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8048|回复: 6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州的空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5-12-2009 23:3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快要去MEL了,得加强锻炼身体。所以每天中午都去爬趟白云山。下面是我在山顶广场拍的城市俯视照片。唉......只能一声叹息......广州的朋友们以后要多多保重了!

[ 本帖最后由 zhaoshli 于 6-2-2010 22:1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6-12-2009 00:14:47 | 只看该作者
大连也是。天是灰蒙蒙的,海是脏乎乎的,车越来越多,空气质量越来越差。鼻炎咽炎患者比比皆是。只能利用休息时间到滨海路走一走,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6-12-2009 00:19:40 | 只看该作者
比上海好多了……
我每天洗脸的水都是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6-12-2009 00:26:58 | 只看该作者
嗯,我去上海的时候,发现那里的自来水是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6-12-2009 01:08:09 | 只看该作者
广州系生偶养偶的城市啊。。。。明年我也得离开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6-12-2009 01:43:47 | 只看该作者
偶现在也在广州,不过用偶的一句话,多住一年,短命一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6-12-2009 08:25:44 | 只看该作者
广州的来留个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6-12-2009 09:57:15 | 只看该作者
距离产生美
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者357年后
你就只会记起广州的好啦
银记肠粉好好吃哦
口水哗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6-12-2009 12:00:02 | 只看该作者

基本上每次上到白云山看到的风景都是这样的在灰霾中的城市

从11月份下旬开始每天中午都会上白云山(为了锻炼身体,迎接挑战),基本每次都会在山顶公园拍张城市的照片,说实话,我贴出来这张算是好的了,至少能分清楚中信的轮廓,很多时候那些建筑是看不到的,在你眼前,城市是被淹没在巨大的灰色的雾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6-12-2009 12:39:35 | 只看该作者
来澳洲以后再锻炼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6-12-2009 14:51:20 | 只看该作者
广州人路过

白云山望下来好像一直都是这样吧。不是说准备亚运空气好了很多吗?天天蓝天白云,有人告诉我。

这两周在泰国实习,早孕的反应越来越厉害,好怀念牛腩粉,猪肉肠、炒牛河啊...好在下午的飞机回悉尼就可以吃到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9 收起 理由
eva_kong + 49 恭喜你!准妈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6-12-2009 15:3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6-12-2009 18:09:32 | 只看该作者
貌似是不大适合人类居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6-12-2009 18:13:53 | 只看该作者
珠三角很多时候是可以直视太阳的,因为灰霾太厉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6-12-2009 22:15:12 | 只看该作者
为了迎亚运.广州这段时期是到处乱开工,空气本来就很差,现在就...........快令人窒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6-12-2009 23:06:40 | 只看该作者
真担心继续生活在那里的亲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6-12-2009 23:10:32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楼主什么时候回国定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7-12-2009 01:32:36 | 只看该作者
要是回广州的样 也要适应这样的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7-12-2009 12:58:20 | 只看该作者
出去一下,鞋子都是一层灰,现在最怕去岗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7-12-2009 14:55:36 | 只看该作者
污染是明显的, 不过跟本地气候也有关吧? 广州几乎常年适度90% 以上。 澳洲多么干爽啊?你如果去雾都三藩市,哪里大雾的时候就算是下午你还伸手不见五指呢!

没办法,还是要争番广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7-12-2009 18:24:22 | 只看该作者
今日香港文汇报刊登了一篇‘羊城29都市怪现象’的报道, 作为一个广州市民,感同身受,也发上来给大家看看,同意不同意这29怪,或者还有更多的怪相。
  
1、昔日名列羊城8景 海珠桥成跳桥申冤圣地


  
  有羊城8景之称的广州海珠桥,今年以来有了新的江湖名号:跳桥圣地。而且,这个名头从地方媒体叫到了中央媒体,从浩瀚的广州城传上了一望无际的互联网。套用一句时髦的网络语言: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从去年至今,隔三差五便有人爬上海珠桥高高的桥栏。不过,他们不是真的要寻短见,用报纸的话说,他们是在上演“跳桥秀”,用一位网友的话说,“他们跳的不是桥,是杯具!”。事实上,爬上海珠桥的,要么是被老板拖欠工资的打工者,要么是感情受挫的性格青年,要么是陷入债务纠纷的建筑老板,要么是利益受损的社会其他人,总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弱势群体。因为弱势,所以哭告无路,投诉无门之后,人来人往的广州海珠桥,就成了他们最后的希望。不过,跳桥者要投诉的问题还未解决,先造成了交通大堵塞,令无数上班族错过了按时打卡的时间。
  
