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6612|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没有教咏春拳的地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7-5-2009 23:1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如题,呵呵,看了《叶问》的后遗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8-5-2009 11:51:08 | 只看该作者
大城市都有。

楼上的在悉尼么?要不要一起去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8-5-2009 11:55:46 | 只看该作者
能学的地方应该不少,不过教的好不好就不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8-5-2009 21:02:35 | 只看该作者

:)

有没有同学可以交流一下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8-5-2009 21:54:28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wingchun.com.au/contact-us
我都心动了大半年了,就是没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12-5-2009 22:00:20 | 只看该作者
真能打得这么精彩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14-5-2009 22:46:44 | 只看该作者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同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17-5-2009 12:46:26 | 只看该作者
咏春好,天天可以过春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1-7-2009 22:08:19 | 只看该作者

泼个冷水

不要轻易因为某部电影就去学习某种武术(功夫/格斗术)

电影拍摄都是武术指导为了荧屏效果事先指定动作的。 和现代格斗比赛基本上不具备任何可比性。

寄希望于电影中那种华丽动作来轻松放倒对方根本不现实。

要说现在国际无限制格斗(所谓的无限制只是规则较为放开,并不是完全彻底的无限制)比赛,如K-1, UFC, PRIDE等国际知名的比赛中。最尝使用的流派包括泰拳, 日本空手道,欧式自由搏击, 巴西柔术等。

这些格斗流派在 世界上职业化的历史很长,训练水准也很高。 因此出了非常多格斗名家, 也留下了很多经典比赛。

中国散手(即散打)在技术体系上也算比较开放,理论上不会比以上的流派差, 但是由于职业化程度低,时间短, 在国际上没多大名气。 当然,在K1, UFC等比赛已经有个别选手使用散手的技术打法了。

至于传统武术, 说句不好听的...已经基本上衰落和式微。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8 收起 理由
extreme + 28 谢谢分享!
stellahie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7-2009 22:40:21 | 只看该作者

顺便写些关于格斗的东西吧

一个最容易在格斗爱好者中引起争论的问题,就是,古人的格斗技术比较强,还是今人的格斗技术比较强?

持古代人格斗技术比较强的人,最主要的理据就是古人出于生产,生活的需要,体能,耐力往往比整天坐车出入的今人要好。 而且古代是冷兵器搏杀,因此古人对这个技能应该掌握的比较好。

我个人的观点则完全是否定的, 我认为古人在冷兵器的运用上会比现代人强,但是在徒手格斗上绝对比不上现代人。

原因有五。

第一: 现代人和古代人的体质完全不可比,古代人虽然普遍因为劳动需要,普通古人整体耐力会比普通现代人强。 但是现代人身高,体重和营养完全高于古人不止一个档次。 在此基础上选拔出来的格斗联系者和运动员。 体质要绝对性的压倒古人。

第二: 现代格斗技术的训练手段非常多样,丰富,完全不是古代的格斗技术的训练手段可比的。 古代训练手段单一, 来来去去无非是打木人桩, 稻草桩这些练习筋骨皮硬度的功力训练而已。 因为古代没有任何徒手格斗的防护装具, 对抗训练几乎不可能(因为一出手很有可能就会把对方打成脑震荡或者自己被对方打成脑震荡)。这也是古代武术往往有很多花样繁复的“套路”的原因。 就是因为不能动辄实战, 只好以套路来练习。 事实上这种套路练习的效果非常值得怀疑。

现代训练条件和手段极其多样,首先各种型号的长形沙袋,模仿人体硬度,既可练习功力又可练习距离感。 其次是手靶脚靶这种由陪练的喂靶训练方式,可以高密度的训练攻击反应和抓空档的反应。 这些训练手段和装备都不是古代能做到的。

更重要的是现代有护具的对抗性比赛密度,频率很高。 职业水平的比赛不说了。 就是单单就我国而言, 县,省,全国级别的散手比赛一年也有几十场。 现代人的这种高度密集的比赛经验。 不是缺乏实战的古人可以比较的。

