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fljr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历分享] 有朋友能比较一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吗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7-6-2009 12:34:17 | 只看该作者
AU和NZ的关系就好比US和C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7-6-2009 13:4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1 beysup 的帖子

AU的城市没一个能比得过LA  连温哥华都比SYD强  NZ更是连台面都上不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chubbycat + 1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7-6-2009 21:51:21 | 只看该作者


你说话很像议会里反对党在发言。

2007/08年度从澳大利亚移民去美国/加拿大的人数总共为1122+516=1638人
同时期从美国/加拿大移民来澳大利亚的人数总共为1467+715=2182人

也就是说,从美国/加拿大移民来澳大利亚的人要比从澳大利亚移民去美国/加拿大的人多出544人。

不巧,那些跑到美国去的大概都被你见到了,来的人你大概都没见到。

我们公司同事里有加拿大来的移民,有德国、芬兰和英国来的移民。

我不是要证明“澳洲能留住人”, 我从来没有这样“以为”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7-6-2009 21:56: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laxton 于 27-6-2009 13:47 发表
AU的城市没一个能比得过LA  连温哥华都比SYD强  NZ更是连台面都上不去

如果喜欢城市,那应该移民北京上海。那才叫城市呢,几百平方公里几千万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8-6-2009 09:39: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laxton 于 26-6-2009 21:58 发表
喜欢比较的各位  这次你们又失望了:

新西兰入室行窃率高得吓人!每月保险赔偿金高达千万元

英文先驱报6月26日报道 据《英文先驱报》的一项即兴调查发现,在60个奥克兰人中有19人的家曾有过被盗的经历,其中还 ...


这个不奇怪,新西兰的岛民对治安威胁比较大。不过岛民大都集中在大城市。新西兰的南岛,还是比较宜居的。

其实奥克兰虽然只有100多万人,但是有很多大城市的缺点,却没有什么大城市的优点。如果喜欢大城市的人到新西兰,肯定要失望。如果喜欢清静的人到新西兰,我觉得一些非旅游热门城市会是比较好的选择。我个人比较喜欢invercagill, omaru, nelson,基督城也还可以。小乡村,就更多好的地方了,但是别要是旅游景点。其实新西兰不大,想去玩开车很快就到,住在旅游景点就一点都不清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8-6-2009 10:22: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edgehog 于 27-6-2009 11:51 发表


你说话很像议会里反对党在发言。

2007/08年度从澳大利亚移民去美国/加拿大的人数总共为1122+516=1638人
同时期从美国/加拿大移民来澳大利亚的人数总共为1467+715=2182人

也就是说,从美国/加拿大移民来澳 ...

你先搞懂移民的概念再说。很多澳洲人出去可不是移民出去的,这部分人远远多余移民的。早在2003年,在大街上碰到2个来自澳洲的不到20岁的小丫头,一问正在找酒吧的工作!澳洲18岁以下就在欧洲踢球的不计其数,卡西尔,科委儿,维度卡等就是代表,他们可没有移民呀!我以前还有2个澳大利亚手下,也都不是移民过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8-6-2009 12:1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9 fljrc 的帖子

其实如果说自然环境倒不能因为干燥或有毒蛇就说澳洲不如新西兰  大自然的东西是没有高低的 澳洲有很多独特的沙滩 和壮阔的大陆风光  NZ有沧海遗珠的美 冰川 温泉 雨林 峡湾
这些都是看久了 呆久了觉得不如没有去过的地方美 所以自然环境看个人
工作机会 如果是正式的学历寻找相关门类的 是澳洲大城市SYD MEL的机会比新西兰多  但是不见的西澳的BROOME或昆省的远北地区就比新西兰的多  
这边的多元文化应该比新西兰更明显一些  比如亚洲社区还有很多越南 泰国社区 奥克兰你见到的亚洲面孔基本上多数是我们同胞 自然在生活的时候就难免觉得没什么多元色彩
生活在那里都是一样的 有快乐有压力  能在AKL把生活安排好 收入家庭平衡好 为了新鲜感和所谓的澳洲好  这边再好不是一下子就什么都可以的 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看法

