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ke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坛技术] 经验和预见的重要性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6-8-2010 10:37:29 | 只看该作者
我因为HARD CODE,被客户投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6-8-2010 10:38:48 | 只看该作者
也不能全怪我。
时间短,程序多,如果都按照正规的流程来,我是完不成任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6-8-2010 10:43:25 | 只看该作者
同情ing..

时间短,周期短的东西就只能这样做。我也会这样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6-8-2010 11:07:35 | 只看该作者
生意和技术很多时候需要找一个平衡点,当你不以纯技术的角度看问题的时候,或许有不同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6-8-2010 11:26: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ufumin1832 于 6-8-2010 10:38 发表
也不能全怪我。
时间短,程序多,如果都按照正规的流程来,我是完不成任务的。

那就不要完成,应该要求增加人手嘛

你这硬撑,自己不讨好,还可能无形中浪费了一个可能的工作职位[size=13.8889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6-8-2010 11:27:48 | 只看该作者
话说回来,时间再紧,我觉得有些东西比如端口啥的还是不应该hard code,这些东西放到配置文件里面也多花不了多少时间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6-8-2010 11:51: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oredump 于 6-8-2010 11:26 发表

那就不要完成,应该要求增加人手嘛

你这硬撑,自己不讨好,还可能无形中浪费了一个可能的工作职位

老板说:完不成就让客户增加BUGET。还说责任不在我,知道我的客户难缠。
哎,俺只是个小程序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6-8-2010 11:59: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ey 于 6-8-2010 10:32 发表
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乎自己怎样选择。

我很多年前也曾想过类似的问题。当时几乎所有的同事大致上就这样干活,这样过日子,
最关键的地方,老板很欣赏他们。相对地,老板见到我基本上都觉得恶心,因为老板提出 ...


我想我真的看到了一个技术狂人。key同学,呵呵。
其实我认为能够大卖的产品,难点都不在技术上,而是创意。facebook那玩意有多难写?人家钱赚的海了去了。多年前写个BBS,牛的很,现在随便down一个,设置几下就OK了。
就像key说的一样,一种生活方式。我要是有key的能耐,早就出来和人合伙开个公司了,至少也是在公司里面争取点股份。赚几年回家,想怎么折腾怎么折腾。 这是我们不同的地方,key同学focus技术至上,我focus生存至上。这其实可以这么解释,技术至上的话,确实牛B,而且不存在生存问题,可关键是你能follow几年技术呢,40岁,差不多了吧。最终还是走上模式设计的路吧?看代码真的能看死人的。生存至上的话,要么多赚点钱,早点退休,要么能让老板认识到少了你不行,就牛B了,技术差点,who konws, who care?

再回到编程本身,大家别喷我啊,我自己的观点而已。
我就觉得吧,写代码那就真的是民工,当然了民工没什么不好。写上层应用软件,没啥好不好的,都差不多,能干的人大把大把,为啥这么说?你看啊,天才少年层出不穷便是证明。
往上一点,那是写工具软件的,我卖的是工具,让你做二次开发,工具好用不好用,就能体现出水平了,以前我还用过DELPHI,现在看看,不说了。
再好一点写系统软件,微软牛B,为啥,系统呗,你工具软件都是跑在我系统上的,当然了,很多工具软件都跨平台了,但总要有个系统依托吧
还有一个,我很佩服的,记得就是一个3个人的公司,全世界所有的前端编译都是这小公司写的,人家也不要上市,就3个人,不服不行,

还想写点的,要吃饭了,就不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6-8-2010 12:02: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准备买悉尼公寓 于 6-8-2010 11:59 发表
[size=13.8889px]还有一个,我很佩服的,记得就是一个3个人的公司,全世界所有的前端编译都是这小公司写的,人家也不要上市,就3个人,不服不行,.
which company?[size=13.8889p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6-8-2010 12:04:28 | 只看该作者
我去查查,上学时咱导师说的,不是我的发现,也不是我的发明
不然也不会写上来,丢人现眼啊,你说是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6-8-2010 12:05:31 | 只看该作者
尝试了google没有结果,怕丢人,虽然丢了很多次了,还是怕啊
于是电话了导师,确认此事属实,导师解释了下,这3个人不张扬,人家就是做这个玩玩的,不小心做到了世界最好,还垄断了。听他的意思是,譬如说C语言,编译完成是二进制代码,我所学过的是,这个二进制代码是直接在CPU上执行的。但实际上,C语言的编译器是经过他们写的东西进行语法分析,然后才有二进制代码的。这也是为什么,有的程序很多行,和一两行的程序编译出来是一样的,而有的程序只差一点点,编译出来的效率差了很多的原因。这些解释我都不sure啊,电话信号也不太好。我只sure这个公司,这3个人。

