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1013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购售交流] 移居澳洲後,有關購買車輛之選擇與探討(原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7-10-2007 19:3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購車,對人的一生來說,可能是最大金額之單筆消費性購買!很多人在新購或重購時,往往天人交戰半天,朋友親戚都詢問完了,還是拿不定主意該買新車?還是二手車?該花多少錢?該買排量多少?那一廠牌?-----等問題!也就是說~根本不清楚自己需要、想要、該要買的車輛!

「永遠沒有最好的車,只有最適合你的車!」

在自己辦理簽證的這段時間,花了一點功夫在車輛的選購上,希望將這個經驗分享出來,給各位做個參考,並在您實際選擇時派上用場。

第一章        購車預算

這個預算當然是因人而異的,購車預算超過AUD 30K的,您應該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車,而不用顧慮太多!所以~在這裡,我將購車預算以5K為一級距,從5K~30K,分別討論你可以買到的車與級別。

1.預算5K以下:
因為預算有限,能選擇的僅為10年以上的老車,即便如此~你還是需要選擇 ---- 購入價格便宜or往後養車維修油資便宜?
a.在澳洲不乏V6或V8,3000cc以上的豪華大車或休旅車,而且價格出奇意外的便宜!先冷靜一下~這是我所謂的「購入價格便宜」,在油價高漲的今日(相信原油很快漲破100USD/桶),大多的消費者已朝向經濟省油的車靠攏,豪華大排量的車已如侏儸紀時代的恐龍一般,逐漸絕種!你在以低價溝入的同時,也承受了該車往後使用的高昂油資!如果~豪華及舒適是你所重視的,那絕對可以撿到便宜!議價空間也大~反之亦然!
b.主要將重點放在10年以上的日韓車系,在澳洲的汽車生態,韓國車的二手車價較差,比較歐日系車輛來說,折舊率較高。你可以用同樣的金額,購買年份較新的韓國車。相同的~NISSAN與MITSUBISHI是在澳洲的日系車裡折舊較高的,亦可納入考慮!在選擇日韓系K以下的車輛,往往車的年份都有一些了~日後購買進來,維修換零件是免不了的事。壓縮機,正時皮帶,動力方向機,變速箱,四輪軸承,傳動軸-----等,大約都是在10萬公里後逐漸出現老態,有些是關安全的部分也省不得!所以~2000cc以下的車輛,會是較好的選擇,也比較省油一些!

2.預算5K~10K:
歐洲車(二手)or日韓系(新車)----還是先不要去想,但是可以多了一些年份上,廠牌,手動或自動,甚至顏色,外型(房車or掀背or 4WD)-----等。在澳洲手動車在這個級別佔了7成以上,除非是大排量的車,比較少見日韓自動小車。在澳洲的汽車市場,銷售量最大的是1800cc這個級別,因為~大小空間適中,用自動也不會嫌馬力不足(underpower),油耗平均在8-9L/百公里,也還能讓人接受!10K以下可以買到約8-10年的Holden Astra、NISSAN Puls、MITSUBISHI Lancer、Honda Civic、TOYOTA較老的Corolla or Starlet、 HYUNDAI Excel or Elantra or Getz or Accent ---- 選擇很多,但請注意車況,別買回家一個病西施!一天到晚去修車廠報到!看里程表是不準的,發動機是否有異音?排氣是否冒煙?行走是否不順暢?內裝是否乾淨清潔?車輛鈑件是否有修復或焊接痕跡?車輛上過新的零件,若非屬於消耗性的,請多注意一下!

3.10K~15K:
恭喜你!有新車可以選擇(但是,種類極有限!)目前一些韓系小車的基本型(手動)價格已跌破15K,但是~日系or 1800cc排氣量的車輛,全是屬於20K以上的級別!但是~在這個價格內,可以購得4-6年的任一種日韓系1800~2000cc排量的車輛,里程數約在100K公里左右,既然花了一筆不少的金額於第一次購入,那就盡量在日後維修上省回來!

4.15~20K:
這個是小車(compact car)的殺戮戰場,所有日韓甚至一些歐系小車的新車都落在這個價格帶!選擇亦相當多,YARIS、JAZZ、RIO、ACCENT、GETZ、FIESTA、Barina(撞擊測試未過,不推薦!)、Colt ------等一大票。另一種選擇是選仍在保固期內的1800cc排量之家庭用車,空間會大一些,在保固內也不用太擔心它的車況!另外一種另類的選擇是----高檔的歐洲車~這個價錢約可買到7-10年的高檔車,像BENZ C220,BMW 318i,VOLVO S40,SAAB 900之類的,當然他們的零件一定不便宜!但想----“曾經擁有”一下的tz可以考慮看看~

5.20~25K:
此級距是世界上所有車廠都想爭食的最大一塊大餅!(small car),也是在所有級距中銷售數量最大的一區。空間夠用,油耗經濟,維修不貴,安全配備多,一般房車最佳範例!就是因為車廠、車型過于族繁不及備載。選擇上個人的主觀意識及佔了相當大一部份,反而不好做太多推薦!但是,在澳洲汽車市場來說,日系車的二手價錢最好,其次是歐洲車,最後是韓國車~如果你會在開個3-5年後換車的話,必須考慮一下二手車價!雖說車輛一買進來只有折價的命,但是~找一部抗跌性高的車,也是一項重點!