  甚是奇怪的是,跳桥者中广州本地居民极为罕见,清一色都是来自珠三角的其他城市。细想一下立刻释然:省城重地,高官云集,媒体云集,有识之士云集,闹出动静来会四方皆知,或许困扰已经的问题会因此得到解决的突破口。也正是如此,尽管无奈的广州警方,一次又一次对跳桥秀者实施治安拘留甚至刑事拘留,但跳桥者仍然是勇者无畏,前赴后继,广州魅力也可见一斑。

2、市长年年游珠江 污企不买账黑水照偷排



  当年伟大领袖毛主席畅游长江,鼓舞了全国上下数万万中华儿女,也给武汉留下了一年一度的渡江日。可是以云山珠水著称的广州,一年一度声势浩大的横渡珠江,却成了广州市长每年都要头痛的事。
  从2006年开始,广州发起一场横渡珠江的活动,目的在于倡导保护广州的母亲河珠江,市委书记朱小丹、市长张广宁都曾在这一天赤身入江,跟市民同尝滚滚珠江水透露出的百般气味。可是,带头横渡了三年珠江之后,张市长倒出一肚子的苦水:“游珠江压力很大,说游不是,说不游也不是”。个中原因,路人皆知。张广宁也自嘲:“我们一边游珠江,一些企业一边偷排污水。”以至于市长向媒体求救:希望媒体能帮我们曝光那些偷排的人和单位,给我抓一个报道出来。
  列位看官,作为这座城市的最高行政长官都拿污染珠江的企业没办法,真不知道这些企业背后究竟有多大的后台!
  言归正传,不管市长的苦水有多苦,带头游珠江的活儿,还是得年年干,可喜的是佛山市长也被“拉下水”。真希望广佛两市能联手治污,让珠江水在不久的将来真的能实现市长天天游珠江的梦想。

3、河涌整治年年喊 CBD中臭沟横流



  与山为邻,择水而居,是老祖先们传承了几千年的居住标准。很奇怪的是,在水网繁密的广州,住在小河边却成为街坊们避之不急的头等大事。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曾经鱼虾乱蹦春水依依的广州河涌,早已改变了旧时的容颜。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轮番冲击之下,浊浪翻滚臭气熏天已成惯常。珠江新城是广州最为著名的中央商务区,就在珠江新城核心地带的黄埔大道与猎德路交汇处,就有一条这样的河涌。
  有一个广州网民写下了如此有诗意的句子:我并没有仔细数过广州市区内有多少条小河涌/我也不知道哪些河涌叫什么名字/但是 黑色是他们共同的肤色/恶臭 是他们共同的体味/曾经美丽的小河涌们/怪就怪你们流经了广州。
  香港文汇报的记者观察到,在众多河涌中,尤以天河北时代广场旁边那条臭名远扬。君不见这条涌不但恶臭难闻,而且由于淤泥堵塞了河床,杂草丛生,蚊蝇飞舞,虫鼠横行。另外,机场路、新港路、广州大道的臭河涌也不遑多让。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于近日开展的“珠三角地区环境状况公众评价调查”结果也显示:受访者对珠三角地区污染程度评价趋向中性偏负面,有五成七的人认为“河流河涌污染”严重。
  广州财政投下了滚滚百亿资金,重点治污。真希望看到这些被砸进黑河涌里白花花的银子,能还给广州市民一条条清凌凌的河。

4.迎亚运全城整容 历史建筑说拆便拆



  奥运会绝不会让伦敦的古建筑们披上新衣,但是亚运会却会让同样有千年历史的广州,推倒了一栋栋文化意味弥漫着的东山小洋楼。
  按道理,运动会这种现代体育赛事,很难和历史建筑扯上关系。但是很奇怪,每次为了迎接这种体育盛会,承载着老广历史的老建筑们就得遭遇一次洗劫。东山别墅、西关大屋、天字码头,早已成为广府人不可撼动的集体记忆。然而,举办一次九运会,为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不少西关大屋被拆的被拆,被改的被改。现在,举行有国际意味亚运会的日子又临近,全城整饰大行动再一次上演。先是临江的旧建筑们被重新刷上了一层不伦不类新颜色,紧着着东山的小洋楼们一栋栋倒在挖掘机的巨铲之下。幸运的是,天字码头在广式青年和传媒们的口伐笔斥之下,得以安然。
   当年北京拆城墙,阻拦无望,梁思成先生悲怆的喊出了:50年后你们要后悔!还不到50年,北京人的肠子都悔青了。真希望广州的执政者规划者,别让广州人以后也遭受北京人那样的心理煎熬。