第三: 很多人,尤其是没有亲身练过格斗的人, 往往高估了现代比赛所谓的“防具”的安全系数。 误以为古人没有防具,所以出手更有杀伤力。 现代人带护具所以打着都不疼。 这点是个典型的误区。其实真正练过的人就知道, 格斗比赛中即使有了拳套,拳击力量仍然非常巨大。 没有专门练习过的人, 挨了一个有点功力的选手的重拳都免不了要晕。 而且很多职业比赛,尤其是高水平的职业比赛,如K1, 散打王,UFC等, 基本上除了拳套什么都没有。 整个人的抗击打能力都需要自己强行练出来的。 而且还发明了很多练习手段, 比如砸沙球,胫骨强化器等等。

第四: 还有人认为现代格斗比赛因为有拳套,加上规则不开放(诸如不能插档,挖眼, 甚至点穴)导致技术水平不如古人。 其实这也是一个本身缺乏练习经验的误区。 且不说部分比赛已经考虑到拳套对擒拿技术的影响,故意使用了五指分开的拳套(比如UFC和PRIDE)。就是其他有拳套的比赛,我也不认什么踢档挖眼有什么很大的用处。 眼珠小,用手指插眼在双方都不停移动的赛场上更根本比不上对对方面门来一记重拳有效。 至于踢档更加无聊。除了偷袭之外根本很难实现, 因为稍微有点水平的练家子,不暴露裆部都是常识。 何况是天天比赛的职业拳手??至于点穴, 看武侠看多了... 一笑而过。

第五:规则越开放,格斗技术就越全面,比如散打选手可以轻易战胜拳击手和跆拳道选手已经为大量事实所证明。 事实上世界顶尖的格斗比赛如K1, UFC中也几乎没有跆拳道选手和拳击手参战。 因为跆拳道和拳击的技术限制太死, 导致其练习者长期练习中,完全丧失了对上体的拳法防御和攻击能力(跆拳道),以及下三路的防御和攻击力(拳击)。  而国内因为格斗运动的练习者不多,关注者不多, 因此很少宣传国外顶级水平的格斗赛事。 比如K1, 只戴拳套,倒地后不得追加攻击,不得打后脑和裆部。 其他技术一律开放(事实上因为有拳套, 擒拿技法技术上不可用),以打倒为胜, 不计点数。 而UFC最变态, 由于其用五指分开手套,擒拿技法可用,倒地也可以及继续攻击,直到对方认输为止。可以说是至今规则最开放的格斗比赛。

在UFC这种比赛中胜出的冠军, 几乎都是“人肉凶器”, 身高多为一米九的白人,黑人大汉不说,而且拳腿力大势猛,地面缠斗,擒拿技法也相当熟练。 很难想象在古代平均身高都是1米六左右的古人能和这些人对阵。

所以, 在徒手格斗方面古人是无法企及今人的。 当然, 冷兵器就另当别论。

[ 本帖最后由 young-sailor 于 1-7-2009 22:4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8 收起 理由
gzhjb + 20 谢谢分享!
extreme + 28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7-2009 22:57:55 | 只看该作者

习武是一个肉体和精神上都需要“坚忍”的过程

楼主可能对习武所须承受的“折磨”了解的不多。 我可以写一些抗击打能力的训练方式让楼主了解一下。

首先是小腿胫骨: 泰拳的最著名的技法是膝肘, 但是泰拳最具威力也最常用的技法,乃是“胫扫”。 胫扫乃是以小腿胫骨部位扫踢对方的踢法。同时,空手道和散打虽然不注重以胫骨踢击对方, 但是以“提膝”动作防御对方重踢是最基本的防御技法之一。

胫骨部位普通人稍微碰碰都会觉得疼, 那么如何练习其硬度呢?

空手道中有一个练习方式乃是以胫骨踢击汽车轮胎。 其他训练方式有以棒球棍,双节棍敲打胫骨。 以及有专门的胫骨强化器, 类似于一个擀面杖, 用来在胫骨上滚搓。 胫骨硬度训练起码要半年到1年才会有明显效果。而泰拳则以胫扫有控制的踢击重沙袋, 最后循序渐进到可以猛力胫扫沙袋。

在泰国有说法称传统的古法泰拳可以练得有人以胫扫来踢椰子树。这个听起来太恐怖,保留意见。

腹部抗击打:用2-5公斤重的沙球或者实心球下落击打练习者腹部(练习者仰卧), 在球击中瞬间,练习者“嗨”一声急促吐尽空气,将腹部肌肉蹦到最紧。而泰拳中常用的方法则是双手高举, 另一人有控制性的对练习者身体实施左右扫踢。 练习者在被踢中的同时呼气绷紧肌肉。