6.25~30K:
此級距歐洲新車可以納入你的購車選單之中了,但是~仍然是入門級的,像Golf 1.6,FIAT Punto,Citroen C3 C4,Peugeot 207 307,Renault Megane 等。日系的選擇也相當多,甚至可以買到一些3000cc的豪華房車!而另外一種選擇就是----二手的歐洲高檔車,約可以買到3-5年的車輛~

[ 本帖最后由 bug71124 于 28-10-2007 02:1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红泥小火炉 + 20 你太有才了!
pal2002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7-10-2007 19:35:58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章        你該自行決定的一些事

「你所開的車,同時也代表了你的個性、生活、品味----」

面對澳洲汽車市場上五十多種汽車品牌,數百種車型,你是否感到迷惘?疑惑?找不到最適合你的車?我們使用選項消除法,盡量將你的候選名單縮到最短-----

1.清楚車輛的用途(車型之選擇):
通勤(路途遠近?是否油耗需要斤斤計較?)、家庭用(三不五時需要接送小孩及到大賣場購物)、個人(無小孩)、常需要搭乘的人數、是否需要拖車、是否會到非鋪裝路面從事越野活動、自己有無從事商業活動?需要超大的貨箱?在搞清楚自己的需求後,即可歸納出你所需要的車型----。例如,我一家三口,老婆不會開手動車,小孩10歲,那我會在small car裡找候選車,1300cc的迷你車雖省油,但一家三口坐的不舒適,後廂空間也無法應付採購,那1600~1800cc自動車就會是我的首選與唯一選擇!如果你的路程都會在一般市區道路,那挑選了一台具有4WD的車輛又有何用?雙人敞篷跑車拉風,也不會是我的選擇!7人座的SUV或MINI VAN當然更不需要他的空間(及驚人的油耗)

2.新車還是二手車:
你是否在意自己是第一任車主?是否瞭解新車(一般保固3年)在頭三年即折價30%的事實?對汽車的機械常識有多少?能否過濾出有問題的中古車?中古車商(一般保固6個月)雖然價錢比私人販賣多個2-3K,但是~有問題可以找他們解決會不會是你所考量的重點?另外一項來源是AUCTION(拍賣),因為涉及較多的細節與繁瑣的程序,以及無法掌握的Pitfall,有能力且想要在拍賣場買車tz可以到http://www.pickles.com.au/cars/逛逛,有一些拍賣的資料!例如你有15K的購車預算,該買一台新的compact car?還是一台約三年車齡五萬公里里程的二手small car?這也是見人見智的問題,無法概一而論,這是你要自己做決定的選擇!

3.汽油、柴油、LPG、HYBRID該如何選?
目前(2007/10)澳州的燃料價格,汽油約在1.2元/L,柴油約1.3元/L,LPG約在0.5元/L,柴油發動機的熱功率約較汽油發動機高30%(以1800cc房車為例,汽油發動機約7-8L/百公里,柴油發動機約4-5L/百公里),相對的~柴油發動機的轎車,於近2-3年才開始普遍且車價不低,購入成本高於汽油車輛,但排碳量低,是最近受青睞的主因。LPG的車輛車型受限,一般都是大排量的車居多,因為要將一個不小的氣瓶塞進後廂,安全性是可以不用擔心,但加氣量較少(全澳不超過兩千點位,汽油約八千點位),LPG的熱功率較汽油低約15-25%,也就是說~1L少跑15-25%的公里數。以下為LPG網站:http://www.lpgaustralia.com.au/ 最後是炒的火熱且高科技含量的HYBRID車輛,目前在澳洲僅有TOYOTA的PRIUS(排量1500cc)與HONDA的CIVIC(排量1300cc)可選,北美洲多了CAMRY與ACCORD兩車型及LEXUS的RH400。因為在同一台車上搭載了內燃機與電動機兩種動力源混合帶動車輛,因此~成本一直高居不下,雖說~PRIUS的油耗有YARIS的經濟性,COROLLA的空間,但高成本卻另一般普羅百姓卻步。彙整以上動力源的優缺點如下:
汽油發動機~優點:普遍,價廉,維修容易,加油方便
                  缺點:油價逐步升高,較不環保。
柴油發動機~優點:開始普遍,省油性佳,排碳量較少
                  缺點:約比汽油發動機貴15-20%,油價稍高
LPG~優點:安裝容易,政府補助,氣價便宜
        缺點:需定期檢驗,對應車種少,加氣站少,較汽油發動機效率稍差
HYBRID~優點:省油效率佳,排碳量少,安靜,高科技
             缺點:僅能在原廠維修,維修不易且昂貴,電池是消耗品,一換約需8K刀!(但是原廠宣稱,電池可保用10萬公里,那-----10萬公里之後呢?)
科學小常識:不同內燃機的熱功率,取決於同體積下含碳量的多少?LPG構成均為小分子量物種(主成分為:丙烷、異丁烷、丁烷等),汽油之含碳量約在C6~C9,柴油含碳量約在C15~C20。燃燒熱值:LPG~53300KJ/M3,汽油:28000KJ/L,柴油:36800KJ/L

4.個人好惡之權重加減:
或許這不是你的第一台車,在國內已經有了一陣子的駕駛經驗,如果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經驗或對車子性能、安全、駕駛特性、或品牌喜好的要求,必須要加以重視!不要因為便宜了2-3K,挑了一台自己不甚中意的車~它可是要伴你好幾年的時間,與其日後懊惱,不如堅持一下自己需要(想要)的車款、車型,才不會在往後一開車門,進入車內,罵聲連連!因為~選擇所愛,愛其選擇。另外可以建議各位的,一般在澳洲汽車市場的大眾車款,幾乎都可以在租車行租的到,挑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花個幾十刀租一台你想買的車型,出去兜兜風,感受一下該車實際的行路性是否符合你的需要?為何不在車行試?當然也可以!不過在車行試車受限於試車路線,試車時間,還要面對事後不想買又挨白眼的心理壓力,花點小錢租個車晃晃多好!找個安全的地方,讓另一半也試開看看!反正一整天都是你的~買個駕車經驗,絕對值得!