6.“地王”频频晒太阳 正厅级官员买不起房



  金融危机带来寒流滚滚,但是广州的土地市场却再度喧闹起来,一场场轰轰烈烈的“地王”秀,让土地的出让价格不断被刷新超越。而与此同时,一些老“地王”却仍晒着太阳,长满杂草。尽管如此,广州的开发商仍旧已喜笑颜开。这又是为什么呢?
  广州某著名地产公司2007年在珠江新城拍了一个“地王”,该地附近楼盘每平方米价格从20000元应声涨到了22000元。据测算,开发商在此项目就“凭空”多赚了2亿元。而2007年广州出让的土地中,有27块土地的成交价高于此均价。然而直到目前,有24块“地王”未售或未动工,其土地面积相当于2008年全年出让的住宅用地总量。而与此同时呢,居住在广州的几个正厅级官员却向传媒哭穷买不起广州的房子。端着旱涝保收铁饭碗的官老爷们尚且买不起房子,真不知道生活在广州的平头小老百姓该栖息何处?
  目前,广州房管局已经对这些撂荒的地王进行了调查,对迟迟未动工的土地将进行收回。不知这些措施是否会使开发商囤积土地的疯狂行为有所收敛。

7.广州新电视塔5年无靓名,网名戏称羊颠峰


  
  在建的广州新电视塔是羊城的新地标,然而自开建以来,官方和民间对这一新地标一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眼看着电视塔落成在即,悬赏10万全球征名的活动也拉开大幕。但是很奇怪的是,组织方收到热心网民数十万个名字的建议后,组织了强大的专家团队进行遴选,选出来的十个侯选名,却无一例外的遭遇到了市民的抵制。
  大戏既然已经登台,硬着头皮也得唱下去。与侯选名遭遇到的冷场相比,一个真正来自民间,带些调侃的“俗名”却在口口相传中,不胫而走,成为越来越多的百姓称呼新广州电视台心照不宣的民间称谓:羊颠峰。这个新名字听起来有点搞笑,看起来有点不雅,可是没办法,老百姓就是记住了。
  不管专家最后确定哪个称谓,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广州的市民更多会是说羊颠峰,而不是所谓南天柱海心塔之类的官家名称。

8、假烟横行广州 新客家人不敢买“双喜”


  
  如今,制假贩假已经成为一条致富捷经。烟草业被看作是一个利润奇高的行业,于是大量的制造假烟的地下行当便风生水起。在假烟领域,有个说法:闽为源、粤为脉。意即,福建是源头,而广东是命脉、动脉,而广州则是这个动脉的中枢。五仙桥,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广州大道北。2000年以来,大量制作贩卖假烟的商贩云集于此,这里成了全国最大的假烟加工、集散地之一。广州民间戏称五仙桥为“广州第三卷烟厂”,这城中村600多栋出租屋里,潜藏着一张巨大无形的灰色网络。大量开着奔驰宝马法拉利假烟假烟贩子云集于此,成就一个庞大假烟集散中心。
  另外,白云区广袤的郊区村镇也是广州假烟的加工集中地之一。制假猖獗,卖假也同样呈泛滥之势。双喜牌香烟是广东的名牌,但大量的仿冒双喜香烟让厂家苦不堪言。从外地来广州居住生活的新客家人,甚至不敢在烟摊上购买广州产的双喜香烟。

9、嫌“花城”不响亮 “千年羊城,南国明珠”谁人记得住



10、非洲人也知广州假货多 羊城仿冒品誉全球


  
 
   居住在广州的人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跟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外籍人士聚集所不同的是,聚集在广州的外籍人士,多数都是巧克力肤色。这些非洲籍人士在广州三元里登峰街一带甚至已经成行成市,肩挑掮客重担,将广州周边的廉价仿冒名牌服装、电子等产品倒转回国,赚取中间利润。
  
  有本地报章的报道就指出:2003年以后,在中非贸易热潮的带动下,赴广州的非洲人每年以30%至40%的速度递增。广州常住的外国人数已达5万,其中可统计的非洲人就有2万多,但这个数据不包括数量不详的“隐居”非洲人。在非官方统计的版本中,这个数字已经高达20万之多,其中又以尼日利亚籍居多。这些非洲籍的“倒爷”们,选货时有四字秘诀:便宜、名牌。所以,在大量仿冒的名牌产品源源不断走向非洲的同时,广州假货市场也跟着誉满全球。