当然机会多也意味着竞争也大  很多欧美来的想留下度假工作的 都是入职的竞争者  其他CASUAL的机会竞争就更大了 到处都是需要工作的人 因为在这里活下去的成本比AKL高很多
小生意的门槛也比奥克兰高 比如你开个面包店或书店什么的 购买的价格你可以去中介那里打听一下 先不说租金水平  市政局的钱以及其他开销也是比新西兰高
我觉得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交通上你不需要在AUCKLAND开车过桥给钱  SYD方方面面的开销都体现着和所谓高收入应有的平衡 停车 过隧道 车子注册 公交票价 房价或房租 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贵
我自己有个不知是否贴切的比喻  好比去赌场 奥克兰只要20元筹码就可以玩一局 SYD是100元玩一局  赢有可能赢的多 输也是输的多的
这些都看你和你的家庭如何考虑的  有的人喜欢稳妥 有的人喜欢竞取。。
福利上面 医疗方面的最大的不同是普通门诊 拿药在澳洲看你的药和政府补贴的程度 不同类别的药不同的价格 在NZ划一收费 其他的私人保险 公立医院排队都差不多

如果AKL和SYD比较 环境平手  工作SYD胜 城市生活多样性SYD胜 物价指数AKL胜
澳洲OUTBACK COUNTRY和NZ没什么可比的

[ 本帖最后由 hhandtt 于 28-6-2009 12:3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60 收起 理由
bluemntn + 20 谢谢分享!
ubuntuhk + 20 谢谢分享!
stellahie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8-6-2009 13:46:10 | 只看该作者
“很多澳洲人出去可不是移民出去的,这部分人远远多余移民的。早在2003年,在大街上碰到2个来自澳洲的不到20岁的小丫头,一问正在找酒吧的工作!澳洲18岁以下就在欧洲踢球的不计其数,卡西尔,科委儿,维度卡等就是代表,他们可没有移民呀!我以前还有2个澳大利亚手下,也都不是移民过来的!”

这与我对你的问题“你以为澳洲能留住人么?"的回答有什么关系?关于很多澳洲人出去不是移民,这和主题无关。因为这里也有很多欧美人在这里工作而不是移民。他们和很多国家有协议,30岁以下年轻人可以到对方国家工作两年。


"你先搞懂移民的概念再说。"

2007/08年度从澳大利亚移民去美国/加拿大的人数总共为1122+516=1638人 这1638人是permanent departure,
定义:Departure of a person identified on the Outgoing Passenger card as an Australian resident intending to permanently depart from Australia

同时期从美国/加拿大移民来澳大利亚的人数总共为1467+715=2182人,这些人是列在Settler arrival项下,
主要是在Family Migration, Skill Migration, Special Eligibility 项下。Settler定义:
A person arriving in Australia who holds one of the following:
a permanent visa
a temporary (provisional) visa where there is a clear intention to settle eg. Intending Marriage visa
a New Zealand citizen who indicates an intention to settle
a person otherwise eligible to settle (eg an overseas-born child of Australian citizens).

好了,如果你看不明白,我也懒得理你了。就此为止。

[ 本帖最后由 hedgehog 于 28-6-2009 13:5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ubuntuhk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8-6-2009 14:5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3 hedgehog 的帖子

这国留不住人  这是不以你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我知道稍有抱负的人都离开去北美 或是回祖国了  至于为什么  高昂的个人税收  糟糕的医疗保障  不断涌进的中东裔和难民   留下的也不是没有  喜欢偏安一隅 或是抱定提前养老不进不退的人   若有机遇没人愿意错过回国工作的机会  毕竟国内生活的便利程度比这里强百倍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25 收起 理由
121581822 + 20 谢谢分享!
bluemntn + 5 good point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8-6-2009 15:25: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laxton 于 28-6-2009 14:52 发表
这国留不住人  这是不以你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我知道稍有抱负的人都离开去北美 或是回祖国了  至于为什么  高昂的个人税收  糟糕的医疗保障  不断涌进的中东裔和难民   留下的也不是没有  喜欢偏安一隅 或是抱 ...