(待續)

[ 本帖最后由 bug71124 于 28-10-2007 02:3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7-10-2007 19:36:20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        如何與salesman打交道
   
    「世界上沒有賣不出(買不到)的商品,只有賣不出(買不到)的價格」
   
      如果你以為在澳洲購車,和在便利店買涼水一樣,價格沒得商量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在你看完這章並融會貫通,加以實際運用的話,保證可以省個幾百刀!甚至上千刀(不是殺千刀喔!----好冷~)不相信嗎?繼續往下看~

     「你擁有這場交易的主動權,這場交易在你於合約上簽名後方告結束」~所以,如何掌握好買方市場的優勢,取得最大的利益。但~不用裝成是大爺,一般而言~當大爺只有被宰的份!

A.這場爾虞我詐的遊戲,從你走進展示間開始----
  最失敗的買家就是~顯現出我好喜歡這車,非這車不買的神情!淡淡的無意的問問他們有賣什麼車?即使你心中已經有底了,讓SALES盡一下他的本分,繞了一圈後,不大經意的問問,那-----車(預選車)如何?在SALES鼓動三寸不爛之舌的情況下,一定得找個地方嫌嫌!外型不好看啦~耗油啦~口碑不好拉~隨便你扯!到目前為止,都還不要提到價錢的事!(一進門就問,這XX車你能給我什麼價錢?是非常沒禮貌且令人生氣的問法)一樣的問問其他的車價,然後轉回來~問這個車的價錢,一般而言,商家都會給你報個RRP(建議零售價),這個絕對不是成交的價格!然後,說這車超出預算啦!他能算什麼價格給你?不用提TRADE IN或貸款的事,除非你已經確定在這個商家買車了!這邊還有施力的空間!要求一份書面的報價單,然後----說:我再考慮看看吧!走出大門~最好的價格不會是在第一天出現的!對SALES好一些,在議價的過程,雙方融洽有易交易進行,畢竟人家也是混口飯吃,沒必要給人臉色!這不是我們的目的,或許因為你的NICE,SALES主動降價給你也不一定!

B.先從離你居住最遠的Dealer開始看車----
    相信所有的消費者,都希望能在居住附近的地方購車以便後續的維修保養。這是人之常情,而dealer也抓住了你的心理,希望能夠以你所詢價後的最低價錢完成這筆買賣。詢價只有越來越低,萬萬沒有越問反而價錢越高的道理!最好取得詢問過的Dealer報價單,問問下一家Dealer有何讓你心動的提案?展示間的新車,也可以成為你的詢價目標,DEALER一般都願意以低一些些的價錢將展示車出清,特別是在已經掛牌的情況下,我的經驗這會有10-15%的價差,跨年份或當年第一季製造的車也有他的議價空間,個人的購車經驗是:法國雪鐵龍N7,2004/04製造原訂價76萬NTD,我在2005/09月購入,購入價格是57萬NTD。另外~這車搶不搶手?你心裏最好也要有個底,一般得排上好幾個月才能交車的車款,自然DEALER的姿態較高了!若是在聖誕節前夕(年底),碰上跨年份出清的流血大拍賣,有時也能撿到一些便宜!

C.電話訪價不是好主意----
    說實話,有哪一個人會在電話中成交車輛?所以~他打心底就認定你是隨便問問,除了RRP之外,最多告知公司制訂的促銷方案,不會有別的了!所以~親自到DEALER去看車才是正確的。也不要約車商的SALES到你上班的公司或是住家,將你想要的車開過來給你看!當然~車商會提供這個服務,但是~你又陷你自己於萬劫不復之地了!因為就商業的角度來看,這筆交易已經算是煮熟的鴨子了!

D.弱水三千,僅取一瓢飲----
    在澳洲賣車的名堂還蠻多的,一些配件,裝飾等。或許他告訴你這車沒有現車了,目前的車裝有頭燈保護罩或定風翼(諸如此類)的配件,他可以算便宜一點給你,讓你以為撿到便宜卻不知買到了多餘且不需要的東西!或者是告訴你車子需要防鏽或上保護蠟(美容)之類的,或是說服你加裝鋁圈,升級音響----反正除了車子本身之外,能賣的盡量賣!因為汽車本身的利潤有限,必須從其他地方挖錢!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自己先想清楚~不要被業務牽著鼻子走,做一個聰明且理性的消費者。其實,最令我感到莫名其妙的是----Delivery Fees這一項,而且收的還蠻狠的!(曾經看過將近收到車價的10%),這個項目就是要讓DEALER去COVER掉洗車,整備交車的費用。1-2000刀的洗車費?合理嗎?還不趕快拿大刀出來砍!這個服務的成本約100刀左右,現在你知道DEALER有多暴利了吧!殺------千刀~哈哈!

