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dofach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旅游] 回国啦^_^。。。。啦啦啦))))我来介绍上海的小吃。。。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5-5-2013 00:24: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son00 于 4-5-2013 23:21 发表


单,双档我是挺晚才吃到的,玩到大概大学在食堂吃到的,挺不可思议的。田螺不是很喜欢,喜欢小的螺丝。盖子打开,筷子压一压,嘴巴一唆,咬掉尾巴,一家人晚饭吃掉2,3斤都不奇怪。下酒,配菜都不错。


SHR不太吃田螺的好像,都是吃螺丝为主,配啤酒,米道哉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5-5-2013 00:27: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ofach 于 3-5-2013 00:17 发表
来张小吃合影,

小笼,小馄饨,咖喱牛肉汤。


6个一笼的小笼算大的,南阳小笼,或者御园小笼有做到8-10个一笼的。难得回去,有钱要去试试蟹粉的。从小到大,做为上海人,能吃一份豫园的蟹粉小笼是值得骄傲的,一般工人家庭,就比如我吧,真心不舍得吃的。我估计我没工作之前,顶多也就吃过5次蟹粉小笼。还是香港亲戚来上海,或者类似比较重要的家庭聚会上才有机会沾光吃到。

我出来的时候,也就是去年,记得一般小笼是10块,蟹粉的翻倍20块,不知道现在如何?如果锅贴都要5。5元一辆,我估计小龙要12块-15块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5-5-2013 00:35:52 | 只看该作者
蟹壳黄和麻球也是油炸比较厉害。可能早期油是比较贵重。我爸吃白斩鸡,酱油混麻油,倒是麻油占三分之二,我妈说是以前麻油贵,少油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5-5-2013 00:35: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evstar 于 5-5-2013 00:01 发表


大壶春现在大灵不灵了,都是老阿姨老丫叔混日子的地方

曾经有段时间丰裕还可以,现在么也不行了


大灵不灵!哈哈。大壶春的生煎馒头,实际上是侧重在馒头,还比较干。小样生煎就真是侧重在生煎上,馒头两字就去掉了。我喜欢有汤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5-5-2013 00:46:05 | 只看该作者
记忆中上海小吃的巅峰是在80-90年代,80之前吧资源不够丰富,90之后把用料总体质量就下降了。也就是在那个资源还不够丰富,但质量不错的年代,听着上一代人口中那些历史悠久的老店,那些传说中的,以前只有有钱人能吃到的小吃。偶尔有那么一两次机会,不管是亲戚聚会,还是考试成功,或者父母高兴,来到来平常听过无数次的传奇老店,点上一份期待已久的上海名小吃,那时候真的觉得世界如此美妙,上海如此风光华丽,自己的家庭无比幸福,连平日里请自己吃竹笋烤肉的父母都变得慈祥和蔼,高大了许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dofach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5-5-2013 00:47: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son00 于 4-5-2013 23:27 发表


6个一笼的小笼算大的,南阳小笼,或者御园小笼有做到8-10个一笼的。难得回去,有钱要去试试蟹粉的。从小到大,做为上海人,能吃一份豫园的蟹粉小笼是值得骄傲的,一般工人家庭,就比如我吧,真心不舍得吃的。我 ...

蟹粉小笼是好吃,但真要考较功夫,比较好坏,还要吃传统的鲜肉小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5-5-2013 01:00:20 | 只看该作者
正宗上海小吃还是精致,讲究的,味道层次和丰富感很重要。北方或内地小吃我研究不大,只是去过一次西安。印象是名字好听,气势大,噱头浓,但实际口味,用料比较单一。大多对小吃的定义只是面食形态的改变,加上蘸料不同,或者裹上不同的外衣。

个人观点还是香港和广东的小吃最好。做工是一方面,用料上融合了很多海鲜食材,整体的味道水准就不一样了。江浙地区还是以河,湖鲜为主要高档食材。北方和内陆,面食和家禽是主要基础食材了吧。