龙书我也看过,似乎没提到啊。

导师正在徒步丝绸之路,资料不在,也没法上网,答应我能上网立刻给我mail回复。

我也会立刻在这回复~谢谢~

[ 本帖最后由 准备买悉尼公寓 于 6-8-2010 12:4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6-8-2010 12:55:5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准备买悉尼公寓 于 6-8-2010 11:59 发表


我想我真的看到了一个技术狂人。key同学,呵呵。

我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来enjoy我的工作而已,不算狂人。
facebook那玩意有多难写?人家钱赚的海了去了。

facebook的第一个版本可能不难,但真要成现在这个规模,就不是“不难”了。
我要是有key的能耐,早就出来和人合伙开个公司了

我不会做生意,而且软件的销路是大问题,至少在中国我没有门路,在这里,生活才刚开始,再看吧。
key同学focus技术至上,我focus生存至上

我吃喝玩乐也会,只是工作上,我喜欢这样做而已。这并不冲突。
可关键是你能follow几年技术呢,40岁,差不多了吧。最终还是走上模式设计的路吧?看代码真的能看死人的

我同意你的观点。但相对比,我能把每一个产品放下来让别人跟进、维护、升级,我是不是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做自己想做的事?
无论是学架构设计,还是学习管理方法,又或者别的其他技术,我都有充足的时间。
我很佩服的,记得就是一个3个人的公司,全世界所有的前端编译都是这小公司写的,人家也不要上市,就3个人,不服不行

RSA也是三个人写出来的算法,1970年写的,之后40年,没有人能超越。
但你不能只看到人数,而看不到内在的东西。如果这3个人的公司很成功,我相信总有成功的原因。

顺带说一下,公司已经正式主动提出给全个开发团队加薪,团队除了我,其他都是刚入职的新同事。
相信他们很高兴,呵呵,做为他们的leader,我也很高兴看到他们高兴。这就是我的人生态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coredump + 3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6-8-2010 13:16:59 | 只看该作者
恭喜加薪,我看到别人加薪就眼红

最后一句话加上“之一”,你不可能就这么点人生态度

哪天比比吃喝玩乐?

从来没想过学架构管理之类的,就想着有空去拿个电工执照 就能搬到布里斯班了,不怕没工作 这个事情要抓紧

最后我发现楼歪了,和hardcode没啥关系了,和预见性也没关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6-8-2010 13:39: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准备买悉尼公寓 于 6-8-2010 12:05 发表
尝试了google没有结果,怕丢人,虽然丢了很多次了,还是怕啊
于是电话了导师,确认此事属实,导师解释了下,这3个人不张扬,人家就是做这个玩玩的,不小心做到了世界最好,还垄断了。听他的意思是,譬如说C语 ...
编译器前端,没见过有这么个传说中的神奇故事啊,gcc, llvm, clang什么的都是Open source,没有什么magic corner似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6-8-2010 13:42: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oredump 于 6-8-2010 13:39 发表
编译器前端,没见过有这么个传说中的神奇故事啊,gcc, llvm, clang什么的都是Open source,没有什么magic corner似乎。


我mark这个事情了,有消息一定回复,最迟应该国内大学开学吧
我暗暗祈祷自己不要丢人,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6-8-2010 13:43:13 | 只看该作者
用“Commercial Compiler Front End Products” Google之,得到以下信息:
Commercial Compiler Front End ProductsCompiler front ends, consisting of at least a parser and in many cases symbol table and semantic analysis support are a lot of work to implement (the EDG front end, below, consists of almost 300K lines of source code and comments).
Over time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companies that offer front end software.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is the Edison Design Group's C++ front end. This front end reads C++ and outputs ANSI C.
The Edison Design Group (EDG) has been in business for quite a while. However, many front end companies have come and gone. For example, Compass Design Automation sold a VHDL front end that has been used by several EDA companies. Compass was purchased by Avant!, which as far as I know has stopped selling the front end. Another VHDL front end was available from Leda (a French software company). However Leda has been purchased by Synopsys. Synopsys no longer seems to be selling the Leda VHDL front end (this is not a surprise, since Synopsys would be supplying potential competitors with an important component that could be used to build tools that compete with those sold by Synopsys.
Listed below is a partial list of front end companies (other than EDG, mentioned above):
  • The Java Front End from Bear Products International
    This front end is based on a parser generated with ANTLR. It reads Java source and class files and does full semantic analysis. The output of the front end is a decorated abstract syntax tree (AST) and a hierarchical symbol table (referenced from the AST). This is written by the author of these web pages.
  • C/C++ Front End and Parser from Semantic Designs Inc.
    In a posting to comp.compilers, Ira Baxter describes this software as
    Semantic Designs offers the DMS Reengineering Toolkit, with a robust C/C++ front end parser that handles preprocessor directives, automatically builds an AST retaining comments, literal formats, etc. can prettyprint the AST back to source form reproducing the comments/ literals, and can carry out pattern-directed transformations on the tree. (DMS also handles many other languages.)


