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aprilpoo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疗健康] 澳洲才是真正病不起的地方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14-11-2008 11:49:14 | 只看该作者
public那边排队呀,可能要一年半载哦,

这是什么医院啊???


在国内主要要有一个好工作才行.
好像在哪都是这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14-11-2008 14:15: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rch.hui 于 14-11-2008 01:21 发表
国内的医保目前个人感到还可以, 偶每年只交20元的农村医疗费,生孩子居然可以报销了4000多.如果住院手术的话可以最多报销70%, 门诊室可以报50%,而每年只是交20元呀............... 如果说不是LG要来澳洲,偶才不会来.. ...


孤陋寡闻,没听说这个。想一想,如果大家都这样交,医疗制度还不破产?或许我说的不对哈。我同事前年尿路感染,医生直接让挂抗生素,我同事不愿意,跟医生吵起来了,结果还是挂了1000多都没好。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LZ那样的待遇,而像LZ那样享受那么好的医疗待遇的人如果越来越多的话,普通人也就越来越看不起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14-11-2008 14:20: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超级小懒 于 14-11-2008 14:15 发表


孤陋寡闻,没听说这个。想一想,如果大家都这样交,医疗制度还不破产?或许我说的不对哈。我同事前年尿路感染,医生直接让挂抗生素,我同事不愿意,跟医生吵起来了,结果还是挂了1000多都没好。不是所有人都能享 ...




Situation changed from last year, both you said are tru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14-11-2008 14:24: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axiao 于 13-11-2008 21:57 发表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要不是穷,怎么会到死都要等免费的手术?


手术需要排队, 但是吃药等其他治疗就不用排队了. 中国有人因为穷吃不起药而死, 但这里不会有人吃不起药.

至于免费的手术, 都是指medicare支付的手术,也即大多数人采用的医疗手段,包括LZ抱怨的医疗体系,都是包含在medicare里面的. 但是我们都是穷人吗? 不就是因为不愿意花钱买私保, 又不愿意排队,所以才在这里抱怨吗. 这里也有个别的公司给员工买私保(不用员工自己掏钱),但大多数人没有这种福气.

有人运气不好, 没等到手术就死了或病情恶化, 但是大多数使用medicare的人都得到了免费医疗服务.这里公立服务资源紧张, 造成排队时间长是事实. 但是指望天上掉馅饼但没有得到然后抱怨, 能怪谁呢?

免费的服务不可能达到付费的服务标准, 只能是基本医疗. 如果不满意就买私保好了, 不能强求免费的服务还是5星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14-11-2008 14:26:08 | 只看该作者
from last year, all the people (work or not, urban or suburban) began to paticipated in the new medi-insurence system. medi-insurence policy has been changed very much from 2002, from no public medi-insurence to limited and now to all people covered insurenc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14-11-2008 14:32: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7 susie 的帖子

中国在不断地进行医改, 全世界都在看着, 希望能从中得到一些经验教训, 希望中国的改革能成功. 但是当前情况就如我在60楼中说的, 在中国有医保的人仍然病不起. 小病也许还能保, 大病就只能靠自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14-11-2008 15:29: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axiao 于 13-11-2008 21:57 发表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要不是穷,怎么会到死都要等免费的手术?


区别当然存在,是有无的区别。有单是需要等,还是有可能等到,而且情况不同,等得程度也会不同。但是没有的话,那就是没有,怎么等也没用。
条件再好的地方也是人间,不是天堂,不能用天堂的要求。只是人间内部的差别而已。澳洲的公保虽然不怎么样,但是至少还是有,并且是针对所有公民和永久居民的,虽然不适合大病,但是日常小病还是没问题的。而私保相对澳洲人的收入来说,也不算特别昂贵。比较不同的国家,要用同样的阶层来对比,如果比较澳洲那些死也要等免费手术的最穷的人,那也应该用中国最穷的人来对比,不比那些偏远农村的,至少也要比那些民工。用公务员或者城市小资等的标准来对比是不合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14-11-2008 18:04: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超级小懒 于 14-11-2008 14:15 发表


孤陋寡闻,没听说这个。想一想,如果大家都这样交,医疗制度还不破产?或许我说的不对哈。我同事前年尿路感染,医生直接让挂抗生素,我同事不愿意,跟医生吵起来了,结果还是挂了1000多都没好。不是所有人都能享 ...




