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4169|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人种之谜:纯种汉族人消失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3-1-2009 06:07: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中国人种之谜:纯种汉族人消失了吗?
记者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东称,他最近刚刚完成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变迁的DNA研究,纯种汉族人已不存在,“与长期的大规模人种迁移有关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周边少数民族甚至周边国家都在不断与汉族融合。”

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总人口约为13亿。根据统计,在中国大陆,汉族占总人口的92%;在台湾,汉族占总人口的98%;在香港和澳门,汉族分别占总人口的95%和97%。

但是,中国是否存在真正的汉族人?他们应该长什么样子?现在住在哪里?现在的汉族人,除了拥有血统外,还有什么“根基”?

最近,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中国实际上并不存在纯种的汉族人,甚至连汉族的概念,在DNA检测下都已经不复存在。

汉族:曾经生活在中原地区“我们一般认为汉族人属于中原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小东告诉记者,最近,他刚刚完成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变迁的DNA研究。在中国历史上,中原这个范围主要是现在的河南,还包括山西南部,江苏西部及安徽西北部少数地方,也就是说,只有居住在这里的人才算是中原人,也就是比较纯粹的汉族人。

“但这个说法又不对了,在商周时期,建都于今天西安的西周肯定属于汉族,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同样诞生于陕西的秦则直接被定义为戎,成了少数民族。”谢小东说。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中国人一般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但根据研究,黄帝发源于今天的甘肃沁阳到天水一带,炎帝发源于陇东到陕西的黄土高原地区,这些地区实际上都不属于中原。“这些地方曾长期被成为北狄。”

“因此,汉族只是某一时期人为的地区性划分,这个民族并不具有其特定的定义,只是为了于周边相区分而建立的。”谢小东告诉记者。

而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即使曾经被确切定义为汉族地区的居民,也发生了大规模迁移。由于服兵役、逃避战乱、因罪流放等因素,汉族一直在从中原地区向南迁移。

“根据研究,现在的客家人倒是很纯粹的继承了当时中原人的文化传统,比如他们说古语,风俗习惯也有历史痕迹,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原人,但他们现在只能以少数族群的形式存在了。”

“中国不存在纯种汉族人与长期的大规模人种迁移也有关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周边少数民族甚至周边国家都在不断与汉族融合。”

经过大规模血样检测,现在,大多数内迁少数民族的来源及走向已经得到了确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3-1-2009 07:53:49 | 只看该作者
汉人从来都不是血统纯正的概念,而是一个文化圈的概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收起 理由
haisen2072 + 1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4-1-2009 23:33:14 | 只看该作者
楼上高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4-1-2009 23:50:37 | 只看该作者
哈哈,青山的是正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5-1-2009 01:24:32 | 只看该作者
总觉得我天朝上国的某些专家、教授、貌似父母是兄妹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5-1-2009 23:23:30 | 只看该作者
汉族的Y染色体是很纯的,混血一般发生在汉族男人娶少数民族女子,少数民族男子加入汉族的并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5-1-2009 23:45:07 | 只看该作者

是啊, 我们的女同胞都出口了, 过几年老外就只有染色体y是很纯的,混血一般发生在老外娶我们的MM,GG加入并不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6-1-2009 04:1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sunyi_yx06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再过几年白人也被汉人同化了,这个就是大鱼吃小鱼的原理一样。大汉一统江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6-1-2009 08:47:54 | 只看该作者
据说小脚趾两片的是华夏汉人的标志......!是炎黄子孙进化的特征
也称附甲。有说是在人类学上,这是蒙古人种的特征。蒙古人种现在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美洲。

[ 本帖最后由 niuwa 于 26-1-2009 09:5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6-1-2009 09:4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niuwa 的帖子

我就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6-1-2009 10:26:19 | 只看该作者
华人!!! 今后就用华族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6-1-2009 12:2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 niuwa 的帖子

ME 2

一般流行两种说法:

一种是说只有纯汉血缘的人小脚趾头指甲才有两个。汉血缘不光指汉族,还有是蒙古人等的意思,专家用来论证台湾自古是中国一部分的理论之一就是当地高山族脚趾甲有两部分..

