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4月11日来到澳洲。明天6月26日到公司报到.
整整两个半月的时间的找工, 伴随着反ZD,关注汶川,献血. 期间发送了无数封的求职信,也接到了数不清的中介公司的电话,经历了数次焦急的等待。两个多月的无所事事的生活,简直快要消磨掉我所有的热情和自信。开始的时候每次接到一个电话,就很兴奋,总觉得机会来了。结果,电话虽多,可是最后都不了了之。到了后来,接到电话都没有了任何的兴奋和期盼。老婆的签证在五月初也顺利批准,我决定让老婆提前来到澳洲,陪伴我一起走过无聊艰难的日子。 尽管我知道,两个人在一起压力会更大。但是我想这也是凝聚夫妻感情的一种挑战和尝试吧。
可能是因为已经很多年没有参加面试的缘故,在日本平时上班又穿着随意,在面试方面我的准备是少的可怜。我以为澳洲人任何时候都很休闲,所以我连一套正式的西装都没有带。结果在第一个中介面试的时候,对方就提出我这种夹克衫,牛仔裤和运动鞋的打扮在雇主面试的时候是绝对不行的。很郁闷的是,我当天就是这套行头见了两家中介。效果可想而知。第二个中介就跟我谈了两分钟,之后再也不接我电话了。 期间还有一个中介给我面试,而且很认真地提供给我一个法国军火商的职位。可是之后再也没有了消息,答应给我的职位电子描述也没有发给我。发邮件也不回。等我一周之后,打电话过去询问的时候,他问我,“你还在等这个职位?”搞得我很郁闷,他答应问一下雇主的进度然后给我回复,意料之中的 - 又是石沉大海。
雇主的面试一共三次。第一次是珀斯一家银行的电话面试。 之所以知道这家银行的招人信息,实际上也是通过一家中介公司。这家中介告诉我这个职位后,而且还很认真的发了一封Mail 给我和他的同事,说他的同事会打电话给我说具体的职位情况。结果我左等又等,也没有电话打来。过了一周,我干脆决定自己到这家银行网站上查询一下职位,并且申请。 结果又过了一周,意外收到银行人事部的电话,跟我约电话面试的时间。电话面试进行了大概20多分钟,因为是电话面试,所以感觉难度有点大,有时候感觉手机信号不太好,所以更紧张。面试之后我也尝试跟对方联系,询问进度。但是后来电话一直没有接通,大概两三周之后告诉我,他们做了一个很艰难的选择,最终选择了另外一个人。不管怎么说,我已经尽力了,能够得到面试机会,已经超出我的意料。
第二次,是通过阿德雷德的一家中介,职位是南澳一家政府机构的1年合同职位。这次我真的是花了很大力气,全副武装,跟同住的朋友借的领带,西装,公文包和雨伞(可见我对面试的准备是多么可怜的不充分)。 从网上定了去阿德的机票,在等飞机的时候差点上不了飞机。(登机的时候,发现自己没有check-in. Shoot, 我怎么没有check in 就能到了登机口?到现在还没弄明白)。当天算我幸运,因为我没有托运行李,我在登机口补了check in 的手续。阿德雷德,感觉地势很平,没有墨尔本这样忽上忽下的路。机场很新,人也更和蔼和友好。我在路边找地址的时候,就有人主动上来问你在找什么,需要帮助等等。 面试之前的几个小时,我就一直坐在公园的椅子上自己打发时间。 面试总体感觉还好,但是往往感觉很好的时候就不会成功。 一个星期之后得到中介通知,对方觉得我测试经验主要在手机方面,所以不适合他们的系统测试。但是我后来反省了一下,发现自己当时面试时候说得太多了,in a negtive way. 比如在谈到为什么离开原来职位时(陷阱阿,这个千万不要讲,无论什么)
第三次,也就是拿到这个offer的这次。上午接到中介电话,下午就约了和他见面。大概谈了20分钟,感觉还可以,而且他帮我定了一个薪水。然后事情就非常的顺畅,两天之后,雇主约了我面试。面试当天,说起来很尴尬。我在google maps上查出了雇主的地址,发现距离市区很远,当时还很纳闷,怎么他们距离市中心这么远。结果等到了之后,发现根本找不到写字楼。结果打电话给中介,因为语言问题,我让马上上两个小伙子帮我接电话。原来那个街道有两个,一个在市内,一个在郊区。我现在的这个在郊区。我大概还需要往回坐8站地才能到达。当时简直晕菜~~~~ 等到我坐到正确的tram Station,结果有个家伙又给我指错了方向。哎,总之总之,当我赶到公司前台的时候,已经迟到了35分钟。 面试以一份考试开始,后半个小时是面试。 有两道题虽然简单,不过当时差点把我卡住(原来的英文描述记不清楚了)
1。同时扔两个筛子(Shai3 Zi),两个6的几率是多大?
