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229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将来我们去那里养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4-11-2012 12:1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14-11-2012 12:23:16 | 只看该作者
找个适合自己居住的城市,自己养自己。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果仁1212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4-11-2012 19:14:42 | 只看该作者
过好现在的每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15-11-2012 12:22:38 | 只看该作者
来澳洲养老呗,不然这论坛拿来干嘛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风中藤 + 20 我很赞同!
果仁1212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5-11-2012 12:27:39 | 只看该作者
90%通过家庭。这话说得有水平。。。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风中藤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5-11-2012 12:4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15-11-2012 18:06:31 | 只看该作者
龙泉寺,和肥猫双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5-11-2012 22:32:44 | 只看该作者
寺庙修道院是个好主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6-11-2012 16:18:44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听朋友说乌克兰这种小国家居民生活保障都很好,中国真的是很办法呆下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6-11-2012 16:47:54 | 只看该作者
没有最适合养老的地方,只有相对更适合养老的地方。说到底还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资源储备,这方面中国是极度不乐观,而澳洲这种地方应该算是全球排名最靠前的几个国家了,所以能来这里还是幸运的。虽然也并不是那么完美,世上哪有完美的地方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鹰扬天下 + 50 http://www.freeoz.org/ibbs/thread-10403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6-11-2012 20:44:02 | 只看该作者
逃不了,最后谁也都苍老。未来十年,我们如何养老?


老去的父母和即将老去的你

(原标题为《86.4%受访者期待未来十年国家加大老人护理投入》)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数据,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两亿,约占总人口的14%。但现有的养老服务、护理康复机构数量、养老保障等还远不能满足需求。未来十年,我们如何养老?国家在养老保障上应该有什么作为?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476人参与),86.4%的人期待未来十年国家加大老人护理康复方面的投入。受访者来自31个省(区、市),90后占14.4%,80后占48.7%,70后占25.6%。民企员工占28.4%,国企员工占16.2%,事业单位员工占13.8%,外企员工占9.9%,农民工占5.2%,农民占4.9%,党政机关人员占3.9%。

仅5.5%的人打算把父母送到养老机构养老

"养儿方知父母恩。"湖北武汉某国企员工李苑,很想让父母和公婆舒服地安度晚年。现实情况却是,她和爱人工作忙,双方父母只能轮流帮忙照看孩子。今年春节期间,刚7个月大的孩子咳嗽老不好,李苑的母亲因为照顾孩子劳累,加上血脂高,心脏病复发住院了。李苑既要去医院陪护母亲,又要抽空回家看孩子,着实感觉分身乏术。

在北京从事零售工作的郭媛,也最怕父母生病,"他们一生病,我和老公两人就得忙到脚朝天。排队挂号、检查取药等,太麻烦了。"

郭媛的公婆住在河北衡水老家,他们曾想把老人接到北京。可他们家在六楼,没电梯,老人上下楼不方便,"我们换房折腾不起,给他们租房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老人怕给我们添麻烦,都很少来京。"

调查显示,当前年轻人的养老问题具体表现在: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54.1%);承担多位老人的养老负担(53.4%);生活成本高,无力负担(52.7%);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39.7%);养老机构无法让人放心(36.4%);护理、康复医疗短缺(32.8%);无法满足父母情感需要(31.5%);父母老年生活过于单调(27.9%);养老机构不足(24.7%);医疗费用异地结算太麻烦(23.2%)等。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青年教师童潇指出,现在大部分青年是独生子女,很多和父母不在同一座城市,即使有能力把父母接到工作地,异地医保等手续也比较繁琐,要先在父母原居住地办理"居外就医"手续,然后到子女居住地盖章开证明,将来报销再回原居住地。知识水平不高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很难办好。

当前青年打算如何为父母养老?排名前三的是:让父母住在附近,就近照顾(45.0%);和父母住在一起,亲自照顾(44.8%);定期看望父母(27.3%)。接下来还有:给父母赡养费(20.3%);把父母接到工作城市照顾(16.7%);为照顾父母回老家(10.3%)等。仅5.5%的人选择把父母送到养老机构。

"养老预期已经影响年轻人的职业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同类型单位的人对养老的预期有很大不同。在国企工作的李苑说:"四位老人都有退休工资,生小病不打紧,大病也有医保。我相信到他们年纪更大时,社保机制会更完善,孩子也大了,我们年富力强,相信养老更不成问题。"