11.珠江夜景本显羊城魅力 无奈皮条客卖花女煞风景



  广州沿江路的珠江夜景本是广州靓丽的城市名片之一,酒吧内灯红酒绿、觥筹交错、一片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的景象,珠江上画舫流转游龙戏凤,更是令前来观赏的游客流连忘返。可是让人大煞风景的是,各色皮条客也趋之若鹜,散在沿江路上派发各色印刷精美的卡片公然拉客招嫖。
  此外,卖花女强抱情侣大腿强买强卖的现象也屡禁不绝,让人甚感不悦。

12.深夜泥头车超载还碾人 全国城市广州属第一



  说广州城市面貌10年一个变化,估计没有人不承认。城市变化的标志最显著的标志便是拔地而起的栋栋高楼,随之而来便是夜色掩映之下川流不息的泥头车。这也给广州城市管理和市民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泥头车撞得路人家破人亡的事件更是不绝于报端。
  本地传媒报道,从1999年颁布《广州市余泥渣土管理条例》至今,10年时间里,广州的泥头车闯祸几乎从未有停止过。来自交警部门的最新数据显示,广州泥头车日均违法200宗;来自泥头车业内的声音是:“路上的车100%违章,不违章无法生存。”其中的内幕是,泥头车行业的生存条件恶劣,为了生存,全行业被迫超速、超载,司机冒死驾驶,公司经常都有被处罚的危险。
  泥头车问题,已经不单单是公司或者司机的问题。

13.天下丐帮总部迁花城,广州成流浪者天堂



  一直以北丐自居的丐帮第十八代帮主洪七公,做梦也没有想到,若干年后,丐帮总部会南迁至广州,当然这是未经调查的坊间传言。但是不容置疑的一个事实是,广州已经成为流浪者的天堂。
  马路边、地铁口、高架桥下,只要人多的地方,就有流浪汉乞讨者出没,他们或“工作”于此,或栖身于此;他们今天可能在沿江路,明天又可能在棠下城中村,没有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更没有人能摸清他们的活动路线;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尽相同的故事,有的是为了躲债,有的是身背罪恶,有的生性懒惰而又眷恋大城市的繁华,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精神病患....而他们来到广州则是出于一个共同的缘由,这里四季常春,这里经济发达,而广州作为老城市特有的城市构造和文化特点也让他们钟爱此地。他们不愿去救助站,因为这等于失去了自由,更有可能被遣回家乡。
  当然,这些乞讨者不在1000万的广州常住人口的统计中,也不在超过600万的流动人口的数据中,有相关机构不完全的统计显示这些流浪汉数量超过5000人,也有人说远不止这个数据,很可能过万。虽然广州也有“义丐”龚忠诚,但他们更多地是给城市管理和市容市貌带来无尽的问题,是社会治安复杂的构成原因之一。

14.臭气熏天的野厕所 广州木棉别样红



  好多年前,在广州街坊中间流传着一个笑话:“为何海珠广场的木棉开得特别靓?”这是因为一些不拘小节的市民随地小便的“功劳”。没想到多年以后,广州人依然要面对这种尴尬。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世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句名言在广州就要改成,广州原来没有野厕所,贪图方便的人多了,野厕所也就四处林立。所谓野厕所,并非指市政部门设立的流动厕所,而是特指内急的人贪图方便,随便在街头某个角落进行小解,久而久之,自发形成了众人的小解之所。在广州车水马龙的人民北路、解放北路、环市东路等广州一级景观路,野厕所屡禁不绝。天桥下、高架桥下,野厕所更比比皆是。
  政府应合理使用城建资金,密切关注民生问题,而流动厕所恰是民生问题,更关系到环境问题。因此建议环卫部门加大流动厕所的建设投资,多建一些流动厕所以便市民;更呼吁那些随地小便的人,要注意文明争做好市民,还大众一座干净的城市。


 15.一家只能养一狗,流浪犬集体上广州街头


  
  已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一户限养一只犬。虽然广州市公安机关设有犬只留验场所,在市内多处设有登记处收容市民多余的狗。但记者发现,很多市民嫌麻烦,将多余的狗直接抛弃到大街小巷,以前的一些宠物狗现在变成了街头无人看管的流浪狗。越来越多的流浪狗成了《条例》实施以后,政府部门和广大市民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
  对于那些害怕狗只的市民而言,那些脏兮兮的流浪狗还真的令他们心惊胆颤。而且,也很难判断那些流浪狗什么时候会发起狂犬病来的。一旦出现了街头狂犬,后果还真是不堪设想。此外,一些养宠物的市民,带狗狗们出来溜达时,一定要记得看好你的狗,不要让牠们随地大小便。一旦你的宠物当街大便,请顺手用纸张或胶袋把粪,便捡起放到垃圾桶里去。” 