2。同时扔两个筛子(Shai Zi),一个2,一个3的几率是多大?
3。请你估计一下澳洲在校学生的人数。(看到题目,直接傻掉...)
面试之后,依然不停的投递简历,从来没有奢望这次迟到半个小时的面试会是成功的,直到有一天中介打电话来说,雇主对我的感觉还不错,希望我进行到有可能的下一轮面试。其实没有下一轮的面试,后面是Reference check, 主要是中介代替雇主验证自己过去的工作经历,按照自己简历上提供的推荐人的联系方式进行确认,中间还要伴随着填写一大堆雇主提供的表格(连过去10年中居住的地方,以后小学到大学的信息,简直赶上移民表格了。。)
两个多月“宅男“的日子,过得好漫长,个中滋味只有体验过才能知道~~~ 看着周围的人,不管找到什么样的工作,至少都去工作了,很多还找到了专业的工作。看看自己,每天就是睡觉,做饭,吃饭,去超市买东西。墨尔本很美,可是我却没有心思去欣赏。外边的人都很忙,但是我却不知道他们都在忙什么。特别要感谢我的老婆,自从6月1日来了之后,陪伴我度过这段无助低落的时光,更重要的是对我的鼓励和支持。(面试之前的晚上,她自己一个人在边上帮我打领带打了1个半小时。) 也许是凝聚着老婆心血的领带带给我了好运...... 还有帮助过我的LoveU 老兄已经以前在澳洲的同事,真得很感谢他们的帮助。
有时觉得所谓生活和理想,不过是一件很“俗气”的事情 - 有了一个简单的工作,就能够让自己这么开心......
经验教训:
1. 找工作前一定要做好功课,看看别人找工的的经验和总结,避免犯低级错误和走弯路(希望新来的筒子多多支持啊).
2. 简历和Cover Letter 一定要好好的修改,突出自己优势,而且一边投递简历,一边继续完善
3. 人际网络对找工也很重要,虽然我最终不是通过朋友介绍,但是朋友或者同事介绍是非常重要而且命中率比较高的方式.
4. 关于对申请进度的跟踪,我觉得一个星期之内至少可以电话或者邮件询问中介一次的,我就是因为犹豫该不该主动跟踪很苦恼,因为担心看起来太Pushy,其实根本不需要担心的.
5. 面试之前要好好准备,书面确认时间和面试地点。我的确也是用google maps确认了,不过确认错了地方。
6. 对于面试的的不同问题,应该有所侧重。对于“你为什么离开原来职位”或者上一个职位有哪些不喜欢的地方,可以积极但是轻描淡写的代过,不要过于诚实或者说太多。
7. 澳洲人虽然生活上穿着很随意,但是感觉工作当中不管是技术还是业务人员还是很注重形象,西装,衬衫,领带必不可少,跟欧洲的某些企业风格差别很大。
8. 我常去找工的网站 Mycareer.com.au, jobserve.com.au, Linkme.com.au Seek.com.au 也用过,总感觉这个网站对我不是很感冒。社交网站我没用过Facebook,感觉在澳洲 LinkedIn用得很多。
9. 看到过很多人在很短的时间,甚至投了几分简历就找到工作,的确是厉害。但是对于大多数初到澳洲找工的我们来说,找到工作之前,的确需要经历足够的等待,耐心甚至折磨。只要On the Right track, 总是可以有回报的.
希望明天一切顺利,以此文对这段经历作个纪念,并且与正在努力找工的XDJM 共勉!
[ 本帖最后由 Richard.G 于 26-6-2008 21:02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