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2248|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CSL申请人(一):漫长的等待!!!多余的恐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7-12-2009 22:4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CSL的出台导致了提名职业不在CSL上的普通技术移民无限期的等待。

CSL自出台后,职业越来越少。

2009年10月21日,一位Zuleika Arashiro的毕业于La Trobe 大学的博士,发表了一篇名叫“We Won't Just Fight Them On The Beaches”的文章,第一次把普通技术移民申请的处理严重积压一事曝光于媒体。、

2009年10月30日,ABC电台记者Peter Mares对Zuleika Arashiro博士进行了采访

2009年11月3日,ABC电台记者兼做兼职研究员的Peter Mares在Inside发表了论文“A blockage in the skilled migration pipeline“,对技术移民申请积压的前前后后做了不能不说是详细的报道和分析。

2009年11月13日,移民代理协会(MIA, Migration Institute of Australia)给移民部递交了 091113_GSM_Submission_to_Minister__final (2).pdf (876.97 KB, 下载次数: 25)

2010-11 MP consultation presentation 2.pdf

24.81 MB, 下载次数: 4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7-12-2009 23:04: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Nick O’Malley先生,谢谢唐林律师,我也是三无人员, 我觉得大家应该团结起来写联名信给移民局,不能这样空等着。

[ 本帖最后由 everbright02 于 28-12-2009 00:2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8-12-2009 00:05:27 | 只看该作者
我等技术工人低收入群体倒是渴望换个环境工作,无奈人家不欢迎,还耍赖!讨不回青春,我必须把申请费讨回来,那是我一年的工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28-12-2009 15:14:4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几乎是澳大利亚申请签证进行时的全部。可惜大家正假日心情。

看来只有到其他地方去写了发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8-12-2009 16:31:4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唐林提供信息。看来,我们这些已经等待了无数天的人,将来的确可以不用再等了。明年某个时间清除了,就不必再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8-12-2009 18:00:56 | 只看该作者
最起码退回申请和评估费,以及一定的精神损失费,保留上述的权利。这样我也可以名正言顺的退回中介费。至于公证费和快递费,雅思考试复习费就用精神损失费相抵了。不知道大家意下如何?我想这样的话,估计澳洲政府就不敢乱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8-12-2009 18:24:19 | 只看该作者
与改革纲要文件可能无关。

当BAC记者问起移民部长Evans他是否打算退费时,对话这样的:

Peter Mares: Coming back to an issue raised before, the fact that these people, the people in the queue, feel very aggrieved about the amount of money they've spent on these applications. You suggested you will offer a refund, you'll consider offering a refund to any migrant in this queue who says 'Well I'm pulling out because I can't wait five years, or however long it might be.'

Chris Evans: No, Peter I don't want to overstate it. What I was I've asked the Department to have a look at how the current system works, because I think it is the case that we keep accepting applications from people who may never qualify and I think we've got to be able to do better than that. And I've asked them to look at alternative systems, and that would help us deal with the fact that people are paying money when they may not be much chance of making it, if you like, and I've also sought to see if we can't have better systems so that people aren't paying that money upfront. But we're certainly not in the position at the moment to offer refunds, in fact the legislation prevents i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8-12-2009 21:5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8-12-2009 22:13:57 | 只看该作者
真的是滴答网的唐林吗,是不是留学生生意不太好做了,没有冒犯的意思,只是觉得新政策对他们打击比较大,管见管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9-12-2009 01:38:00 | 只看该作者
Chris Evans: We think at the moment I think there's about 30,000 onshore and about 105,000 offshore...
总算知道了真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9-12-2009 11:33: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鹰扬天下 于 28-12-2009 23:13 发表
真的是滴答网的唐林吗,是不是留学生生意不太好做了,没有冒犯的意思,只是觉得新政策对他们打击比较大,管见管见


怎么想就怎么说 求真是关键

中华文明舍真取好 不是该骄傲的事情

我呢,宁愿听不见得爽的真话,不愿听瞄着让人高兴的假话。

谢谢 也希望您把这份批判精神拿出来 为大家练上一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9-12-2009 11:37: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lf 于 29-12-2009 02:38 发表
Chris Evans: We think at the moment I think there's about 30,000 onshore and about 105,000 offshore...
总算知道了真相