16. 屡禁不绝,牛皮癣包围广州



   广州街头,有一样景观是别的城市望尘莫及的:城市牛皮癣。从私家侦探、到提供发票、招聘高级公关、通抽水马桶、办理假证件,到吉屋寻租、算命打卦、代取公积金、无痛人流、性病梅毒……十花十六门,无所不有无所不能。牛皮癣的形式,除了贴在路面上、电线杆上、公交车亭上、天桥上、台阶上,到喷墨的、喷油漆的、毛笔写、圆珠笔写……绝对创下中国牛皮癣多个之最。
尽管广州城管也不断更新祛癣方式,从呼死你到号召全民上街清除牛皮癣,但是仍然无法阻止牛皮癣包围广州的蔓延趋势。

17.摊贩占领天桥街巷 走鬼城管屡屡上演猫和老鼠


  
  在百度搜索中输入“广州 走鬼”,出现的条目超过21万个,而国内一线城市中北京 上海 深圳,类似搜索结果最多的也就是北京有12万个,走鬼问题广州也最为严重。虽然搜索“摊贩”北京多于广州,但相信摊贩并不能完全概括走鬼,走鬼有着特殊的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
  广州的走鬼不吆喝,不低声下气求做买卖,看起来不热那么情,但是他们规模惊人,人人皆可是走鬼;除了职业走鬼,也有业余走鬼,下班后的工厂打工仔写字楼白领都可能是走鬼大军中的一员。有走鬼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故事。在广州,哪座天桥哪个地铁口没有走鬼出没,于是,走鬼间抢生意,走鬼躲城管,城管逐摊贩,走鬼与城管斗殴的故事就不断上演。

18.广州公交月票真是怪 市民媒体埋头算不清



  广州又出台了新的公交地铁优惠方案,广州市民和媒体再次开始埋头做小学算数题,结果掐指一算,市民直骂这个新方案“先打劫后再给回报”,大家又一次失望。常年以来,广州市的公交地铁费用之高,一直备受争议,而且,与北京地铁二元钱搭遍全城、公交车四毛钱一次的简单明了的政策相比,广州市公交、地铁搭乘方案可谓纷繁复杂。去年年底广州推出了一系列公交、地铁优惠方案,方案之多令人眼花缭乱,然而,施行下来,没有一条方案能广泛地让市民接受。
  有专家质疑,公共交通优惠本来是利民之策,既然是想真心惠及市民,为何不选择公交卡直接打折这种普惠的措施,而绕圈子制定各种所谓为不同市民量身定做的方案。有网友指出,政府对迎亚运‘穿衣戴帽’工程,一投就是70亿,仅仅一个绿化工程动不动就花2个亿,而广州公共交通补贴一年才6亿元。

19.野味成酒楼招牌菜 美食之城名不副实



  广州和开放、新潮联系在一起,粤菜也“金贵”了起来,粤菜馆一度遍及全国各地,成为档次最高、身价最高的“中国第一菜系”。如今,广州不但落选全国十大美食城,连川菜、湘菜也打着“物美价廉”的旌旗卷去了光府菜的半壁江山。川菜、湘菜、东北菜,甚至新疆菜大举进攻广州的餐饮市场,他们在这里开疆扩土,连锁经营。广州虽然有几家有名的粤菜餐饮企业,但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似乎没有什么优势可言。
  然而,广州的美食专家却称“广州人追求味道,不追求门面”,以“门面”之说对其他城市当选美食之城嗤之以鼻。确实,“食在广州”,历史悠久,闻名天下。然而在全国人民印象,食在广州并不单单指这里可食遍天下美食,更大一部分概念是“广州人敢吃”!广州饮食无论飞禽走兽、鱼虾蟹螺、蛀虫鼠蚁,都可作馔。
  用一位资深媒体人戏谑的话说,广东人除了四足的桌子不吃,天上飞的飞机不吃,两条腿的人不吃,其他水里游的,地上爬的,天上飞的尽成食材,穿山甲、麻雀、猴子、癞蛤蟆、田老鼠、大蟒蛇皆上餐桌,广州餐馆的取材过程,简直就是一幅世界野生动物飞奔广东的集结图。

20.广州人随地吐痰陋习 国内居首位



  随地吐痰是很多国人的普遍陋习,并不是广州人独有。不过,作为国际大都市,广州的人均随地吐痰频次绝对在世界高居前列。即使和内地城市北京 上海 深圳比较,广州街头可见的吐痰现象也明显高于前三者。近年,广州团市委和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做了“我做亚运东道主,十大亟需改掉的不良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市民认为随地吐痰是最严重的不良习惯,占投票总数的82.3%。可见,广州随地吐痰最为突出,广州人也最讨厌随地吐痰现象。
  既然居住在广州的人喜欢吐痰,但在公共场合,却几乎见不到见到痰盂,也许这也是广州随地吐痰现象普遍的原因之一。广州垃圾桶的数量在国内城市当中当属较多的,但也许广州市民并不把从口里出来的痰当作垃圾,所以吐地为快。