E.自己家庭功課先做好----
    沒有第二句話,不使用車商提供的車貸與保險公司,”全部”請注意是”全部喔!”的車商都有約定的銀行與保險公司,而車商又要在這裡抽上一筆佣金,羊毛出在羊身上,佣金的來源~當然是你所多付的利息或保險費嚕!大多提供第三責任險的保險公司都有線上詢價的服務,你依照他的問題逐一回答,就可以算出你的保險金額!差距多少?一般以35歲成年男性來估,車商約在8-900刀,自己辦呢?約5-600刀!沒錯~3-400刀的價差又出現了~

和車商,業務的交易大致上到此告一段落,新車(二手車)大概也已經牽回家了!接下來想和大家談談有關於一些保養維修的問題!

[ 本帖最后由 bug71124 于 28-10-2007 06:5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7-10-2007 19:37:08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章        保養維修DIY
   
    汽車是一種需要定期保養以維持它最佳狀態的交通工具,各廠牌的定期保養間隔不大相同,詳讀你的車主手冊,目前一些歐洲車的保養期限已經拉長至一萬英里(一萬六千公里),而日系車目前的保養間隔大多為一萬公里/次。有些車商會建議你說:五千公里就該進廠,有什麼優缺點?車輛的壽命不會因此而延長,但是~你將花比原廠建議多一倍的保養費用!車商一定笑嘻嘻啦~所以,依照原廠的建議期間去保養及替換消耗性零件即可!不大能確認澳洲的保養廠提供之機油與市售機油的價差,自備機油帶去更換是不會影響保固的,製造商沒有限制你使用機油廠牌的權利,而保養廠一般會在機油上定高價。可以先問問,自備機油他們怎麼CHARGE?機油的價格高低,當然品質也有差異,愛惜你車的朋友,就使用合成油或半合成油。爛車一部的話,一罐幾刀的礦物油隨便用用即可!但還是要換阿~另外,只能比原廠建議的油品,同級或更高一級,不然可能會損及車輛機件。另外就是變速箱油,尤其是一些歐系車輛的自排變速箱,他們的內部構造較精細,且對油品規格較為挑剔,因更換期間較長,就可以考慮回原廠使用專用油品!

    另外一件建議大家做的事,就是每兩週或一個月,自己做一下簡單的檢查工作,胎壓是否正常(依車型,輪胎均有不同建議胎壓),冷卻水箱,雨刷水,電瓶水,機油量,動力方向盤油,煞車油。現今的車輛製作水平高,在不缺油缺水的狀況下,你是很難將發動機給開壞的!

    對於車輛不正常的異音,抖動,反應等,最好及時處理並找出原因,可能是:皮帶磨損,傳動軸故障,軸承故障,零件鬆脫----等。若你及時發現及早處理,一般能控制損害範圍,有些人是不將車輛開到熄火拋錨是不進廠的,往往這種車輛一進廠,全都是大筆的修復開銷,很多已經必須更換整個組件,而不是更換幾個小零件就能處理!汽車機械保養和百年前的原理還是大同小異,不外乎是:油,電,水。

    如果在不影響保固及有能力的情況下,能夠自己做車輛的一級(A級)保養是最好不過的,不僅能夠省下保養費用,也更能確實掌握自己愛車的車況,依照車主手冊內容一一檢視更換,記得廢棄機油不應隨意拋棄,可拿至以下回收點回收:http://www.oilrecycling.gov.au/imap/map.html

[ 本帖最后由 bug71124 于 28-10-2007 13:5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5 收起 理由
阿土伯 + 25 你太搞笑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7-10-2007 19:50:1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章        除公交,TRAIN外,其他的代步選擇----

    一開車出門,不僅是負擔油資及維修保養或保險稅金的花費,對地球資源也是一種消耗。在全球提倡減碳運動的同時,我們也可以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同時顧及了自己的荷包!雖然說澳洲大眾的通勤方式約80%均為自行駕車,但是在都會地區,停車場及停車費用,累積下來也是相當嚇人的一筆開銷,所以~在出門前,應該先想一下,該用何種方式前往?

    我所指的其他代步選擇是:自行車與scooter(香港人說的—綿羊仔),自行車的價格差異很大,可自行到當地賣場或自行車行選購,在此不做贅述。而Scooter,也就是不需換檔,加油就走,兩邊握把為前後煞車的機車。在澳洲,有分為50cc以下的稱為Mope,以及50~250cc及250cc以上的機車,需要的駕照分別不同,駕照的需求與考取,各州要求與條件有些不同,請至各州之RTA查詢相關資料,一般而言,50cc以下的MOPE以汽車駕照即可駕駛,速限是50KM/H,車輛價格約在2000元左右。另外一種選擇是125cc的scooter,排量稍大,但油耗和50cc差不多~約3L/百公里,但是在雙載及長途行駛上的表現就比50cc的好多了!其他歐洲廠家的價錢~~很貴!可以考慮---BUG或Bowell一些亞洲的廠牌,價錢約在2500~3000AUD,可至以下的網站參考一些車型:http://www.scootersales.com.au/Home/tabid/36/Default.aspx
當然,騎乘scooter有他的缺點,下雨,冬天均不適合,危險性也較開車來得高一些(澳洲規定騎乘摩托車一定要戴安全帽,此處安全帽不便宜,一般半罩式的約100刀,想騎車的朋友可以考慮自己帶一頂過來),澳洲道路狀況相當良好,駕駛人亦對scooter騎士相當禮讓,危險性並沒有想像的高,單就一些優點,如:使用費用便宜(一週油錢約20刀),車價不高,機動性強,停車便宜(免費或汽車的一半),停車位較易找尋(往往可以讓你更接近目的地),享受迎面的微風與迷人的陽光-----,就值得你考慮了!


