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小明小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汽车知识] 求解 为什么二手当地大排量车价格 VS 日本小排量车 便宜很多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7-8-2011 23:40: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西澳瓶鼻海豚 的帖子

海豚兄给的非常好,非常感谢。同时,相信海豚兄对于大卡也很了解,大陆产的东风解放之类有没有哪里有测试结果?很想知道有几颗星,因为实际结果告诉我撞起来似乎和那些五星的比不吃亏
另外,貌似咱严重歪楼鸟

[ 本帖最后由 retirement 于 7-8-2011 23:4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8-8-2011 00:03: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etirement 于 7-8-2011 23:40 发表
海豚兄给的非常好,非常感谢。同时,相信海豚兄对于大卡也很了解,大陆产的东风解放之类有没有哪里有测试结果?很想知道有几颗星,因为实际结果告诉我撞起来似乎和那些五星的比不吃亏
另外,貌似咱严重歪楼鸟



这个有点泼了。你怎么不说跟火车撞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8-8-2011 00:2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 四香油饼 的帖子

我先道歉,不过真的没恶意,海豚兄之前也说了坦克,因为不能吸能所以如果撞到墙,里面成员会出大问题,我想按照设计撞的是理论上无法摧毁的(碰撞试验里就用这个)墙,这个结论我完全同意,当然事实上类似M1A1撞烂一般建筑的水泥墙实在太轻松鸟。前面我说了我的意见,碰撞有相当的道理,但不是全部,相信饼酥这样回帖,其实某个程度也接受我这个意见 (话说矿山的大卡要被XX号碰上,XX吸能完了,还真不好说谁比较惨)说个简单的物理题,很好理解,2吨的车和半吨的车在理论绝对光滑的路面以时速六十完全正面相撞,撞后连在一起,他们的速度多少,朝哪个方向,若每个车上都有一人,分别受到多少冲量?当然实际上不能这么简单,但这个物理模型解释了不被碰撞试验包含的内容。

[ 本帖最后由 retirement 于 8-8-2011 00:27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8-8-2011 00:42: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etirement 于 8-8-2011 00:23 发表
我先道歉,不过真的没恶意,海豚兄之前也说了坦克,因为不能吸能所以如果撞到墙,里面成员会出大问题,我想按照设计撞的是理论上无法摧毁的(碰撞试验里就用这个)墙,这个结论我完全同意,当然事实上类似M1A1撞烂一 ...


海豚的那个有关坦克的比喻,有合理的一面。即在考虑汽车的安全性时,不要太看重钢板厚度等刚性要求,还要考虑吸能等设计上的东西。这更像一个平衡,而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另一面,汽车的刚性也很重要,在大街上开坦克上班,估计很难会被撞死。所以综合考虑,如果钱包鼓的话,还是买钢板厚,自重大,结实一点的车子安全一些。另外,好的驾驶习惯更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nicoleflopy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8-8-2011 01:06: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澳瓶鼻海豚 于 7-8-2011 21:44 发表



關於這一點,就恕我無法認同兩位觀點了。

撞擊測試的設計與目的是盡量模擬真實路況與實際車輛撞擊的條件下,反應出車輛對乘客所提供的保護以及對於身體各部分所受的衝擊力。

在撞擊測試時,撞擊體或被撞 ...

ENCAP碰撞测试主要的一项40%偏置碰,就是所有的车都加到64km/h,去装一块蜂窝状的东西,模拟实车相撞的场景,不过这个测试有最大的一个漏洞就是小车和大车同时加到65km,他们的动能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往往就是小车大车都是五星,但是这一撞过程中被变形吸收掉的能量差的很远。再进一步说还有另一种可能,如果同样大小的车,做的轻对碰撞测试有什么好处?那就是加速到64km/h之后他的动能比同样大小但是车重的动能要低,所以哪怕不是那么结实,再加上碰撞安全设计做的到位,照样可以拿高分!!这里有人问了,结实和碰撞安全设计难道不是一回事儿么??当然不是一回事儿!一个车结不结实最重要的参考指标是这个车的整车弯曲扭转刚度和模态频率,而碰撞安全性在汽车设计阶段是用完全按照法规或者NCAP的碰撞标准在计算机中模拟的,样车出来之后也是按照法规和NCAP去做测试的,也就是碰撞安全设计是围绕着测试来的!!说白了就是应试设计。