我估计你的老师说的就是这个EDG公司吧:[size=13.8889px]http://www.edg.com/

[size=8.33333p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Edison Design Group is a corporation dedicated to developing and licensing compiler front ends. Currently, we offer front ends for C/C++, Java™ and Fortran 77
  • We have high-quality products: our front ends have the features, reliability, and efficiency required in commercial compilers.
  • We back our software with outstanding support: we fix bugs (promptly), add enhancements, track language standards, and offer advice on customization.
  • Our licensing terms are reasonable. In particular, we allow binary sublicensing with no per-copy royalties.
  • We are a very small company, with a narrow market focus. We intend to stay small and technical.
  • We do front ends only: no back ends, no optimizers, no libraries.
  • We do no end-user sales: all of our licensees get source code.

这有照片:[size=13.8889px]http://www.edg.com/index.php?location=profile_compback
貌似现在是5个人[size=13.8889px]

[ 本帖最后由 coredump 于 6-8-2010 13:4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6-8-2010 13:51: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准备买悉尼公寓 于 6-8-2010 13:42 发表


我mark这个事情了,有消息一定回复,最迟应该国内大学开学吧
我暗暗祈祷自己不要丢人,哈哈

祈祷成功,我帮你save your face了,快来谢我[size=13.8889p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准备买悉尼公寓 + 5 只有5分,我的最高权限了,你是版主不会太计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6-8-2010 14:01:2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有意思,有意思, 《C++ Template, The complete guide》的作者是5人之一(第3个)
[size=8.33333p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wo of the five current employees of Edison Design Group (John and Steve) worked together in the mid-1980s at Advanced Computer Techniques (ACT), later known as InterACT, in New York, developing compilers for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nd the like. Steve founded EDG in 1988. John went to work for AT&T and then joined EDG in 1992.
Daveed joined EDG in 1999, and before that worked at Hewlett Packard. He has written a couple of books on C++, including the well-regarded C++ Templates: The Complete Guide.
Mike Miller joined EDG in 2004; he's been a C++ expert (as both user and implementor) almost since before there was such a thing, and has worked at a number of companies, including Glockenspiel, one of the early leaders in the C++ field.
Mike Herrick spent 19 years at Bell Laboratories and its various progeny before becoming part of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team at OpenReach/Corente; he joined EDG in 2006.
Four of us live in New Jersey, and one (Mike Miller) in Massachusett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Left to right: Mike Miller, Daveed Vandevoorde, Steve Adamczyk, John Spicer, and Mike Herrick.
We are a very small company, with a narrow market focus. We intend to stay small and technica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6-8-2010 14:03:06 | 只看该作者
我支持小key,人就是该干一行爱一行。 能把自己的工作做成兴趣也是一种成功。
确实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是靠几个尖端技术牛人撑起来的,大多数的公司的成功都不直接来源于技术。但是技术从来都是他们的成功之所以能够长久以及取得更大成功的基础。你看哪个成功的IT公司技术研发部门不是养着一堆技术牛人的。
我觉得follow技术和年龄关系不大。你经历过的技术越多,你理解的技术越多,新技术对你就越不“新”。掌握它们实在是没有再自然的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coredump + 3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6-8-2010 14:03:41 | 只看该作者
嗯,开始我还在看,后来看到他们的customers,尤其是这一段,(Some of our customers don't want to be named, sometimes because they haven't shipped a product yet and don't want to tip their hand to their competitors.) 我觉得差不多就是这个公司了
再看到下面他们的客户列表,太牛B了,很多名字在业界是当仁不让的老大啊,Analog Devices ,Texas Instruments...

我觉得是不是微软也是他们的客户啊?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6-8-2010 14:04: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准备买悉尼公寓 于 6-8-2010 13:16 发表
恭喜加薪,我看到别人加薪就眼红

关键是兄弟们加薪了。

我做leader的原则是,从不占功,有什么成绩都是兄弟们的成绩,
我能清楚地给老大指出这是某某做好的,那个是某某的成果,
但我极少说这东西是我做的。
因为不需要,哈哈。
只在傻瓜才认为我没做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6-8-2010 14:06: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odheadz 于 6-8-2010 14:03 发表
我支持小key,人就是该干一行爱一行。 能把自己的工作做成兴趣也是一种成功。
确实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是靠几个尖端技术牛人撑起来的,大多数的公司的成功都不直接来源于技术。但是技术从来都是他们的成功之所以能够长 ...