參考資料:
DRIVE.com: 1.Affordable Cars Guide
           2.First Car Buyers Guide
           3.Car Buying Guide


[ 本帖最后由 bug71124 于 28-10-2007 15:46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7-10-2007 20:28:27 | 只看该作者
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8-10-2007 13:46:59 | 只看该作者
繁体的看了好晕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8-10-2007 16:52:4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受益匪浅~~~~~~.感谢LZ.
继续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9-10-2007 16:37:3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好文。
不知怎样加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3-11-2007 22:46:1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太强了!很实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8-11-2007 00:20:19 | 只看该作者

是难认.我翻译了一下,见下:

移居澳洲后,有关购买车辆之选择与探讨(原创)

购车,对人的一生来说,可能是最大金额之单笔消费性购买!很多人在新购或重购时,往往天人交战半天,朋友亲戚都询问完了,还是拿不定主意该买新车?还是二手车?该花多少钱?该买排量多少?那一厂牌? -----等问题!也就是说~根本不清楚自己需要、想要、该要买的车辆!

「永远没有最好的车,只有最适合你的车!」

在自己办理签证的这段时间,花了一点功夫在车辆的选购上,希望将这个经验分享出来,给各位做个参考,并在您实际选择时派上用场。

第一章购车预算

这个预算当然是因人而异的,购车预算超过AUD 30K的,您应该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车,而不用顾虑太多!所以~在这里,我将购车预算以5K为一级距,从5K~30K,分别讨论你可以买到的车与级别。

1.预算5K以下:
因为预算有限,能选择的仅为10年以上的老车,即便如此~你还是需要选择----购入价格便宜or往后养车维修油资便宜?
a.在澳洲不乏V6或V8,3000cc以上的豪华大车或休旅车,而且价格出奇意外的便宜!先冷静一下~这是我所谓的「购入价格便宜」,在油价高涨的今日 (相信原油很快涨破100USD/桶),大多的消费者已朝向经济省油的车靠拢,豪华大排量的车已如侏㑩纪时代的恐龙一般,逐渐绝种!你在以低价沟入的同时,也承受了该车往后使用的高昂油资!如果~豪华及舒适是你所重视的,那绝对可以捡到便宜!议价空间也大~反之亦然!
b.主要将重点放在10年以上的日韩车系,在澳洲的汽车生态,韩国车的二手车价较差,比较欧日系车辆来说,折旧率较高。你可以用同样的金额,购买年份较新的韩国车。相同的~NISSAN与MITSUBISHI是在澳洲的日系车里折旧较高的,亦可纳入考虑!在选择日韩系K以下的车辆,往往车的年份都有一些了~日后购买进来,维修换零件是免不了的事。压缩机,正时皮带,动力方向机,变速箱,四轮轴承,传动轴-----等,大约都是在10万公里后逐渐出现老态,有些是关安全的部分也省不得!所以~2000cc以下的车辆,会是较好的选择,也比较省油一些!

2.预算5K~10K:
欧洲车(二手)or日韩系(新车)----还是先不要去想,但是可以多了一些年份上,厂牌,手动或自动,甚至颜色,外型(房车or掀背or 4WD) -----等。在澳洲手动车在这个级别占了7成以上,除非是大排量的车,比较少见日韩自动小车。在澳洲的汽车市场,销售量最大的是1800cc这个级别,因为~大小空间适中,用自动也不会嫌马力不足(underpower),油耗平均在8-9L/百公里,也还能让人接受! 10K以下可以买到约8- 10年的Holden Astra、NISSAN Puls、MITSUBISHI Lancer、Honda Civic、TOYOTA较老的Corolla or Starlet、 HYUNDAI Excel or Elantra or Getz or Accent ----选择很多,但请注意车况,别买回家一个病西施!一天到晚去修车厂报到!看里程表是不准的,发动机是否有异音?排气是否冒烟?行走是否不顺畅?内装是否干净清洁?车辆钣件是否有修复或焊接痕迹?车辆上过新的零件,若非属于消耗性的,请多注意一下!

3.10K~15K:
恭喜你!有新车可以选择(但是,种类极有限!)目前一些韩系小车的基本型(手动)价格已跌破15K,但是~日系or 1800cc排气量的车辆,全是属于20K以上的级别!但是~在这个价格内,可以购得4-6年的任一种日韩系1800~2000cc排量的车辆,里程数约在100K公里左右,既然花了一笔不少的金额于第一次购入,那就尽量在日后维修上省回来!

4.15~20K:
这个是小车(compact car)的杀戮战场,所有日韩甚至一些欧系小车的新车都落在这个价格带!选择亦相当多,YARIS、JAZZ、RIO、ACCENT、GETZ、 FIESTA、Barina(撞击测试未过,不推荐!)、Colt ------等一大票。另一种选择是选仍在保固期内的1800cc排量之家庭用车,空间会大一些,在保固内也不用太担心它的车况!另外一种另类的选择是- ---高档的欧洲车~这个价钱约可买到7-10年的高档车,像BENZ C220,BMW 318i,VOLVO S40,SAAB 900之类的,当然他们的零件一定不便宜!但想----“曾经拥有”一下的tz可以考虑看看~

5.20~25K:
此级距是世界上所有车厂都想争食的最大一块大饼! (small car),也是在所有级距中销售数量最大的一区。空间够用,油耗经济,维修不贵,安全配备多,一般房车最佳范例!就是因为车厂、车型过于族繁不及备载。选择上个人的主观意识及占了相当大一部份,反而不好做太多推荐!但是,在澳洲汽车市场来说,日系车的二手价钱最好,其次是欧洲车,最后是韩国车~如果你会在开个3-5年后换车的话,必须考虑一下二手车价!虽说车辆一买进来只有折价的命,但是~找一部抗跌性高的车,也是一项重点!