21. 十大冷漠城市 广州拔头筹



  广州某大型网站曾发起了一项“大街上听到有人喊救命,你会怎么样?”的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广州人不会出手相助,广州不幸被评为“十大冷漠城市”之首。有网友表示,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只要你支起一口锅,就有人来吃饭;只要你搭起一顶棚,就有人来租房,相处过程中外地人和本地人形成互相近乎对峙的角色认同关系,各自对对方不太有好感。广州人抱怨外地小偷诈骗犯太多,不敢轻易助人。外地人形成逆反心理野对一些社会现象爱管不管。不管这位网友说得有没有道理,广州作为被人成为包容城市的同时,也同时被外地人当作冷漠的城市。
  广东多个电视台都曾播放一则新闻,下班高峰期一男子心脏病突发倒在天桥上,周围很多人围观但无一个人报警或帮忙。直到半个小时后,此景被一个路过巴基斯坦青年看见,他立即进行抢救,最后120来了还是没能救活心脏病青年。记者采访时,一位市民竟大大方方对着镜头说:我看了半个多小时,这时来了一个外国人……之后120来了……。去年年底,一位醉酒青年在某报亭附近躺了一晚上,多个人路过却无一伸援手,最后醉酒者死于街头。当然,广州也有大量的见义勇为市民,只是希望,面对弱者,面对邪恶,有更多的人能展出来,而不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

22. 城中村藏污纳垢 好似未洗旧内裤



  说起广州的城中村,马上就有人皱起眉头说,城中村就如同经年未洗的内裤,不但有损城市形象,更是是藏污纳垢之所,是城市公共设施遗忘的角落,是治安的盲点,是案发率最高的地段。
  据悉,有统计机构调查,广州城中村总面积达358平方公里,相当于广州90年的住宅用地供应量。如果要统计广州曝光率最高的几个词汇,石碑 猎德村,棠下村一定会位列其中,这除了因为他们涉及无止尽的拆迁纠纷,还因为他们是广州流动人口最集中的城中村之一,有着庞大的社会群体,并衍生出各类稀奇古怪的社会现象。有人说,广州的城中村最多,村里面的村民最难缠,因为一旦碰到拆迁,他们便漫天要价,以至阻碍市政工程。
  广州的城中村还有一个特点便是它的无处不在,几乎每个区都有极具代表性的城中村,天河区的棠下村 荔湾区的芳村 海珠区的客村 白云区的三元里村,甚至连越秀区都有杨箕村,广州几乎无村不成市。
  广州一直未能拆掉城中村,部分是工程庞大人员亦难以安置,部分是利益的纠结。虽然,像猎德村等一些城中村已在改造当中,但大部分城中村还将长期存在下去。


23.餐前反复洗杯筷多少清水入沟渠



  很多初到广州的人都不太明白,不管上哪里去吃饭,也不管吃什么,广州人开台倒的第一杯茶,居然是拿来烫洗茶杯碗筷,有时候同桌子的人,还要反复烫洗两三遍。甚至一些一次性使用的卫生筷,也逃脱不了被滚水烫的步骤。一轮下来,三四壶茶不是被喝掉,而是洗杯筷用掉了。
  粗粗估算一笔账:如果每次烫洗杯筷的水为100毫升,广州600多万人口平均一天烫洗一次,至少需要100毫升×600万人=600吨水。一个月的数目为18000吨,一年则为21.6万吨,几乎等于一个中小型水厂的生产规模。
  其实,在广州,绝大部分餐厅都配备了餐具消毒设施,在交付顾客使用前已经过了消毒处理。但是,出于一种习惯,或者对餐厅的不信任,用餐的市民还是要对之进行烫洗。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对于反复烫洗的行为,浪费则是显而易见。


