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maograc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了孩子!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9-10-2007 02:15:48 | 只看该作者


  目前国内的教育真的是很要命的,不是不好,而是太好,学校抓升学,老师抓分数,可苦的是我们的孩子。我儿子还在小学低年级,每天光是抄回家的作业记录就一页纸也不止,并且每天还有名为“家长布置的作业”的项目,意欲家校联手增加孩子的作业量,弄得他们很难找到游戏的时间。想想我们的童年,那些欢乐今天的孩子将来恐怕回忆不到了。他们离大自然越来越远,小小的年纪就在重压之下生活,太辛苦了,而且越是好学校的孩子们越苦。小学升初中还好,学生不用升学考试,叫劲的全是家长, 使出全身解数让孩子挤进好的学校。进去了之后,那些孩子们开始真正的“苦难临头”……所见所闻,貌似现在高考般严峻的竞争提前到了中考的孩子们身上。有多少初二的孩子整个假期被学校安排满满各类的补课,每天的功课更是留到非十一二点不能完成,早上照例的七点三十到校……可怜哪,今天的孩子。可是也难怪我们的学校和老师,竞争激烈啊,通常一个班三四十个学生也不是少数,重点名校就这样规模的班一个年级有十几个。在这种情况下,纵使我们的老师本性多么温柔,也不得不把自己磨练成铁娘子,否则怎么对付得了那么多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各个训练得服服帖贴才行啊,于是,孩子们在学校天天练坐、练站就不足为怪了。

  反观OZ的教育,我不能说那是很好的,很先进的,但至少她保证了每个学生自由的发展,就象在OZ生长的大树,很少被削胳膊砍腿的。孩子们也尽可能地被保证享有足够的空间和资源。我们去参观过的一个小学,校长就很不好意思的表示目前1:15的师生比例确实有些紧张,他们会尽快增加教师的人手。

  以上是我的一点认识和理由,也许偏颇,欢迎赐教

[ 本帖最后由 maograce 于 9-10-2007 01:1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四月物语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9-10-2007 02:21: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beysup 于 9-10-2007 00:19 发表
澳洲的中小学经常出现本地白人学生合伙欺负亚洲学生的事件,学校都没有办法解决,如果我孩子将来上学了,我是准备把他送回中国。


这个真的吗?可澳洲本来就是移民国家,我所见的那些本地人也大都友好啊,看来特例还是有滴。回头好好和孩子谈谈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话题。

谢谢提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9-10-2007 02:28: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ograce 于 9-10-2007 01:21 发表


这个真的吗?可澳洲本来就是移民国家,我所见的那些本地人也大都友好啊,看来特例还是有滴。回头好好和孩子谈谈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话题。

谢谢提醒

倒不一定是欺负,但是local和local玩,abc和abc玩,大家基本没什么交集。所以上学最好找亚裔多的学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9-10-2007 02:32: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ograce 于 9-10-2007 01:15 发表


  目前国内的教育真的是很要命的,不是不好,而是太好,学校抓升学,老师抓分数,可苦的是我们的孩子。我儿子还在小学低年级,每天光是抄回家的作业记录就一页纸也不止,并且每天还有名为“家长布置的作业 ...

但是这边你想要进好的大学,好的专业,竞争也横激烈。比如墨尔本大学的医科,高中平均成绩要99分以上 。其实如果你不想给孩子太大的压力,那些补习班别上不就行了, 国内上大学也是越来越容易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9-10-2007 02:35: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incc 于 9-10-2007 00:28 发表
我觉得lz应该是考虑的很全面了,也不是单纯为了孩子移民,只是孩子是移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但要让孩子快乐,一定要自己先快乐哦

我们最开始移民也是想未来的孩子,自己的老年,但随着移民的步子 ...