测试是如此,真实的事故是什么样子?两车相撞是两个车的动能加在一起大家分摊掉,这个时候最关键的就是哪家能量分摊的多点了,而不是哪个车的分数高!!先不说日本车欧洲车,比如同样是五星的奥迪Q7和一辆fiat500来一个40%偏置碰,奥迪Q7的溃缩变形恐怕离驾驶室还有好远,但是500的驾驶员已经被方向盘顶到脖子上,挂了!所以千万别迷信安全星级,那个东西参考意义更多些。回头再说说日本车,如果上面大车小车的分别想明白了,有一部分日本车(注意,不能一概而论)又省材料又能拿高分的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其实都是同等尺寸下的相对小车罢了。

我做过一段时间的汽车设计,车身并不是汽车安全的全部,但是确实是很重的一部分,国内干这一行的又多数是以日本车为抄袭或者参考对象,所以日本人设计车身的这种思路对于我们这批人是一点秘密都没有。怎么说呢,买平民大众化的日本车,你别指望有多少over engineering的东西,人家的设计思路是刚刚好,不浪费。

评分

参与人数 6威望 +210 收起 理由
老鼠爱上猫 + 50 你太有才了!
小明小九 + 20 谢谢分享!
老林 + 20 谢谢分享!
cello + 20 你太有才了!
西澳海豚 + 5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8-8-2011 01:1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西澳瓶鼻海豚 的帖子

我理解是,车身能够吸能溃败而乘员仓完全刚性一点不变形是一个理想的车体。这点大家都很认可吧。问题就是出在乘员仓的刚性上,碰撞实验并没有给出这个乘员仓的刚性数据。

在实际碰撞中,驾驶舱没有变形的事故,乘员成活率就很高。那么,两车碰撞,就要看谁的驾驶舱先变形了,这样讲对不对?

我的意思是,这种碰撞试验,并不能完全代表实际碰撞结果,它只是个参考。仅在安全性能上,我是宁愿买4星的欧洲车而不买5星的日本车,当然,日本车也还有它的优点的。

现在我们把问题夸大化一下。

坦克车和普通汽车迎面相撞,胜负就不用辩论了吧。那么你认为坦克车在NCAP上能得多少个星?

我是认为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1.  坦克得不了2颗星。它刚性太大了,64km/H的正面碰撞,里面的乘员即使没挂都已经差不多了。
2.  坦克1颗星都没有,因为它把人家的“垂直撞击物”给撞垮了。

如果坦克的得分很低,那么是否说明坦克很不安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林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8-8-2011 01:12: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澳瓶鼻海豚 于 6-8-2011 19:06 发表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不是三言兩語可以交代的。

車子變形不代表安全性差,像F1賽車設計,遭到強烈撞擊,車輛是要以自行解體來換取駕駛艙的安全。

引擎室以及後尾廂都視為可潰縮的空間,藉由車身的變形來吸 ...

车子变形当然是正常的现象,其实世界上所有汽车设计的时候都是考虑用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这一点日本人欧洲人没有区别,连中国人也都知道。但是这玩意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如果同样差不多的车,也不是很古怪的角度去相撞,一个变形明显比另一个大,那可绝不是说变形大的那个吸收的能量多,所以更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8-8-2011 09:04:23 | 只看该作者
好吧~~

請各位忘記TANK的事情,沒有人(部隊除外)會開TANK上路的是不是?

而車輛撞擊測試,也不是為了坦克設計的,那我們就不要拿橘子和蘋果比較了。

小名你說~~

车身能够吸能溃败而乘员仓完全刚性一点不变形是一个理想的车体。
# 這一點不符合物理及設計原理,像一塊石頭掉到地上,它完全沒變型,那衝擊力道哪裡去了?但是如果高度足夠,石頭將應聲裂為兩半。

这点大家都很认可吧。问题就是出在乘员仓的刚性上,碰撞实验并没有给出这个乘员仓的刚性数据。
#怎會說沒提供剛性數據?同樣的撞擊條件下,駕駛艙的變型量,就代表了他的剛性,如有其他意見,歡迎討論。