也有一种说法是说小脚趾有两片指甲的祖籍都是山西大槐树地区的..相传明朝初年,有几次大型的移民,山西是主要的几个人口输出省。每一个要离开山西的人都要做一个记号,以便日后相认,这个记号就是把小趾的指甲切成两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6-1-2009 12:39: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谁在乎自己是不是“纯种”的汉族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6-1-2009 13:22:04 | 只看该作者
俺不肯自称华人,俺坚持自称唐人。

只有唐一代疆域才囊括了形成现人口的全部民族血统来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7-1-2009 07:28:22 | 只看该作者
轮子们有个新唐人电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7-1-2009 07:43:5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不可靠,我小脚趾,指甲也分瓣,但是我至少有1/8的满族血统。

原帖由 taurusadl 于 26-1-2009 13:27 发表
ME 2

一般流行两种说法:

一种是说只有纯汉血缘的人小脚趾头指甲才有两个。汉血缘不光指汉族,还有是蒙古人等的意思,专家用来论证台湾自古是中国一部分的理论之一就是当地高山族脚趾甲有两部分..

也有一种说法是说小脚趾有两片指甲的祖籍都是山西大槐树地区的..相传明朝初年,有几次大型的移民,山西是主要的几个人口输出省。每一个要离开山西的人都要做一个记号,以便日后相认,这个记号就是把小趾的指甲切成两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7-1-2009 12:0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青山 的帖子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上P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8-1-2009 16:22:14 | 只看该作者
据说越南人才是最纯种的汉人(如果“汉人”真的存在的话),因为中国两次遭外族(蒙古,满)入侵的时候,越南人都抵抗成功,而越南在唐朝的时候是大唐的一个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8-1-2009 20:12:16 | 只看该作者
汉人是指汉朝时期生活在汉帝国范围内的人民及其后代,血统并不一定只有一个来源,这个专家偷换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9-1-2009 16:22:30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啊!

但是,但是,我男朋友(洋人)有一只脚的小脚趾有2片趾甲,这个怎么算呢?! 难道是因为他有1/64的毛利血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9-1-2009 18:47:0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专家是研究少数民族的,研究的也是少数民族的DNA,居然来发表汉族的言论,实在可笑, 刚搜了搜,经过基因科技的检测,现在的汉族血统非常的纯正,下面转发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9-1-2009 18:47:54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些少数民族学者别有用心地散布汉族虚无论(也就是杂种论),加上一些无知记者的炒作,仿佛汉族真的只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群体。 事实如何呢? 近来基因学研究突飞猛进,复旦、北大等学校学者的研究已经揭示汉族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纯种民族之一,相关成果
    在《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正式发表。但不知什么原因,国内这方面的宣传很少,也许政府是出于民族团结的考虑吧。但不管怎样,科学研究已经推翻了
    汉族是融合而成的理论,而且恰恰相反,汉族的基因构成是一个非常单一纯粹的民族。
    
    汉族的y染色体标志是OM175,说明汉族来自于同一个父系,是同根同源的一家。汉人的祖先和成吉思汗的祖先六万年前分手。成吉思汗的祖先和满族的祖先是以C为标志的棕色人种。详细结果,请看博客上的文章,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a8015f9010005r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9-1-2009 18:48:34 | 只看该作者
我先讲讲Y染色体单倍体类型的方式分析的原理和方法。
    
    人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为常染色体,X、Y两条为性染色体。XY组合的为男性,XX组合的为女性,所以,Y染色体只能父子相传,我们研究Y染色体,可以比较清晰的发现人群的迁徙和发展。
    
    为了研究Y染色体的单倍体类型,我们绘制了人类Y染色体谱系树,我们按着Y染色体单倍体的不同把全人类(包括非洲)分为18个类型(用从A到R十八个字母代表),出现频率高,数量多的类型单独列出(如O、N),把小概率出现的类型列入上级母类(如F、P),这也就是类型上有逻辑上重合的缘故,这样做是为了使分类清晰,分析方便!
    非洲人是人类的大本营,今天,所有人类的Y染色体单倍体类型都能在非洲找到。而非洲以外的居民,他们都是一支出非洲居民的后裔,他们的Y染色体上都带有M168的突变点。
    今天的汉族人,占压倒性主体的是O-M17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9-1-2009 18:49:04 | 只看该作者
具体分析,在M175下还可以细分为最大三个子支系(其他N多小类型都不算):O1-M119、O2-M95、O3-M122。
    
    这三个子类型地理分布很有意思:
    