这是我们2009年12月23日的文章。
http://www.tanglinlaw.com/news_View.asp?id=1788

恐慌的逼近和逼近的恐慌(四) 137500到底都包括了谁



         两天前出了《 恐慌的逼近和逼近的恐慌(三) 该紧张的没紧张 没到紧张的猛恐慌 》。以为该说的已全部说完。改革纲要文件的原件的公开化,更让唐林律师行没什么可多说的了。再有问题,看原件就是了。但看来问题不那么简单。

        昨天,唐林律师行在滴答网的唐林律师专栏里收到这样一个问题:“律师你好:又看了几篇文章,还是感觉要清除的人是境内留学生,对境外已递交申请人影响不太大,起码比较模糊,你可能会说我还在睡大觉,呵呵,如果真的影响到了我们,我一定会加入反抗的行列中,并联系可以联系的力量,三年的时间不能白白耗费,最起码要争取相对的公平和权利,知道您是真心为我们着想的人,很感激!”

        同日,在同一专栏,差不多同样的问题:“我是2007年的9月前的136独立移民 不在CSL 不在MODL 不是担保 刚才看了您的“恐慌的逼近和逼近的恐慌” 看了之后倒吸了一口凉气。我估计就是您所说的13万7的一员了。。如果真的执行了 我也会被拒签了 是吧。。我就是没戏了吧。。真的像我这样的人很多,问题也很多 请您耐心解答。 您能不能说的直接点 ,刚才又看了一遍。这13万7(千)是指的境内所有的已经申请的人 还是境内和我们这些境外的所有已经申请的人 啊。。。好晕啊。您就直接说吧 也别要我再看了。我是真的看不懂了 不管英文和中文 。呵呵。。”

        先是认为137500是在校留学生,与递交了永居申请的无关。现在又出来137500只包括在岸申请者,不包括离岸申请者。在分析到底137500包括谁之前,我们先来问,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照第一位提问的读者看,是因为“又看了”的“几篇文章”。唐林律师行可能没看这几篇文章,对这几篇文章没有发言权。好在澳大利亚是法治的国家,凡事能够追根寻源。通常的事,比如哪一种签证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只要深入研究移民法就可以了。研究清楚了,移民部不遵守也是违法。比如说,137500的积压申请,真满足条件的,在目前的法律下,不能拒绝。这事不容含糊。谁拒绝了,谁违法。我们可以上诉。我们上诉依据的法律,也是现有的法律。这个依据,唐林律师得遵守,移民部得遵守,联邦法院也得遵守。法律的透明和法律的管用使得澳大利亚做得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目前的情况不同。改革纲要文件只是一个政策意向,而不是,至少还不是,政策本身。因为是征求意见稿,所以透明度不高。

       要不是《悉尼先锋报》的记者见义勇为,毅然决然把其中核心内容发表,我们广大受影响的申请人、留学生、未来的留学生及其父母兄弟姐妹,包括唐林律师行或者至今无从得知。待到我们真知道了,或者黄花菜都凉了,或者木已成舟,无从改变了。所以至少在唐林律师行心中,这位记者是位英雄。他的名字叫Nick O’Malley。

        至少在华文媒体,唐林律师行猜想,不止是澳大利亚的华文媒体,也是在全世界的华文媒体,包括中国大陆的媒体,都是依靠这篇题为《 Visa review may 'spark panic' 》的文章作为第一来源来得知并消化这一轰动这个留学生社区的前面一定没有古人、后面未必会有来者的移民改革意向的。唐林律师行认为,造成这一困惑的原因有四层。

       一是因为这是一篇记者的文章,而不是一篇移民律师或移民教授的文章,所以对改革纲要文件的出台前提和这一年所发生的技术移民的政策变更(比如CSL的出台)缺乏了解,难免造成理解改革纲要文件方面的歧义。二是因为中文翻译的不够准确,毕竟,翻译们在翻译这篇英文文章时手上可能还没拿到改革纲要文件的原文。三是一些急功近利的人士,没有看到改革纲要文件原文就急急忙忙在媒体发表言论,占了上风并出尽风头,但毕竟未曾阅读改革纲要文件,对事情的原点缺乏准确的了解从而也就无从把握。四是一些人虽然有机会好好阅读改革纲要文件,但在这份22页文件的翻来翻去中,没有好好地把握其原意,将自己的一些非常浅显的认识和意见当做改革纲要文件的原话来做宣传,把自己想说的话生硬地塞到了改革纲要文件中。