在实际碰撞中,驾驶舱没有变形的事故,乘员成活率就很高。那么,两车碰撞,就要看谁的驾驶舱先变形了,这样讲对不对?
# 前面一項----錯,或是不一定。
   後面一項----無法論及對錯,需要測試衝擊力傳輸到假人身上的能量大小,不過存活空間喪失等同生命喪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8-8-2011 09:52:2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看来高手都来鸟,不知道哪位能提供下米国锤子(商用版,军版就不用了)的星级,我依稀记得是到不了5星的,不过要说上路玩碰碰车,一般的怕是玩不过它。碰撞试验,当然有它的道理,但不要神化它,就拿车辆来说(这里抛开火车先 ),你拿矿山的自卸车或者农场的拖拉机(如果也能开到60的话 )去撞撞,看神马结果,但放到实际中,谁敢撞?牧马人兄很详细的解释了实际碰撞所要注意的冲量问题,其实也就是我提出的那个小物理模型想解释的。至于乘员舱足够坚固,米国A10的澡盆设计就很好,近一点嘛F1赛车设计也类似。米国以最先进的军工制造和军用转民用(或者根本就是一起)技术能力(纯个人观点,完全接受任何不同意),却一直造不出和膏药鬼子同样轻同样安全的民用汽车,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现在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8-8-2011 11:12:2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讨论的时候,不能忽略了基本的物理常识,用两个重量相差很多的车对撞比较谁更安全,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基本的物理定律在那里摆着。你说欧洲车结实,你拿个高尔夫跟90年的land cruiser撞撞?

安全性比的是同级别车的安全,再说了,除了对撞,还有侧撞,还有失控撞电线杆的时候,车的大小作用就不是那么明显了,这种情况下,星级高的车一定比星级低的车安全。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西澳海豚 + 50 我很赞同!
大杨树 + 5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8-8-2011 11:29:3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楼主最开始问的就是大车和小车,我想这是一开始讨论的前提,另一方面,golf和可肉啦撞撞,谁会比较吃亏呢 侧撞的时候,其实从某方面说也避不开这个动量的道理,golf被可肉啦侧撞和golf侧撞可肉啦,那可完全不是一回事啊。至于撞电线杆(或者树或者别的神马),基本接近碰撞测试的理论了,不过没啥星级的大卡,或者锤子之类的撞,能把杆子撞断撞倒也是有可能的,小车怕是没这个能力。总的来说,碰撞测试很重要,但它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墙本身是理论上无限坚固不可摧毁的,但在实际中,碰到的很多都不是这种墙。
话说咱有必要这么无限歪楼吗? 给点楼主有建设性的意见好不各位大哥 其实我也觉得我的想法不够正确,大车真这么好为啥还便宜呢,不符合一般经济学原理嘛,不过,实际生活我还是选了便宜货,木有钱啊

[ 本帖最后由 retirement 于 8-8-2011 11:3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8-8-2011 11:34: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etirement 于 8-8-2011 11:29 发表
总的来说,碰撞测试很重要,但它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墙本身是理论上无限坚固不可摧毁的,但在实际中,碰到的很多都不是这种墙


很赞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8-8-2011 11:35: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etirement 于 8-8-2011 11:29 发表
其实楼主最开始问的就是大车和小车,我想这是一开始讨论的前提,另一方面,golf和可肉啦撞撞,谁会比较吃亏呢 侧撞的时候,其实从某方面说也避不开这个动量的道理,锤子被可肉啦侧撞和锤子侧撞可肉啦,那可完全不是 ...


我没查过两个车的星级,假如说,golf是4星,crolla是5星,真要是80k时速相撞,我相信一定是crolla里面的人活下来的几率大。你要是说20km的速度撞上,哪个车损坏严重,那当然是结实的车损失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8-8-2011 11:52: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四香油饼 于 8-8-2011 11:35 发表


我没查过两个车的星级,假如说,golf是4星,crolla是5星,真要是80k时速相撞,我相信一定是crolla里面的人活下来的几率大。


如果corolla变形60%,golf变形40%,你还会相信corolla里的人存活几率大吗?另外,真实情况是对面撞上的是车,而不是一堵既不吸能,也不产生形变的墙。这个区别要考虑进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西澳海豚 + 30 你似乎又陷入變形迷思------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8-8-2011 12:15:43 | 只看该作者
另外,重量很关键,假设正碰,只有两台同样重的车碰一块,才可以套用碰撞测试的结果,否则,假设两车重量比为1.5比1
(从大小车来说,这个应该比较常见了),时速60对碰完,很容易知道重车保持原方向以时速12前进,而轻车以时速12倒退(碰撞完毕瞬间,不考虑碰撞时间等),也就等于两车分别以时速48和72参加碰撞测试,此时,哪个结果会比较好呢 更接近真实一点,同级车,假设日车相对较轻(这个符合现实吧),轻重比1.1(不夸张了吧),为了好计算假设碰撞速度为63,那么重车等于60撞墙,轻车等于66撞墙,谁又占了便宜呢?测试是有标准的,小鬼子就按照标准设计,有多少安全冗余?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insidee + 20 我很赞同!
西澳海豚 + 20 可以請你發言不要太多歧視言詞,好嗎?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8-8-2011 12:5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5 retirement 的帖子