那是农村医疗, 你们城里人是没有这种待遇的,,,偶在省城住了十几年了,无论读书也好买房也好结婚也好,就是没有把户口从小山村转出去, 现在终于有了城里人没有的待遇, 偶家那整个县从前年开始农业户口的孩子从上小学到初中全部不用钱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14-11-2008 18:26:24 | 只看该作者
你有毛病啊
在国内像我们这种那里来的全额报销?

一个点都没有 基本没医疗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14-11-2008 18:50:39 | 只看该作者
忍不住也想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

LG打球时小手指错位,当时看着很吓人,我立刻叫了救护车,直接拉到医院急诊部,等了2小时,给拍了x片,没骨折,于是大夫指导一个实习护士复位,1分钟就处理完了。代价是190的救护车费。

后来一次我自己有病,没叫救护车,下午3点到了急诊部,等到晚上10点才给我处理,当时我在急诊室的病床上都进入梦乡了,还是大夫把我晃醒的 ;记得我之前还考虑是不是今晚就在这睡了,第2天直接从医院去单位就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8 20:31:37 | 只看该作者
买私保也不是全保险 - 我今天打给private surgeon,管你是私保还是medicare,现在book appointment, 不好意思,死不了人的要等到12月底或1月初。见个医生就得等一个多月,手术简直不敢想

我不否认整体来说澳洲的医疗福利可能要比中国好一些,但我相信只要像我这样病过又折腾过的,都prefer多花一点钱回国及时处理掉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14-11-2008 21:38:54 | 只看该作者
澳洲人口越来越多,应该扩建医院、增加医务人员队伍。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jabezyu + 2 我很赞同!(今天分值剩的不多了,只能省着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14-11-2008 22:01:44 | 只看该作者
澳洲的MEDICARE实际上已经是半崩溃状态,不过你对比下英国,加拿大,甚至世界福利社会的明灯--瑞典,都是公费医疗系统实际处于半拒诊状态,以前英国保守党卫生部长访问澳洲的时候说过,公立医院延迟诊务和私立医院把穷人扔到大街上去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投入不足,而且公立医疗费的使用效率更差些。澳洲医护人员不足,但同时每年有近3000名澳洲注册护士在中东产油国伺候着阿拉伯人,亚洲新移民的医师资格根本不被承认,得和高中毕业生一起从头读起。
中国由于人力资源极大丰富,很多2-3级医院根本吃不饱,几轮扩招后医学专业毕业生现在分配都开始面向县级医院,医疗费用使用效率和诊疗速度高出澳洲数倍不足为怪。
几个月前看新闻说悉尼的黑手党总头目去世前多次手术都是回意大利做的,如果连他都排不上队,那就彻底无语了。

[ 本帖最后由 dragut 于 14-11-2008 22:0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aprilpoon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14-11-2008 22:52:00 | 只看该作者
国内公司6个月带薪病假,全报医药费
我现在国内的公司也这样,吓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14-11-2008 23:15: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lkzhang 于 14-11-2008 14:24 发表


手术需要排队, 但是吃药等其他治疗就不用排队了. 中国有人因为穷吃不起药而死, 但这里不会有人吃不起药.

至于免费的手术, 都是指medicare支付的手术,也即大多数人采用的医疗手段,包括LZ抱怨的医疗体系,都是包 ...


既然安排手术,就说明有手术的必要, 如果吃药能治好还要手术做什么?
天上掉馅饼? 对没工作拿福利人也许是这样, 对大多数合法上税的公民和PR来说, 公费医疗并不是免费的,WE PAY FOR THAT, 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我们的权利 服务质量不到位, 为什么不能抱怨?
中国的医疗保险体制某些方面可能比不上澳洲,这不等于澳洲的医疗弊病就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就该忍受.
得不到及时治疗就死了或病情恶化是病人运气不好 这种说法真叫人齿冷.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dicklee18 + 1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14-11-2008 23:20:0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太好了,大家可以问问有关医疗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14-11-2008 23:27: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35 dragut 的帖子

澳洲医护人员不足,但同时每年有近3000名澳洲注册护士在中东产油国伺候着阿拉伯人,...........

