车二手价格比小排产的日产车价格要便宜
#  主要是市場供需的緣故,更多人願意接手小排量的二手日本車,所以像是三年的FALCON或COMMENDORE都只要一萬多。

2)两种车排量如果以后开增碳排税是否价格有差异
#  目前沒受到碳稅影響,但是如果以後在燃油裡加入碳稅,就會影響了。

3)两种车不计燃油差,只计算日常维护保养的费用,配件呀,维修呀,大排车比小排车也便宜吗
#  因為使用材料多寡,大車的零件還是稍為貴一些,但是不多,維修主要是人工,這個就都是一樣的。比如說輪胎--COROLLA和FALCON的一條同廠牌不同尺寸的輪胎大概只差上30-50刀。所以~大排量車的還是稍為高一些,但是差距不大。

動力感受問題就是因人而異了,駕駛習慣也不同,一樣COROLLA的車,有人會覺得動力夠用,有人會覺得動力不足,這是駕駛者主觀認知問題。但是~~如果你把它給量化,比如說0-100KM/H能在10秒內的,這樣子才有個比較的依據。

往往你在開過大排量的車,就會覺得小排量的車動力不足,這是很正常的。另外一個就是注意它的馬力重量比,馬力稍大但是車重太重,一樣不會跑。LOTUS僅有1.8升的排量(不到200HP),但是極度的輕量化(<1000KG),馬力重量比 1:5,可以和法拉利平起平坐,這就是相當好的例子。像HYUNDAI GETZ  1.3升,輸出馬力86匹,車重約1200KG,馬力重量比是1:14,這台車自排款0-100KM/H 能跑到20秒內就偷笑了~~~更不用說粗糙的引擎運轉,高轉速帶來的振動與怒吼,一樣在高速公路110KM/H巡航,可能他的轉速要高達將近4000轉,而COMMANDORE大概僅需不用兩千轉,這個差異是相當大的。還有就是高速的穩定性,大車小車的基本物理條件就不同,車重-軸長-軸寬-輪胎直徑等等。所以~~看你看重的是哪一些?買車本來就是一個因人而異的折衷選擇------

评分

参与人数 10威望 +340 收起 理由
Carrie-TXY + 30 学习了,很有用哦!
老鼠爱上猫 + 50 你太有才了!
小明小九 + 20 有理有据,分析得明明白白
老林 + 20 谢谢分享!
蓝山夜妖 + 5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6-8-2011 12:31:11 | 只看该作者
大车很多都是油气两用。动力足,用气的话,也便宜。

大车唯一的不足就是,对于新手来说,不好停车。其他方面,我还真没看出有什么不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nicoleflopy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6-8-2011 12:41:44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家里只有一辆车,还是不要买太小的,毕竟在澳洲蛮多机会在节假日开车出去玩的,来回跑个几百公里很平常。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nicoleflopy + 20 我很赞同!
小明小九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6-8-2011 12:43: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澳瓶鼻海豚 于 6-8-2011 11:54 发表
往往你在開過大排量的車,就會覺得小排量的車動力不足,這是很正常的。另外一個就是注意它的馬力重量比,馬力稍大但是車重太重,一樣不會跑。LOTUS僅有1.8升的排量(不到200HP),但是極度的輕量化(<1000KG),馬力重量比 1:5,可以和法拉利平起平坐,這就是相當好的例子。像HYUNDAI GETZ  1.3升,輸出馬力86匹,車重約1200KG,馬力重量比是1:14,這台車自排款0-100KM/H 能跑到20秒內就偷笑了~~~更不用說粗糙的引擎運轉,高轉速帶來的振動與怒吼,一樣在高速公路110KM/H巡航,可能他的轉速要高達將近4000轉,而COMMANDORE大概僅需不用兩千轉,這個差異是相當大的。還有就是高速的穩定性,大車小車的基本物理條件就不同,車重-軸長-軸寬-輪胎直徑等等。所以~~看你看重的是哪一些?買車本來就是一個因人而異的折衷選擇------


真是太专业了,但是听说如果自重比较轻的车安全系数上不是太高。之前看过朋友们发的一个贴子,日本车在撞车之后似乎很惨,车子完全变型。
是不是省钢,自重下来了,车子自然也省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6-8-2011 12:45: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冰翡翠 于 6-8-2011 12:41 发表
如果家里只有一辆车,还是不要买太小的,毕竟在澳洲蛮多机会在节假日开车出去玩的,来回跑个几百公里很平常。



很好的建议,评分今天用完了,明天补上吧,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6-8-2011 12:51: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明小九 于 6-8-2011 12:43 发表


真是太专业了,但是听说如果自重比较轻的车安全系数上不是太高。之前看过朋友们发的一个贴子,日本车在撞车之后似乎很惨,车子完全变型。
是不是省钢,自重下来了,车子自然也省油。