其实如果安全气囊和安全带都正常使用和工作, 我想造成伤害的应该不是冲量。
大多数伤亡也都是乘客舱变形塌缩造成的吧, 这个是我猜的, 没数据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8-8-2011 13:22:43 | 只看该作者
不经意间请来了各位高手华山论剑,感谢大家的意见,一一拜读。感觉还是小心使得万年船,注意驾驶安全为上。因为其实无论你开什么样的车出去,都有比你更牛的四轮工具有机会撞你。你开日本车,碰上欧版车你完了。你开欧版车,碰上卡车你完了,你开卡车,碰上坦克也你完了。你开日本坦克,碰上德国坦克你还是完了。 所以大家一定还是小心开车才是王道。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大杨树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8-8-2011 13:5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6 ironcool 的帖子

我不知道你是否认可我所说的冲量,我应该也没有说冲量是唯一导致乘员伤亡的因素。而且首先,尽管不是最关键的,冲量本身其实也是可以造成损伤的,特别是乘员坐姿错误,靠背、头枕调节的位置不正确时,或者扯远点,骑摩托戴头盔(这是对的)但是驾驶水平不够时,动量变化或者说速度变化的造成的伤害是很明显的,医学上对此种伤害专门有个名词,叫做挥鞭综合征。回到碰撞中来,因为彼此面对的速度改变不一致,前提条件实际上已经变了,看上去都是60对碰,但这不等于单车60撞墙,动量变化大的那个负担了更多,因此设计上在60符合安全要求的车,因为实际碰撞变成了65或者70或者更高,无法继续保护乘员了。日本车比一般同级欧美车要轻点(当然可能会出现特殊情况),加上大多设计时安全冗余量不高,所以会更吃亏。实践告诉我们,同级车同样碰撞星级,你把速度提到70后碰撞结果和60就不一样了,欧美车可能还能继续保护,但是日本车就。。。。。更何况速度越高,轻的越吃亏,当然了,由于车身坚固性有限,不能无限夸大,但从理论上说,两车速度如果都无限大,重的等于没有损伤,而全部损伤由轻的一方负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8-8-2011 14:43: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8 retirement 的帖子

动量变化大的,其乘客承受的冲量较大, 确实如此。但具体受多大的力, 要看作用时间。
除非是刚体,车辆的吸能部位和材料能够进一步加长这个作用时间, 最后一步的安全气垫是为了对最脆弱的头部继续加长作用时间。即使蓄意对撞, 也难以让更轻的车反方向运动。
总的来说, 该软的要软, 该碎的要碎, 但是乘客舱的那一圈儿钢梁, 能做多结实做多结实。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retirement + 20 看看小明版主贴的第三个视频吧。小车会被撞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8-8-2011 20:03: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etirement 于 8-8-2011 13:59 发表
叫做挥鞭综合征



这个词我听过,就是像鞭子末梢一样的力作用在大脑上吧,很容易对脑干组织造成伤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8-8-2011 21:46:08 | 只看该作者
除非你把所有的车都弄来,来个排列组合,然后每辆车和每辆车都来个对撞测试,才有可能排出个排行榜,哪个车比哪个车更安全,但问题是,每辆车的价格还不一样呢。所以只能用碰撞试验这个方法,尽可能的模拟相同的状况,以比较不同的车的安全性。

总结一下吧,如果低速碰撞,绝对不会产生人员伤害的情况下,自然是越结实的车越好。不过话说回来,保险是干什么用的?你的车坏的再严重,有保险cover你,你还担心什么呢?