食物对人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海鲜,牛羊肉,乳制品,麦类在口味和营养上是我所喜欢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KYLIE2008 + 20 你太有才了!
MICHELLE07 + 20 好讲究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5-5-2013 01:07:34 | 只看该作者
上海的巅峰似乎永远只存在于老一辈的追忆和怀念中。。。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revstar + 20 记忆中的上海,再也回不去了
dofach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5-5-2013 02:41:12 | 只看该作者
生煎和臭豆腐,我二月回国的时候吃了好几次,百尺不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dofach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楼主| 发表于 5-5-2013 15:28:0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早饭是在楼下的新亚大包吃的粢饭团。

粢饭团是上海人早饭中的“四大金刚”之一。

记得小辰光吃的一般加根油条,塞在糯米饭团里,是圆的,

现在都是做成长条的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KYLIE2008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楼主| 发表于 5-5-2013 15:33:54 | 只看该作者
一团粢饭,再加一碗砂锅小馄饨,早餐就吃了非常的饱了。

谗人的砂锅小馄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太阳花开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楼主| 发表于 5-5-2013 15:45:57 | 只看该作者
旁边那个生煎馒头在锅里香喷喷的热腾腾刚出炉,

忍不住又买了二两生煎带走,准备当下午的点心吃。

[ 本帖最后由 dofach 于 5-5-2013 14:4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KYLIE2008 + 20 口水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5-5-2013 15:50:38 | 只看该作者

新亚大包

吃怕了香菇蔬菜还有阳春面,实在不适合重口味的人。而且总是感觉面生生的。

在苏州南元附近一个非常著名的老字号吃面,当时就疯了,酱油还甜甜的后味,一碗要快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5-5-2013 16:00: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son00 于 5-5-2013 00:07 发表
上海的巅峰似乎永远只存在于老一辈的追忆和怀念中。。。

走在大街上已经没几个人会说上海话,那个地方已经不能算上海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revstar + 20 日益农村化的地方,上次看到一组上海老照片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楼主| 发表于 5-5-2013 17:35: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ernando 于 5-5-2013 15:00 发表

走在大街上已经没几个人会说上海话,那个地方已经不能算上海了。


上海是全中国人的上海,

也是世界的上海。

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5-5-2013 17:37:16 | 只看该作者
开眼界啦, 我北方人不懂小吃, 谢谢楼主

还有我们马婶把吃上升到理论高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楼主| 发表于 5-5-2013 17:37: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andywang 于 5-5-2013 14:50 发表
吃怕了香菇蔬菜还有阳春面,实在不适合重口味的人。而且总是感觉面生生的。

在苏州南元附近一个非常著名的老字号吃面,当时就疯了,酱油还甜甜的后味,一碗要快30。


这里讨论的是上海的小吃,上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5-5-2013 20:59:00 | 只看该作者
生煎凉了不好吃,现买现吃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5-5-2013 21:13: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son00 于 5-5-2013 19:59 发表
生煎凉了不好吃,现买现吃舒服。


对额对额,最好是乘热吃,里面还有一包汤了。

不过今天早饭实在是吃了老饱,吃不消了,只好买点带回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8-5-2013 00:32:50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去鲜得来吃中饭:葱油拌面,单挡,和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也是上海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小吃。

“鲜得来”的排骨年糕选用猪脊骨肉,用酱油腌渍后,再放入用酱油、油、糖、葱姜末、酒等混合的油锅中氽,氽至色呈紫红、肉质鲜嫩、味道浓香时取出。

这种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肉质鲜嫩适口。实在是百吃不厌。

[ 本帖最后由 dofach 于 7-5-2013 23:4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楼主| 发表于 8-5-2013 00:40:21 | 只看该作者
记得阿拉小晨光去吃鲜得来排骨年糕是2角7分一客,

现在,呵呵,现在要9块一客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0 收起 理由
aussie.blackdog + 30 鲜得来的年糕,店好像搬过好几趟了,不晓得.
MICHELLE07 + 20 好吃!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8-5-2013 01:01:41 | 只看该作者
葱油拌面也是我小时候的最爱,那时父亲常用葱油拌面打发家里的午饭。