现在散手的训练也借鉴了很多泰拳和空手道的训练方式。 比如两人对练, 一人不挡不架, 只依靠绷紧肌肉来抵抗对方的踢打。

而对于前臂的硬度, 散手自身比较出名的训练方式就是“二人三靠臂”。

对练双方相对约一步距离,开步站立,两手握拳。 第一靠:双方同时左转体,右臂向前摆,相碰于腹部前。 第二靠:双方同时屈右臂外旋,由下而上,相碰于胸前。 第三靠:双方右臂同时外旋,由上而下,相碰于腹部前。

随后换左手重复。

对于头部, 通常都是则采用颈部推按练习,或者三角撑等方式来增强颈部肌肉, 减少受重击时的振荡影响。强劲的颈部肌肉可以有效的减少头部被重击时的震荡。

[ 本帖最后由 young-sailor 于 2-7-2009 18:1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8 收起 理由
136mydream + 30 你太有才了!
extreme + 28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7-2009 22:5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young-sailor 的帖子

你能不能单独整个帖子,我给你加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1-7-2009 23:0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1-7-2009 23:31:11 | 只看该作者

下面介绍一下一些比较著名的流派

第一: 泰拳。

PS: 泰拳是鄙人现在正在练习的 ^_^

泰拳的最大特点是特别注重扫踢和膝肘技术, 但是在现在的技术体系下基本上无擒拿技术和摔法(如果用拳套拨腿摔也算的话那也太单薄了),所以泰拳的技术体系不算特别丰富,甚至比不上散手。 但是泰拳为什么能够在国际上那么出名,主要原因就是训练强度和方式。 泰拳的训练方式很多种多样,而且训练强度很大。 职业拳手训练每天8小时,踢腿500次是家常便饭。

由于泰拳的技术体系过于侧重站立技术, 几乎没有地面技术。 因此在允许地面缠斗的UFC和PRIDE很少有泰拳手能杀入最后几轮。 但是在只允许站立对战的K1, 泰拳手就是不可忽视的强劲对手。

第二:空手道

长期以来国人由于受电影的潜移默化, 总以为“中国功夫天下无敌”, 电影里尤其喜欢以日本这个历史上和我们有民族仇恨的国家的格斗技来对比。 电影中中国功夫轻易击败日本空手道已经成了定势思维。 如果要认真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说的话。 乃是大谬误。 日本空手道不但是现今武坛上数一数二的技术体系丰富的格斗流派,更是出了无数强手。 在现代格斗比赛中,几乎无多少人使用散手技法。 但是练空手道出身的选手却比比皆是(我会在散手一节中详细解释)。

首先很多人恐怕并不清楚,空手道并非是一个单一的武术。 乃是对日本硬派外家武术的统称。 其包含了比较传统的空手道诸如“刚柔流”“松涛馆”等,也包括了二战后兴起的以变态著称的“极真会”“大道塾”等众多流派。(日本内家武术则是以柔术,合气道等为代表)。

就如大道塾为例, 其比赛不着任何护具,不计点数, 以击倒为胜,以拳,足,膝,肘,擒拿,地面缠斗都可以攻击对方。 因此,空手道无论中远距离的搏击和内围贴身的缠斗都很完善,同时高腿击头技术和防御技术也很突出。 甚至还有比赛不分体重级别。

第三:散手

散手通常俗称散打,但是官方名称仍然是散手。 散手是相对应于套路来说的。

我国由于建国后长期的政治运动使国家陷于混乱状态。 直到80年代中期, 将传统武术“对抗化”才提上议程。 迟至198 9年,才进行了几次试点性质的散手比赛,以试验规则。 到了90年代散手比赛才正式开展。 这使得我国的格斗水平起点和西欧,泰国, 日本相比非常的低。 西欧的自由搏击和泰国的泰拳早在近代就逐渐开展了职业化运动,而日本迟至二战后也逐渐开展,我国竟然拖到90年代。从这点上看我国已经丧失了数十年时间来培养人才。

而且散手一开始为了保证安全, 尚不敢在规则上太过开放, 除了计算点数,穿戴护具之外,还禁止任何膝肘技法和擒拿技法, 分回合制。 这种打发实际上导致散手的对抗性不高。