车子的安全性和结不结实是两个概念,车子不结实,撞车的时候就像一块海绵,如果你是个鸡蛋,撞到石头上的时候,你愿意呆在海绵里呢?还是愿意呆在坚硬的铁壳子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6-8-2011 13:04:2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3.5以上的车

其实以前是4.0的,只是新牧马人只有3.6.。。。。。。不得已降低标准

反正澳洲油也不贵,大排量开着爽

白斩鸡都买了,就别心疼酱油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Nick.feng + 20 我很赞同!
nicoleflopy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6-8-2011 14:22: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 insidee 的帖子

别信你同事的, 我也是马3 2.0自动,  我从悉尼跑ACT, 开着巡航,115km/h, 坐两人, 上大坡很轻松, 速度定在115上纹丝不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大杨树 + 20 转速?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6-8-2011 19:06: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明小九 于 6-8-2011 12:43 发表


真是太专业了,但是听说如果自重比较轻的车安全系数上不是太高。之前看过朋友们发的一个贴子,日本车在撞车之后似乎很惨,车子完全变型。
是不是省钢,自重下来了,车子自然也省油。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不是三言兩語可以交代的。

車子變形不代表安全性差,像F1賽車設計,遭到強烈撞擊,車輛是要以自行解體來換取駕駛艙的安全。

引擎室以及後尾廂都視為可潰縮的空間,藉由車身的變形來吸收衝擊力以換取駕駛艙(存活空間)的完整,撞後車身變型為不安全設計是錯誤的觀念。

駕駛車身剛性高的車輛(如坦克車),所有的衝擊力都會直接加諸到駕駛以及乘客身上,受傷致死率反而會大大的增加。

但是,要是駕駛艙的空間遭到擠壓,那就是真正的不安全了----

有興趣朋友的可以看看NCAP的網頁,裡面有很多的資訊,http://www.euroncap.com/home.aspx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老鼠爱上猫 + 20 你太有才了!
老林 + 2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6-8-2011 21:54:26 | 只看该作者
我刚开过日产1.8的,坐三人。时速110km,转速3100~3200. holden的3.8工具车,坐两人加两大铁箱工具。时速110km. 转速1500. 朋友从Roma开回sunnybank, 5小时路程。约10L/100km.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nicoleflopy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6-8-2011 22:00:0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一家三口,又或者经常驾车出游的。又或者经常上高速公路的。朋友给我的建议是排量2.4以上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nicoleflopy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6-8-2011 22:00:21 | 只看该作者
because of the fleet cars, the holden/ford are actually of great value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大杨树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6-8-2011 22:56: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澳瓶鼻海豚 于 6-8-2011 19:06 发表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不是三言兩語可以交代的。

車子變形不代表安全性差,像F1賽車設計,遭到強烈撞擊,車輛是要以自行解體來換取駕駛艙的安全。

引擎室以及後尾廂都視為可潰縮的空間,藉由車身的變形來吸 ...


汗!谁家的坦克这么不经撞?还不如动车呢。去年偶买的二手T72,虽然是老款,也就配105毫米滑膛炮和12.7毫米小机枪,但装了7个安全气囊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林 + 20 真买了T72?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7-8-2011 00:45:02 | 只看该作者
在澳洲买个车考虑啥被撞后果,安全驾驶最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7-8-2011 16:08: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澳瓶鼻海豚 于 6-8-2011 19:06 发表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不是三言兩語可以交代的。

車子變形不代表安全性差,像F1賽車設計,遭到強烈撞擊,車輛是要以自行解體來換取駕駛艙的安全。

引擎室以及後尾廂都視為可潰縮的空間,藉由車身的變形來吸 ...


感谢解答,我也经常在电视里看F1比赛,的确这些车一旦有碰撞都会碎成一片一片的。之前认为是时速太高,现在了解了这种设计是用来吸收冲击力的,以避免直接伤到驾驶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7-8-2011 16:32:58 | 只看该作者
回楼主:
1.不少人觉得小的省油,加上日车总体而言小毛病少,受人追捧,所以就价格高了;
2.个人经验,这边道路情况好,如果不是天天在cbd内开或是每天碰上下班高峰堵车的话,大小车耗油差不多少;
3.本地产日牌维修保养应该比较便宜,但是不少保养时间和公里数短,以年甚至5年为单位看的话,大车保养也不贵。当然,别的配件可能会贵点,比如海豚哥说的轮胎,这个是消耗品,不过也不是老换。
此外,首先开车按规定,不要超速,在正常驾驶下,车子越重越费油(废话),但就某个方面说重了就安全也不为过,简单的冲量问题,而且车大了可溃缩吸能的材料和空间也大。至于单个车的安全评级,有相当合理性,但不代表全部,除非撞山翻沟,而两车相撞和单车撞墙是不能等同的。还是以坦克为例,让坦克60公里时速正面撞墙(理论上墙是无限坚固不可破坏的),里面的人保护不好可能死光,但是让车和坦克撞嘛,这个。。。。。。。谁撞谁知道