现在美国EB-2排期,对中国人好像要退回20世纪了。如果你抱定决心一辈子拿H1B签证,一失业马上被赶走,那不妨去美国试试看。
至于回国,这里大多数都是从国内过来的,自然知道那边是什么样子。用不着你来忽悠。

http://news.backchina.com/2009/6/10/44306.html

"美国国务院于6月9日公布了2009年7月份职业移民绿卡签证排期。与6月份相比,中国大陆出生的申请人的EB-2排期大幅倒退到2000年1月1日,倒退了四年多, 印度出生的申请人的EB-2排期截止日依然为2000年1月1日。 所有地区的申请人EB-1都有名额, EB-3均无名额。"

顺便说一句,EB-1大概相当于澳洲的突出人才移民,需要几篇有份量的论文(一般期刊和会议都不管用)和重要国际奖项,一般去美国读博士毕业的都不敢申EB-1。人家一年给中国人就只有9800个名额,相当于澳洲的1/3,其中和独立技术移民相似的EB-2只有2800个绿卡。觉得自己能等或者牛13得要命的可以去争一争。

[ 本帖最后由 Smallcup 于 28-6-2009 15:3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8-6-2009 15:40: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mallcup 于 28-6-2009 15:25 发表


现在美国EB-2排期,对中国人好像要退回20世纪了。如果你抱定决心一辈子拿H1B签证,一失业马上被赶走,那不妨去美国试试看。
至于回国,这里大多数都是从国内过来的,自然知道那边是什么样子。用不着你来忽悠。
...


顺便说一句,那边不少EB-2的正在想办法转EB-1,就跟这边的175转176或者CSL一样,当然难度大的多。因为大家都知道EB-2根本就是拒签了。
再发表点儿个人感想:
10年前美国绿卡还没那么难拿,大概和现在澳洲申175一样2年左右就有。但是最近得到的消息是最新递交的CSL都要有18个月等待了,非CSL等个4,5年也是有可能的。个人以为,澳洲的难度逐渐向着美国靠拢。有人开玩笑说,澳洲可以搞个VCSL,把CSL再细分一下。我觉得这不是不可能。最后没准会变成EB-1(VCSL),EB-2(CSL)和EB-3-5(其他)这样的格局。

[ 本帖最后由 Smallcup 于 28-6-2009 15:4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8-6-2009 16:09:05 | 只看该作者
不愿意跟你扯皮 早就过了热血的岁数了

什么叫‘用不着你来忽悠’  你回不去就是没回去的本钱  我是俗人 没钱申请父母移民 现在门槛更高了 索性就断了这念头  一家老小都在国内  国内的情况再烂 小民我不抨击当权者 老实做顺民  不像有些人嘴上说别人忽悠自己却做的另外一套  我这人从不看别人的回国好的差的评论  我有自己的判断  别人可以的未必适合我  而且你这人可以说是回贴不看贴 我只说了北美  没特指USA   下次看清楚了再发言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8-6-2009 16:51: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laxton 于 28-6-2009 16:09 发表
不愿意跟你扯皮 早就过了热血的岁数了

什么叫‘用不着你来忽悠’  你回不去就是没回去的本钱  我是俗人 没钱申请父母移民 现在门槛更高了 索性就断了这念头  一家老小都在国内  国内的情况再烂 小民我不抨击当权 ...

顺民你好,我对你能有啥可说呢?咱们的价值观不一样吧。
我承认,我没有回国的本钱。我父母不是高官,也没有当省长的老丈人。所以我跑出来,因为我知道在国内我这样的只有挨整的命——挨整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至于北美,无非是美加(墨西哥在北美洲但是算拉美国家)。这俩地方,加拿大的工作是出名的不好找,华人比澳洲还多。美国刚才已经说了。
如果你觉得出国的人是口是心非的,我不知道别人如何,但我不做口是心非的事情,不会巴结领导,不会对衙门摆笑脸,也不会写决心书给Party。这大概是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8-6-2009 16:5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8 hedgehog 的帖子

30岁以下年轻人可以到对方国家工作两年,但是两年后好像他们也都没回去吧!我在欧洲带了快十年,澳洲人留下的好像比走的多不少,他们也没换护照,没换的就不叫移民!懂不!我是要告诉你,他们不再这个统计数据里的,有没有关联?明白了?最简单的例子,整只澳洲的足球队都在欧洲生活,他们也都没移民!

也真是不巧,许多生活在欧洲的澳洲人都跑到我面前让我看一下!