郭媛则对养老问题比较担忧。她说,私企很少会要上了年纪的员工,自己很可能不到退休年龄就得退休,同时负担四位老人会很困难。她现在只想趁年轻多赚些钱,将来养老才不至于捉襟见肘。

"养老预期已经影响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张翼说,进入不同类型的单位,不光现在待遇不同,退休后差距更大。这使得青年在职业规划上产生逐利动机,并一味求稳,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家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张翼指出,目前改革到了攻坚阶段。一般企业的员工是社会养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则依然是单位养老,未来十年国家应该下决心下力气解决这种差异,缩小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养老差距。

调查显示,52.4%的人期待缩小城乡养老待遇差距;43.3%的人希望破除退休养老双轨制。

"养老问题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童潇建议,各地政府要加大养老投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也应当投资护理康复等领域,缓解护工缺乏现状,减轻青年负担。

调查显示,86.4%的人期待未来十年国家加大老人护理康复方面的投入。

张翼提出两个建议,一是打通城市农村之间相对封闭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提供可以全国结算的保险体系。二是年轻人的父母要有均等的公共服务享受权利。父母能进入城市生活,年轻人对城市的归属感和信任感增加,才能全心全意做好工作,为城市提供活力。

调查显示,64.1%的人希望扩大养老保障覆盖范围;49.2%的人希望医疗费用可以异地结算;35.6%的人建议准许老人户口随子女迁移。

50.9%的人认为我国未来以居家养老模式为主

一个呼叫器有红、黄、绿3个按钮,红色直通120,黄色连接居家养老中心,绿色连接96345便民服务热线。这是童潇在浙江杭州上城区调研时,看到的一种一键通呼叫器,安装在社区60岁以上老人家里。老人一按键,相关部门就能在最短时间作出反应。

"呼叫器只是一个终端,最重要的是整合政府资源,与老人的需求有效对接。"浙江杭州上城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马丽华,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上城区将近1/4人口是60岁以上的老人。为了做好居家养老,社区建立了居家服务无忧在线平台。从去年开始,整合卫生局、教育局等8个部门的资源,为全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家政服务、精神慰藉、法律维权、紧急救助等个性化居家养老服务。

据马丽华介绍,社区根据老人身体、经济状况、子女供养能力等,把老人分成六大类。生活最困难的空巢、独居老人,每天能享受两个小时的免费服务。最近3年,政府通过社区购买服务已投入近3000万元。"目前我们考虑把这项服务由'特惠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把政府资源转换为社区资源,对接不同的老人需求,解决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调查显示,43.5%的人希望在社区建立更多老年服务中心。

我国未来会以哪种养老模式为主?调查中,50.9%的人首选"居家养老"(老人自己在家生活或与子女住一起);27.7%的人选择"社区养老"(在社区建立日托机构或提供其他养老服务);21.4%的人选择"机构养老"(老人住养老院或其他专业护理机构)。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政府的任务将越来越重,要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解决养老难题。"童潇建议,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可以向养老领域倾斜。这些项目的具体执行,可以交给共青团、妇联等枢纽型人民团体组织承担,他们更了解民众的养老需求,也有更强的组织动员能力。

童潇认为,城市志愿活动也可以向助老方面延伸,比如,大学的某个班级定点几位老人,毕业时"传递"给下一届同学,让青少年通过公益接力的方式来助老;在职青年间鼓励互助,设立助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做到"我为你,你为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9-11-2012 17:11:27 | 只看该作者
我都想好了,我要死了,就把骨灰撒到大海里,
问题是我没死之前去哪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9-11-2012 17:12: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李天真 于 15-11-2012 19:06 发表
龙泉寺,和肥猫双修。



龙泉寺是什么地方?
肥猫的老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9-11-2012 17:24:29 | 只看该作者
说白了还是养儿防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31-10-2013 08:59:07 | 只看该作者
自己自力更生早点想好出路。陶瓷国的政策是想法掏空你的每一分钱,包括未来的。交钱的时候可以画个很大的饼,至于兑不兑现得了要看运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6-8-2025 19:59 , Processed in 0.052588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