24. 火车站坐立市中心,治安长治长乱


  
  广州火车站全国闻名,它坐立于城市中央,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广州市民的骄傲,他们是赴粤打工者最大的集散地,“统一祖国,振兴中华”8个大字是数亿计出入广州的乘客的集体记忆。
  但对于广州火车站,广州市民既爱又恨,爱是因为它聚集了全世界密度最高的人流、车流和物流,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广东经济的发展,恨则是它久治而长乱的社会治安。在广州火车站,你不能信老乡,不能信问路的陌生人,不能怜悯带着哭腔讨要回乡路费的妇人....有多少人在这里被偷被抢被骗,就有多少惧怕它憎恨它的理由。广州究竟耗费多少人力财力整治广州火车站的治安,即便官方也难以统计。近年广州下决心整治广州火车站,治安有所好转,但民众对它的认识的惯性还在,提到广州火车站,有几个人不摇头,它已成了“乱”的代名词。
  广州新的火车站即将投入使用,坐落于番禺钟村的新车站更立于广佛深莞的近郊,辐射范围更大,不知会否掀起新一轮关于广州火车站治安问题的讨论。

25.逢雨见涝 水浸街苦煞羊城老广


  
  广州不但车堵,水也堵。“落雨大,水浸街”,这首传唱已久的粤语童谣是广州许多地段的真实写照,逢有大雨,广州大量街区便内涝成河, 车堵路瘫,窘态尽现。岗顶,长期以来成了水浸街的代名词,暴雨过后,岗顶积水成河,交通瘫痪,车辆寸步难行,一堵便是几小时,工作和 生活在附近的人们谈雨色变,经历过此景的司机大佬更是个个心有余悸。这个“恶名”甚至遮蔽了岗顶的繁华与活力,令人一度忘记这里有“ 华南IT第一街”,有众多酒店、商场、大型超市……商铺林立,商业繁茂。商业流通顺畅活跃,道路交通却一团乱麻,成为瓶颈。
  记者粗略搜索了下,广州仅见过报章的水浸街便多达50多个。暴雨成河大部分城市都有,但雨水堵得这么慌的只有广州。天要下雨,这是不可 控的,但是俗话说得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除了气候的客观原因,广州水浸街的原因更多的是人为因素,排水井过少,地下管道设计太浅 ,工地施工乱,都是水流不畅的原因。有专家表示,城市排水均有一定标准,不可能做到所有类型的暴雨不造成水浸现象,关键是标准内的暴 雨不成灾。政府部门应充分考虑如何全面提高城市的排水标准,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综合考虑减少损失。
  目前,广州水务局等部门正组织对全市各区30多个水浸街多发地带进行排水设施的改造,但水浸街现象是整个区域内排水设施对接不畅,对浸水点进行星星点点的改造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只有下雨天的时候,居住其间的街坊们知道了。

26.城市南拓公交未通 广州楼巴满城跑



  孙子兵法上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广州城市南拓已颇具规模,华南板块名盘聚集,业主济济,但是让数十万移居于此间的广州新移民叫苦连天的是,至今为之穿梭新区老城之间的公共交通体系,仍然是只听楼梯响,不见有车来。
  而且,不仅通往广州老城区的公交车少,对番禺很多楼盘来说,把它们与市桥、附近村镇和区内其它楼盘连接起来的公交车也是少之又少。祈福新村、丽江花园、雅居乐、锦绣香江、星河湾、南国奥园等华南板块著名楼盘,几乎都成了与世隔绝的伶仃孤岛。
  “楼巴”这个只有广州人听得懂的创新型交通工具就在万般无奈之下,年复一年的穿梭在花城的大街小巷。
  坐楼巴上下班,坐楼巴看房,成了广州的一道奇怪风景,楼巴成了广州市民生活的一部分,以至于广州最大的楼巴停靠点红城广场要拆建的时候,引起了媒体及广州市民大规模长时间讨论。今年以来,广州楼巴引发的新闻层出不穷,备受市民关注,楼巴问题堪称广州楼市最大的隐忧之一,也是广州城市管理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
  真的不知道,还有多少华南板块业主的青春,要遭受日日不知应该如何回家的煎熬?
  
27. 广州白领成皱领 绝望地铁3号线



  如果说香港的地铁里,每天上演的都是剧情飞跃的港产片;如果说韩国首尔的地铁里,每一列都有无数个版本的时尚青春偶像剧;那么,广州地铁3号线,上下班的时间段,每一节车厢里,都是一部恐怖片。
  被讽刺为史上最短车厢的广州地铁3号线,每天上班下班的时候,车站到处弥漫着临战前的紧张的气氛,仿佛一个火药桶,就等一根导火索。尽管地铁工作人员,用铁栅栏设置了道道关卡,来分流不断涌来的人潮,但是拥挤的程度,仍然让人无法自由的呼吸。有网友戏称,假如一艘即将下沉的船上挤满了绝望的乘客,每隔几分钟有一艘救生艇经过,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呢?要看到这个场景并不难,只要你在早上8点左右去换乘三号线,便能大致体会到这种疯狂与绝望的气息。也有人总结,广州地铁3号线每天上听到最多的有3句话:“唔好逼啦” 、“往入边行啦” 、 “入唔度啦”。
  有网友为写了一首诗叫做“永远的广州地铁3号线”:
  地铁三号线,永远没有坚挺的乳房,因为高耸的乳房们,都在前面不知老少不知男女的后背上扁平;
  地铁三号线,永远没有平整的白领,因为白领们烫平的衣领,都在东拥西挤前压后迫的人潮中,浸透了汗渍揉搓成皱巴;
  地铁三号线,永远都要做史上最短的车厢吗,永远都要做史上最拥挤的地铁吗,广州地铁的负责人,永远都要被乘客们早晚例牌问候一次家中无辜的长辈吗?
  广州地铁的永远,到底有多远?