    O1-M119广泛分布在从北亚到东南亚,但在最中央的黄河流域竟几乎找不到!在贝加尔湖畔的布里亚特人,其 O1-M119的比例最高,达34%,另外,北亚地区的外蒙、满州、朝鲜、日本、堪察加人等民族也有O1-M119类型,但一般比例不超过10%,中国南方,浙江、上海、福建等省份,O1-M119比例也较高。而在黄河流域的山东、河北地区的汉族人中,O1-M119类型的比例都小于0.5%,在陕西、山西、湖北等省,没有发现这种类型,出现频率为零,M119的分布呈现的是两头大中间少的格局。
    
    O2-M95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在泰国高达55%,从泰国向北在递减,从泰国向南也在递减,可以推论 O2-M95变异最初出现在东南亚地区,并向西周扩散。在东亚地区,只在朝鲜人、日本人、阿穆尔人中有一定分布,在山东、河北、甘肃的汉族人群中,出现频率全部为零,找不到这种类型,在南方汉族人中,能找到出现概率非常低的M95。
    
    O3-M122类型是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从北亚向南到爪哇、新西兰,从日本向西到西藏、哈萨克人,全部能找到O3-M122的分布。
    
    从出现频率上看,O3-M122的出现频率最高地区为中国的云南地区、印度的那加邦土著民族上,很多民族中出现频率为100%,如独龙族等。在黄河流域的河北、陕西、山东,长江流域的湖北、安徽、四川、江西等地区的汉族人中,O3-M122都超过了80%。在北亚地区,O3-M122数量比较少,外蒙人中超过了30%,阿穆尔人也超过了40%,以及朝鲜人,除这三个人群外其他都比较少,在艾温基人出现频率为零,在布里亚特人也为零,在日本人中为22%。在东南亚地区,M122数量比较多,只有泰国、柬埔寨等地区略少,其他地区一般超过50%,出现频率从中国向南逐渐递减,到了爪哇人中出现频率只有20%,在汤加、新西兰的毛利人人也有出现,但比例都不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9-1-2009 18:49:38 | 只看该作者
M175这三个子类型的地理分布告诉我们一个信息,我们可以推论出东亚各民族的发展史。
    
    
    东亚黄种人开始可能分为四个大集团:北亚人群、黄河上游人群、黄河下游人群、中南半岛人群。
    
    北亚人群代表了阿尔泰语系的民族,由于生活在气候寒冷地区,无法种植农作物,其他人群都无法涉足,所以很难取代他们。
    
    黄河上游集团代表了古代汉藏语系民族(先羌,标志性基因O3-M122),黄河下游集团也是一个古老人群,他们特有的是O1-M119。大约在6~5千年前,古代汉藏语系先民开始分化,一支向西、向南发展,成为了藏缅语族、另一支向东发展,就是汉语族。汉语族部落并击败了黄河下游的古老居民,这些具有M119的民族失败后开始分化为两支,北支M119进入了辽河流域,并深深影响了西伯利亚和北亚居民的基因构成,成为阿尔泰语系民族中普遍存在的基因,南支M119向南发展,成为后来的“百越”。从此,M119基因从黄河流域消失,取代他的是带有M122的先羌人(汉语族部落)。
    
    这段部族迁徙史,也许就是我们民间口口相传的著名的黄帝战胜蚩尤的历史传说!虽然我们找不到当年的战争遗迹,但我们完全可以找到吻合的考古和基因的证据:考古上,山东的大汶口文化从此消失了,取代它的正是从陕西河南来的龙山文化,此后山东存在的文化就是山东龙山文化!在基因上,证据更加明显,山东、河北两省的汉族人中M122和M119的比例接近200:1,超过99%人以上都是随黄帝东来者(先羌部落,M122 类型)的后代,而陕西、湖北的汉族人中干脆找不到M119的类型。
    
    经过这次原始的部落战争,汉语族的各部族控制了整个黄河流域,他们建立了数量众多的方国,这种状态持续了大约近 2000年。大概在距今3100年前,一支小部落从甘肃天水迁徙到了陕西周原,就是周族人。他们在周武王的带领下,周族人消灭了商朝。灭商后,周武王率领 300辆战车和5000虎贲,用了三年时间,消灭了99个方国,征服了652个方国,俘虏了410万战俘《逸周书·世俘解第四十》。在此后的一百多年间,西周分封了大量诸侯国,周族也随着分封扩散到了全国。
    