所以说, 该加大对医疗的投入,提高医护人员的薪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14-11-2008 23:29:5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在国内的待遇太好,以至于去澳洲后有逆差

象我等在国内是治病靠命的才适合出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14-11-2008 23:30: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ndy 于 14-11-2008 21:38 发表
澳洲人口越来越多,应该扩建医院、增加医务人员队伍。


only 20000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15-11-2008 00:42:32 | 只看该作者
我老公得了眼疾,一直点眼药水,也不见好,上个月打电话给sydney eye hospital希望能预约门诊并仔细检查一下,结果回复是今年的预约都满了....请等明年再来

干眼症,还是自己买点眼药水滴滴算了。 这里的公立医院真的是很等哦。
能不能尽快就医,得看运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发表于 15-11-2008 01:00:31 | 只看该作者
岔开话题,缓和一下气氛。

前些日子和一个美国西人(华盛顿DC来的),她家算中产中接近富人的,兄弟姐妹自费上普林斯顿的哦,她嫁到澳洲来,告诉我们澳洲医疗很好,为什么捏,因为在美国医院更加无情的哦,送到医院的病人只要有一口气在,医院都会先问你保险的号码,或者让病人信用卡签单哦,每个月付几百美元保费,连看牙也不cover的,然后她就得出结论,相比较而言澳洲的医疗真便宜!

看看,有比较才有高低,每个人所处环境不一样,当然看法和角度不同啦。
不要争执了,谁会真的“享受”医疗福利阿?希望大家都不要生病,健健康康的才好。
如果每月手头闲钱有得多,而且准备一辈子长久居住在澳洲的,那买私保是必要的,年纪大了以后的身体状况很难说。
我买了一年私保了,下个月就退保咯,不准备在澳洲长待了。
这几天刚回国,哇塞,突然发现国内灰尘好大,生活好精彩,食品好丰富,物价比一年前贵了不少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澳洲桉树 + 5 谢谢分享!不过美国公司一般都为员工甚至家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15-11-2008 05:13:31 | 只看该作者
几个月前看新闻说悉尼的黑手党总头目去世前多次手术都是回意大利做的,如果连他都排不上队,那就彻底无语了。
--------------------------------------------------------------------------------
黑手党老大应该很有钱啊,为什么不去私立医院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15-11-2008 21:06: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axiao 于 14-11-2008 23:15 发表


既然安排手术,就说明有手术的必要, 如果吃药能治好还要手术做什么?
天上掉馅饼? 对没工作拿福利人也许是这样, 对大多数合法上税的公民和PR来说, 公费医疗并不是免费的,WE PAY FOR THAT, 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 ...


完全支持!我们有正当的工作,每年交那么多税,为什么尽了义务不能享受应得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15-11-2008 21:19:4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退休养老的人 于 10-11-2008 23:16 发表
楼主没有买私人保险当然不行啦,我个人觉得买了私人保险以后肯定是澳洲好,我现在是一些例行的健康检查比如每年一次的b超拉,妇科检查拉我就早点预约去公立医院做,不用花一分钱,如果有需要特别的检查就自己花很少的 ...


我正在考虑做一次例行的B超健康检查, 不知道到您是怎么做的?需要先GP那里开referral吗,还有妇科检查可以直接就去医院的吗?谢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15-11-2008 21:45: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lkzhang 于 14-11-2008 14:24 发表


手术需要排队, 但是吃药等其他治疗就不用排队了. 中国有人因为穷吃不起药而死, 但这里不会有人吃不起药.

至于免费的手术, 都是指medicare支付的手术,也即大多数人采用的医疗手段,包括LZ抱怨的医疗体系,都是包 ...