28、冥纸四散 国际大都市陋习难改   



    婚丧嫁娶,娶亲送灵在乡土中国,有着一套套繁文缛节。而随着中国步入现代社会,移风易俗,许多过往的陋习都一一消亡,有些甚至只能在偏僻的乡村才能看见。可是很奇怪的是,正在迈向国际大都市的广州,街头巷尾,甚至主要干道上,仍然屡屡出现灵车过后,一路冥纸漫天飞扬的景象。
  在通往广州银河园的几条干道上,经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灵车缓缓驶过,家属一路抛撒纸钱,灵车驶过的地方都落满了黄白相间的冥纸,路过车辆风驰而过,地上的纸钱就被车流卷地而起随风飘荡。有些纸钱落在后面小车的挡风玻璃上,吓得司机赶紧减速,开启雨刷将其扫走,避之唯恐不及。不少小车则赶紧绕道避开,忌惮害怕这些纸条落在自己身上。
  另外,老城区居民楼的楼道、马路旁、珠江边,都是冥纸抛撒和焚烧的多发区。
  其实,广州市有关部门早就对此下了禁令,早在2006年,相关部门即已出台了有关处罚抛撒纸币行为的相关政策。但是执行3年以来成效一直不大。
  亲人故去家属心伤,但是在这个文明的大都市里,文明祭奠同样重要。随意撒冥纸屡禁不止,不知是当局管理不善,还是市民陋习积重难返?


29.广州无论多少怪 老百姓都忍耐。



  小区保安打破业主脑袋,规划道路穿小区而过,住宅旁边变电站,垃圾焚烧发电厂要建在居民高度聚集区,城市内环路在50万人的房子旁拉起了“锁链”,天天塞车上班迟到……无论广州的城市之怪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多少困惑与困扰,可爱善良的广州老百姓们都能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忍耐了事。
  真该给广州的所有老百姓们发一个最能忍耐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8-12-2009 00:13:46 | 只看该作者
广州的环境受天气影响比较大,如果能有清劲的北风,还是可以接受。有相片为证啊,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8-12-2009 00:15:11 | 只看该作者
严重同意这29种怪现象

海珠广场真的是露天大厕所,走到哪里都是一股尿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8-12-2009 10:54: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2 cyber 的帖子

同意你的说法。你的是细节概念,距离不超过200米;我的宏观概念,距离大概在5000米以上。其实,即使在高空看到下面严重雾霾,雾霾里面的人也不一定会觉的严重影响视觉范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8-12-2009 14:09: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8-12-2009 15:34: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Z小虫 于 8-12-2009 12:09 发表

你是邮校的?


我父母是邮校的职工,我毕业后也分配到邮校。离开邮校后,最后还是在电信系统的干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8-12-2009 16:00: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yber 于 8-12-2009 16:34 发表


我父母是邮校的职工,我毕业后也分配到邮校。离开邮校后,最后还是在电信系统的干活。


俺要早几年工作,也是和你一个系统,可惜主实业早早分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8-12-2009 20:35:37 | 只看该作者
我一条条给我老公读那些广州29怪事,刚读了一会儿,他说“地铁3号线呢?“果然没一会儿就读到了,哈哈。

圣诞节我们要回广州了,这还是我出国后第一次回去呢,许多亲戚朋友排队要请我吃饭,可是我也不知道该吃什么了。刚出来的时候很想肠粉,白切鸡,番禺的河鲜……………………可是,久了,竟有些害怕吃到那些东西,不知道是不是会失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8-12-2009 22:12:29 | 只看该作者
海姐姐你离开广州多久了?番禺的海鲜?赶紧吃吧,不然建了垃圾焚烧发电站后,啥都不敢吃了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9-12-2009 00:22:11 | 只看该作者
放心吧,广州适合长寿呢,每天早上挤地铁的阿公阿婆比我还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6-8-2025 06:07 , Processed in 0.035268 second(s), 49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