6.25~30K:
此级距欧洲新车可以纳入你的购车选单之中了,但是~仍然是入门级的,像Golf 1.6,FIAT Punto,Citroen C3 C4,Peugeot 207 307,Renault Megane等。日系的选择也相当多,甚至可以买到一些3000cc的豪华房车!而另外一种选择就是----二手的欧洲高档车,约可以买到3-5年的车辆~

第二章你该自行决定的一些事

「你所开的车,同时也代表了你的个性、生活、品味----」

面对澳洲汽车市场上五十多种汽车品牌,数百种车型,你是否感到迷惘?疑惑?找不到最适合你的车?我们使用选项消除法,尽量将你的候选名单缩到最短-----

1.清楚车辆的用途(车型之选择):
通勤(路途远近?是否油耗需要斤斤计较?)、家庭用(三不五时需要接送小孩及到大卖场购物)、个人(无小孩)、常需要搭乘的人数、是否需要拖车、是否会到非铺装路面从事越野活动、自己有无从事商业活动?需要超大的货箱?在搞清楚自己的需求后,即可归纳出你所需要的车型----。例如,我一家三口,老婆不会开手动车,小孩10岁,那我会在small car里找候选车,1300cc的迷你车虽省油,但一家三口坐的不舒适,后厢空间也无法应付采购,那1600~1800cc自动车就会是我的首选与唯一选择!如果你的路程都会在一般市区道路,那挑选了一台具有4WD的车辆又有何用?双人敞篷跑车拉风,也不会是我的选择! 7人座的SUV或MINI VAN当然更不需要他的空间(及惊人的油耗)

2.新车还是二手车:
你是否在意自己是第一任车主?是否了解新车 (一般保固3年)在头三年即折价30%的事实?对汽车的机械常识有多少?能否过滤出有问题的中古车?中古车商(一般保固6个月)虽然价钱比私人贩卖多个2 -3K,但是~有问题可以找他们解决会不会是你所考量的重点?另外一项来源是AUCTION(拍卖),因为涉及较多的细节与繁琐的程序,以及无法掌握的 Pitfall,有能力且想要在拍卖场买车tz可以到http://www.pickles.com. au/cars/逛逛,有一些拍卖的资料!例如你有15K的购车预算,该买一台新的compact car?还是一台约三年车龄五万公里里程的二手small car?这也是见人见智的问题,无法概一而论,这是你要自己做决定的选择!

3.汽油、柴油、LPG、HYBRID该如何选?
目前(2007/10)澳州的燃料价格,汽油约在1.2元/L,柴油约1.3元/L,LPG约在0.5元/L,柴油发动机的热功率约较汽油发动机高30% (以1800cc房车为例,汽油发动机约7-8L/百公里,柴油发动机约4-5L/百公里),相对的~柴油发动机的轿车,于近2-3年才开始普遍且车价不低,购入成本高于汽油车辆,但排碳量低,是最近受青睐的主因。 LPG的车辆车型受限,一般都是大排量的车居多,因为要将一个不小的气瓶塞进后厢,安全性是可以不用担心,但加气量较少(全澳不超过两千点位,汽油约八千点位),LPG的热功率较汽油低约15-25%,也就是说~1L少跑15-25%的公里数。以下为LPG网站:http: //www.lpgaustralia.com.au/最后是炒的火热且高科技含量的HYBRID车辆,目前在澳洲仅有TOYOTA的PRIUS(排量 1500cc)与HONDA的CIVIC(排量1300cc)可选,北美洲多了CAMRY与ACCORD两车型及LEXUS的RH400。因为在同一台车上搭载了内燃机与电动机两种动力源混合带动车辆,因此~成本一直高居不下,虽说~PRIUS的油耗有YARIS的经济性,COROLLA的空间,但高成本却另一般普罗百姓却步。汇整以上动力源的优缺点如下:
汽油发动机~优点:普遍,价廉,维修容易,加油方便
                  缺点:油价逐步升高,较不环保。
柴油发动机~优点:开始普遍,省油性佳,排碳量较少
                  缺点:约比汽油发动机贵15-20%,油价稍高
LPG~优点:安装容易,政府补助,气价便宜
        缺点:需定期检验,对应车种少,加气站少,较汽油发动机效率稍差
HYBRID~优点:省油效率佳,排碳量少,安静,高科技
             缺点:仅能在原厂维修,维修不易且昂贵,电池是消耗品,一换约需8K刀! (但是原厂宣称,电池可保用10万公里,那-----10万公里之后呢?)
科学小常识:不同内燃机的热功率,取决于同体积下含碳量的多少? LPG构成均为小分子量物种(主成分为:丙烷、异丁烷、丁烷等),汽油之含碳量约在C6~C9,柴油含碳量约在C15~C20。燃烧热值: LPG~53300KJ/M3,汽油: 28000KJ/L,柴油:36800KJ/L