这个同学好像是政府派来的。但其实没什么是真正免费的。MEDICARE税是年收入的1.5%, 五万收入的,一年就是750澳元,五万以上没私人保险的,还要交SURCHARGE,一年怎么也得一千几。人家年复一年地交钱,偶尔有次病,就得叫人等到死,这算什么狗屁服务。吃药也不是免费的,可能领救济的免费吧,普通人吃处方药,没低收入卡,还真是挺贵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15-11-2008 22:29:31 | 只看该作者
前面说到中东,我去找广告一看,哇靠!!!确实很诱惑人。
RN的待遇:
--TAX FREE SALARIES
--FREE FLIGHTS AND FURNISHED ACCOMMODATION
--UP TO 65 DAYS ANNUAL LEAVE
--ATRACTIVE BONUS
--MID YEAR BONUS FLIGHTS
。。。。。。。。

[ 本帖最后由 daxiao 于 15-11-2008 22:3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15-11-2008 22:36:23 | 只看该作者
我在澳洲买药怎么从来没听说免费一说呢>?真能编故事!
澳洲医疗的问题连澳洲报纸上都承认,你还在这里说什么啊?误导国内的同志,就好象我来澳洲之前不知道谁说的SYDNEY一年365天有360天是晴天,结果刚来的几周总下雨,我就纳闷了,怎么这5天都让我赶上了呢?
什么事情都要实事求是,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有问题就是有问题.有朋友骨折我叫救护车进医院等了20多个小时才有人给做手术.

要买保险的话,那中国也可以买啊

[ 本帖最后由 sydney 于 15-11-2008 22:3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15-11-2008 23:09: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ydney 于 15-11-2008 22:36 发表
我在澳洲买药怎么从来没听说免费一说呢>?真能编故事!
澳洲医疗的问题连澳洲报纸上都承认,你还在这里说什么啊?误导国内的同志,就好象我来澳洲之前不知道谁说的SYDNEY一年365天有360天是晴天,结果刚来的几周总下雨,我 ...



我前几天刚买了点非处方药带回国内,几瓶滴鼻液咳嗽药水的小东西就是一百多块,真的不便宜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16-11-2008 00:35: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arl181818 于 12-11-2008 18:45 发表
我这里,上海,每周的报纸上,有整版的报道,还有照片,某某某,生了癌症,或什么大病,危在旦夕,可怜地等待大家捐款,号召大家捐款,钱一点一点增加,只能祈祷不要人已经死了,手术费用还不够。

每当看到这个报 ...

北京晚报上也每周有专门的一个版面叫做“慈善”,也是号召大家帮助各个生病的家庭,每当看到大家慷慨解囊的时候我都觉得很伤心,这其实就是穷人帮穷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16-11-2008 01:03:58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没有登陆呢,先说说国内吧,我发现很多TZ们的公司福利真是好啊!我在国企工作但是也没有一年6个月的病假还是带薪的!太让我羡慕了!我的医保加上单位cover的总共能报销85%-90%,产假是4个月(前提是你先生的产假不休让给你)而且这4个月的后3个月的薪水不是全额的,绩效部分(也是最大部分的薪水)是没有的。在孩子1岁前你有哺乳时间,也就是每天能提早1个小时下班。怀孕期间可以请假去体检,如果你跟领导关系好甚至可以在家休息个把星期。
我的同事的妈妈得了乳腺癌,在手术乃至治疗期间用了N多不在医保范围中的药,最典型的例子是化疗期间需要打一种针剂,2.5万一针!而且不是打一针就可以了需要每2个星期打一次,每次2.5万,这样要持续打1年!幸亏他家有钱。
我的同学她妈妈也得了癌症,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为了能挂上专家号她需要凌晨2点去排队,即使这样还不一定能挂上号!
国内是让大家聚集到医院里面等,澳洲是让你在家等。国内有特需门诊,挂号费是300一次,即使是这样在协和、中医医院这些甲等医院还是挂不上号。
于是我周围的同学、同事稍微经济条件好点儿的就去外资医院,一个同事花3000(还是5000?我记不清了)在国际儿童医院办了卡每次都带孩子去那儿看病,代价就是全部自费。我的女同学生孩子都是去的和睦家这类的医院,费用在2。5万到5万。
我在澳洲的亲戚告诉我,给孩子看专科医生都是等了3个月才排上队!
所以,两种制度各有利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3-10-2025 03:28 , Processed in 0.041848 second(s), 4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