如果辆车猛烈对撞,抛开辆车相差悬殊的情况,那结实不结实已经意义不大了,重量差一点点也影响不大了,人能不能活下来,关键还得看安全设计。我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对比一辆类似雷诺风景的suv,和一辆陆虎发现2,后者绝对是又重又结实,两个车对撞的试验哦,不是撞墙的试验,结果呢,雷诺里看起来撞的稀巴烂,但因为保护好,里面人不会受太大的伤害,而陆虎虽然仍然保持了比较完整的外观,但因为驾驶室变形,里面如果是人就必死无疑了。这就证明了车结实不结实,在严重撞击的时候,不起决定性作用。

当然,如果大车和小车撞,即便小车安全评级高,还是小车更不安全,所以你要是买个大卡车开,大多数车都撞不过你,你的车即便是2星的,也比烤肉啦安全,不过你要保证你别自己撞到电线杆上,上次墨尔本的那起几个中国留学生夜里开跑车飚车一车4个全死了的事故,就是因为车失控撞到了电线杆上。

同样大小的车,欧洲车比日本车重,比日本车结实,在轻微碰撞中比日本车损坏轻,这都不可否认,但别忘了欧洲车还比日本车贵20%呢,也别忘了你还可以买保险,车坏了可以修可以换,人死了就活不了了。

总之,我的观点是,日本车对得起你付的那个价钱。同时,如果你真是想买个安全的车,劝你还是相信科学,而不是自己的感觉,或者道听途说。

[ 本帖最后由 四香油饼 于 8-8-2011 21:5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insidee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8-8-2011 23:28: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四香油饼 于 8-8-2011 21:46 发表
总之,我的观点是,日本车对得起你付的那个价钱。同时,如果你真是想买个安全的车,劝你还是相信科学,而不是自己的感觉,或者道听途说。


感谢版主的总结

发贴出来目的就是多听听大家的意见,有不同的声音在正常不过,尽管有点歪楼大家都是在分享各自的经验。

[ 本帖最后由 小明小九 于 8-8-2011 23:3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9-8-2011 00:10:30 | 只看该作者
引用某网站名言~没有肉车只有肉人……

另外看到一个朋友说小排量的车高速转速很高~这个貌似和变速箱的齿轮比有关,和发动机关系不算太大。

小排量的车在市区里面开和大排量的车没什么区别,高速上也只是超车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后劲不足的情况。

当然四缸的发动机在扭矩尤其是平顺性上远远不如六缸的。

至于安全问题,我个人觉得什么5星,4星的只有在同级别车里才有比较意义,好比5星的smart和3星的SUV对撞,吃亏的绝对是小车,我印象里以前看到奔驰和本田做个车车相撞的碰撞试验,Fit(Jazz)和smart都是惨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9-8-2011 00:12:10 | 只看该作者
那我就娱乐大众一下,给些大车和小车的实车碰撞的实验吧。
参与碰撞的车型,在NCAP上评分:
Toyota Camry (1998) 4星 没有新的数据
Toyota Yaris (2005) 5星
Mercedes Benz C Class (2007) 5星
Smart fortwo (2007) 4星
还有雅阁和飞度,懒得去查了。大家看着玩吧: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Q3MTUzOTY=/v.swf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Q3MTU4NDQ=/v.swf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Q3MTQ2Mjg=/v.swf

[ 本帖最后由 小名 于 9-8-2011 00:2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9-8-2011 00:30:21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来贴着玩,BMW撞VOVO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9-8-2011 00:32:39 | 只看该作者
同样的价钱,大家应该尽可能买高一点的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9-8-2011 00:54: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四香油饼 于 9-8-2011 00:32 发表
同样的价钱,大家应该尽可能买高一点的车


嗯,车身高在碰撞中绝对是个优势。这个也是评分没法衡量的。

但车身高会引起重心高,比低重心的车容易翻车。在不是完全正碰的情况下,车辆翻侧的机会稍大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9-8-2011 00:56:25 | 只看该作者
我两个多月前小撞了一次。速度很慢,< 10km。我开Skoda Fabia 1.4,对方开普桑2.2。十字路口90度大灯撞大灯。

结果Fabia右侧大灯全毁,前保险杠报废。普桑仅仅是前保险杠边上的漆挂掉一点。后来网上搜了一下,说Fabia保险杠里面填充的是泡沫,据说是为了碰撞时保护行人。。。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nicoleflopy + 20 保护行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9-8-2011 01:14:24 | 只看该作者
哦 , 我的Smart 呀,心疼死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9-8-2011 08:26: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名 于 9-8-2011 00:12 发表
那我就娱乐大众一下,给些大车和小车的实车碰撞的实验吧。
参与碰撞的车型,在NCAP上评分:
Toyota Camry (1998) 4星 没有新的数据
Toyota Yaris (2005) 5星
Mercedes Benz C Class (2007) 5星
Smart fortwo (2 ...



第2和第3个视频太有说服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12-8-2025 07:33 , Processed in 0.076220 second(s), 4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