闻到油锅煸炒香葱的味道我就馋得不行。

美味秘笈在于,面韧劲十足,开洋鲜美,葱油喷香。

一碗好拌面在手,既使桌上有再好的小菜,你也不会多看一眼。

这个是开洋葱油拌面。

[ 本帖最后由 dofach 于 8-5-2013 00:0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太阳花开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8-5-2013 01:19:36 | 只看该作者
饮食是一种文化,上海小吃誉满天下。


上海是各种名特小吃荟萃的地方,它的口味,既不同于粤港地区的纯甜味,也有别于四川、重庆的麻辣味,而是以清淡、鲜美、可口著称。

上海的小吃,有蒸、煮、炸、烙,品种很多,最为消费者喜爱的,莫过于是:汤包、百叶、油面筋。这是人们最青睐的“三主件”。

我来介绍这个上海汤包:
 
上海汤包因“皮薄光洁,汤足如泉,浓而不腻,味厚鲜美”而被誉为上海一绝。

蒸熟的汤包雪白晶莹,皮薄如纸,几近透明,稍一动弹,便可看见里面的汤汁在轻轻晃动,使人感到一种吹弹即破的柔嫩。不了解制作方法的人,还以为汤汁是用针筒注射进去的呢。

制作馅心汤包的原料十分讲究,要选上等新鲜猪肉皮、农村散养的草老母鸡、猪膀骨,熬制过程要在传统工艺结合新的科学技术经六个小时的熬制才能真正成为“汤清不腻、稠而不油、味道鲜美”的汤包馅心,才能满足现代人的口味。

汤包皮薄如纸,在擀皮时要求四周要薄,中心要比四周略厚。 它的折皱要有30个以上,并且要求细巧均匀,整个儿恰如一朵朵饱满圆润、千瓣紧裹、含苞欲开的玉菊,加之皮薄如纸,几乎近于透明,稍一动弹, 便可看见那里面的汤汁在轻轻晃动,使人感觉到一种吹弹就破的柔嫩,别说吃了,光是看,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汤包里的汤是用麦管吸出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8-5-2013 01:33:36 | 只看该作者
“笃笃笃,卖糖粥,三斤胡桃四斤壳,吃侬肉,还侬壳,张家老伯伯。。。"这些回荡在老上海弄堂的吆喝声已几乎销声匿迹,一起消失的,还有老虎脚爪、梅花糕、香脆饼、桂花糖粥等上海传统小吃。

现在很多同学没吃过我们小时候的常吃的"老虎脚爪",甚至没看到过,


年轻一代的上海人,对“老虎脚爪”几乎闻所未闻。

其实,它是老上海一道很寻常的点心,主要用料是面粉,捏成有点像老虎脚爪的形状。

虽然用料、做法都很普通,但其色泽金黄,香脆酥松,价廉味美,老上海人对它可是情有独钟。


这次,我了陕西北路的一条弄堂里竟然发现了"老虎脚爪"。

一阵惊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8-5-2013 01:40:15 | 只看该作者
梅花糕源于明朝,发展到清朝时就成为江南最著名的小吃。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见其形如梅花,色泽诱人,故作品尝,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回味无穷,胜过宫廷御点,拍手称快。

因其形如梅花,便赐名梅花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楼主| 发表于 8-5-2013 01:46:35 | 只看该作者
在上海七宝老街上,有这样一家店铺,

招牌上写着,上海失传三十多年的传统小吃;老虎脚爪 梅花糕

拯救上海失传的传统小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KYLIE2008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8-5-2013 02:40:43 | 只看该作者
图片很赞。。看着就很想吃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dofach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8-5-2013 12:22:31 | 只看该作者
看着眼馋,吃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8-5-2013 12:44:01 | 只看该作者
咨询楼主, 网上团购有很多好吃的, 用过吗?
不过不支持国外的信用卡付费
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买国内的团购餐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8-5-2013 13:30: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YLIE2008 于 8-5-2013 11:44 发表
咨询楼主, 网上团购有很多好吃的, 用过吗?
不过不支持国外的信用卡付费
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买国内的团购餐券?

酱紫也可以呀。。。请介绍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1-11-2025 05:27 , Processed in 0.040453 second(s), 4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