到了90年代后, 由于散手在水平上和国际格斗界差距太大。 在争论中散手比赛逐渐开放。 在商业比赛“散打王” 中已经取消了护具,开放了膝法(但禁止肘法)。 但是至今,膝肘技法的应用仍然不强。 地面缠斗技法根本没有。 擒拿技法也没有。

在上面的回复中我已经提过, 竞技规则,的的确确是竞技运动发展的决定因素。 散手今后的发展方向仍然不明朗。国家武术界存在“羊派”和“狼派”两种思潮。 “羊派”以“奥运战略”为目标, 希望走跆拳道的路数,以高安全性,但是低杀伤力作为运动进入奥运会。 “狼派”则认为奥运并非是任何竞技的最终目的, 最明显的就是拳击运动,职业拳击运动才是拳击运动的最高水准比赛(足球同理)。 因此散手应该向泰拳,空手这些看齐。 以最终能有中国人在K1, UFC上称霸作为目的。

总体来说, 这两种思潮都影响这散手的发展。 奥运战略至今仍然在争取,而同时又有很多开放的商业比赛(如散打王)。也培养出了能和泰国拳手一比高低的柳海龙, 宝力高等90年代末名将。

所以, 散手将会往何处去? 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注: 由于人种问题, 泰拳和空手道的最高水准都不是泰国人或者日本人创造的, 而是西方的白人和黑人, 因此柳海龙宝力高等人能击败泰国拳手,并不证明其有能力在UFC可以玩一转。)

散手自阿现在的规则上,技术体系与泰拳相似。 但是有两点极大的不同:

1:在内卫贴身战斗中, 散手侧重摔法(抱摔,别腿摔),而泰拳侧重膝肘撞击。 原因恐怕是散手一开始的规则严禁膝肘法导致的。

2:泰拳极其喜欢胫扫,而散手的区别于其他格斗流派的特点就是“侧踹”。侧踹可攻可防, 乃是散手的区别性技法。 UFC几年前就有一个美籍越南裔选手不知道从什么途径学得侧踹, 当时很是让他的对手麻烦了一把(因为极少有人在这些比赛中用过散手的技术)

[ 本帖最后由 young-sailor 于 2-7-2009 17:47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8 收起 理由
136mydream + 28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1-7-2009 23: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young-sailor 的帖子

兄弟,你就自己另开一贴吧,把这些都贴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1-7-2009 23:41:0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xtreme 于 1-7-2009 23:35 发表
兄弟,你就自己另开一贴吧,把这些都贴过去。


只是有感而发而已......

不用那么认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1-7-2009 23:42: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 young-sailor 的帖子

毛主席教导我们,凡事就怕认真二字。

你开个帖子,和志同道合的讨论讨论,不是挺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1-7-2009 23:56:38 | 只看该作者

下面介绍一下一些比较著名的流派 (二)

跆拳道
跆拳道其实分两种,韩国的WTF(世界跆拳道联盟)和朝鲜的ITF(国际跆拳道联盟)。

跆拳道最早是ITF,起源于韩国,后来因为政治斗争,其创始人叛逃朝鲜。韩国又搞了一个WTF出来。 现在国际上流行的跆拳道技术体系基本上是WTF的。奥运比赛也是WTF的。

其实WTF跆拳道能否还算作格斗,我个人的感觉是, 很勉强。

WTF跆拳道成功地实施了奥运战略。 以过度限制的规则换取安全性。这两者有利的一面, 也有弊的一面。

利的一面是WTF跆拳道恐怕是世界上最广泛,最多人练习的格斗(如果还能算格斗)。 低伤害性, 高度移动中噼噼啪啪出脚的美感。 使得WTF跆拳道拥有大批fans和练习者。

弊的一面是WTF跆拳道的实战能力几乎沦落到无。 由于限制拳法(拳击只能用于防御,并且不得分),严禁膝肘,并且不得攻击对方的腿本身,不得搂抱,不允许地面缠斗。更不要说护具,打点得分之类的了。