[ 本帖最后由 retirement 于 7-8-2011 16:3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小名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7-8-2011 19:14:07 | 只看该作者
同意LS的。车身溃败的确是撞击时保护乘员的一种措施。但是碰撞实验是撞墙,而实际碰撞是撞车。日本车的车身设计完全是迎合碰撞实验来做的。两车相撞,你愿意坐着坚硬的车厢内别人溃败吸能,还是愿意坐在能为别人吸能的车厢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retirement + 20 小鬼子就是钻了这个空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7-8-2011 21:44: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名 于 7-8-2011 19:14 发表
同意LS的。车身溃败的确是撞击时保护乘员的一种措施。但是碰撞实验是撞墙,而实际碰撞是撞车。日本车的车身设计完全是迎合碰撞实验来做的。两车相撞,你愿意坐着坚硬的车厢内别人溃败吸能,还是愿意坐在能为别人吸能 ...



關於這一點,就恕我無法認同兩位觀點了。

撞擊測試的設計與目的是盡量模擬真實路況與實際車輛撞擊的條件下,反應出車輛對乘客所提供的保護以及對於身體各部分所受的衝擊力。

在撞擊測試時,撞擊體或被撞體的外層都裝置了約30公分左右蜂槽式設計的鋁合金夾層,以模擬與來車相撞下,接近實際承受的撞擊力。

為何不用實車?因為實車難以精準的統一規格與掌握數據,無法統一標準。

目前世界上,以三大撞擊測試為主;

這三大撞擊測試單位都是由政府主導,甚至提供資金在交由民間專業人士執行整個測試

1. 歐洲 Euro NCAP (European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縮寫):歐洲新車評估計畫
EuroNCAP 是由包括英國、德國、法國、瑞典、荷蘭及西班牙等主要的歐洲國家政府交通部門提供資金,委由 FIA 規劃成立。 http://www.euroncap.com/

2. 美國 NHTSA (The National Highway Safety Administration縮寫):美國國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
美國 NHTSA 基本上算是官方機構,民間參與測試,測試程序與測試標準是由美國國會審核同意訂定的,所以測試結果極具公信力,也被美國保險公會列為保費制訂依據,當安全測試成績越高保費就越低。 http://www.nhtsa.dot.gov/

3. 日本 J-NCAP (Japen 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me縮寫):日本新車評估計畫
日本 J-NCAP 也是由政府主導,由「國土交通局(交通部)」參酌 EuroNCAP 制訂在交由民間的「自動車安全研究中心」來執行,受測車款目前大多是日製車。 http://www.jari.or.jp/index.html

三大撞擊測試單位的測試程序與標準不盡相同,但最常見的撞擊測試不外乎有以下三種:
1. 前方正面撞擊
2. 車頭偏位撞擊
3. 側面撞擊

這三種是由事實統計出來,屬於交通事故中佔比例最高的車禍撞擊類型。
歐洲的 NCAP 測試最重要的是「前方偏位撞擊(Front Impact)」與「側面撞擊(Side Impact)」,從 2002.1 再加入「行人撞擊測試(Pedestrian tests)」  

如果僅說日本撞擊測試鑽漏洞,那為何日本車在歐洲以及美國都能夠測試出類似的安全成績與結果?
這樣子說,不就一筆抹殺了日本車在安全設計下所花的大筆金錢與時間精神?

我在開頭就說過了,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還請有興趣的朋友去上上述三大的撞擊測試機構,了解撞擊測試的設計原理以及這些所得的數據到底代表了些甚麼意思?
補充材料;
以歐洲測試為例----
測試方式:
1.正面防護撞擊:以時速64公里,正面對可變形垂直障礙物的撞擊,撞擊40%車輛正面面積,在汽車正面駕駛人處,迎擊面為車輛前方的40%。車上放置四個模擬假人:兩個成人在前座,兩個孩童在後座,一位兒童安全座椅,一位嬰兒安全座椅,依車內測試假人(dummy)受衝擊程度核予測試分數。
2.側面防護撞擊:側面對可變形障礙物的撞擊,將受測車輛置放於平台上,模擬以時速50km/h速度撞擊車輛側面(撞擊範圍為 1.5m),車上放置三個模擬假人:駕駛者,還有兩個後座的孩童。並計算車內測試假人(dummy)受衝擊程度核予測試分數。
3.行人測試:以時速40公里行進速度測試行人受撞擊時的傷害程度,依行人撞擊後身體部位落於引擎蓋上的測試點核予測試分數。
讀者可由圖表中判斷各車每項細部的成績,基本上如果未搭載側邊氣囊或者氣簾,幾乎無法通過5顆星的高標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本帖最后由 西澳瓶鼻海豚 于 7-8-2011 21:5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四香油饼 + 20 有理有据,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6-8-2025 20:59 , Processed in 0.077650 second(s), 4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