你在欧美生活过?没有就不要发表关于所谓的确切信息来误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8-6-2009 17:06:11 | 只看该作者
你不用话里带刺   国内挨过整的人多半心理都不健全  嘴上说的和自己想的是两回事   我就是顺民  看了太多走移民往返路的人得出的结论  我还指望着土共政权稳定呢  国家动荡我父母养老怎么办   我孩子的基础教育怎么办  你不用跟我表述你对GCD的痛恨  我见不得这个  一付苦大仇深的样子  现在你终于跃长城 呼吸新鲜空气了  就没必要再把你以往的感受写来写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8-6-2009 17:12: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laxton 于 28-6-2009 17:06 发表
你不用话里带刺   国内挨过整的人多半心理都不健全  嘴上说的和自己想的是两回事   我就是顺民  看了太多走移民往返路的人得出的结论  我还指望着土共政权稳定呢  国家动荡我父母养老怎么办   我孩子的基础教育怎么办 ...

我周围的人一个都没返的,所以也得不出你这么积极的结论...
这边认识的几个人都是做着专业的工作(学校和研究所),买车买房生孩子接亲戚。这也是我留在这边的动力。
至于说心理是不是健全--这问题吵不出头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8-6-2009 17:22:39 | 只看该作者
你肯定是得不出来的  如果你签字栏里交代的信息是实时准确的话  换句话说  就是你认识的太少  少到可以清楚的数出每一个人 而且全部集中在某些固定的领域

等你待够2-3年  认识的人能有2位数了  认识的人中有了更多跨行业的人 对OZ有更深入了解计了  再喷我的留言吧   这种完全信息不对称的互喷 只是在浪费我的时间   我就没仔细看你底下那若干行的‘成就’信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8-6-2009 17:27: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laxton 于 28-6-2009 17:22 发表
你肯定是得不出来的  如果你签字栏里交代的信息是实时准确的话  换句话说  就是你认识的太少  少到可以清楚的数出每一个人 而且全部集中在某些固定的领域

等你待够2-3年  认识的人能有2位数了  认识的人中有了更 ...


你不是3月份刚刚登不理斯班么?我在这边好歹也快两年了,认识的人主要是以前国内的师兄、同事。他们基本不是走独立技术,而是走雇主担保拿的PR。你说的对,我认识的人不太多,不过我在做判断的时候会更多参考以前认识的社会圈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8-6-2009 18:12: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elix7 于 28-6-2009 16:55 发表
30岁以下年轻人可以到对方国家工作两年,但是两年后好像他们也都没回去吧!我在欧洲带了快十年,澳洲人留下的好像比走的多不少,他们也没换护照,没换的就不叫移民!懂不!我是要告诉你,他们不再这个统计数据里的,有 ...


靠,“没换护照就不叫移民”。有你的。
我不打算回中国居住了,澳洲是我以后的家,但我也没打算换澳洲护照,从中国出境时我在出境表上填写的是出境定居,这边入境我填写的是来澳洲永久居住,但是依你来看这不叫移民。我还认识一个丹麦老人,从二战战后就来这边居住,早已经不打算回丹麦了,但是他仍旧持丹麦护照,和我一样持移民签证,但是依你看他也不叫移民。这就没话和你说了。

[ 本帖最后由 hedgehog 于 28-6-2009 18:1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8-6-2009 18:18: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hhandtt 于 28-6-2009 12:11 发表
其实如果说自然环境倒不能因为干燥或有毒蛇就说澳洲不如新西兰  大自然的东西是没有高低的 澳洲有很多独特的沙滩 和壮阔的大陆风光  NZ有沧海遗珠的美 冰川 温泉 雨林 峡湾
这些都是看久了 呆久了觉得不如没有去过的 ...



thank you very muc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8-6-2009 18:46: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laxton 于 28-6-2009 17:06 发表
你不用话里带刺   国内挨过整的人多半心理都不健全  嘴...


怎么感觉你在说“国内挨过整的人“ 有这些人该死,活该的意思,如果我没有理解错。

看来你是属于整人的,而不是被人整的那一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8-6-2009 19:28:27 | 只看该作者
整人的人早晚挨整,要想不被整,就要不整人。。。。。。。。。。。。。。风水轮流转

[ 本帖最后由 fljrc 于 28-6-2009 19:55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8-6-2009 19:38:25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在这里讨论这些比较残酷的话题了,我喜欢和谐之美,希望能明白我的意思的朋友来发言,或许你的见解能给我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1-7-2009 11:00:01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你,提高你的影响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1-7-2009 11:43: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laxton 于 28-6-2009 14:52 发表
这国留不住人  这是不以你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我知道稍有抱负的人都离开去北美 或是回祖国了  至于为什么  高昂的个人税收  糟糕的医疗保障  不断涌进的中东裔和难民   留下的也不是没有  喜欢偏安一隅 或是抱 ...