WTF跆拳道手在和其他武术流派的较量中鲜有胜迹,原因很简单。 将所有技法限制到死,仅剩一个腿踢,而且还不注重抗击打能力,对上半身完全没有任何拳击的防御意识和能力的格斗流派。 能如何和泰拳,空手,散手这些全面开放或者半开放的格斗对抗?而且WTF跆拳道的以腿主攻的技法,还使得跆拳道手养成了下盘不稳的弊病。

最明显就是WTF不管是省队还是国家队,我是没听说过有需要踢轮胎,砸沙球,用胫骨强化器这般来训练抗击打能力。 但是一个县以上的散手选手, 如果不专门针对自己的抗击打能力训练, 则根本不可能在比赛中有好成绩。

K1, UFC, PRIDE等比赛中几乎没有WTF跆拳道手参赛。

至于ITF跆拳道, 其技术体系相对开放一些,据我所知最起码只有拳套和脚套,并无其他护具。 并且允许拳击的。 但是其拳击的技法非常特别,出拳前都要“跳起”。 由于朝鲜相当封闭。 ITF跆拳道在国际上也没多少名气。 因此我对它的了解也不多。 但是就从无护具和比WTF开放拳击这点来看,ITF的格斗能力怎么都会比WTF强。

当然,年年饥荒的朝鲜能有多少人才可以练习ITF,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ITF流传,可惜太少。

[ 本帖最后由 young-sailor 于 2-7-2009 18:0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7-2009 00:21:16 | 只看该作者

下面介绍一下一些比较著名的流派 (三)

巴西柔术

很多人看了这个题目就会吃一惊, 这些踢足球的家伙居然也是格斗高手。

呵呵,巴西柔术不但是高手, 而且还是顶尖高手。 可以说,在UFC比赛中,如果按流派分类的话,巴西柔术的冠军绝对是最多的。

很少人知道巴西曾经是近代日本的最大移民国(这也是为什么二战中日军没有占领澳门的原因,因为葡萄牙政府对前殖民地巴西有影响,会对日侨不利)。 这是老皇历了, 巴西柔术就是日侨传入,并被巴西本地人发扬的柔术。

日本柔术,其实就是等同于中国的擒拿技法。 日本在近代的时候由嘉纳治五郎改良柔术,将其中的反关节擒拿技术全部剔除。 只保留了“投技”,即中国武术中的摔技,发展出柔道。 正是因为这种低伤害性。 柔道也迅速得以进入奥运。(谈到这里不得不承认奥运这个东西对某些竞技来说非但不是最高水平,甚至是灾难深渊!!!谁进了奥运谁就被阉!!)。

而另一个日本武术家植芝盛平则反而将柔术中的“拿技”和“寝技”(地面缠斗)发扬光大,搞出了“合气道”(又扯远了)。

巴西柔术的最大特点是非常侧重“寝技”,也就是地面缠斗技术。 UFC内巴西柔术选手的一大特点就是比赛一开始就会想尽办法将对手拖入地面战。 在地面缠斗中, 站立技法的选手往往很容易被锁死动弹不得。

当然,巴西柔术也有技术体系上的缺点,就是他们必须苦练如何躲避站立格斗技法选手的第一波“拳打脚踢”。 否则的话想近身就是妄想。 另外巴西柔术的站立摔法并不突出,比不上空手道选手。

巴西柔术的格雷西家族(这个家族以经常性的有人参加UFC而著称), 曾有过400战全胜记录的猛人(不是连胜)。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UFC这个如此开放的比赛中获得400场胜利是怎么样的情形?

PS:鄙人功课不到家,不记得这个猛人的名字......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0 收起 理由
gzhjb + 20 不要谦虚,谢谢分享。
136mydream + 3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7-2009 00:27:27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楼主看了上面我个人对各派的看法有何想法?

楼主仔细考虑清楚了哪种流派适合自己练习了吗?