4.个人好恶之权重加减:
或许这不是你的第一台车,在国内已经有了一阵子的驾驶经验,如果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经验或对车子性能、安全、驾驶特性、或品牌喜好的要求,必须要加以重视!不要因为便宜了2-3K,挑了一台自己不甚中意的车~它可是要伴你好几年的时间,与其日后懊恼,不如坚持一下自己需要(想要)的车款、车型,才不会在往后一开车门,进入车内,骂声连连!因为~选择所爱,爱其选择。另外可以建议各位的,一般在澳洲汽车市场的大众车款,几乎都可以在租车行租的到,挑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花个几十刀租一台你想买的车型,出去兜兜风,感受一下该车实际的行路性是否符合你的需要?为何不在车行试?当然也可以!不过在车行试车受限于试车路线,试车时间,还要面对事后不想买又挨白眼的心理压力,花点小钱租个车晃晃多好!找个安全的地方,让另一半也试开看看!反正一整天都是你的~买个驾车经验,绝对值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8-11-2007 00:20:37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章如何与salesman打交道
   
     「世界上没有卖不出(买不到)的商品,只有卖不出(买不到)的价格」
   
      如果你以为在澳洲购车,和在便利店买凉水一样,价格没得商量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在你看完这章并融会贯通,加以实际运用的话,保证可以省个几百刀!甚至上千刀(不是杀千刀喔!----好冷~)不相信吗?继续往下看~

      「你拥有这场交易的主动权,这场交易在你于合约上签名后方告结束」~所以,如何掌握好买方市场的优势,取得最大的利益。但~不用装成是大爷,一般而言~当大爷只有被宰的份!

A.这场尔虞我诈的游戏,从你走进展示间开始----
   最失败的买家就是~显现出我好喜欢这车,非这车不买的神情!淡淡的无意的问问他们有卖什么车?即使你心中已经有底了,让SALES尽一下他的本分,绕了一圈后,不大经意的问问,那-----车(预选车)如何?在SALES鼓动三寸不烂之舌的情况下,一定得找个地方嫌嫌!外型不好看啦~耗油啦~口碑不好拉~随便你扯!到目前为止,都还不要提到价钱的事! (一进门就问,这XX车你能给我什么价钱?是非常没礼貌且令人生气的问法)一样的问问其他的车价,然后转回来~问这个车的价钱,一般而言,商家都会给你报个RRP(建议零售价),这个绝对不是成交的价格!然后,说这车超出预算啦!他能算什么价格给你?不用提TRADE IN或贷款的事,除非你已经确定在这个商家买车了!这边还有施力的空间!要求一份书面的报价单,然后----说:我再考虑看看吧!走出大门~最好的价格不会是在第一天出现的!对SALES好一些,在议价的过程,双方融洽有易交易进行,毕竟人家也是混口饭吃,没必要给人脸色!这不是我们的目的,或许因为你的 NICE,SALES主动降价给你也不一定!

B.先从离你居住最远的Dealer开始看车----
    相信所有的消费者,都希望能在居住附近的地方购车以便后续的维修保养。这是人之常情,而dealer也抓住了你的心理,希望能够以你所询价后的最低价钱完成这笔买卖。询价只有越来越低,万万没有越问反而价钱越高的道理!最好取得询问过的Dealer报价单,问问下一家Dealer有何让你心动的提案?展示间的新车,也可以成为你的询价目标,DEALER一般都愿意以低一些些的价钱将展示车出清,特别是在已经挂牌的情况下,我的经验这会有10-15%的价差,跨年份或当年第一季制造的车也有他的议价空间,个人的购车经验是:法国雪铁龙N7,2004/04制造原订价76万NTD,我在2005/09月购入,购入价格是57万NTD。另外~这车抢不抢手?你心里最好也要有个底,一般得排上好几个月才能交车的车款,自然DEALER的姿态较高了!若是在圣诞节前夕 (年底),碰上跨年份出清的流血大拍卖,有时也能捡到一些便宜!

C.电话访价不是好主意----
    说实话,有哪一个人会在电话中成交车辆?所以~他打心底就认定你是随便问问,除了RRP之外,最多告知公司制订的促销方案,不会有别的了!所以~亲自到 DEALER去看车才是正确的。也不要约车商的SALES到你上班的公司或是住家,将你想要的车开过来给你看!当然~车商会提供这个服务,但是~你又陷你自己于万劫不复之地了!因为就商业的角度来看,这笔交易已经算是煮熟的鸭子了!

D.弱水三千,仅取一瓢饮----
     在澳洲卖车的名堂还蛮多的,一些配件,装饰等。或许他告诉你这车没有现车了,目前的车装有头灯保护罩或定风翼(诸如此类)的配件,他可以算便宜一点给你,让你以为捡到便宜却不知买到了多余且不需要的东西!或者是告诉你车子需要防锈或上保护蜡(美容)之类的,或是说服你加装铝圈,升级音响----反正除了车子本身之外,能卖的尽量卖!因为汽车本身的利润有限,必须从其他地方挖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自己先想清楚~不要被业务牵着鼻子走,做一个聪明且理性的消费者。其实,最令我感到莫名其妙的是----Delivery Fees这一项,而且收的还蛮狠的! (曾经看过将近收到车价的10%),这个项目就是要让DEALER去COVER掉洗车,整备交车的费用。 1-2000刀的洗车费?合理吗?还不赶快拿大刀出来砍!这个服务的成本约100刀左右,现在你知道DEALER有多暴利了吧!杀------千刀~哈哈!