这个太正常了,电子工程师在这本来就是异类,还偏叫嚷着自己干的是软件
别挤兑我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6-8-2010 14:09:3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oredump 于 6-8-2010 14:01 发表
呵呵,有意思,有意思, 《C++ Template, The complete guide》的作者是5人之一(第3个)


在这种公司上班肯定有点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6-8-2010 14:09: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oredump 于 6-8-2010 13:39 发表
编译器前端,没见过有这么个传说中的神奇故事啊,gcc, llvm, clang什么的都是Open source,没有什么magic corner似乎。


这个故事现在看起来不是传说中的神奇了吧?
呵呵,不过我还是没太明白他们是做什么的,能给稍微解释解释,科普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6-8-2010 14:13: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ey 于 6-8-2010 14:04 发表

关键是兄弟们加薪了。

我做leader的原则是,从不占功,有什么成绩都是兄弟们的成绩,
我能清楚地给老大指出这是某某做好的,那个是某某的成果,
但我极少说这东西是我做的。
因为不需要,哈哈。
只在傻瓜才 ...



这点很好,但钱要赚足,如果你认为自己有50%的功劳,但却没有争取50%的利益,我觉得不可取
其实没什么兄弟们,最后你只有老婆孩子,再说少点,只有孩子。话有点糙,理应该还行,即使你不同意我的观点,也可以尝试去理解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6-8-2010 14:18: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准备买悉尼公寓 于 6-8-2010 14:09 发表


这个故事现在看起来不是传说中的神奇了吧?
呵呵,不过我还是没太明白他们是做什么的,能给稍微解释解释,科普一下?

不是写得很清楚了吗,C++/Java/Fortran front ends.

其实国外这类公司不少的,另一个例子是slickedit的作者,他的公司,2个人(现在也许不是了),他做R&D,他老婆做销售,产品就一个,一个编辑器。  也是一堆大公司客户,比如微软的很多工程师,就不爱用自家的Visual Studio,就爱用slickedit。

这种一招鲜的方式,不同的风格而已,不代表他们这些人就比在大公司猫着的那些人神奇或NB多少。  而且,很多牛人往往是大公司干两年,自己出来做两年,如果没倒闭,卖之,歇两年,然后再找个大公司干两年.......

[ 本帖最后由 coredump 于 6-8-2010 14:1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6-8-2010 14:18:21 | 只看该作者
我永远相信,指出别人的功劳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尤其是这些人是你的下属。
因为带领他们把工作做好,本身就是一个极了不起的功劳,你总不能把这个功劳也说是别人的吧?
再说了,没有他们,我能做的事就少很多了。他们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比如现在,他们就在努力工作,我就在努力灌水,没有他们,我能灌水吗?

原帖由 准备买悉尼公寓 于 6-8-2010 14:13 发表



这点很好,但钱要赚足,如果你认为自己有50%的功劳,但却没有争取50%的利益,我觉得不可取
其实没什么兄弟们,最后你只有老婆孩子,再说少点,只有孩子。话有点糙,理应该还行,即使你不同意我的观点,也可以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coredump + 30 你太搞笑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6-8-2010 14:26: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ey 于 6-8-2010 14:18 发表
我永远相信,指出别人的功劳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尤其是这些人是你的下属。
因为带领他们把工作做好,本身就是一个极了不起的功劳,你总不能把这个功劳也说是别人的吧?
再说了,没有他们,我能做的事就少很多了。 ...


我就是那种从来不会让别人告诉老板,我做的很好的,我要让老板自己明白
而且,我不带团队也能很爽,你看,我不是在这拼命灌水吗?呵呵

带了团队,钱就很多人分了,不带,都是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6-8-2010 14:27: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key 于 6-8-2010 14:18 发表
我永远相信,指出别人的功劳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尤其是这些人是你的下属。
因为带领他们把工作做好,本身就是一个极了不起的功劳,你总不能把这个功劳也说是别人的吧?
再说了,没有他们,我能做的事就少很多了。 ...

带好下属,带出一个好团队就是leader最重要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6-8-2010 14:28: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oredump 于 6-8-2010 14:18 发表

不是写得很清楚了吗,C++/Java/Fortran front ends.

其实国外这类公司不少的,另一个例子是slickedit的作者,他的公司,2个人(现在也许不是了),他做R&D,他老婆做销售,产品就一个,一个编辑器。  也是一堆大 ...


算了,本来还准备虚心点请教的,没想到遇到个不耐烦的

其实不关我什么事儿,就想跟你套个近乎而已,免得被群起而攻之,

哥们撤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coredump + 50 这么敏感啊,那陪个不是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15-8-2025 00:06 , Processed in 0.080881 second(s), 4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