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练习格斗的目的无非是强身健体和不断的挑战自我。 兼有一定的自卫能力。

想必楼主也不会想到去参加UFC比赛。

但是不管如何, 需要指出的一点就是, 传统武术已经基本没落。 这个原因很简单,乃是因为传统武术的传统训练方式已经全面落后。 传统武术本身已经在“散手”这个包含各家流派的徒手对抗项目中“现代化升级”了。 既如此,又为何舍弃散手,泰拳和空手道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7-2009 00:38:11 | 只看该作者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澄清

就是我国传统武术的现代化发展。 是被拆分四个项目进行的。

第一:套路,不用多说了,基本上性质等同于体操。 除了拍电影没有实际意义。

第二:散手,上面已经有了介绍

第三:推手, 这个项目国内也不太为人所知。 我国传统武术习惯上分“内家拳”和“外家拳”。 正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内家功夫比较侧重短距离发力,特点是擒拿,摔别技法多。 肩顶,肘捣,掌推,膝顶技法多。 与大开大合的外家拳有技术风格上的区别。 90年代时为了区分两种技法。 特意设立了散手来“现代化”外家拳, 设立推手来“现代化”内家拳。 推手的规则和散手完全不同。 双方在近距离互相抓对方双手来比赛。 以制服和弄倒对方为胜利。 详细规则我不是很清楚。 但是推手比赛开展的很差。 练的人相当的少。

第四:短兵。这个项目也是开展得极其差。 我只在电视节目上见过一次。 是一个圆圈。 两个选手持短棒比赛,可用点,戳,砸,扫各种技巧。 打点得分。 基本技法来自于古代武术的剑术和短棍。 估计开展这个目的是“现代化” 所有短兵器。

楼主想要练习的咏春,从技法上看是典型的内家拳。 也就是说楼主若是真的跑去chinatown练习咏春,则是练习了一个练“现代化”都没有完全完成的武术...... (个人见解而已。看官可以直接无视)

另外: 影星甄子丹并不是练习咏春出身的,从他早期的电影电视就看得出。 但是他应该为演《叶问》专门下过功夫钻研过咏春技法。

还是那句话, 电影当不得真实。 看了电影去练习咏春。个人认为不太可取。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stellahie + 20 谢谢分享!这么多人有兴趣,你不另开一帖吗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7-2009 00:52:04 | 只看该作者
young-sailor大侠,请谈谈太极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7-2009 10:51:16 | 只看该作者

:)

今早一看,帖子终于有人更新了,原来是young-sailor大侠在点拨在下.

呵呵,在下的初衷就是强身健体,以希望拥有一定的自卫能力.不要再被人称作"东亚病夫"

看了young-sailor的建议,真胜读十年书啊

[ 本帖最后由 catfelix 于 2-7-2009 22:5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7-2009 10:57:22 | 只看该作者

:)

我目前在布市,自觉身体羸弱,需要锻炼.平时只是跑跑步拉伸拉伸筋骨;

鄙人悟性不高,不敢妄想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能学到一点中国传统武术中的精华已经心满意足了.

个人理解:内家拳法应该很注重修行和修为的,对个人的要求也很高,我要每天严格要求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7-2009 12:11: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空明七心 于 2-7-2009 00:52 发表
young-sailor大侠,请谈谈太极拳吧



很惭愧, 对太极拳了解得不多, 不敢妄下评论。

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国家体委经过取舍动作之后的推广全民健身的“太极拳”(也就是那个著名的“一个西瓜分两半”的套路)。根本不能反应太极拳的实质。

换句话说,太极拳已经在这股“全民健身”的运动式推广中被阉割了。

事实上,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外家拳得益于散手在国际上的日益出名,规则的逐渐开放和对抗性的显著增强。 外家拳的继承和“现代化”倒是有了点起色(但是还不够)

而内家拳则相当的不乐观。 推手在国内参与者寥寥无几,在国际上从无耳闻。 很多优秀的内家功夫只能自己门派自己闭门造车。 也没有一个平台可以进行激烈对抗。

内外家功夫都是传统武术的两大精髓。 国内武术界确实应该就这个问题重视一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7-2009 12:21:49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大侠大侠的叫啦~

十分惭愧,我不过是对格斗的理论比较敢兴趣而已。其实我身体素质并不好, 版主Extreme见过我真人, 172身高62kg体重。怎么看都不想是泰拳手。 ^_^

其实我最早练习是2004年练习WTF跆拳道, 断断续续练。 感觉WTF跆拳道纯粹就是运动。 在对抗性和技术体系上完全和其他流派不可比。 直到去年在悉尼工作后才开始接触泰拳的。

现在每周都有三次泰拳练习。 在townhall上面的BOXING WORK GYM。

这家GYM有个教练在2000年左右是K1的南太平洋赛区冠军和“黑马”。 很是风光了一段。 2007年退役后在这家GYM教拳糊口。极真会空手道出身, 又练习泰拳。 名字叫 Peter Graham。 Wikipedia和Youtube上都有他当年参加比赛的一些视频。