        事情的逻辑关系很简单。英文原文准确不准确,就看它是不是准确地反映了改革纲要文件的原意。因为英文原文的有关移民政策意向的来源,也是唯一来源,是这份“夺命”的改革纲要文件。

        关于137500,我们首先来看O’Malley先生的英文原文怎么说。英文原文的第四第五段是这样说的:

“Such changes could affect anyone seeking to gain permanent residency through the skilled migration program, but would have the gravest effect on students who have spent thousands of dollars and years of their lives on courses here on the presumption they would secure residency.

There are 137,000 such students here waiting on approval who could have the rug pulled from under them if the changes are made retrospective.”

    为了说明问题,唐林律师行不揣冒昧,翻译如下:

    “这些变更会对所有通过技术移民项目来寻求获得永久居民的申请人产生影响,但对在澳大利亚的各类课程花了数万元学了数年以为学完以后能确保永居的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最为严重。

      如果这些变更的实施具有回溯力,有137000名正在等待他们的永久居民签证被批的这样的学生受到影响,犹如爬楼爬到一半被人撤掉了梯子。”

       即使从第一段来看,也非常明确地说到了所有技术移民申请人都受影响。但怎么说这第二段引起的理解偏差最大。因为这一段有“such students”的字眼,所以有人便以为只有在校留学生才受影响。与此同时,“waiting on approval”的字眼有很让人困惑,使人不知道究竟什么是正确的。

       究竟什么是正确的呢?中国人有个成语,叫正本清源。我们没有其他办法。我们只能来看改革纲要文件。好在这一文件,已经让滴答网做到能够人手一册了。

        改革纲要文件没有137000这个数字。只有137500这个数字。唐林律师行大胆猜测,O’Malley先生的137000是改革纲要文件137500的四舍五不入。关于137500改革纲要文件又是怎么说的呢?

       改革纲要文件第一次说到137500是在第13页的名为“普通技术移民项目(“The GSM Program”)的表上。这表上,呈现紫色的数据在2009年8月这一点上的人数是接近140000。紫色在这张图上代表什么呢?标注是GSM onhand,即尚未结案的技术移民永久居民申请。其他三组数据,一是485尚未结案的数据,二是每个月普通技术移民和485签证的递交数据,三是每个月普通技术移民和485签证签发的数据。

       改革纲要文件唯一出现137500这一关键数字的是标题为“这意味着什么(“What does it mean”)”的第14页。这十四页列出的是一个等式,这个等式的第一项名为:

       137500 申请人(永居)(“applicants (permanent”) (现有的普通技术移民积压(或有待审理)的申请数(current GSM pipeline)。

       不难看出,有关137500这一数字,属于“本源”的改革纲要文件并没有区分在岸和离岸普通技术移民申请,而是用了普通技术移民这一总称。不知道别人是怎么读出离岸普通技术移民不在137500之内的,唐林律师行是没读出来。

       再回来看改革纲要文件的第13页的图表。不难看出,这一积压申请数,在2008年7月,就已经达到120000左右。也就是说,从去年7月到今年8月,增加的积压申请数,增加了不到两万。如果都是在岸申请的,要多少时间才能积累出这么一个庞大的数字。所以,唐林律师行的解读,137500包括所有普通技术移民的积压申请数,包含了在岸(即所谓onshore)和离岸(即所谓offshore)的积压申请总数。

         那悉尼先锋报的记者O’Malley先生的137000的解释莫非不够准确吗?唐林律师行觉得有同样的问题。为了对读者负责,唐林律师行和O’Malley先生取得了电话联系。唐林律师行首先代表华文社区,特别是留学生社区,(假如唐林律师行真能代表的话)对O’Malley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称他是我们移民社区的英雄。与此同时,唐林律师行也就上述137000数字的含义进行了交流。O’Malley认同唐林律师行的观点。唐林律师行再一次对他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也同时感谢本文中开首两位读者的提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9-12-2009 11:39:5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关于那篇文章的意见和我们的回复