人不能同时选两条路走,现在的选择当然只代表现在的判断,至于将来,努力过了,结果应该不会太差,至少这样的经历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其实我们家孩子也参与了选择,在他明确地表示喜欢去OZ生活后我们才最终下了长登的决心。应该从小就培养他对自己的判断负责,不是吗

一定要幸福哦!!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miney1979 + 10 有这心态,比啥都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9-10-2007 02:37: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ney1979 于 9-10-2007 01:28 发表

倒不一定是欺负,但是local和local玩,abc和abc玩,大家基本没什么交集。所以上学最好找亚裔多的学校。


赞同。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9-10-2007 02:42: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ney1979 于 9-10-2007 01:32 发表

但是这边你想要进好的大学,好的专业,竞争也横激烈。比如墨尔本大学的医科,高中平均成绩要99分以上 。其实如果你不想给孩子太大的压力,那些补习班别上不就行了, 国内上大学也是越来越容易得吧


其实孩子的将来是掌握在他自己手里的,我们都代劳不得。

我现在所做的,无非是还他一个比较开心的童年,期望让他保持对学习和探知新事物的兴趣,这将会收益终身的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9-10-2007 02:45:4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miney1979

第一次在坛子里被人加分,激动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9-10-2007 02:57:16 | 只看该作者
儿孙自有儿孙福,顾好自己才能顾好别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9-10-2007 03:13:25 | 只看该作者
看得出ccen是还没有儿孙的,一旦你当了妈妈,由不得你就会把照顾孩子放在第一位了。

就象坐飞机的时候,例行的安全提示中有一条,大意是万一发生了紧急情况,请先保护好自己,然后才是你的小孩。这想来是有一定的道理,站在航空公司的立场上,大人先照顾好自己,就能最大程度地减小伤害。但是我相信,一旦真的发生什么,所有的大人都会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先,哪怕自己有危险。

呸呸呸,这种事,最好一直都不会发生。

上帝保佑,阿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9-10-2007 09:48: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ney1979 于 9-10-2007 01:28 发表

倒不一定是欺负,但是local和local玩,abc和abc玩,大家基本没什么交集。所以上学最好找亚裔多的学校。



没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9-10-2007 12:20:15 | 只看该作者
移民是为了什么,是好是坏.那得看在什么角度,什么时间,什么年龄,什么地方看问题.

移民OZ是个过程,不是ONE SHOT.出门前还在为自己打气,出来是为了下一代.实际到了这里后,你会茫然,怀疑自己当初的判断.当然了,孩子会给家庭带来欢乐,也是父母去奋斗的无穷动力.
如果说孩子在国内上学,作业多的离谱的地步.你会发现来了这里后小学生学习的负担到了少的不能忍受的地步.即使是本地的孩子,也有学习很刻苦的,在班级里拔尖的.但是这里的实际情况就是第一名GOOD,第二名OK,最后一名也FINE.
孩子是家庭的一部分,社会的一员.他们会有自己的喜好,发展自己的朋友圈,倒不一定要限制找什么地方的人做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9-10-2007 12:35:00 | 只看该作者
本地白人學生欺負亞洲學生,這麼可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9-10-2007 13:07:45 | 只看该作者
怕什么,人生不就是折腾吗?
同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9-10-2007 13:16: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2 ttrs 的帖子

"这里的实际情况就是第一名GOOD,第二名OK,最后一名也FINE"

呵呵,写得好生动哦。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快乐成长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9-10-2007 13:30: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yaya521 于 9-10-2007 12:07 发表
怕什么,人生不就是折腾吗?
同意


“人生就是折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9-10-2007 14:31: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ograce 于 8-10-2007 22:32 发表
地球人都知道,中国至少还有三四年的飞速发展。我们也肯定明白对于大人们,留在国内的机会和职业发展要稳妥和有保障得多,为此,我们曾经反复地权衡利弊,鱼与熊掌,难啊!

但为了孩子,我们选择了放弃目前所 ...


同意!我也相信坛子的各位在中国都算是天之骄子,有车有楼有城市户口

当你有了目标,有所放弃也在所不息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哈。起码我是这样鼓励自己去坚持移民的决定的,因为现在清楚知道自己追求的是平静而平凡的生活   OZ,我想是肯定不象中国这么多姿多彩的了~

加油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9-10-2007 14:4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7 留香屁屁 的帖子



谢谢留香MM!