悉尼的朋友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 我个人觉得这家gym不错。这个家伙也打得不错。

诸位对格斗敢感兴趣的可以到Youtube上搜搜UFC和PRIDE, K1这些关键词。 可以多了解一下当今世界顶尖武坛的状况是怎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7-2009 12:42:07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观点,武术现代化绝对不能以“奥运战略”为目标。

前面我已经断断续续的提到过。 奥运战略绝对不应该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现代化的目标。

原因很简单,奥运会并不是很多竞技项目的最高水平。 我国体育界,武术界长期都有一个定向思维,就是认为只要入了奥运就高级,入了奥运就能够全球推广。

其实且不说网球,足球,篮球,棒球这些项目的最高水平都不是奥运(职业网球赛,足球世界杯,NBA和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才是这几项运动的最高水平)。

而格斗类的最高水平, 如果只算站立格斗的话毫无疑问是K1, 全面开放的毫无疑问是UFC(PRIDE貌似已经被收购了)。 如果中国武术的现代化目标是以进入奥运全面运动化为目标的话,毫无疑问WTF跆拳道和柔道就是一个榜样。 虽然WTF跆拳道和柔道还存在运动伤害,但是这种运动伤害和真正格斗是根本无法比的。

而且格斗技术本身就有其特殊性, 如果要绝对安全,还不如不比。

从现在的趋势看,散手的趋向尚不明朗,一方面奥运仍然在争取,而另一方面出于民族自尊心的需要。 武术界和体育界又组织了几次所谓的拳击大战散手,泰拳大战散手和空手道大战散手的比赛。 可见“狼派”也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

PS: 拳击大战散手鄙人看了,觉得毫无悬念。 理由前面已经说过了,拳击技术体系不开放,不可能是散手的对手。

泰拳大战散手也看了,我方占了规则上的优势(比如肘击要带肘套,无形中降低了威力)。 但总的来说我方仍然是技术取胜。 算是不错。也证明了散手技法体系比泰拳丰富。 不过就象我上面所说的,因为泰拳的国际化水平很高,泰拳的最高水平并非是泰国人。

最后的散手大战空手道我也看了, 对方来的其实只是空手道一个道馆的几个业余选手,很明显训练强度上比不上我们这边的专业散打队。 也就是说,双方实力差距太大。 要是那些打K1的日本人来, 才能正真称得上“中日武术对决”。

以上是题外话了。

[ 本帖最后由 young-sailor 于 2-7-2009 17:4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7-2009 12:4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 young-sailor 的帖子

我作证,不算魁梧,但是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7-2009 14:44:15 | 只看该作者
聊打架?   退出江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7-2009 15:25:22 | 只看该作者

比赛和防身术又不一样

再真实,规则再开放的比赛,也无法模拟自卫防身术中的各个场景。 因此,一个职业拳手,在自卫防身的场合中有可能胜算比较高。 但是却不是必胜的。

最明显的就是:

场景一: 对方持有匕首等锐器。 那么长期练习泰拳, 空手道,散手这种比较习惯以硬碰硬的格挡,硬顶的技法的人。 麻烦就大了。 因为他习惯了别人一拳打来就抬起胳膊去挡。 问题是这下是刀子......

场景二: 格雷西柔术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地面缠斗。 问题是当你在街头遇上三个小流氓时咋办? 把一个人拖地上在哪掰腿锁胳膊的时候,另外两个在干嘛? 还不趁机冲上来把你踩扁了......

所以,一个习武者是要看你的出发点是什么。 想要强身健体,还是参加比赛,还是自卫防身。 侧重点都会不一样。也不要太过迷信自己所练习的流派和宗派。 因为现代高度商业化的格斗比赛,使得很多流派都有各种各样规则和比赛上的局限性。再开放的规则也不能完全模拟真实。 更要博采众家之长。有很多人练了自己的某个流派就喜欢把自己的流派说得天下无敌。 这种心态说得好听的是不可取,说得难听的就是井底之蛙。

[ 本帖最后由 young-sailor 于 2-7-2009 17:4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22-8-2025 20:53 , Processed in 0.038446 second(s), 5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