访客 发表于2009-12-26 0:21:56
谢谢唐林律师,事到如今,只有争取。访客 发表于2009-12-24 22:24:02


Dear tanglinlaw,我了解你的意思了,谢谢你宝贵的答复, 在此wish you Merry Christmas, 一年胜过一年

访客 发表于2009-12-24 15:00:01
澳移民局太无耻太流氓太强盗!无视和随意践踏申请人的权利,耽误多少人的人生规则和目标、时间、精力和财力! 一个国家的移民政策朝令夕改就象三岁小孩一样说变脸就变脸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是一家最小最小的私营企业也不至于今天改明天改得改来改去。tanglinlaw 发表于2009-12-24 9:36:24
默默地等待新政的到来?您又相信不是谣言了。亏您想得出来!现在的问题是缺势。就是没人气。唐林律师行认为,人气到了,改革纲要文件自垮。可惜大家睁着眼睛,就是不愿起床。不用把一个军的力量给显示了。一个师就行。然后分头做些打得到七寸的事。唐林律师行相信,真如此,赢面就很大。可惜现在是自己在分化。搞内讧。还没上阵,就有人要被招安。当然,中国人不如此不叫中国人。难处从来在我们自己。

访客 发表于2009-12-24 9:15:19
不是一刀切,那是几刀切呢?

tanglinlaw 发表于2009-12-24 9:00:03
法律途径在澳大利亚通常意味着到或在法院解决问题。这个改革纲要文件如果照单实施,这样的“法律途径”少不了,不少还会是集体诉讼。但目前的文件是一个征求意见稿,只是一个意向,虽然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意向。去不了法院。只有行政解决。是要跟移民部打交道。这么打交道?说我们一家律师行反对?然后就能阻止其实施?就像一次冲锋,一个军的兵力,只有一个连在打仗,其他人都在睡觉,倒也不见得完全没用,但赢的机会在哪里?您能不能跟着想想,什么是“用”,又怎样有用?不是用中国人的习惯思维,而是用澳大利亚的规则,玩澳大利亚的游戏。我们要问的,假如澳大利亚人遇到类似的事,他们会怎么做?求情?相信他们说了不一刀切就是记者先生在造谣?

tanglinlaw 发表于2009-12-24 8:39:42
谢谢。诚恳的文字总有真实的力量。无端的骂人和建设性的主张唐林律师行还分得清。你怎么就知道唐林律师行没有给移民部高层打电话呢。你有机会看看改革纲要文件原件就知道是不是谣言了。当然要感谢记者。唐林律师行觉得今后不管什么原因移民部实施、不实施或部分实施改革纲要文件的意向,我们都得感谢他。我们能不能阻止这个方案是一件事。我们能不能及时知道这一意向是另一件事。唐林律师行是希望移民部出来说个明白。越早越好。这样大家可以早点回家睡觉。唐林律师行没有能力代表任何人,只能代表自己和我们的客户,以及希望我们代他说几句话的人。什么算是建设性的意见?在您看来,弄清真相不是。我们是律师行,得以事实为依据。其他?很简单。把这份改革纲要文件扼杀在摇篮中。您再想想。我们其实很希望有个可以对话的渠道。不知道这里是不是最适合的。

访客 发表于2009-12-23 23:41:18
直接打电话问移民局高层不是更好吗?从法律途径去了解这次事件不是更好吗? 还感谢这位记者﹐请问有什么用? 还有我从澳洲新快网看到对于visa review may sp的僻谣文章﹐说已经打电话询问移民局﹐说一刀切是谣言,夸大引起恐慌.请问我们应该相信谁呢? 身位一位资深的大律师﹐而且还将要代表留学生和华人社区﹐我真的希望可以从您的文章看到些建设性的意见啊~~移民局如果这么做可是牵涉到道德问题 dehumanization!! 我想大家希望看到的是建设性意见﹐直接明了﹐而不是含蓄的估计和研究改革纲的字眼.默默地等待新政的到来.语言如有所得罪请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30-12-2009 11:17: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olf 于 29-12-2009 02:38 发表
Chris Evans: We think at the moment I think there's about 30,000 onshore and about 105,000 offshore...
总算知道了真相


你倒是个活跃分子,而且眼光明锐。抓得到问题的要害。

告诉怎么给人银两,或者给人威望加分什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5-9-2025 17:00 , Processed in 0.026542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