    周族人称自己国家是“有夏”,此后各诸侯国都自称“有夏”,对外统称自己“诸夏”,夏者,本意是区域广大。周族自称自己的本民族为“华”,称外族为“夷”(异),此后凡是与周族有同源关系的血亲部族都开始自称“华胄”,称外族为“非类”“夷(异)人”,意思是非华族类,华者,本意就是高贵壮丽。从此,“华夏”也就成了这些诸侯国的统称,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中华”两字的来历。周族人的语言叫“雅语”(夏语),在全国通行,孔子讲学,学生来自不同的诸侯国,但孔子的话他们都听得懂,因为孔子说的是当时的普通话--“雅语”,这在《论语》里有:“子所雅言”的话,不说“雅语”就是被称为“野言”“非文”,由于有着交流需要和文学推进,“雅语”最终成为了全国通用的语言,也就是后来我们说的汉语。到了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最终将这些互相强烈认同的割据国家统一起来,后来又经过汉朝的统一和强盛,华夏族终于发展成为汉族。
    
    先秦的发展,使得汉语族各支系语言全部统一到周族的“雅语”下,经过长期的融合,不断的人口迁徙,到今天,长江以北的汉族人,各地之间差异已经非常小了,从山东到甘肃,都没什么差异。
    
    秦汉以后,中原王朝开始了对长江以南地区的军事和政治控制,大量的汉族移民开始迁往南方,今天,南北汉族在Y染色体上差异很小,90%的相似性,也就是南北方汉族父系都是同源的。南北汉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mtDNA上,也就是母系来源上。
    
    简单的说,南方汉族基本可以表示为=父系(北方汉族Y染色体)+母系(北方汉族线粒体mtDNA+溶入的南方很多的民族的线粒体mtDNA),南方汉族不但和北方汉族在mtDNA上有差异,其实他们之间也不同,湖南的汉族和福建的汉族mtDNA就不同,甚至同是广东人,广府人和客家人在mtDNA上也不同。
    
    怎么解释11亿南北汉族人在父系上全部同源而母系上差异明显呢?其实也很简单,看看50年代时内地人迁往拉萨的情况,当时的规定,进藏只有部队团级以上干部、地方处级以上干部才可以带家属,那些年青战士和青年工人由于无法带家属,他们娶的都是当地的藏族女青年,今天拉萨、日喀则等地有大量汉藏混血儿,他们青一色都是父汉母藏,就是由于这个原因。
    
    这在汉族南迁的历史也是类似的,迁往南方的汉族主要是由于服兵役、逃避战乱、因罪流放等因素,这些人基本都是男性,带家属的情况不多,所以他们肯定是娶了当地的女性,就造成了南方汉族有着和北方汉族相同的父系祖先,却有不同的母系祖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9-1-2009 18:50:41 | 只看该作者
转贴了一小部分,大家可以去搜搜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30-1-2009 14:31: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iuwa 于 26-1-2009 09:47 发表
据说小脚趾两片的是华夏汉人的标志......!是炎黄子孙进化的特征
也称附甲。有说是在人类学上,这是蒙古人种的特征。蒙古人种现在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美洲。


俺也是,小时候老妈说山西大槐树底下出来的人都小脚指分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30-1-2009 14:38:3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iegolin 于 26-1-2009 14:22 发表
俺不肯自称华人,俺坚持自称唐人。

只有唐一代疆域才囊括了形成现人口的全部民族血统来源


所谓“唐人”指的是当年背井离乡来到海外的华侨,对广州的称呼。

唐朝人的文化和精神随着历史的变迁,早在我们身上荡然无存。倒是日本人和日本传统文化还有我们唐人的感觉。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估计也有唐人的影子,只是我们的酱缸文化把这一切好的东西给丢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30-1-2009 15:18:00 | 只看该作者
哦?楼上的观点比较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30-1-2009 23:06: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zhengzhi 于 30-1-2009 15:38 发表


所谓“唐人”指的是当年背井离乡来到海外的华侨,对广州的称呼。

唐朝人的文化和精神随着历史的变迁,早在我们身上荡然无存。倒是日本人和日本传统文化还有我们唐人的感觉。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估计也有唐人的 ...


感觉确实是这样,特别是元清两次亡国,唐人的文化精神甚至衣着都要被迫改变,反而不如日本保留的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7-9-2025 09:18 , Processed in 0.034745 second(s), 4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