E.自己家庭功课先做好----
    没有第二句话,不使用车商提供的车贷与保险公司,”全部”请注意是”全部喔!”的车商都有约定的银行与保险公司,而车商又要在这里抽上一笔佣金,羊毛出在羊身上,佣金的来源~当然是你所多付的利息或保险费噜!大多提供第三责任险的保险公司都有线上询价的服务,你依照他的问题逐一回答,就可以算出你的保险金额!差距多少?一般以35岁成年男性来估,车商约在8-900 刀,自己办呢?约5-600刀!没错~3-400刀的价差又出现了~

和车商,业务的交易大致上到此告一段落,新车(二手车)大概也已经牵回家了!接下来想和大家谈谈有关于一些保养维修的问题!

第四章保养维修DIY
   
     汽车是一种需要定期保养以维持它最佳状态的交通工具,各厂牌的定期保养间隔不大相同,详读你的车主手册,目前一些欧洲车的保养期限已经拉长至一万英里(一万六千公里),而日系车目前的保养间隔大多为一万公里/次。有些车商会建议你说:五千公里就该进厂,有什么优缺点?车辆的寿命不会因此而延长,但是~你将花比原厂建议多一倍的保养费用!车商一定笑嘻嘻啦~所以,依照原厂的建议期间去保养及替换消耗性零件即可!不大能确认澳洲的保养厂提供之机油与市售机油的价差,自备机油带去更换是不会影响保固的,制造商没有限制你使用机油厂牌的权利,而保养厂一般会在机油上定高价。可以先问问,自备机油他们怎么 CHARGE?机油的价格高低,当然品质也有差异,爱惜你车的朋友,就使用合成油或半合成油。烂车一部的话,一罐几刀的矿物油随便用用即可!但还是要换阿~另外,只能比原厂建议的油品,同级或更高一级,不然可能会损及车辆机件。另外就是变速箱油,尤其是一些欧系车辆的自排变速箱,他们的内部构造较精细,且对油品规格较为挑剔,因更换期间较长,就可以考虑回原厂使用专用油品!

    另外一件建议大家做的事,就是每两周或一个月,自己做一下简单的检查工作,胎压是否正常(依车型,轮胎均有不同建议胎压),冷却水箱,雨刷水,电瓶水,机油量,动力方向盘油,煞车油。现今的车辆制作水平高,在不缺油缺水的状况下,你是很难将发动机给开坏的!

     对于车辆不正常的异音,抖动,反应等,最好及时处理并找出原因,可能是:皮带磨损,传动轴故障,轴承故障,零件松脱----等。若你及时发现及早处理,一般能控制损害范围,有些人是不将车辆开到熄火抛锚是不进厂的,往往这种车辆一进厂,全都是大笔的修复开销,很多已经必须更换整个组件,而不是更换几个小零件就能处理!汽车机械保养和百年前的原理还是大同小异,不外乎是:油,电,水。

    如果在不影响保固及有能力的情况下,能够自己做车辆的一级(A级)保养是最好不过的,不仅能够省下保养费用,也更能确实掌握自己爱车的车况,依照车主手册内容一一检视更换,记得废弃机油不应随意抛弃,可拿至以下回收点回收:http://www.oilrecycling.gov.au/imap/map.html

第五章除公交,TRAIN外,其他的代步选择----

     一开车出门,不仅是负担油资及维修保养或保险税金的花费,对地球资源也是一种消耗。在全球提倡减碳运动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付出自己的一份心力,同时顾及了自己的荷包!虽然说澳洲大众的通勤方式约80%均为自行驾车,但是在都会地区,停车场及停车费用,累积下来也是相当吓人的一笔开销,所以~在出门前,应该先想一下,该用何种方式前往?

    我所指的其他代步选择是:自行车与scooter(香港人说的—绵羊仔),自行车的价格差异很大,可自行到当地卖场或自行车行选购,在此不做赘述。而Scooter,也就是不需换档,加油就走,两边握把为前后煞车的机车。在澳洲,有分为 50cc以下的称为Mope,以及50~250cc及250cc以上的机车,需要的驾照分别不同,驾照的需求与考取,各州要求与条件有些不同,请至各州之 RTA查询相关资料,一般而言,50cc以下的MOPE以汽车驾照即可驾驶,速限是50KM/H,车辆价格约在2000元左右。另外一种选择是125cc 的scooter,排量稍大,但油耗和50cc差不多~约3L/百公里,但是在双载及长途行驶上的表现就比50cc的好多了!其他欧洲厂家的价钱~~很贵!可以考虑---BUG或Bowell一些亚洲的厂牌,价钱约在2500~3000AUD,可至以下的网站参考一些车型:http: //www.scootersales.com.au/Home/tabid/36/Default .aspx
当然,骑乘scooter有他的缺点,下雨,冬天均不适合,危险性也较开车来得高一些(澳洲规定骑乘摩托车一定要戴安全帽,此处安全帽不便宜,一般半罩式的约100刀,想骑车的朋友可以考虑自己带一顶过来),澳洲道路状况相当良好,驾驶人亦对scooter骑士相当礼让,危险性并没有想像的高,单就一些优点,如:使用费用便宜(一周油钱约20刀),车价不高,机动性强,停车便宜(免费或汽车的一半),停车位较易找寻(往往可以让你更接近目的地),享受迎面的微风与迷人的阳光---- -,就值得你考虑了!

参考资料:
DRIVE.com: 1.Affordable Cars Guide
            2.First Car Buyers Guide
            3.Car Buying Guid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18-11-2007 05:05:4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上的TZ代劳,现在找了个能输入简体的输入法,以後大家就不用看的----那麽难过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2-11-2025 10:17 , Processed in 0.029559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