这个北美特指美国吧?加拿大是有名的“万税万税万万税”。
至于美国,“你恨他,就带他去纽约,那里是地狱;你爱他,就带他去纽约,那里是天堂”。美国和国内更接近一些,机会多,保障少。有本事有靠山的人发展潜力大,没本事没靠山的人生活保障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1-7-2009 11:54: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laxton 于 27-6-2009 13:47 发表
AU的城市没一个能比得过LA  连温哥华都比SYD强  NZ更是连台面都上不去


不知道这个是从什么角度算的?要从经济规模角度比,现在LA是美国第二,美国则是世界第一,当然没有能和LA比的了。加州要独立了,都能排到世界上前几位经济强国中。澳洲总人口不过两千万,和加拿大相比都少了大约一千万,又不象欧洲那样旁边有很多别的国家可以形成经济联合体,自然经济规模不可能很大。但是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就未必和经济规模一致了,所以世界适居城市里面,澳洲城市总有能排在前面的。有人从澳洲去欧美,也有人从欧美来澳洲,各有所需。追求美国般的强大的话,那直接去拿美国绿卡好了,何必来澳洲混呢?不过从中国人的适应度,热闹程度,以及发展的机会角度看,LA和NY也远没法和北京上海比。如果追求的是这些,那美国绿卡也不用拿了,直接留国内最好,何必出来之后再回去?

[ 本帖最后由 ozbird 于 1-7-2009 11:5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3-7-2009 00:24:53 | 只看该作者

赶紧到大陆上来把

在新西兰一天到晚紧忙活.[一家四口.我一人工作].除了税.房补为零.牛奶金寥寥.剩他妈不了几个.一怒之下远走澳洲.老婆孩子来澳半年.现在28/小时.房补加家庭补贴500/两周.身边很多kiwi.没人愿意回新西兰.大家一致认为新西兰go backwards.

除了风景还是风景.连欧洲杯都看不到.整天rugby和那bloody criket.超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3-7-2009 00:53:36 | 只看该作者
拿土澳和美国比?脑子坏掉了吧,就算和CANADA这种国家的发达水平差距也至少要15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3-7-2009 11:23:24 | 只看该作者

澳洲,全世界最后的避风港

你以为澳洲能留得住人吗?AU和NZ都是发达国家中的第三世界,见过很多澳州本土人和移民以后都跑到欧洲和美国了!

澳洲很明显比美国强很多。美国恐怖分子,炸机炸楼,校园枪杀,人人有枪。澳洲是发达国家中的世外桃源,生活安定,社会福利好。
以前很多澳洲人到欧洲和美国的都跑回来了,尤其是世界经济危机中,澳洲更是世界经济的一个亮点。

再加上,澳洲和伟大的中国经济联手,和日本战略联盟,可以说,未来澳洲无论在经济还是在军事上都不可限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3-7-2009 11:48:22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么多讨论,更多是lifesyle的喜好不同的争议,这其实是白菜萝卜的问题,没啥好争的。

不过我自己是喜欢安静的人,我去新西兰考察的结果是,新西兰并不全是那么理想的安静居住之处,主要问题是这个国家的旅游业发展太快了,有一点点旅游资源的地方的人,心都比较浮躁。另外面积和人口的关系决定,如果喜欢地广人稀的感觉,澳洲很多地方还是比新西兰强。

可是话说回来,天气,地理方面,澳洲的农村多不如新西兰农村,在澳洲当农民越来越难,因为气候的变化。新西兰气候对于农民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至于不喜欢农村生活的人,当然觉得即使是澳洲的城市也不够“发达”的,其实别说澳洲,就算在美国,除了最大那几个宜居指数颇低的大城市,其他典型的美国中小城市,一样不够“发达”,至少不能和北京上海香港比。这个纯属是lifestye的喜好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17-9-2025 14:17 , Processed in 0.034185 second(s), 4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