大家一起努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9-10-2007 16:34:51 | 只看该作者
对孩子尤其25岁前,最重要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父母条件好的,地位高的,有文化的,关心孩子的
孩子比较出色的可能性一定大,学校教育相对家庭教育是为辅的其实。。。在澳洲也会是这样。。。

25岁以后主要是看孩子自己的努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9-10-2007 17:22:1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姐姐,看消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9-10-2007 17:28:13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是为了孩子——为了多要一两个

我不太在乎他是否认同我的祖国、我的家乡。他认同,我欣慰,他不,我无所谓。
如果他娶个洋妞,下一代就只有一半中国血统;如果我的孙子与洋人结婚,ta就只有四分之一中国血统......

如果他们在洋人的文化氛围里长大,成了香蕉,对我们不认同,也是合乎逻辑的,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呢?如果他以后有兴趣研究,那我会很乐意配合,提供帮助。

我同意LZ的一个观点,还他一个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童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9-10-2007 18:31: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loveck 于 9-10-2007 16:22 发表
楼主姐姐,看消息


回你的消息了,看看吧。

我们一起努力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9-10-2007 18:35: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树熊 于 9-10-2007 16:28 发表
我也是为了孩子——为了多要一两个

我不太在乎他是否认同我的祖国、我的家乡。他认同,我欣慰,他不,我无所谓。
如果他娶个洋妞,下一代就只有一半中国血统;如果我的孙子与洋人结婚,ta就只有四分之一 ...


同意你的想法,那么好的空气,那么好的环境,如果条件允许,再多要个孩子和儿子做伴

保留我的意见,希望至少我们的下一代还能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血统纯正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9-10-2007 19:06:15 | 只看该作者
充分支持和理解LZ , 我们的情况和出国的理由很相似.真的与我心有戚戚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9-10-2007 19:08: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1 小树熊 的帖子

如果他们在洋人的文化氛围里长大,成了香蕉,对我们不认同,也是合乎逻辑的,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呢?如果他以后有兴趣研究,那我会很乐意配合,提供帮助。
===========================================
成为“香蕉”不是问题, 问题是根据现有的观察,成为“好香蕉”太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9-10-2007 19:15: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lorence 于 9-10-2007 18:06 发表
充分支持和理解LZ , 我们的情况和出国的理由很相似.真的与我心有戚戚焉.



太好了,找到知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9-10-2007 19:32: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edmaple_z 于 9-10-2007 18:08 发表
成为“香蕉”不是问题, 问题是根据现有的观察,成为“好香蕉”太难了。


香蕉怎样才能算好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
我LP的几个表弟,都在OZ出生,父母为第一代移民。他们觉得自己在OZ生活的挺开心的。
自己觉得自己活得开心,那算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9-10-2007 19:38:51 | 只看该作者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象 LZ那样经济条件的, 绝对走人没商量.

至于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孩子,谁说得清? 秦始皇想千秋万代, 结果几十年就倒了; 80年代的烧鹅仔"万元户"也以为能一直红火下去, 结果现在P都不是; 凭什么某些所谓X领自我感觉就如此良好? 居安思危,花几年时间为自己也为孩子备条后路, 总是不会错的.

不过, 来了要调整一下心态, 习惯一下 DIY, 习惯一下没有人可指挥的日子. THAT'S AL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9-10-2007 19:53:34 | 只看该作者
不光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自己,大家一起努力吧!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能开开心心的,这个比金钱来的重要的多!

国内的小孩学习压力太大,整天没老师,学校束缚着,缺乏创造力!国外的孩子小时候是不怎么正经念书,可是大了也没见得人家比咱们傻啊,照样出英才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9-10-2007 20:08: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小树熊 于 9-10-2007 18:32 发表


香蕉怎样才能算好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
我LP的几个表弟,都在OZ出生,父母为第一代移民。他们觉得自己在OZ生活的挺开心的。
自己觉得自己活得开心,那算好吗?


当然好的, 自己开心是永恒的标准。 只是我觉得,作为亚洲移民的后代,可能会有边缘感。当家庭与社会的价值观不一致时会不知所措,不过只要父母注意,也不是大问题。
由于成长环境不同, 很多方面没有共识,碰到一起时你觉得我怪,我觉得你傻是常事。也许我用我自己的眼光去判断他们的好坏是太主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3-10-2025 16:13 , Processed in 0.035911 second(s), 4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